图书介绍
cdma2000 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069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dma2000 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1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进1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入关键技术3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技术标准8
1.3.1 WCDMA标准演进9
1.3.2 cdma2000标准演进10
1.3.3 TD-SCDMA标准演进11
1.3.4 3G的演进(超3G)12
1.3.5 三种主流无线技术标准的比较13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计划15
1.4.1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特性15
1.4.2 ITU和中国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15
1.5 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17
1.5.1 cdma2000无线网络性能概述17
1.5.2 cdma2000全球商用进展18
1.5.3 cdma2000无线网络规划理念19
1.6 小结20
第2章 cdma2000 1x物理层关键技术21
2.1 CDMA系统通信模型21
2.2 调制技术22
2.2.1 数字调制技术简介22
2.2.2 CDMA系统数字调制技术24
2.2.3 小结27
2.3 编码技术27
2.3.1 编码技术介绍27
2.3.2 CDMA语音编码28
2.3.3 CDMA信道编码29
2.3.4 小结32
2.4 Rake接收技术32
2.4.1 Rake接收基本原理33
2.4.2 Rake接收实现方法34
2.5 cdma2000 1x物理信道概述37
2.5.1 PN码与掩码37
2.4.3 小结37
2.5.2 cdma2000 1x物理信道39
2.5.3 cdma2000 1x EV-DO物理信道46
2.5.4 cdma2000 1x EV-DV物理信道55
2.5.5 小结58
第3章 cdma2000 1x覆盖容量建模与仿真59
3.1 容量概述59
3.1.1 信道容量59
3.1.2 CDMA处理增益及容量分析59
3.2 覆盖容量的主要相关因素60
3.2.1 阴影衰落余量以及覆盖概率60
3.2.2 软切换增益62
3.2.3 解调门限63
3.2.5 反向负荷65
3.2.4 语音激活因子65
3.2.6 噪声系数和噪声密度66
3.2.7 灵敏度和扩展灵敏度67
3.2.8 移动台最小宽带接收功率67
3.2.9 功控作用下发射功率上升与功控余量68
3.3 链路预算模型69
3.3.1 反向链路预算70
3.3.2 前向链路预算72
3.4 容量规划74
3.4.1 3G话务模型75
3.4.2 反向链路容量80
3.4.3 前向链路容量82
3.5 前反向链路平衡84
3.5.1 前反向干扰的差异84
3.5.2 CDMA系统前反向链路平衡86
3.6.1 EV-DO概述87
3.6 EV-DO覆盖容量分析87
3.6.2 EV-DO覆盖分析88
3.6.3 EV-DO容量分析90
3.7 蒙特卡罗仿真91
3.7.1 仿真原理91
3.7.2 利用仿真手段辅助网络规划优化96
3.7.3 仿真分析方法举例100
3.7.4 ACP(Automatic Cell Planning)功能介绍103
第4章 cdma2000 1x/EV-DO呼叫流程105
4.1 移动台基本状态转移105
4.2 移动台初始化状态106
4.2.1 系统确定子状态106
4.2.2 导频信道捕获子状态107
4.2.3 同步信道获得子状态107
4.2.4 定时改变子状态109
4.3.1 寻呼信道处理110
4.3 移动台空闲状态110
4.3.2 消息证实程序112
4.3.3 空闲切换程序113
4.3.4 系统消息响应程序114
4.4 移动台接入状态119
4.4.1 移动台接入协议119
4.4.2 移动台接入状态119
4.4.3 接入切换121
4.5 移动台登记流程124
4.5.1 登记流程124
4.5.2 登记消息内容说明125
4.5.3 登记形式128
4.6 移动台始呼、被呼流程129
4.6.1 始呼流程129
4.6.2 被呼流程131
4.6.3 重要消息介绍133
4.7 短消息流程138
4.7.1 广播短消息138
4.7.2 依次发送点对点短消息139
4.7.3 MS侧向网络侧发送短消息(在接入信道)141
4.7.4 MS侧向网络侧发送短消息(在业务信道)141
4.8 移动台切换流程141
4.8.1 软切换流程142
4.8.2 BSC间硬切换流程143
4.8.3 切换重要消息描述144
4.9 数据业务流程147
4.9.1 数据业务呼叫建立流程147
4.9.2 状态迁移流程148
4.10 EV-DO相关流程150
4.10.1 cdma2000 1x EV-DO网络结构150
4.10.2 cdma2000 1x EV-DO的A接口151
4.10.3 cdma2000 1x EV-DO系统间切换152
4.10.4 cdma2000 1x EV-DO典型呼叫流程155
4.11 系统流控161
4.11.1 过载问题分类161
4.11.2 MSC处理机制162
4.11.3 BSC处理机制163
4.11.4 BSC与BTS配合机制164
4.11.5 BTS处理机制164
4.11.6 位置区划分165
4.11.7 总结168
4.12 QChat169
4.12.1 PTT业务169
4.12.2 PTT/QChat技术关键170
4.12.3 技术实现171
4.12.4 状态迁移175
5.1 概述181
5.1.1 无线资源管理的必要性181
第5章 cdma2000 1x无线资源管理181
5.1.2 无线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182
5.1.3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分析与验证方法182
5.2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分析183
5.2.1 准入控制与负荷均衡算法184
5.2.2 信道管理算法189
5.2.3 切换算法193
5.2.4 功率控制算法204
5.2.5 端到端的QoS保障216
5.2.6 陷波算法220
5.3 功率分配222
5.3.1 前向功率的重要性222
5.3.2 前向覆盖与容量的关系222
5.3.4 功率分配基本原则和分析223
5.3.3 前向信道功率配置223
5.3.5 不同地理区域的功率配置工程建议225
5.4 小结226
第6章 cdma2000 1x网络性能统计和监测227
6.1 网络性能统计和监测的目的227
6.2 性能统计和监测的实现方式227
6.3 网络性能应用和分析方法229
6.3.1 话务统计229
6.3.2 路测238
6.3.3 信令跟踪248
6.3.4 呼叫详细日志(CDR)249
6.3.5 无线链路质量监测(RFMT)255
6.3.6 邻区优化259
6.3.7 常用网络测试和分析工具260
6.3.8 EV-DO无线网络的性能统计与监测264
7.1 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269
7.1.1 网络优化流程269
第7章 cdma2000 1x无线网络优化269
7.1.2 网络优化一般思路271
7.2 CDMA覆盖容量优化272
7.2.1 覆盖能力的衡量272
7.2.2 覆盖与容量的相互影响273
7.2.3 覆盖优化的手段275
7.2.4 话务均衡控制276
7.3 切换及邻区优化277
7.3.1 搜索窗优化277
7.3.2 邻区优化285
7.3.3 切换失败问题286
7.4 硬切换优化287
7.4.1 硬切换流程287
7.4.2 硬切换算法的选择288
7.4.3 硬切换常见问题处理289
7.5.2 频率更替过程291
7.5.1 多载频组网形式291
7.5 多载波优化291
7.5.3 话务控制策略及优化292
7.6 掉话性能优化293
7.6.1 掉话控制机制293
7.6.2 掉话主要原因及优化294
7.7 接入性能优化295
7.7.1 移动台接入协议295
7.7.2 接入信令流程299
7.7.3 接入失败原因及优化300
7.8 直放站应用的优化301
7.8.1 直放站的种类及指标301
7.8.2 直放站的特性分析302
7.8.3 直放站的工程参数305
7.8.4 直放站对系统参数的影响306
7.8.5 直放站常见的网络问题311
7.9.2 基站和移动台的抗干扰指标312
7.9.1 背景312
7.9 异系统共存312
7.9.3 最小耦合损耗MCL314
7.9.4 “死区”现象315
7.9.5 异系统共存规划原则316
第8章 cdma2000 1x数据业务优化319
8.1 概述319
8.2 数据业务特点320
8.3 SCH的分配策略321
8.3.1 静态SCH分配321
8.3.2 动态SCH分配322
8.3.3 SCH延续325
8.4 数据业务网络评估指标327
8.5 数据业务呼叫流程330
8.6.1 前向SCH配置331
8.6 数据业务无线性能优化331
8.6.2 反向SCH配置335
8.6.3 SCH延续配置336
8.6.4 空中接口信令延时及SCH申请机制对数据业务性能的影响337
8.7 数据业务网络性能优化338
8.7.1 业务层实际吞吐量分析338
8.7.2 TCP算法与RLP重传机制340
8.7.3 在IS-2000中影响TCP性能的3个因素348
8.7.4 网络侧参数设置352
8.8 数据业务测试设备353
8.8.1 数据业务测试点353
8.8.2 测试终端354
8.8.3 数据线355
8.8.4 空中接口测试设备355
8.9 小结355
9.1.2 投资和竞争力的矛盾357
9.1.1 3G网络特征357
9.1 3G无线网络建设面临的一般问题357
第9章 3G无线建网策略357
9.1.3 3G无线网络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360
9.2 无线网络规划在无线建网中的作用364
9.2.1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364
9.2.2 话务覆盖分析365
9.3 如何建设一个有竞争力的网络367
9.3.1 总体策略367
9.3.2 各类覆盖容量技术措施368
9.3.3 数据业务覆盖策略371
9.3.4 RF规划中的难点分析373
9.3.5 举例分析高站对容量的影响373
9.3.6 RF规划的一般原则378
9.4 结论382
附录A cdma2000协议导读385
A.1 无线部分385
A.2 A接口部分387
A.3 Abis接口部分389
A.4 电路交换部分389
A.5 分组交换部分390
A.6 短消息部分391
A.7 智能网部分391
A.8 定位系统391
附录B dB(x)的概念393
B.1 dB393
B.2 dBm393
B.3 dBu393
B.4 dBr393
B.5 dBmO393
B.6 dBi和dBd394
B.7 dBc394
附录C 缩略语及专用术语395
附录D 参考文献405
热门推荐
- 2839739.html
- 1061861.html
- 117484.html
- 3748124.html
- 2166083.html
- 144647.html
- 3350155.html
- 1325063.html
- 1666029.html
- 603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2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3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6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