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与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丛滋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931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翻译与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翻译理论与诗歌翻译1
1.1文学翻译的复杂性1
1.1.1复杂性涵义3
1.1.2文学翻译的复杂性5
1.2古诗翻译的格物、感物和体物10
1.2.1也论格物、感物和体物10
1.2.2诗歌翻译四层面的剖析13
1.2.3古诗中的“含蓄”16
1.3“意象”涵义20
1.3.1中国传统诗学与意象21
1.3.2古诗含蓄的体现23
1.3.3古诗意象及翻译25
1.4古诗英译之难31
1.4.1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渊源32
1.4.2译者翻译思想管窥34
1.4.3译例解析36
1.5杨自俭翻译思想40
1.5.1三观理论41
1.5.2范式理论44
1.5.3三基理论47
1.5.4翻译学方法论49
第2章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52
2.1翻译理论的作用52
2.1.1翻译理论变迁53
2.1.2翻译理论的内容55
2.1.3翻译教学中的翻译理论57
2.1.4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58
2.2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61
2.2.1翻译教材现状分析62
2.2.2本科翻译教材的思考和建议64
2.2.3本科翻译教材建设展望67
2.3本科翻译理论教学68
2.3.1翻译理论教学的范畴69
2.3.2本科翻译理论教学的内容72
2.3.3本科翻译理论教学的作用74
2.4国学与本科翻译课程76
2.4.1本科翻译课程研究是时代的呼唤76
2.4.2本科翻译课程研究的具体内容77
2.4.3本科翻译课程研究的意义79
第3章 文学翻译个案83
3.1散文翻译的审美性83
3.1.1情韵84
3.1.2含蓄86
3.1.3情趣89
3.1.4意境92
3.1.5朴素95
3.2狄更斯小说译文的“圆”与“扁”99
3.2.1狄更斯小说的特征99
3.2.2俗语译文中的“园”与“扁”101
3.2.3双关语言译文中的“园”与“扁”106
3.3加利·施奈德的陌生化翻译110
3.3.1陌生化理论与翻译110
3.3.2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文学性112
3.3.3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思想性115
3.3.4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创意性117
3.4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翻译121
3.4.1《唐诗三百首》及其翻译121
3.4.2带有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策略124
3.4.3文化特色翻译的渐进性130
3.5诠释的过度与不足131
3.5.1王维山水诗歌的无我性134
3.5.2王维山水诗歌的含蓄性136
3.5.3王维山水诗歌的语言140
3.6英译刘禹锡诗中的含蓄143
3.6.1刘禹锡诗歌中的精炼含蓄144
3.6.2刘禹锡诗歌中有关精炼含蓄的翻译146
3.7唐诗风貌的翻译154
3.7.1唐诗风貌155
3.7.2韦庄诗歌的特色157
3.7.3韦庄诗歌的翻译159
第4章 文学个案思索163
4.1《多佛海滩》思想和艺术163
4.2狄更斯小说中的城市方言169
4.2.1从方言到城市方言170
4.2.2狄更斯小说中城市方言的表现手法172
4.2.3狄更斯小说中城市方言的社会性177
4.3从避世到发出声音——后垮掉派诗歌179
4.3.1后垮掉派的先驱180
4.3.2后垮掉派对垮掉派精神世界的延续182
4.3.3后垮掉派对现实世界发出的声音185
4.4后垮掉派诗人杰克·弗利191
4.4.1后垮掉派的应运而生192
4.4.2杰克·弗利的多元文化思想193
4.4.3杰克·弗利多元文化思想的体现196
4.5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一道光亮200
4.5.1后现代伦理转向的意义201
4.5.2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现实性202
4.5.3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必然性206
4.6“进步”抑或瘟疫208
4.6.1“进步”意味着什么208
4.6.2真正进步的思索213
4.6.3《推敲》一书的特点215
第5章 文学的生态视角217
5.1自然、环境与生态217
5.1.1自然写作与工业文明218
5.1.2环境文学与科学技术220
5.1.3生态批评223
5.2三位一体的文学环境226
5.2.1人与自然环境226
5.2.2人与社会环境231
5.2.3人与自身心理环境233
5.3文学的生态批评视角238
5.3.1生态伦理观238
5.3.2生态社会发展观242
5.3.3生态整体观244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
- 894662.html
- 3286696.html
- 1496826.html
- 1610617.html
- 121962.html
- 1135456.html
- 2424307.html
- 3426392.html
- 347304.html
- 964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5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8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5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