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0 工程设计掌中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守迁,赵燕伟,郑加成,李令达,王火亮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1537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制图程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0 工程设计掌中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AutoCAD 2000基础1
1.1概述1
1.1.1全新的设计环境1
1.1.2改进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性能2
1.1.3扩展设计信息2
1.1.4定制和扩充能力3
1.1.5一体化的打印输出体系3
1.2系统安装3
1.2.1运行环境3
1.2.2安装AutoCAD 20004
第2章 认识AutoCAD 2000窗口9
2.1 AutoCAD 2000窗口组成9
2.1.1图形窗口9
2.1.2Command(命令)窗口10
2.1.3文本窗口11
2.2使用命令11
2.2.1AutoCAD 2000命令的使用12
2.2.2“透明”命令及其穿插使用14
2.2.3对话框和命令行14
2.2.4使用脚本来运行命令14
2.3使用系统变量14
2.4菜单系统15
2.4.1下拉菜单15
2.4.2级联菜单16
2.4.3快捷菜单及其他16
2.5工具栏按钮及用法举例16
2.6帮助菜单17
2.6.1一般查找17
2.6.2联机帮助18
2.7小结18
第3章 设置图形环境19
3.1绘图单位与绘图界限19
3.1.1绘图单位19
3.1.2绘图界限20
3.2绘图辅助工具21
3.2.1设置栅格点距22
3.2.2设置捕捉间隔23
3.2.3正交模式24
3.3修改AutoCAD环境24
3.4图形文件属性的浏览与更新27
3.5修改工具栏29
3.5.1工具栏的操作29
3.5.2编辑工具栏30
3.5.3按钮的移动与复制30
第4章 二维绘图31
4.1画直线31
4.1.1启动Line命令的方式31
4.1.2 Line命令的提示和选择项32
4.1.3 Line命令应用举例32
4.2画圆33
4.2.1启动Circle命令的执行方式33
4.2.2圆的画法应用举例34
4.3画圆弧35
4.3.1 Arc命令的执行35
4.3.2画圆弧的方法35
4.3.3 Arc命令应用举例36
4.4 多段线38
4.4.1多段线(Polyline)命令的执行和选项38
4.4.2多段线绘图示例39
4.5画复合平行线41
4.5.1复合线平行命令的启动41
4.5.2建立复合平行线样式42
4.5.3显示和使用当前已定义的复合平行线样式44
4.6画正多边形和矩形44
4.6.1启动Polygon命令的执行方式44
4.6.2正多边形的3种画法44
4.6.3矩形绘制45
4.7画椭圆和椭圆弧46
4.7.1启动画椭圆命令的执行方式46
4.7.2椭圆的几种画法47
4.7.3椭圆弧的绘制47
4.8画圆环48
4.8.1启动Donut命令的执行方式48
4.8.2实心圆环和实心圆的绘制49
4.9画样条曲线49
4.9.1启动样条曲线(Spline)命令的执行方式49
4.9.2样条曲线的绘制50
4.10徒手51
4.11创建点对象52
4.11.1启动Point命令的执行方式52
4.11.2设置点的类型和大小52
4.11.3创建点对象53
4.12画剖面线54
4.12.1启动Bhatch命令的执行方式54
4.12.2“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各部分内容55
4.12.3绘制剖面线举例57
第5章 图形的组织管理61
5.1概述61
5.2图层的使用61
5.2.1建立新图层62
5.2.2指定图层的属性63
5.2.3产生前图层65
5.2.4使对象图层成为当前图层65
5.2.5图层的排序65
5.2.6控制图层的可见性65
5.2.7图层的锁定68
5.2.8图层过滤器68
5.2.9重新命名图层69
5.2.10删除图层70
5.3使用图层属性70
5.4颜色的使用70
5.4.1设置当前颜色71
5.5线型的使用71
5.5.1线型管理器71
5.5.2管理线型74
5.6线宽的使用76
5.6.1设置线宽76
5.6.2显示线宽76
5.7块的使用77
5.7.1定义块77
5.7.2嵌套块79
5.7.3引用块79
5.7.4分解块80
5.7.5编辑块定义81
5.7.6重定义块81
第6章 准确绘图82
6.1 AutoCAD的坐标系统82
6.1.1世界坐标系统(World Coordinate System)82
6.1.2笛卡儿坐标系统(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82
6.1.3用户坐标系统(User Coordinate System)82
6.1.4坐标输入83
6.2对象捕捉功能84
6.2.1设置运行方式的目标捕捉86
6.2.2修改自动捕捉(AutoSnap)设置86
6.2.3目标捕捉方式86
6.2.4创建临时参考点90
6.3设置调整栅格和捕捉91
6.3.1设置栅格和捕捉91
6.3.2改变捕捉角度和基准点92
6.4使用Ortho(正交)模式93
6.5辅助作图线93
6.5.1无限长线(XLINE)93
6.5.2射线(RAY)95
6.6等分和度量实体95
6.6.1等分实体DIVIDE96
6.6.2度量实体MEASURE96
6.7计算点和数值97
6.7.1求值表达式97
6.7.2计算点97
6.8测量距离和角度98
6.9计算面积99
6.9.1启动AREA命令的执行方式99
6.9.2AREA命令选项含义99
6.9.3计算面积和周长示例100
6.10显示点的坐标101
6.11查询方法101
6.11.1查询实体的特性参数101
6.11.2显示图形状态102
6.11.3查询画图时间103
6.11.4显示图形属性103
第7章 图形的显示控制105
7.1“缩放”命令105
7.1.1实时缩放106
7.1.2窗口缩放107
7.1.3显示前一个视图107
7.1.4使用动态缩放107
7.1.5按指定的比例缩放108
7.1.6中心点缩放109
7.1.7整图显示110
7.2“平移”命令110
7.2.1实时平移111
7.2.2其他平移111
7.3使用航空视图111
7.3.1打开和关闭“航空视图”窗口111
7.3.2使用航空视图实时缩放112
7.3.3航空视图的平移113
7.3.4改变航空视图中图像的尺寸113
7.3.5动态更新113
7.4使用命名视图114
7.4.1命名和保存视图114
7.4.2恢复已命名视图115
7.4.3删除已命名视图115
7.5使用平铺视口116
7.5.1显示多个平铺视口116
7.5.2修改平铺格式117
7.5.3平铺视口的使用118
7.6优化AutoCAD 2000运行性能119
7.6.1填充119
7.6.2线宽(0.25mm)119
7.6.3文本120
7.6.4影像121
7.6.5高亮选择项121
第8章 图形编辑122
8.1对象选择122
8.1.1对象选择122
8.1.2对象选择过滤器125
8.1.3对象编组127
8.2利用夹持点进行编辑130
8.2.1夹持点的位置130
8.2.2利用夹持点进行编辑131
8.3对象选择的设置132
8.4基本编辑命令133
8.4.1 Copy(复制)命令133
8.4.2 Array(阵列)命令133
8.4.3 Mirror(镜像)命令133
8.4.4 Offset(偏移对象)命令134
8.4.5 Move(移动对象)命令134
8.4.6 Rotate(旋转对象)命令134
8.4.7 Align(对齐对象)命令134
8.4.8 Erase(删除对象)命令135
8.5调节对象尺寸135
8.5.1 Stretch(拉伸)命令136
8.5.2 Scale(比例)命令136
8.5.3 Extend(延伸对象)136
8.5.4 Lengthen(改变长度)命令137
8.5.5 Trim(剪切)命令139
8.6切断和分解对象139
8.6.1 Break(切断)命令139
8.6.2 Explode(分解)命令140
8.7编辑多义线、复合线和样条曲线141
8.7.1 Pedit(编辑多义线)命令141
8.7.2 Mledit(编辑复合线)命令142
8.7.3 Spline Edit(编辑样条曲线)命令143
8.8倒角144
8.8.1 Fillet(圆角)命令144
8.8.2 Chamfer(倒角)命令145
第9章 尺寸标注147
9.1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147
9.1.1尺寸标注的组成147
9.1.2尺寸标注的关联性(Associative)148
9.1.3尺寸标注类型148
9.2创建尺寸标注样式148
9.2.1启动Dimstyle命令148
9.2.2设置当前尺寸标注样式(Current)149
9.2.3创建尺寸标注样式(New)149
9.2.4尺寸标注样式的修改161
9.2.5尺寸标注样式的比较161
9.3尺寸的标注162
9.3.1线性型尺寸标注162
9.3.2径向型尺寸标注167
9.3.3角度型尺寸标注168
9.3.4坐标型尺寸标注169
9.3.5中心标记与中心线170
9.3.6引线标注171
9.3.7快速标注175
9.4形位公差的标注176
9.4.1标注形位公差177
9.4.2标注完整的形位公差178
9.5编辑尺寸178
9.5.1DIMEDIT命令编辑尺寸178
9.5.2使用DIMTEDIT命令编辑尺寸文本179
9.5.3更新尺寸标注180
9.5.4利用DIMOVERRIDE命令覆盖尺寸系统变量180
9.5.5利用AutoCAD图形编辑命令编辑尺寸标注181
第10章 文本标注和编辑183
10.1单行文本标注(TEXT)183
10.2多行文本标注(Mtext)184
10.2.1 Mtext命令的启动184
10.2.2“多行文字编辑器”对话框185
10.2.3创建多行文本标注186
10.3定义字体样式(Style)187
10.4文本编辑188
10.4.1 DDEdit命令编辑文本188
10.4.2控制文本的显示方式(Qtext)188
10.4.3特殊字符的输入189
第11章AutoCAD开发系统190
11.1概述190
11.2 AutoCAD的几种定制文件194
11.3型与字体199
11.4菜单文件200
11.5 CAD数据交换及其标准化206
第12章AutoLISP程序设计语言222
12.1概述222
12.2 AutoLISP数据类型222
12.3 AutoLISP程序结构226
12.4 AutoLISP的求值程序228
12.5函数定义及自动装载230
12.6 AutoLISP数据存储结构231
12.7 AutoLISP编程实例233
第13章 绘图输出242
13.1设置图形环境242
13.2打印绘图242
13.3配置设备243
13.4 Plot命令244
第14章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247
14.1概述247
14.2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应用247
14.2.1基本概念247
14.2.2使用模型空间248
14.2.3使用图纸空间249
第15章 坐标系统——世界坐标系统(WCS)和用户坐标系统(UCS)252
15.1概述252
15.2世界坐标系统252
15.3用户坐标系统253
15.3.1定义UCS253
15.3.2保存UCS255
15.3.3预置UCS256
15.4 UCS命令简介258
15.4.1新建(New)——建立一个新的UCS258
15.4.2 Move——移动UCS261
15.4.3 other graphic——设置正交图形261
15.4.4 Prev——返回前个UCS261
15.4.5 Restore——恢复UCS261
15.4.6 Save——保存UCS262
15.4.7 Del——删除UCS262
15.4.8 Apply——应用UCS262
15.4.9 ?——列表显示UCS262
15.4.10 World——设置WCS262
15.5设置XY平面视图262
15.6控制显示坐标图标265
15.6.1概述265
15.6.2选项功能和操作简介265
第16章 三维图形的绘制与观察267
16.1概述267
16.2拉伸二维物体267
16.2.1 AutoCAD 2000中的高度和厚度267
16.2.2设置物体的高度和厚度268
16.2.3修改高度和厚度269
16.3使用VPOINT命令进行三维观察271
16.3.1概述271
16.3.2定义观察方向271
16.3.3使用VPOINT命令271
16.3.4罗盘和三角架272
16.3.5快速设置操作273
16.4 HIDE命令简介275
16.5绘制三维面275
16.6等轴图279
16.6.1概述279
16.6.2等轴平面279
16.3.3设置等轴平面280
16.6.4使用ISOPLAN命令281
16.7三维网格面282
16.7.1概述282
16.7.2MxN矩阵282
16.7.3矩形网格面282
16.7.4建立边表面283
16.8建立旋转表面283
16.9建立规则表面285
16.10建立条割表面286
16.11绘制三维网格物体287
16.11.1概述287
16.11.2长方体288
16.11.3绘制圆锥体289
16.11.4绘制半球面290
16.11.5绘制网格面291
16.11.6绘制多棱体291
16.11.7绘制球面体292
16.11.8绘制环形体293
16.11.9绘制楔形体293
第17章 三维实心体的处理294
17.1概述294
17.2切角和圆滑294
17.2.1切角实心体294
17.2.2圆滑实心体295
17.3剪切处理295
17.3.1概述295
17.3.2剪切处理296
17.4绘制剖面视图298
17.4.1概述298
17.4.2建立剖面视图298
17.5布尔操作299
17.5.1概述299
17.5.2 Union(并集)299
17.5.3 Subtract(差集)300
17.5.4 Intersect(交集)300
17.6绘制相交实心体301
17.7提取实心体的质量特性301
第18章 渲染303
18.1概述303
18.2使用渲染器303
18.3定义表面材质304
18.3.1概述304
18.3.2分配材质305
18.3.3使用材质库306
18.3.4定义单色材质306
18.3.5通过颜色分配材质307
18.3.6按层指派材质308
18.4定义摄像机308
18.4.1概述308
18.4.2透视观察和平行观察309
18.4.3选择参考物体309
18.4.4设置摄像机309
18.4.5调整距离310
18.4.6调整目标点的位置311
18.4.7调整摄像机的位置311
18.4.8改变摄像机的焦距312
18.4.9扭转摄像机312
18.4.10设置剪切面312
18.5设置光源313
18.5.1概述313
18.5.2光源类型313
18.5.3设置各种类型的光源314
18.6定义场景317
18.6.1概述317
18.6.2建立一个场景318
18.7渲染控制319
第19章 外部数据库的使用321
19.1概述321
19.2配置数据库321
19.3连接图形物体324
19.4“数据库链接管理器”(dbConnect Manager)窗口的操作325
第20章 使用Internet功能326
20.1概述326
20.2通过Internet打开与保存图形文件326
20.3使用超连接和网络打印(ePlot)功能328
20.3.1使用超连接328
20.3.2使用eplot功能329
第21章 使用AutoCAD Design Center331
21.1概述331
21.2观察内容331
21.2.1显示控制332
21.2.2使用Palette(面板)观察333
21.2.3浏览内容333
21.2.4插入内容333
21.3查找内容335
热门推荐
- 2120498.html
- 398815.html
- 812533.html
- 602207.html
- 754063.html
- 3640990.html
- 1881501.html
- 1572467.html
- 2865829.html
- 2790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4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8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6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