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制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辉,宋晓梅,张秀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141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工程制图-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制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
1.1 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1
1.1.1 图板1
1.1.2 丁字尺1
1.1.3 三角板2
1.1.4 圆规3
1.1.5 分规3
1.1.6 铅笔3
1.2 制图的基本规定4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4
1.2.2 比例6
1.2.3 字体6
1.2.4 图线7
1.2.5 尺寸注法8
1.3 几何作图11
1.3.1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11
1.3.2 斜度和锥度12
1.3.3 椭圆的近似画法13
1.3.4 圆弧连接13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15
1.4.1 尺寸分析15
1.4.2 线段分析15
1.4.3 绘图方法和步骤16
1.4.4 尺寸标注17
1.5 徒手画图19
第2章 正投影基础21
2.1 投影法21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1
2.1.2 投影法分类22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22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3
2.2.1 三视图的形成23
2.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5
2.3 点的投影25
2.3.1 点的三面投影26
2.3.2 两点的相对位置29
2.4 直线的投影31
2.4.1 直线的三面投影31
2.4.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31
2.4.3 直线上的点34
2.4.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5
2.5 平面的投影37
2.5.1 平面的表示法38
2.5.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38
2.5.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41
第3章 立体的投影42
3.1 平面立体42
3.1.1 棱柱42
3.1.2 棱锥43
3.2 回转体45
3.2.1 圆柱45
3.2.2 圆锥46
3.2.3 圆球48
3.3 截交线49
3.3.1 截交线的基本性质49
3.3.2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49
3.3.3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50
3.4 相贯线56
3.4.1 相贯线的基本性质57
3.4.2 利用表面取点法求作相贯线57
3.4.3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59
3.4.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61
第4章 组合体视图62
4.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62
4.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62
4.1.2 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形式63
4.1.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63
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64
4.2.1 形体分析64
4.2.2 确定主视图64
4.2.3 画图步骤65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6
4.3.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66
4.3.2 截切、相贯立体的尺寸标注67
4.3.3 常见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68
4.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8
4.4 读组合体视图71
4.4.1 读图的基本要领71
4.4.2 读图的方法和步骤72
第5章 轴测图75
5.1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75
5.1.1 轴测投影的形成75
5.1.2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76
5.1.3 轴测投影的特性76
5.1.4 轴测图的分类76
5.2 正等轴测图77
5.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77
5.2.2 平面立体正等测图的画法77
5.2.3 回转体正等测图的画法79
5.2.4 组合体正等测图的画法81
5.3 斜二测图82
5.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83
5.3.2 斜二测图的画法83
第6章 机件的表示法85
6.1 视图85
6.1.1 基本视图85
6.1.2 向视图87
6.1.3 局部视图87
6.1.4 斜视图88
6.2 剖视图89
6.2.1 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89
6.2.2 剖视图的种类91
6.2.3 剖切面的种类94
6.3 断面图98
6.3.1 断面图的概念98
6.3.2 断面图种类98
6.4 其他表示法100
6.4.1 局部放大图100
6.4.2 简化画法101
6.5 第三角画法简介104
第7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106
7.1 螺纹106
7.1.1 螺纹的形成106
7.1.2 螺纹的基本要素107
7.1.3 螺纹的规定画法109
7.1.4 螺纹的种类和标注111
7.2 螺纹紧固件113
7.2.1 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114
7.2.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115
7.2.3 螺纹紧固件的联接画法116
7.3 键、销联接120
7.3.1 键联接121
7.3.2 销联接122
7.4 齿轮123
7.5 滚动轴承127
7.5.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127
7.5.2 滚动轴承代号128
7.5.3 滚动轴承表示法129
7.6 弹簧130
7.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130
7.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30
第8章 零件图133
8.1 零件的作用与内容133
8.2 零件的视图选择134
8.2.1 主视图选择135
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136
8.3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138
8.3.1 轴套类零件138
8.3.2 轮盘类零件139
8.3.3 箱体类零件139
8.3.4 叉架类零件141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41
8.4.1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141
8.4.2 尺寸标注形式143
8.4.3 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143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148
8.5.1 表面结构表示法148
8.5.2 极限与配合152
8.5.3 几何公差简介157
8.6 零件工艺结构161
8.6.1 铸造工艺结构161
8.6.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162
8.6.3 零件图上圆角过渡的画法163
8.7 读零件图164
8.7.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64
8.7.2 看图举例164
8.8 零件测绘166
第9章 装配图170
9.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170
9.1.1 装配图的作用170
9.1.2 装配图的内容171
9.1.3 常用的装配图171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72
9.2.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72
9.2.2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172
9.3 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176
9.3.1 尺寸标注176
9.3.2 技术要求177
9.4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77
9.4.1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177
9.4.2 装配图的明细栏178
9.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179
9.6 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181
9.6.1 了解和分析装配体182
9.6.2 分析和想象零件图,确定表达方案183
9.6.3 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183
9.7 读装配图185
9.7.1 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185
9.7.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85
9.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87
第10章 电气制图190
10.1 常用图形符号190
10.2 系统图和框图191
10.2.1 框的表达方式191
10.2.2 框图的布局192
10.2.3 框图的连接193
10.3 电路图193
10.3.1 电路图的绘制须知194
10.3.2 电路图的画法194
10.4 接线图195
10.4.1 接线图的绘制须知195
10.4.2 接线图的表达形式196
10.5 线扎图199
10.5.1 线扎图的表达方式199
10.5.2 线扎图的一些规定199
10.6 印制板图200
10.6.1 印制板零件图200
10.6.2 印制板装配图202
第11章 AutoCAD 2009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205
11.1 了解用户界面及学习基本操作205
11.1.1 AutoCAD 2009用户界面205
11.1.2 调用命令207
11.1.3 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207
11.1.4 删除对象208
11.1.5 撤销和重复命令208
11.1.6 取消已执行的操作208
11.1.7 快速缩放及移动图形208
11.1.8 窗口放大图形、全部显示图形及返回上一次的显示209
11.1.9 设定绘图区域大小209
11.2 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211
11.2.1 创建及设置机械图的图层211
11.2.2 控制图层状态211
11.2.3 修改对象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212
第12章 绘制和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213
12.1 绘制线段的方法(一)213
12.1.1 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213
12.1.2 使用对象捕捉精确绘制线段214
12.1.3 剪断线条215
12.1.4 延伸线条215
12.1.5 上机练习——输入点的坐标及利用对象捕捉绘制线段215
12.2 绘制线段的方法(二)216
12.2.1 结合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及自动追踪功能绘制线段216
12.2.2 绘制平行线217
12.2.3 打断线条217
12.2.4 调整线条长度217
12.2.5 上机练习——用LINE、OFFSET及TRIM命令绘图217
12.3 绘制斜线、切线、圆及圆弧连接218
12.3.1 用LINE及XLINE命令绘制任意角度斜线218
12.3.2 绘制切线、圆及圆弧连接219
12.3.3 倒圆角及倒角220
12.3.4 移动及复制对象220
12.3.5 旋转对象220
12.3.6 上机练习——绘制圆弧连接221
12.4 综合训练——绘制三视图222
第13章 绘制及编辑多边形、椭圆及剖面图案223
13.1 绘制多边形、椭圆、阵列及镜像对象223
13.1.1 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223
13.1.2 矩形阵列对象224
13.1.3 环形阵列对象224
13.1.4 镜像对象225
13.1.5 上机练习——阵列对象及镜像对象225
13.2 对齐、拉伸及缩放对象226
13.2.1 对齐对象226
13.2.2 拉伸图形227
13.2.3 按比例缩放图形227
13.2.4 上机练习——利用旋转及对齐命令绘图227
13.3 画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228
13.4 关键点编辑方式228
13.5 综合训练——利用编辑命令绘图229
13.6 综合训练——绘制剖视图230
第14章 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231
14.1 书写文字的方法231
14.1.1 创建国标文字样式及书写单行文字231
14.1.2 创建多行文字232
14.1.3 编辑文字232
14.2 标注尺寸的方法233
14.2.1 创建国标尺寸样式233
14.2.2 创建长度型尺寸234
14.2.3 创建对齐尺寸标注234
14.2.4 创建连续型和基线型尺寸标注235
14.2.5 创建角度尺寸236
14.2.6 直径和半径型尺寸237
14.3 编辑尺寸标注238
第15章 打印图形239
15.1 打印图形的过程239
15.2 打印图形实例240
15.3 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241
附录244
热门推荐
- 3894184.html
- 489735.html
- 2214091.html
- 1966047.html
- 138748.html
- 1899755.html
- 2954786.html
- 2660282.html
- 1614741.html
- 2709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6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9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9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