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群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438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救援-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震救援基础理论3
第一章 地震灾害与防护3
1.1 地震灾害及特点3
1.2 地震次生灾害4
1.2.1 地质灾害4
1.2.2 火灾16
1.2.3 危险品泄漏17
1.3 建筑选址19
1.3.1 地震断层的危害19
1.3.2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20
1.3.3 地震多发国家及地区的经验20
1.4 地震应急处置21
1.4.1 地震对策21
1.4.2 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22
1.4.3 地震时的安全三角区域26
1.4.4 地震时的自救互救26
1.4.5 正确面对地震29
第二章 地震救援行动概论34
2.1 地震灾害救援队组成和职能34
2.1.1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组成34
2.1.2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职能和岗位职责34
2.1.3 队伍的分级与规模35
2.2 准备与启动37
2.2.1 准备37
2.2.2 启动38
2.2.3 地震灾害现场的主要机构简介39
2.3 基地建设40
2.3.1 救援行动基地的整体规划40
2.3.2 救援行动基地组成41
2.3.3 救援行动基地建立42
2.3.4 救援行动基地运转与保障43
2.4 地震现场救援行动44
2.4.1 地震救援业务流程44
2.4.2 准备阶段45
2.4.3 搜索阶段47
2.4.4 营救阶段50
2.4.5 撤离阶段57
第三章 典型的震害结构与安全评估59
3.1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59
3.1.1 砌体房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59
3.1.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60
3.1.3 钢、钢筋混凝土柱排架结构厂房地震破坏等级划分60
3.1.4 土、石结构房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61
3.2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特点61
3.2.1 汶川地震震源特点61
3.2.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62
3.2.3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64
3.3 地震救援中房屋建筑震害71
3.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震害71
3.3.2 工业厂房及空旷房屋74
3.4 建筑物安全评估及地震救援安全要求76
3.4.1 地震救援现场情况特点76
3.4.2 施救中需要观察、了解的基本情况80
3.4.3 施救中建筑物安全评估80
3.5 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83
3.5.1 风险评估83
3.5.2 安全措施84
3.5.3 场地控制84
3.5.4 营救人员个人防护85
第四章 地震救援装备概论88
4.1 地震救援装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88
4.2 救援装备分类88
4.2.1 营救装备88
4.2.2 医疗装备89
4.2.3 侦检、搜索装备89
4.2.4 通讯装备89
4.2.5 后勤装备89
4.2.6 管理装备89
4.3 救援装备存储89
4.3.1 存储基本要求89
4.3.2 存储管理制度90
4.3.3 消防安全措施90
4.4 救援装备管理90
4.4.1 救援装备采购90
4.4.2 救援装备验收90
4.4.3 救援装备检测与校准91
4.5 救援装备维护与保养92
4.5.1 救援装备日常运转检查92
4.5.2 搜索、侦检仪器维护保养92
4.5.3 液压装备维护保养93
4.5.4 内燃机动装备维护保养94
4.5.5 气动顶升装备95
4.5.6 手动、电动凿破装备维护保养95
第二篇 地震救援基本技术99
第五章 搜索技术99
5.1 人工搜索99
5.1.1 人工搜索基本方法99
5.1.2 人工搜索装备99
5.1.3 人工搜索要点99
5.1.4 人工搜索基本模式100
5.1.5 呼叫搜索100
5.1.6 空间(空洞)搜索101
5.1.7 网格搜索102
5.1.8 其他人工搜索方法102
5.1.9 人工搜索注意事项103
5.2 犬搜索103
5.2.1 犬搜索要点104
5.2.2 犬搜索方法104
5.2.3 搜索犬工作条件105
5.2.4 犬搜索优缺点106
5.2.5 犬搜索注意事项106
5.3 仪器搜索107
5.3.1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107
5.3.2 光学生命探测仪109
5.3.3 红外线仪搜索定位109
5.3.4 电磁波生命探测110
5.4 综合搜索111
5.4.1 犬、仪器联合搜索方法111
5.4.2 人工、仪器联合搜索方法111
5.4.3 人、犬联合搜索方法112
5.5 搜索表格与图件112
5.6 存在的问题114
第六章 营救技术115
6.1 现场营救的策略与方法115
6.1.1 现场营救策略115
6.1.2 现场营救操作的原则和一般步骤116
6.1.3 现场营救队118
6.2 支撑技术119
6.2.1 概述119
6.2.2 支撑的构成和影响因素121
6.2.3 支撑的类型123
6.2.4 支撑队的组成和功能130
6.2.5 支撑程序131
6.3 破拆技术136
6.3.1 破拆策略136
6.3.2 破拆方法137
6.3.3 破拆操作类型137
6.3.4 破拆操作的注意事项140
6.4 顶撑技术140
6.4.1 顶撑设备141
6.4.2 顶撑策略141
6.4.3 顶撑类型142
6.4.4 顶撑操作程序143
6.4.5 顶撑操作的注意事项143
6.5 瓦砾移除技术143
6.5.1 瓦砾移除的基本原则143
6.5.2 移除瓦砾的方法144
6.6 绳索救援技术149
6.6.1 绳索营救装备150
6.6.2 绳索救援技术153
6.6.3 绳索救援人员158
6.6.4 绳索救援的注意事项158
第七章 现场通讯技术160
7.1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策略160
7.1.1 救援现场救援小分队内部通讯160
7.1.2 救援现场与救援行动基地指挥部之间的通讯161
7.1.3 救援行动基地与远程机构(如远程指挥中心)间的通讯161
7.2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系统161
7.2.1 有线通讯系统CON—SPACE2000161
7.2.2 集群通讯系统162
7.2.3 卫星通信系统162
7.3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程序163
7.3.1 现场紧急信号发送程序163
7.3.2 语音通讯程序164
7.3.3 集群通讯管理164
7.4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工程师166
7.4.1 通讯工程师岗位职责166
7.4.2 通讯工程师应具备的条件166
7.5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工作内容167
7.5.1 救援行动启动与救援队集结167
7.5.2 运输途中167
7.5.3 地震灾害现场167
7.5.4 地震灾害现场的通讯操作168
7.5.5 重新分配/撤离168
7.5.6 地震紧急救援通讯工作的注意事项168
第八章 后勤保障装备170
8.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装备集成技术170
8.1.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装备集成原则170
8.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装备集成170
8.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装备配备172
8.2.1 救援行动装备配备原则172
8.2.2 救援行动装备配备173
8.3 救援装备包装与运输178
8.3.1 救援装备包装分类178
8.3.2 救援装备运输179
8.4 现场资源调用179
8.4.1 计划调用物资179
8.4.2 临时调用物资180
8.4.3 资源调用注意事项180
8.5 救援行动基地运行保障180
8.5.1 基地功能180
8.5.2 基地设备181
8.5.3 基地运行与保障181
第九章 现场医疗急救技术182
9.1 地震的伤害及后果182
9.1.1 常见的地震伤害182
9.1.2 压伤综合症183
9.1.3 阻隔综合症184
9.2 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184
9.2.1 人工呼吸184
9.2.2 胸外心脏按压186
9.3 止血与包扎187
9.3.1 止血187
9.3.2 止血方法187
9.3.3 包扎191
9.4 临时固定和搬运199
9.4.1 临时固定199
9.4.2 搬运伤员202
9.5 蚊虫叮咬205
9.6 休克205
9.7 颌面伤206
9.8 脊柱、脊髓伤206
9.9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症206
9.1 0完全性饥饿207
9.1 1烧伤207
9.1 2冻伤208
第十章 专业设置及课程设计210
10.1 指挥专业210
10.1.1 培养目标210
10.1.2 培训时间和人数210
10.1.3 教学计划210
10.1.4 课程安排212
10.2 搜索专业217
10.2.1 犬搜索方向217
10.2.2 仪器搜索方向217
10.3 营救专业221
10.3.1 培养目标221
10.3.2 培训时间及人数222
10.3.3 教学计划222
10.3.4 课程安排222
10.4 结构专业226
10.4.1 培养目标226
10.4.2 培训时间和人数226
10.4.3 教学计划226
10.4.4 课程安排227
10.5 通讯专业230
10.5.1 培养目标230
10.5.2 培训时间及人数230
10.5.3 教学计划230
10.5.4 课程安排231
10.6 医疗救助专业234
10.6.1 培养目标234
10.6.2 培训时间及人数234
10.6.3 教学计划235
10.6.4 课程安排236
10.7 公共教育专业238
10.7.1 志愿者班238
10.7.2 企事业单位班239
第三篇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243
第十一章 地震救援训练设施的建设与管理243
11.1 训练场地的选址与规划243
11.1.1 选址模型的构建243
11.1.2 训练场地的规划与布局243
11.2 训练设施的建设244
11.2.1 基本技能训练设施的建设244
11.2.2 综合训练设施的建设252
11.3 地震救援训练目标及科目252
11.3.1 训练目标252
11.3.2 训练科目253
11.3.3 砖木结构257
11.3.4 砌体及内框架结构258
11.3.5 单层轻钢结构259
11.3.6 空旷结构261
11.3.7 框架结构262
11.4 训练科目及其设置263
11.4.1 楼板开凿切割救援训练263
11.4.2 墙体开凿救援训练263
11.4.3 顶升训练264
11.4.4 生命搜寻训练264
11.4.5 整体塌落生命搜索与营救训练264
11.4.6 训练科目之间的协调264
11.4.7 高空救援训练和攀援训练265
11.5 训练设备、规模及其经济指标265
11.6 破坏形式模拟及其具体布置265
11.7 主要设备及其材料266
11.7.1 主要设备266
11.7.2 主要材料266
11.7.3 建筑施工注意事项266
11.8 地下室267
11.8.1 设计说明267
11.8.2 训练科目及其分布267
11.8.3 训练科目具体实现268
11.8.4 训练设备、规模及其经济指标268
11.8.5 破坏形式模拟及其具体布置269
11.8.6 主要材料269
11.9 管道269
11.9.1 设计说明269
11.9.2 训练科目270
11.9.3 训练科目具体实现270
11.9.4 训练设备、规模及其经济指标271
11.9.5 破坏形式271
11.9.6 主要设备及其材料271
11.1 0训练设施的维护与管理272
11.1 0.1 训练设施的维护272
11.1 0.2 训练设施的管理273
第十二章 地震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274
12.1 地震救援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74
12.2 地震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结构275
12.3 地震救援培训组织与管理实施的流程设计276
12.3.1 PDCA循环276
12.3.2 基于PDCA循环的地震救援培训模式277
12.4 地震救援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278
12.4.1 需求分析与地震救援培训278
12.4.2 地震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279
12.4.3 地震救援培训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281
12.5 地震救援培训的基本内容284
12.5.1 救援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284
12.5.2 救援队伍的能力与级别284
12.5.3 搜索基本技术286
12.5.4 救援基本技术289
12.5.5 现场组织与控制290
12.5.6 安全保障295
12.6 地震救援培训的常用方法与手段298
12.6.1 课堂教学298
12.6.2 单科基础训练298
12.6.3 案例教学299
12.6.4 岗位轮换与角色扮演299
12.6.5 体验式教学299
12.6.6 分组竞争训练299
12.6.7 桌面演练300
12.6.8 功能演练300
12.6.9 全面演练300
12.7 地震救援训练场地培训的组织与管理301
12.7.1 训练场地培训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301
12.7.2 基础训练场地开展的主要训练科目301
12.8 地震救援训练场地培训的注意事项302
12.8.1 训练目的多元化302
12.8.2 训练内容标准化302
12.8.3 训练方法多样化302
12.8.4 训练要求实战化302
12.8.5 训练点评智能化302
第十三章 地震救援培训的考核与认证304
13.1 地震灾害救援队员资格的考核认证304
13.1.1 资格认证标准304
13.1.2 资格认证程序304
13.1.3 资格认证机构305
13.2 救援队员岗位考核认证理论知识试用大纲305
13.2.1 初级岗位资格认证理论知识考试大纲305
13.2.2 中级岗位资格认证理论知识考试大纲306
13.2.3 高级岗位资格认证专业知识考试大纲307
13.3 地震灾害救援人员岗位资质认证专业技能考核大纲309
13.3.1 初级岗位任职资格技能考核大纲309
13.3.2 中级岗位资格认证技能考核大纲310
13.3.3 高级岗位资格认证技能考核大纲311
13.3.4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人员救援能力评估标准312
附录:《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培训与考核大纲(试用)》315
热门推荐
- 1314007.html
- 1144918.html
- 1741806.html
- 3869823.html
- 2822306.html
- 993415.html
- 2904561.html
- 825046.html
- 3660443.html
- 2646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9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7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0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2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