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 张体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087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援助-研究-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云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理论与实践探索5

第一章 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的理论及内涵5

一 对口支援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及特征5

(一)提出的历史背景5

(二)内涵5

(三)特征6

(四)主要政策模式及工具6

二 区域合作相关理论7

(一)内涵7

(二)相关理论8

第二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概述13

一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总体概况13

(一)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藏概况13

(二)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其他四省藏区概况14

(三)新时期新一轮定点帮扶其他四省藏区概况14

二 对口援藏政策的效应15

(一)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15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7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18

(四)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

(五)社会事业跨越发展21

(六)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4

三 对口援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概述25

(一)存在的问题25

(二)对策建议26

四 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概述28

(一)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必要性28

(二)提升藏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及方法29

五 简要评述及对云南藏区发展的启示30

第三章 上海对口支援云南藏区的历程及主要举措32

一 主要历程32

二 主要做法及措施35

(一)不断创新和完善帮扶协作工作机制,提高对口帮扶效率35

(二)以产业化扶贫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增强对口帮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35

(三)以项目为抓手,实施对口帮扶项目一体化管理36

(四)以整村推进为抓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37

(五)以智力扶持和科技扶持为重点,加大教育、医疗对口帮扶38

第四章 上海对口支援云南藏区的成效及经验39

一 主要成效39

(一)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内部差距变小39

(二)迪庆州贫困程度减轻40

(三)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41

(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41

(五)多渠道促进帮扶地区农户增收42

(六)帮扶地区乡村建设示范带动效应显著43

(七)基层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大幅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强44

二 积累的主要经验45

(一)帮扶地区乡村建设示范带动效应显著 基层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大幅提升,高位推动,务实合作46

(二)统筹协调,整合推进46

(三)优势互补,多方参与46

(四)规范管理,完善机制46

(五)责任分解,监督协作47

(六)各计其功,整合推进48

(七)产业扶持,放大效应49

第五章 对口支援背景下藏区提升能力的问卷调研统计与回归分析50

一 数据资料收集50

(一)基本数据50

(二)数据处理51

(三)回归分析模型构建51

(四)回归分析结果51

二 农牧民问卷统计分析52

(一)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52

(二)人均粮食产量增加53

(三)农牧民家庭收入提高53

(四)收入来源渠道多元化53

(五)调研农牧民需求反映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愿望强烈54

三 结论56

第六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面临的问题及困难57

一 双方对帮扶合作认识不足57

(一)认识上的“割裂”,导致对口帮扶与区域合作“跛脚前行”57

(二)对口帮扶与区域合作政策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足58

(三)高位推动不力,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58

(四)施援的发达地区未提高认识高度,缺乏创新精神58

二 体制不顺,协作机制不完善59

(一)机构设置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59

(二)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健全,尤其是区域合作的统筹、协作机制尚未建立59

(三)对口帮扶与区域合作相互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60

(四)对口支援与政府扶贫之间协调机制不足60

(五)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完善,缺乏绩效考核和激励60

三 “四症”突出,影响云南等藏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60

(一)“单相思”现象存在60

(二)“帮扶疲劳症”产生60

(三)“贫血症”现象突出61

(四)“败血症”需引起重视61

四 社会事业发展的配套性、持续性、可及性不足61

(一)部分项目规划建设缺乏配套性,造成资源低效使用61

(二)支教支医的可持续性不足61

(三)培训“门槛”高、可及性不足且适用性不强62

(四)帮扶地区医疗资源可及性不足62

五 经济联动与区域合作深度不足62

(一)施援的发达地区企业在与受援的欠发达藏区投资总量较少、规模不大、比重偏低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62

(二)推动经济合作缺乏创新思路、前瞻性不足62

(三)对州市合作项目落地和进展不能全面掌握,对发展规划及投资动向把握不准62

六 缺乏平台,社会民间力量未有效撬动63

(一)缺乏平台,社会参与不足63

(二)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结对帮扶合作效果好,但缺乏顶层设计63

(三)部门间的资源和力量挖潜不力63

七 产业扶持资金不足,投资领域狭窄64

(一)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扶持64

(二)投资领域比较狭窄64

第七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5

一 面临的机遇65

(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65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66

(三)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66

二 面临的挑战67

(一)农村贫困呈现新特征,对口援藏与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碰上“硬骨头”67

(二)对口援藏成本逐年增加,工作经费紧张67

(三)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明显,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面临制约68

(四)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68

第八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提升云南藏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70

一 总体思路70

二 基本原则71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71

(二)扩大范围、多元发展71

(三)整合资源、增加投入71

(四)立足当地、注重实效71

三 总体目标72

(一)对口援藏目标72

(二)社会发展合作目标72

(三)经济合作目标72

第九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提升云南藏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点73

一 加大对口帮扶力度73

(一)以整乡推进为平台,瞄准贫困对象,创新帮扶模式73

(二)因地制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73

(三)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74

二 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74

(一)加快对口地区教育事业发展74

(二)加快对口地区卫生事业发展74

(三)加强劳动力转移和对口培训工作75

(四)加大挂职干部双向交流力度75

(五)拓展部门对口结对帮扶75

三 加强施援的发达地区与受援的云南藏区之间的经济协作75

(一)有机接轨,优化合作机制75

(二)加大云南藏区对口招商引资力度76

(三)加大产业协作力度76

(四)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发展基金76

(五)探索对口合办经济合作示范区77

(六)探索共建产业园区77

第十章 对策建议78

一 提高认识,包容发展78

二 深化机构改革,推动部门协作79

三 建立促进会,撬动社会参与79

四 民生为本,加大帮扶力度79

五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80

六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81

七 发挥优势,探索产业帮扶合作新途径81

八 强化项目监督与评估,加强项目实施的后续管理82

中篇 专题研究85

第十一章 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与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及启示85

一 对口援藏研究现状85

(一)对口支援的历史、内涵及特征85

(二)对口援藏政策模式及工具87

(三)对口援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述评91

二 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现状94

(一)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必要性94

(二)提升藏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及方法95

三 简要评述及对云南藏区发展的启示97

第十二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背景下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问卷调研统计与回归分析——基于滇藏6个地(州、市)的调研分析99

一 研究背景及数据资料收集99

(一)研究背景99

(二)数据资料收集100

二 对口援藏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回归分析100

(一)数据处理100

(二)模型的构建101

(三)回归分析结果101

三 农牧民问卷统计分析102

(一)基本数据102

(二)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102

(三)人均粮食产量增加103

(四)农牧民家庭收入提高103

(五)收入渠道多元化104

(六)调研农牧民需求反映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愿望强烈105

四 结论和建议106

(一)结论106

(二)建议106

第十三章 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我国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07

一 作为东西部协作品牌,对口援藏政策效应与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显著107

二 对口援藏与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面临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108

三 对口援藏与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要有新思路108

四 对口援藏与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有新举措109

第十四章 深化沪迪对口帮扶合作 提升迪庆跨越发展能力111

一 对口帮扶的成效和经验111

(一)取得的成效111

(二)积累的经验113

二 对口帮扶面临的新问题114

(一)农村贫困呈现新特征114

(二)扶贫成本逐年增高114

(三)整合协作力度不够114

(四)规划制定与实施不规范114

(五)区域和领域分配不均115

(六)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完善115

(七)帮扶和合作结合不够115

三 深化沪迪对口帮扶合作促进跨越发展能力提升的建议115

(一)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工程115

(二)建立对口帮扶资金动态增长机制116

(三)强化整合协作力度116

(四)科学制定和合理实施规划116

(五)合理公平配置帮扶资源116

(六)完善考评和反馈机制117

(七)加大合作力度117

下篇 案例研究121

第十五章 上海市第六批援藏江孜县日朗生态移民整体搬迁案例调研121

一 项目概况121

二 项目投入情况121

三 项目成效明显122

第十六章 上海对口帮扶云南迪庆藏区的调研报告124

一 主要阶段及特点124

二 主要做法及措施126

(一)不断创新和完善帮扶协作工作机制,提高对口帮扶效率126

(二)以产业化扶贫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增强对口帮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127

(三)以项目为抓手,实施对口帮扶项目一体化管理128

(四)以整村推进为抓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129

(五)以智力扶持和科技扶持为重点,加大教育、医疗对口帮扶129

三 主要成效130

(一)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内部差距变小130

(二)迪庆州贫困程度减轻132

(三)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132

(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132

四 主要经验133

(一)建立和完善了对口帮扶工作目标责任制133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村级规划134

(三)整合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34

(四)坚持长中短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产业扶持135

(五)采用循环扶贫模式来扶持农户发展种养业,放大资金的扶贫效应135

(六)探索建立基础设施维护机制135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135

(一)产业扶持资金不足,弱化了对口帮扶的效果135

(二)项目管理体制不畅,影响了实施进度和效果136

(三)扶贫成本高,投入水平低,资金缺口大137

(四)对口帮扶项目的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137

(五)教育、医疗对口帮扶项目“美中不足”137

六 对策建议138

(一)应将对口帮扶的政策导向调整到产业扶贫上来138

(二)引入“参与式”方法,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对口帮扶机制138

(三)实施生态移民,增加资金使用方式和用途的灵活性139

(四)优化教育和医疗对口帮扶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139

(五)提高迪庆州贫困线标准139

(六)填补政策真空,完善干部挂职、培训制度140

第十七章 整合上海宝山区对口帮扶资金 推进生态移民——以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农布布底生态移民新村为案例141

一 基本情况141

(一)塔城镇基本情况141

(二)生态移民项目区基本情况142

二 生态移民新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42

(一)指导思想142

(二)基本原则142

三 生态移民新村的主要建设内容143

(一)道路建设143

(二)通电工程143

(三)通水工程143

(四)安居工程143

(五)农村能源144

(六)产业开发144

(七)畜圈建设144

四 生态移民新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成效144

(一)经济效益144

(二)社会效益144

(三)生态效益144

五 基本经验145

(一)实行党委、政府工作责任制145

(二)实行部门配合协调机制145

(三)实行部门定点挂钩贫困村制度145

(四)实行企业帮扶责任制145

(五)实行无偿资金滚动使用、贴息和小额信贷扶贫结合制度145

六 结论146

第十八章 加大上海市对口支援吉迪村“三区”联动建设力度提升自我发展能力147

一 建设背景及重要性、必要性分析147

(一)吉迪村概况147

(二)“三区”联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48

二 推进三区联动建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总体构想148

(一)指导思想148

(二)总体思路149

(三)基本原则149

(四)主要目标150

三 加快吉迪村“三区”联动建设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重点151

(一)“新农区”建设151

(二)“新牧区”建设152

(三)“新社区”建设153

四 加大管理力度,力促项目实施156

(一)改变重项目建设、轻项目管理的做法,加大项目质量管理力度156

(二)加大对口支援资金管理156

(三)着力推进项目后续管理156

五 “三区”联动建设对吉迪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预测157

(一)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157

(二)经济效益评价与预测157

(三)社会效益评价与预测158

六 推进“三区”联动建设,提升吉迪村自我发展能力对策建议158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158

(二)健全协调配合机制159

(三)健全挂钩帮扶机制159

(四)健全监测评价机制159

(五)创新社区治理机制159

第十九章 沪滇对口帮扶产业发展“巴珠经验”——上海宝山区对口帮扶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典型案例161

一 “党建+扶贫开发”双推模式162

二 明确分工,责任到位162

三 因地制宜,坚持走生态致富之路162

四 加强宣传,村民积极投入产业发展过程中163

第二十章 上海嘉定区对口帮扶德钦县斯农、月仁两村的典型案例分析165

一 云岭乡斯农村扭巴村民小组沪滇对口帮扶项目165

(一)项目点基本情况165

(二)沪滇对口帮扶项目实施情况165

二 霞若乡月仁村格中村民小组沪滇对口帮扶项目166

(一)项目点基本情况166

(二)沪滇对口帮扶项目实施情况167

三 嘉定区对口帮扶德钦县的主要做法168

(一)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168

(二)“党建+扶贫开发”双推模式168

四 项目效益168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170

后记1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