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郑长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498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序1

第一节 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现状3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2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31

第一章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党内民主发展的逻辑空间43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合的成果44

一、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与中国政治制度选择44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框架与价值49

第二节 “形、神”分裂下的中国政治制度:原因分析53

一、政治制度“形、神”分裂的客观原因54

二、政治制度“形、神”分裂的主观原因58

第三节 制度精神的复归: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逻辑62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与中国政治制度的修复63

一、“文革”结束与中国政治发展中革命逻辑的终结6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中国政治制度精神的复归66

四、走向“形、神”统一: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与空间69

第四节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个规定性力量70

一、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共产党71

二、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74

三、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逻辑空间80

小结84

第二章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体制内动力86

第一节 党的领导:中国政治制度安排的基本规定87

一、党的领导与中国政治制度87

二、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与内容93

三、党的领导途径与领导体制98

第二节 党内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体制视角101

一、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102

二、党内民主:中国政治制度发展中的体制内动力109

第三节 党内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制度化视角121

一、制度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122

二、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制度化的组织内动力138

三、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制度化的关键环节143

第四节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现实路径149

一、党内民主制度中民主精神的主要来源149

二、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152

三、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重点157

小结168

第三章 民主复归与制度化诉求:1978-1992年政治形态复原中的党内民主制度创新170

第一节 党内民主生活的恢复与党内民主指导思想、基本边界的形成172

一、党内民主与“拨乱反正”173

二、党内民主指导思想的恢复与基本边界的确定188

第二节 党内民主基本制度的恢复和建立:党内民主发展制度性依据的确立203

一、党内民主制度化诉求产生的原因204

二、党内民主制度的恢复与创新215

第三节 中国政治形态的复原: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诉求与逻辑空间221

一、政治形态复原:基本政治制度恢复与政治体制改革222

二、政治形态复原中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226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经验、动力的积累236

一、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内条件238

二、社会部分转型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社会动力的积累242

小结251

第四章 规范与生成:1992年以来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逻辑路径及绩效分析254

第一节 规范:文本制度的供给与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255

一、制度配套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诉求之逻辑必然255

二、配套制度的供给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制度精神的实现257

三、党内制度的规范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制度与实践的互动262

一、社会转型与基层党组织的困境265

第二节 生成:社会转型的压力与制度实质性创新265

二、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与摆脱合法性危机的压力274

第三节 1992年以来党内民主制度创新情况及其绩效分析283

一、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内民主的党内法规体系初步形成283

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有着实质性的突破,基层党组织竞争性选举试点增加288

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实质性民主措施不断生成290

四、党组织集体领导运行机制出现创新,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普遍展开297

五、党内民主监督的创新举措增多,政治生活与制度生成开始互动306

小结316

第五章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主体与过程: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为例318

第一节 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时期的实质性创新319

一、基层党组织:政党与社会互动的直接承担者319

二、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政党回应社会转型的结果321

三、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全新政治逻辑下的制度建设324

四、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为例的理由329

第二节 党员与民众:制度创新的根本推动力量331

一、社会民众权利意识增强与政党具体制度滞后性的矛盾: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331

二、农村发展与农民权利意识333

三、农民权利要求与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39

第三节 党组织:制度创新的直接主体341

一、党的基层组织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42

二、党的地方组织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46

三、党的中央组织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54

第四节 知识分子:制度创新中合法性支持、可行性论证的承担者356

一、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中知识分子与政党组织的关系357

二、知识分子参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主要方式360

第五节 新闻媒体:制度创新中舆论力量、信息传播的承载者366

一、作为舆论力量的新闻媒体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67

二、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媒体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369

小结372

第六章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背景下的政党外围组织转型:以共青团基层组织“联推竞选”为例373

第一节 团内民主:共青团的性质及其基层组织制度变迁的逻辑必然376

一、团内民主的缘起与内涵377

二、民主与集中的张力382

三、团内民主的复归——基层团组织的制度困境与共青团组织的转型388

第二节 联推竞选:当前共青团基层组织团内民主的主要模式395

一、民主选举制度:团内民主制度的核心395

二、联推竞选:当前基层团组织团内民主选举制度创新的主要模式395

三、“联推竞选”做法中的制度创新情况分析400

第三节 激活组织:“联推竞选”的绩效分析403

一、基层团组织团内民主制度绩效衡量标准的界定403

二、“联推竞选”的制度绩效分析405

第四节 主体缺失、经济制约与党组织认同:“联推竞选”的制约因素分析417

一、主体缺失:社会变迁中的农村基层团组织困境417

二、经济制约:基层团组织团内民主的物质性约束420

三、党组织认同:党团关系逻辑在团内民主中的演绎422

第五节 组织维系与推进团内民主的统一:共青团基层组织团内民主与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423

一、组织维系:团内民主的目的诉求与客观制约之张力中的理性选择423

二、组织维系与推进团内民主的统一:基层团组织团内民主渐进改革的逻辑必然427

小结429

第七章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路径转型与制度空间431

第一节 全面回应社会发展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路径转型432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政党全面回应社会发展的开始432

二、全面回应社会发展中的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路径转型的启动436

第二节 深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与推进人民民主发展442

一、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中的内在矛盾与现实困境443

二、协商性民主:党内民主制度创新深化的一个现实性选择与制度性安排449

三、深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在推进人民民主过程中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453

小结455

参考文献457

后记4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