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经济三论 虚拟经济、科技经济和文化经济之区域战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冠军,刘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789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地方经济-经济发展-研究-山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经济三论 虚拟经济、科技经济和文化经济之区域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下的新经济探索(代前言)1
第一篇 虚拟经济论——山东省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和产业升级战略研究3
引言3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3
(二)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4
(三)主要创新之处6
一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概念辨析8
(一)虚拟经济的文献综述8
(二)实体经济与实物经济的文献综述和概念辨析12
(三)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基本问题界定19
1.以生产与消费的划分为起点确定“实物经济”19
2.实物经济的二级市场派生虚拟经济20
3.“单维派生性”及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的区别21
(四)产业升级的文献综述与概念辨析22
二 基本模型: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和产业升级的价值流转模型26
(一)逻辑起点与模型前提假定:经济系统模型与“生产—消费”行为的界定27
(二)实物经济系统与虚拟经济系统:实物经济的二级市场派生虚拟经济28
(三)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价值流转”的横向静态平衡31
(四)“价值流转”模型的纵向动态平衡与产业升级的安全条件34
(五)基本模型的简要总结38
三 价值运动:山东省产业升级资本条件的实证研究40
(一)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模型40
1.理论基础41
2.具体模型45
(二)对全国产业升级资本条件的实证分析49
1.全国进出口形成的资本过剩和债权累积49
2.全国利用外资形成的资本过剩和债权累积51
3.全国财政收支形成的资本过剩和债权累积55
(三)对山东省产业升级资本条件的实证分析58
1.山东省净出口(净输出)形成的资本过剩与对外债权累积59
2.山东省利用外资形成的资本过剩和债权累积61
3.山东省财政收支形成的资本过剩和债权累积64
四 物质运动:山东省产业升级技术关联的实证研究68
(一)21部门投入产出表和基本原理69
(二)各产业总量的扩张与各项最终需求拉动之间的技术关联76
1.增加值率76
2.生产诱发额与最终依赖度78
(三)各产业部门在产业升级中的具体差异与技术关联80
1.产业的规模差异以及山东省GDP的支柱部门80
2.各产业部门的消费生产诱发额和最终依赖度82
3.各部门的投资生产诱发额和最终依赖度86
4.各部门的出口(输出)生产诱发额和最终依赖度90
(四)山东省产业升级技术关联的实证结论95
五 实现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推进山东省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102
(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本土企业主体地位:山东省产业升级的最高原则103
(二)有效防范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及其潜在风险:山东省产业升级的战略保障105
(三)及时将地方财政拉动的经济刺激政策淡出:山东省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106
(四)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鼓励研究开发投资:山东省产业升级的基本出路108
第二篇 科技经济论——山东省日照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113
引言113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13
(二)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114
(三)主要创新之处116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问题118
(一)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118
(二)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理论123
1.科技劳动价值论123
2.竞争力理论126
3.创新理论127
4.产业周期与产业转移理论128
5.区域间产业布局理论129
(三)基础理论整合与研究框架建构130
二 国际化视阈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及其发展132
(一)国际化视阈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工132
1.高新技术产业“三部类”之间的产业分工133
2.高新技术产业“三部类”的产业特性134
3.高新技术产业“三部类”的资源条件与区域分布135
(二)国际化视阈中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的“三阶段”139
1.核心创新产业的孵化、发展与辐射阶段139
2.辅助创新产业的孵化、发展与辐射阶段142
3.外围集群产业的孵化、发展和辐射阶段144
三 山东省视阈中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47
(一)山东省视阈中日照市的经济发展147
1.山东省经济发展综述147
2.日照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阶段151
(二)山东省视阈中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53
1.人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状况154
2.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在山东省的位置155
(三)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156
1.首要原因:后发城市的资源局限157
2.直接原因:产业结构的局限159
3.外部原因:周边城市的竞争160
四 日照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措施建议161
(一)人才战略:打造江北新移民城市161
1.日照市应确定新移民城市的战略定位162
2.利用房价杠杆吸收外地移民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164
3.“孝文化”的人才政策有利于吸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165
4.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167
(二)投资战略:打造鲁南金融中心和风险投资基地167
1.民间资本存量规模大且剩余情况明显168
2.引进金融机构,组建投资基金,培育风险投资市场175
3.重视本地风险投资的区域间合作180
4.打造鲁南金融中心和风险投资基地181
(三)科研战略:打造鲁南研发基地与国际研发交流中心181
1.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作用181
2.发挥日照市现有高校科研力量的作用182
3.引入“两地办学”高校中其他校区的专业人才和科研机构183
4.依托大学城现有资源,加强对科研院所的引入184
5.开发国际交流平台185
五 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为新经济增长点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战略措施187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日照市经济的影响188
1.中国的经济背景及金融危机的影响188
2.日照市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将比其他地区严重190
(二)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必要性191
1.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开拓新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191
2.高新技术产业是首先要开拓的新经济增长点192
(三)开拓高新技术产业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和关键措施195
1.利用好青岛市提供的区域合作条件195
2.依托日照港集装箱项目发展所提供的发展机遇195
3.依靠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规划提供的政策条件195
4.发挥日照市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智力支持作用196
结论与讨论:“产业转型城市”的发展定位197
第三篇 文化经济论——山东省济宁市向南合作竞争战略支点及高端文化经济区建设研究201
导言 山东省“向南”发展的基本概况与济宁市作为其战略支点的定位201
(一)从全国和全省发展大局高度认识山东省向南参与合作竞争的战略201
(二)山东省“向南”发展的合作竞争格局205
(三)济宁市作为山东省向南参与合作竞争的战略支点定位205
(四)本研究报告的整体架构207
一 现实基础:济宁市作为山东省向南参与合作竞争战略支点的可能性208
(一)济宁市现有的资源与产业优势208
1.区位优势208
2.文化优势209
3.产业条件210
(二)打造济宁市为山东省向南参与合作竞争战略支点的可能性211
1.区位上的战略前沿与战略支点地位212
2.文化上与南部三省的共通性和合作空间212
3.与南部三省的产业合作和竞争空间213
二 战略支点打造:以济宁市为中心打造环境友好型区域创新网络214
(一)环境友好型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一基地三中心214
1.培育研发、营销集成产业,创建区域性总部基地215
2.提升产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中心217
3.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放型区域贸易中心219
4.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素集聚中心221
(二)建立政策支持体系222
1.产业政策223
2.财税政策224
3.土地政策225
4.金融政策225
5.人力政策226
(三)完善配套改革措施227
1.加强组织领导227
2.健全管理体制227
3.完善协调机制227
4.搞好规划引导228
5.创新发展模式228
三 支点地位提升:以济宁市为龙头加快推进山东省高端文化经济区建设229
(一)高端文化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和建设重点:“六大产业中心”230
1.建设国际化品牌交流、研发和推广中心230
2.建设主导出口品的高端国际商务合作中心231
3.建设特色工艺品的国际化研发和销售中心232
4.建设演艺、教育和培训产业中心232
5.建设创意文化产业中心233
6.建设国际性文化交流和旅游中心233
(二)所需的政策支持体系234
1.人才政策234
2.文化政策234
3.产业政策234
4.土地政策235
5.外事政策235
(三)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5
1.人才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6
2.文化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6
3.产业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7
4.土地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7
5.外事政策落实与配套改革238
集中建议:战略支点打造与地位提升的三大重点突破240
(一)与济南、泰安合作打造山东省高端文化经济区240
(二)与枣庄、菏泽合作建设开发式环境治理示范区240
(三)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港区241
主要参考文献242
后记248
热门推荐
- 66029.html
- 828994.html
- 774324.html
- 2639644.html
- 3311055.html
- 2461521.html
- 2348862.html
- 2156855.html
- 1811094.html
- 981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3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8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6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