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法制体系的构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18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法制体系的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民族法制的基本理论1
一、民族法制的指导思想1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法制的理论1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法制的理论5
(三)邓小平理论关于民族法制的理论12
(四)“三个代表”关于民族法制的理论19
(五)科学发展观关于民族法制的理论23
二、民族法制的基本原则27
(一)民族平等原则27
(二)民族团结原则28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原则29
(四)民族区域自治原则30
第二章 中国民族法制的发展历程32
一、新中国民族法制的发展阶段32
(一)初创时期(1949~1957)32
(二)萧条时期(1957~1966)34
(三)停滞时期(1966~1976)35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6~2001)36
(五)调整创新时期(2001至今)44
二、民族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50
(一)党的领导51
(二)法制权威51
(三)中国特色52
(四)政策导向53
(五)保障人权55
(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6
第三章 民族法律法规体系58
一、民族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58
(一)《宪法》是制定民族法律法规的最高立法依据58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是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依据60
(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法律依据分析61
二、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解析63
(一)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64
(二)我国签署并批准的涉及解决民族问题或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国际公约66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他法律及行政法规67
(四)国务院部门规章、自治区自治法规及调整民族关系的地方性法规68
(五)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立法70
三、民族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71
(一)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法律保障71
(二)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74
(三)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法律保障76
(四)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79
(五)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障82
(六)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84
(七)少数民族生态环境权利的保障86
四、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待改进之处89
(一)民族法律法规体系的内容有待完善90
(二)民族法律法规的内容相对滞后91
(三)民族法律法规在逻辑体系上存在缺陷92
(四)法律制裁措施和程序性规定缺乏94
(五)立法质量和立法技术有待提高95
五、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的举措97
(一)完善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立法97
(二)促进地方民族立法的制定和修改98
(三)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100
(四)完善少数民族某项特定权利的立法102
(五)建立国家民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备案制度104
第四章 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体系108
一、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法律依据108
(一)宪法和行政法律108
(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110
(三)《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111
二、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重要意义112
(一)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是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12
(二)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是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113
(三)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是实施民族法律法规的根本保证113
三、党和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的历史和现状114
(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事务管理115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民族事务管理116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事务管理118
(四)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19
四、推进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原则、要求和目标120
(一)推进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120
(二)推进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总体要求120
(三)推进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目标121
五、推进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重点任务123
(一)完善民族事务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23
(二)提高民族事务管理人员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124
(三)创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125
(四)强化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机制126
(五)推动根本性或长期性的民族政策逐步实现法制化127
(六)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127
六、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实施措施128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责任128
(二)加强民族事务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建设130
(三)完善预防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法律应对机制133
第五章 民族法律法规监督体系142
一、民族法律法规执行监督的原理142
(一)民族法律法规监督的构成142
(二)民族法律法规监督的重要意义143
二、民族法律法规监督的原则、要求和目标145
(一)监督检查工作的基本原则145
(二)监督检查工作的总体要求146
(三)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148
三、民族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的基本环节148
(一)组织领导148
(二)队伍建设149
(三)制度保证149
(四)物质支撑150
四、民族法律法规监督检查的重点任务150
(一)优化民族法实施的社会环境150
(二)建立民族法律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制度151
(三)健全民族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体系153
(四)确立明确的民族法律问责制度154
(五)确立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评价监测体系155
第六章 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体系157
一、“五五”普法的成绩和经验157
(一)“五五”普法所取得的成绩158
(二)“五五”普法的基本经验162
二、“六五”普法的重大意义164
(一)促进发展165
(二)构建和谐166
(三)推行法治167
三、“六五”普法的基本要求168
(一)分清层次,有的放矢169
(二)突出重点,学以致用173
(三)遥相呼应,相互促进175
四、“六五”普法的实施方案176
(一)强化领导,重视基层176
(二)丰富形式,创新方法179
(三)编好教材,落实保障181
(四)强化监督,树立典型182
五、“六五”普法的预期目标183
(一)遵守法规184
(二)依法维权184
(三)和谐安定185
第七章 民族法学学科建设体系188
一、民族法学的学术定位188
(一)民族法学概念188
(二)民族法学的研究对象189
(三)民族法学的基本理论192
(四)民族法学的研究方法195
(五)民族法学的功能201
二、民族法学的学科标志202
(一)民族法学研究机构203
(二)民族法学学术刊物204
(三)民族法学学位授予点204
(四)民族法学科研项目204
(五)民族法学研究成果204
(六)民族法学研究队伍205
三、民族法学研究现状205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205
(二)民族法制建设研究209
(三)中国少数民族法律史研究215
(四)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222
四、民族法学研究的特点与经验229
五、民族法学研究存在的不足236
六、民族法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239
(一)加强民族法制的基础研究239
(二)不断丰富民族法制理论体系241
(三)加强民族法学基础建设243
(四)拓展民族法制研究的视野252
(五)建设民族法学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59
(六)加强民族法制专家咨询队伍建设260
后记261
热门推荐
- 3870118.html
- 903892.html
- 1479982.html
- 659724.html
- 1387796.html
- 2163708.html
- 1431826.html
- 208156.html
- 2416141.html
- 987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7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1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8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