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音乐长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耀华,刘富琳,王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15120;97878946937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3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8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音乐长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1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1
三、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4
四、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5
第一部分 中国音乐体系及其支脉8
第一章 秦晋支脉8
第一节 概况8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8
一、秦腔8
(一)《思想起当年事好笑一场》9
(二)《白云仙在中途自思自叹》12
二、山西的梆子戏17
(一)《刽子手拥得我前合后偃》17
(二)《田云山我怒冲冠》20
三、西安鼓乐21
(一)《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21
(二)锣鼓乐《鸭子拌嘴》21
四、晋北笙管乐21
(一)晋北笙管乐乐曲《采茶》22
(二)山西八大套乐曲《鹅郎套》22
五、信天游22
(一)《脚夫调》22
(二)《蓝花花》23
(三)《赶牲灵》24
(四)《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25
六、山曲25
(一)《想亲亲想在心眼上》25
(二)《瞅你两回》26
(三)《割莜麦》26
(四)《掏沙蒿》27
(五)《说下个日子让你走》27
(六)《二饼饼牛车当啷啷响》28
七、花儿、少年29
(一)汉族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北斗七星刚七点》、《尕马骑上枪背上》、《莲花山的背斗匠》、《白布手巾三尺长》29
1.《上去高山望平川》29
2.《北斗星刚七点》30
3.《尕马骑上枪背上》31
4.《莲花山的背斗匠》31
5.《白布手巾三尺长》32
(二)回族花儿《一心儿想着个你了》、《天亮了就要相见呢》、《抹青稞》32
1.《一心儿想着个你了》33
2.《天亮了就要相见呢》33
3.《抹青稞》34
(三)东乡花儿《白牡丹心里开了》、《东海里升起的明月亮》34
1.《白牡丹心里开了》(东乡令)35
2.《东海里升起的明月亮》(开心人令)35
(四)土族少年《高高山上白帐房》、《尕妹给我绣给个满腰转》、《我心里有你实有哩》、《阿哥和尕妹心连心》36
1.《高高山上白帐房》(土族令)36
2.《尕妹给我绣给个满腰转》(土族令)36
3.《我心里有你实有哩》(好花儿令)37
4.《阿哥和尕妹心连心》(尕连手令)37
(五)撒拉少年《活着要见尕妹的面》、《苦命人盼的是苦命人》、《白牡丹睡着者哩》、《连喊三声了伙上》38
1.《活着要见尕妹的面》(撒拉令)38
2.《苦命人盼的是苦命人》(苦命人令)39
3.《白牡丹睡着者哩》(大眼睛令)39
4.《连喊三声了伙上》(金晶花令)40
(六)保安花儿《什样锦把子的尕刀子》、《我俩人有缘法哩》、《上山的老虎白爪爪》40
1.《什样锦把子的尕刀子》(保安令)41
2.《我俩人有缘法哩》(保安令)41
3.《上山的老虎白爪爪》(水红花令)42
第三节 秦晋支脉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结构43
复习题44
第二章 北方草原支脉45
第一节 概况45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45
一、蒙古族长调与短调45
(一)《辽阔的草原》46
(二)《牧歌》46
(三)《圣主成吉思汗》47
(四)《森吉德玛》48
(五)《天上的风》48
(六)《金杯银杯》49
(七)《嘎达梅林》49
二、蒙古族“好来宝”50
(一)《在那河滩的卵石上》50
(二)《想说只管说》51
三、锡伯族“舞春”52
(一)阿巴拉西舞春(打猎歌)《猎人之歌》52
(二)塔拉依舞春(田野歌)《田野歌》53
(三)萨林舞春(婚礼宴歌)《宴席曲》53
四、裕固族牧歌与奶幼畜歌53
(一)牧歌《裕固族小伙就是我》54
(二)奶幼畜歌《奶绵羊羔》54
五、达斡尔族扎恩达勒、鲁日格勒,鄂温克族赞达拉嘎、奴克该勒,鄂伦春族赞达勒、吕日格仁55
(一)达斡尔族扎恩达勒《捕鱼》、《母狍与羔子》、《心上人》55
(二)鄂温克族赞达拉嘎《金色的雅鲁河》57
(三)鄂伦春族赞达勒《叫号》、《欢乐》、《打猎归来》57
(四)达斡尔族鲁日格勒《采野菜》59
(五)鄂温克族奴克该勒《洒吉格聂洒那》59
(六)鄂伦春族吕日格仁《额呼楞德呼楞》60
六、赫哲族民歌60
(一)《狩猎的哥哥回来了》61
(二)《渔歌》61
七、满族新城戏62
(一)《那一日桑园里遇见强贼》62
(二)《扬鞭催马康庄道》63
八、蒙古族马头琴音乐65
(一)《天上的风》65
(二)《万马奔腾》65
第三节 北方草原支脉音乐的旋律音调特点65
复习题66
第三章 齐鲁燕赵支脉67
第一节 概况67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67
一、河北民歌67
(一)《小白菜》67
(二)《孟姜女哭长城》68
(三)《茉莉花》68
(四)《小放牛》69
(五)《放风筝》71
二、山东民歌71
(一)《沂蒙山小调》71
(二)《包楞调》72
(三)《赶集》73
三、京剧74
(一)《一轮明月照窗前》75
(二)《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78
(三)《我正在城楼观山景》79
(四)《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81
(五)《春秋亭外风雨暴》83
(六)《海岛冰轮初转腾》86
(七)《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87
四、河北梆子94
(一)《亮在这灵堂好悲痛》95
(二)《江岸上打过二更二点》98
五、评剧101
(一)《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101
(二)《高原风景极目望》104
(三)《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106
六、吕剧108
(一)《借灯光》109
(二)《张大娘做饭》111
七、京韵大鼓113
(一)《丑末寅初》113
(二)《林冲发配》116
八、单弦牌子曲117
《风雨归舟》117
九、山东琴书119
《梁祝下山》119
十、山东筝曲124
(一)《汉宫秋月》125
(二)《鹦啭黄鹂》126
(三)《夜静銮铃》126
(四)《凤翔歌》127
十一、北方梆笛音乐129
(一)《喜相逢》129
(二)《五梆子》131
(三)《卖菜》132
(四)《黄莺亮翅》135
(五)《顶嘴》136
十二、弦索十三套138
(一)《十六板》138
(二)《琴音板》146
十三、鲁西南鼓吹乐148
(一)《百鸟朝凤》149
(二)《抬花轿》150
(三)《大合套》151
十四、冀中鼓吹乐152
(一)《放驴》153
(二)《小二番》155
第三节 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旋律音调特点157
复习题157
第四章 关东支脉158
第一节 概况158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158
一、东北民歌158
(一)劳动号子《哈腰挂》158
(二)《上茨山》159
(三)《瞧情郎》160
(四)《猜花》162
(五)《送情郎》162
(六)《翻身五更》163
(七)《生产忙》164
(八)《新东北风》165
二、东北秧歌166
(一)《八出戏》166
(二)《小拜年》166
三、二人转167
(一)《包公赔情》167
(二)《茉莉花》169
四、东北大鼓170
(一)《绕口令》170
(二)《华容道》170
五、鼓吹乐173
(一)《小讴天歌》173
(二)《江河水》174
(三)《五调朝元呔音》175
(四)《五宫还原呔音》177
六、朝鲜族民歌180
(一)《阿里郎》180
(二)《道拉基》182
七、盘索里182
(一)《五月端午》183
(二)《离别歌》183
八、伽倻琴散调音乐185
(一)《回忆与欢喜》185
(二)《阿里郎变奏曲》187
第三节 关东支脉音乐特点188
一、关东支脉汉族民间音乐的音乐特点188
二、朝鲜族民间音乐特点189
复习题190
第五章 中州支脉191
第一节 概况191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191
一、民歌191
(一)《王大娘钉缸》191
(二)《对花灯》192
(三)《望花楼上去踏青》194
(四)《王婆找鸡》195
(五)《编花篮》195
二、河南曲子196
(一)《倒推船》196
(二)《银纽丝》198
(三)《闯王遗恨》199
三、河南坠子200
(一)《凤仪亭》200
(二)《借髢髢》203
(三)《偷石榴》205
(四)《双锁山》207
四、豫剧211
(一)《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212
(二)《这几日老爹爹疾病好转》217
(三)《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219
(四)《刘大哥讲话理太偏》220
五、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与河南筝曲221
(一)《小飞舞》222
(二)《高山流水》222
(三)《苏武思乡》224
(四)《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225
(五)《哭周瑜》227
(六)《上楼》、《下楼》230
第三节 中州支脉音乐特点232
复习题232
第六章 江淮支脉233
第一节 概况233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233
一、民歌233
(一)《拔根芦柴花》233
(二)《一根丝线牵过河》234
(三)《慢赶牛》235
(四)《喊秧歌》237
(五)《对花》238
二、凤阳花鼓239
(一)《鲜花调》239
(二)《老凤阳歌》240
(三)《王三姐赶集》241
(四)《凤阳花鼓》243
(五)《新凤阳歌》243
(六)《凤阳歌》244
三、黄梅戏245
(一)《互表身世》245
(二)《满工对唱》247
(三)《春风送暖到襄阳》248
(四)《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开花谢什么花儿黄》249
(五)《小女子本姓陶》、《小子本姓金》250
(六)《郎对花姐对花》251
四、徽剧253
(一)《花带露》254
(二)《唐太宗坐江山风调雨顺》255
(三)《丈夫生来凌云志》257
(四)《苏堤春晓动游兴》258
(五)《长刀大弓》259
第三节 江淮支脉音乐特征259
复习题260
第七章 吴越支脉261
第一节 概况261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261
一、昆山腔261
(一)《姹紫嫣红开遍》262
(二)《几番长叹空自悲》263
(三)《一纸书亲驸》264
(四)《月悬明镜》265
二、越剧266
(一)《记得草桥两结拜》266
(二)《只落得一弯冷月葬诗魂》268
三、沪剧270
(一)《春二三月草青青》270
(二)《为了这个罗汉钱》272
四、锡剧274
(一)《推呀拉呀》274
(二)《天宽地阔》275
五、弹词276
(一)《宫怨》276
(二)《方卿写家信》279
(三)《林冲踏雪》279
(四)《新木兰辞》281
六、器乐独奏音乐282
(一)琴曲《潇湘水云》282
(二)琴曲《良宵引》283
(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283
(四)二胡曲《二泉映月》284
(五)南派笛曲《姑苏行》285
七、苏南十番锣鼓285
(一)十番锣鼓曲《十八六四二》286
(二)十番锣鼓曲《下西风》286
八、浙东锣鼓286
(一)粗吹锣鼓曲《大辕门》286
(二)吹打乐《将军得胜令》287
九、江南丝竹287
(一)《中花六板》287
(二)《三六》287
十、江南民歌288
(一)《踏车山歌》288
(二)《沈七哥》289
(三)《孟姜女》290
(四)《茉莉花》291
(五)《姑苏风光》291
(六)《无锡景》294
(七)《子夜吴歌》294
(八)《月子弯弯照九州》294
(九)吟诗调《江南春》295
第三节 吴越支脉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特点295
复习题297
第八章 荆楚武陵支脉298
第一节 概况298
第二节 荆楚支脉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298
一、湖北民歌299
(一)《嗺咚嗺》299
(二)《喜庆丰收好热闹》300
(三)《姻缘配错哒》301
(四)《绣荷包》302
(五)《幸福歌》302
(六)《喊我情哥吃火烧》303
二、湖南民歌304
(一)《铜钱歌》304
(二)《洗菜心》305
(三)《思情鬼歌》306
(四)《四季花儿开》307
(五)《一塘清水一塘莲》307
三、湖南丝弦308
《新事多》308
四、湖北小曲310
(一)《抢伞》310
(二)《西宫词》311
五、湘剧313
(一)《举目详观》313
(二)《撕罗裙权当书笺》314
(三)《广寒沉寂仙子似飘摇》315
(四)《我这里拜新月》316
(五)《似瑶池醉归》317
六、湖南花鼓戏318
(一)《比古调》318
(二)《手拉风箱》319
七、楚剧320
(一)《黄氏女身落在洪升典当》320
(二)《见弟妹转后堂愁锁眉黛》321
(三)《吕郎不要心焦急》322
(四)《潇湘秋夜雨》323
八、湖北花鼓戏324
(一)《在上房换孝衫与父争论》325
(二)《一见宝剑放光明》326
(三)《忍字更比饶字高》326
(四)《赵翠花坐闺阁良缘怨天》327
(五)《打猪草》328
(六)《姐在园中薅黄瓜》329
九、湖南湖北汉族民间器乐曲329
(一)笛曲《滚地龙》330
(二)洞箫曲《潇湘八景》330
(三)湖南吹打乐·公堂牌子《新水令》一堂331
(四)湖北吹打乐·鄂西堂调《水阁凉亭》332
(五)鄂北打调《叨嘴》333
第三节 武陵支脉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333
一、苗族音乐334
(一)《贵客来到家》334
(二)《五月来到了》335
(三)《为人在世要歌唱》335
(四)《李子歌》336
(五)《难逢远方郎》337
(六)《苗家为什么爱唱歌》337
(七)《高山砍柴柴又长》338
(八)《一心要嫁种田郎》338
(九)《桂花生在桂石岩》339
(十)《大家喝酒真快乐》340
(十一)《连就连》340
(十二)《芦笙情歌》341
(十三)《花垣古老话平腔》343
(十四)《十写》343
(十五)《绣肚袋,走彩线》344
(十六)《小儿还未全懂事》345
(十七)《闹堂》345
(十八)《五打六正调》346
(十九)《过路调》347
(二十)《比赛曲》347
(二十一)《高腔》348
二、瑶族音乐348
(一)《上山不怕山头高》348
(二)《盘王置天又置地》349
(三)《细子换姓泪淋淋》349
(四)《春深了》350
(五)《唱瑶山》351
(六)《早晨来》351
(七)《没敢念》352
(八)《不唱条歌难过日》352
(九)《来试歌》354
(十)甘结对唱《瑶人出世武昌府》355
(十一)嘎堂套《飞了飞》355
(十二)瑶族婚庆曲《接新娘》356
三、畲族音乐356
(一)《拦路情歌》357
(二)《古人名》358
(三)《新时节歌》358
(四)《十二月探娘》358
(五)《奉茶歌》359
(六)《高皇歌》359
(七)《采茶歌》360
(八)《背巾歌》360
(九)《糖混蜜》360
(十)《解放歌》361
(十一)《接新娘歌》361
四、土家族音乐362
(一)土家族民歌363
1.《吹木叶》363
2.《眼泪巴沙回家转》363
3.《冷水泡茶慢慢浓》364
4.《马桑树儿搭灯台》364
5.《螃蟹上树爬不得》365
6.《龙船调》365
7.《柑子树》366
(二)长阳南曲366
1.《渔家乐》367
2.《悲秋》367
(三)梯玛神歌368
《讲天堂 说天堂》369
(四)土家族民间器乐曲369
1.土家八仙《河鹰闪翅》369
2.《哀调》370
3.土家族打溜子《画眉跳杆》370
4.土家族喜锣《双摘桃》371
5.土家族响树曲《女哭娘》371
6.土家族咚咚喹曲《咚咚喹》、《巴列咚》372
五、仡佬族音乐373
(一)勾朵以支豆《鸦雀打嗝有客来》、《哪样出来高又高》373
(二)勾朵以《报信歌》、《推豆腐歌》《大田栽秧》、《情姐下河洗衣裳》374
(三)达以《郎打簸箕妹打筛》、《十里送情姐》376
(四)达以惹普娄《玩笑歌》、《翻身歌》378
(五)哈祖阿米《一张桌子四角方》378
(六)儿歌《打秋千》379
(七)广西隆林仡佬族民歌《苦李果》379
(八)泡木筒曲《姐妹歌》380
(九)唢呐曲《红喜调》380
第四节 荆楚武陵支脉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结构381
一、楚徵体系381
二、楚宫体系382
三、湘羽调式及其旋法特点384
复习题385
第九章 巴蜀支脉386
第一节 概况386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386
一、川剧386
(一)《时来风雨不稍停》387
(二)《携玉手并香肩同把阶下》388
(三)《满天星斗照琉璃》391
(四)《变脸》392
二、四川清音392
(一)《月儿高》392
(二)《布谷鸟儿咕咕叫》394
三、四川扬琴395
(一)《一见荒台泪长倾》395
(二)《踏伞》397
四、吹打乐400
(一)《将军令》400
(二)《公堂》400
五、锣鼓乐401
(一)《冲天炮》401
(二)《狗绊藤》401
六、汉族民歌402
(一)《川江船夫号子》402
(二)《槐花几时开》408
(三)《摘葡萄》408
(四)《跟着太阳一路来》409
(五)《太阳出来喜洋洋》409
(六)《绣荷包》410
(七)《采花》410
七、羌族音乐411
(一)《这支歌来自何方》411
(二)《我的小妹》412
(三)《羌人哪里来》412
(四)《我的家乡》413
(五)《天地之锁》414
(六)《黄色小花开得多美》415
(七)《思念》416
(八)《萨朗》417
第三节 巴蜀支脉旋律音调结构418
复习题420
第十章 青藏高原支脉421
第一节 概况421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422
一、藏族民歌422
(一)山歌《皎洁的明月》、《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422
(二)习俗歌423
1.酒歌《哦若拉那穷》、《布谷鸟的歌声》423
2.箭歌《阿木吉列拉沃》、《北京的金山上》424
二、藏族歌舞音乐425
(一)果谐《天上无云不下雨》425
(二)堆谐《依马呀吉松》、《阿觉跌》425
(三)康谐《阿扣向巴》428
(四)热巴卓与热巴谐《格桑麦朵夏松》428
三、藏族说唱音乐429
(一)仲谐《永恒生命曲》429
(二)折嘎430
(三)贝翁431
四、藏戏431
藏戏《文成公主》选段431
五、藏族乐器与器乐432
(一)扎木聂《夏龙扎》432
(二)根卡《阿玛勒火》432
六、藏传佛教音乐432
(一)同钦与加林432
(二)羌姆乐舞音乐432
七、藏族囊玛432
《阿玛勒火》433
八、门巴族音乐434
(一)《我已把一切遗忘》434
(二)《我们在此相会》435
(三)里令独奏《甲鲁调》435
九、珞巴族音乐435
(一)《毛主席好》435
(二)《辛勒勒古阿金尼斯》435
(三)《天、人之源》436
第三节 青藏高原支脉音乐特点436
一、藏族音乐特点436
(一)音阶、调式436
(二)旋律音调436
(三)节拍、节奏436
(四)曲体结构436
二、门巴族音乐特点436
(一)音阶、调式436
(二)旋律音调436
(三)节拍节奏436
(四)曲体结构436
三、珞巴族音乐特点437
(一)音阶调式437
(二)旋律音调437
复习题437
第十一章 滇桂黔支脉438
第一节 概况438
第二节 百越分支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438
一、壮族音乐439
(一)比卡能《哥划船漂游》439
(二)比·宜茶喂《哪时同妹共一家》440
(三)欢·西些溜《凉风习习吹》440
(四)欢·咧哈嗳《春到发新枝》441
(五)三顿欢《长工苦》442
(六)蒙圩山歌《引得蜜蜂飞过墙》443
(七)诗·下甲调《想哥恋哥也枉然》443
(八)诗·北路山歌《自从盘古开天地》444
(九)跳天歌《民族团结乐融融》445
(十)摇篮歌《宝宝睡得甜》445
(十一)唱师《寺山师腔》、《樟木欢腔》446
(十二)末伦《德保生末伦》、《靖西上甲末伦》447
(十三)唱天《对歌》、《春燕寄情》449
(十四)壮剧451
1.《高高山坡下》451
2.《老汉欢欣》452
(十五)铜鼓、马骨胡和天琴曲《欢乐曲》454
(十六)八音曲《仙班调》455
二、布依族音乐456
(一)《好花红》456
(二)《从前我们最相爱》457
(三)《想你呀,想你》457
(四)《桂花要等贵人来》458
(五)《古有姊妹箫》458
(六)《友情要珍惜》459
(七)《久久下雨久久晴》460
(八)《每日寒窗苦》461
(九)《喊妹调》461
(十)《蓼莪小曲》462
三、傣族音乐462
(一)《粉团白菊花》463
(二)《情歌》463
(三)《不骂猪,不骂狗》464
(四)《喊嘛勒姐》464
(五)《喊必央爽》465
(六)《喊歪歪》466
(七)《喊罗咏》466
(八)《哼亚马松》467
(九)《筚板淘》467
(十)《比迈里》468
(十一)《赞哈调》468
四、侗族音乐469
(一)《锦枫鱼塘的歌》469
(二)《春蝉之歌》470
(三)《嘎英台》471
(四)《树叶造船诱我扒》473
(五)《想起当初我俩结伴时》473
(六)《黄金难买少年时》474
(七)《一杯酒来敬舅公》474
(八)《等一辈子我也不说迟》475
(九)《扶妹上鞍郎南行》476
五、仫佬族音乐477
(一)《邀哥唱,哥莫推》478
(二)《接亲歌》478
六、水族音乐479
(一)旭基《凤凰之歌》479
(二)旭早《请你多喝几杯》480
(三)古歌《古父老住在西雅》480
(四)旭腊的《柴刀砍水不见印》481
(五)水族芦笙曲《待客调》481
(六)水族铜鼓曲《拜鼓》483
七、毛南族音乐483
(一)《谁不赞新娘》483
(二)《美酒敬仙家》484
(三)《不怕大老虎》485
(四)《买顶花帽给妹戴》485
八、京族音乐486
(一)《出海歌》486
(二)《洗贝歌》486
(三)《送妹回故乡》487
(四)《赏月歌》487
(五)《雁儿捎信》488
(六)《高山流水》489
第三节 氐羌分支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490
一、彝族音乐490
(一)《海菜腔》490
(二)阿格潮除·挪耶《纳苏的道理》492
(三)小调《等等着》492
(四)《月琴之歌》493
(五)《郭达赫》493
(六)《跳月歌》494
(七)《打跳来》495
(八)《宰芒》495
(九)《马布曲》496
二、傈僳族音乐497
(一)木刮《祖祖辈辈》497
(二)摆时《你和我这一生》497
(三)优叶《阿希窝》498
(四)山歌《赤罗嘎》(放羊调)499
(五)三弦调《阿嫂等等我》500
(六)《阿妹我想念你》501
三、哈尼族音乐501
(一)哈巴《唱述祖宗源流的歌》501
(二)阿茨《栽秧山歌》502
(三)哧玛《听是听到,手够不着》507
(四)阿哧《我的情人比谁都美丽》508
(五)哧然阿《姑娘真忧伤》509
(六)《赫勒勒》509
(七)阿尼切《窝窝列》510
(八)《来跳舞》511
(九)多波磋《伙子姑娘在一起》512
(十)小三弦独奏曲《巴沙腊核伯》512
(十一)梅帕独奏曲《阿巴谷比》513
(十二)哩噜独奏《欢乐调》513
四、白族音乐514
(一)《大理是个好地方》514
(二)《蜜蜂想花花想蜜》514
(三)《剑川调》515
(四)《泥鳅调》516
(五)《今天来唱霸王鞭》517
(六)《甸北田埂调》517
(七)《耍龙调》518
(八)《小桃红》518
(九)《有才扪心自想想》519
(十)《打开窗门月色朗》521
五、拉祜族音乐522
(一)叙事歌《听老人说天地》522
(二)情歌《丫口寨子串姑娘》、《今晚月亮分外明》、《姑娘多孤单》523
(三)进山唱的歌《懒火地去瞧一瞧》524
(四)拉祜族小三弦独奏曲《芦笙调》、《拉祜族情歌》525
六、纳西族音乐527
(一)谷器《拉伯穷家女》527
(二)谷器《玉龙山上石永不裂》528
(三)倮白倮孜补《栽秧歌》528
(四)刚于刚兹《送到北京去》529
(五)猛达磋《不跳舍不得》529
(六)《阿里里》530
(七)《窝热热》530
(八)白沙音乐《美丽的白云》531
(九)丽江古乐《八卦》532
七、景颇族音乐533
(一)山歌《这季节太使人留念》533
(二)目瑙纵歌《男女老少都来跳》534
(三)跳新房《唱着歌儿跳起舞》534
(四)跳新房《进新房》535
(五)舂米歌《没有舂米的伙伴》535
(六)史歌《开天辟地》536
(七)说唱音乐“木占”《一起攀亲缘》536
(八)文崩音乐《文崩曲》536
八、普米族音乐537
(一)史歌《普米的来历》537
(二)婚礼歌《接新娘歌》538
(三)盘婚歌《打开姻缘的金锁》539
(四)酒歌《香醇的水酒》540
(五)送葬歌《过了一江又一江》541
(六)劳动歌《打麦歌》541
(七)苦歌《杜鹃花开》542
(八)苦歌《孤女歌》542
(九)哄娃娃调《快快睡,婆婆的小宝宝》543
(十)舞蹈歌《普米儿女在跳舞》543
九、基诺族音乐543
(一)情歌《夜深人静》544
(二)情歌《美丽的姑娘》545
(三)儿歌《阿爷阿奶去哪里》545
(四)哄娃娃调《妈的宝贝莫哭闹》546
(五)古歌《向着先祖唱赞歌》547
(六)嫁歌《穿新裙》547
(七)大鼓调“特模阿咪”《基诺族一年十一个月》548
(八)祭祀歌《敲响竹筒跳起来》548
(九)别拖罗独奏曲《响篾调》549
十、怒族音乐549
(一)叙事歌《人类繁衍》、《开天辟地歌》550
(二)共堪办汝《孤儿歌》551
(三)腊查格《祝婚歌》552
(四)山歌《春天来了》552
(五)怒日拉《阿妹爱你心一条》553
(六)尼莫《受尽了人间的苦难》554
(七)情歌《请哥带支烟锅来》554
(八)舞蹈歌《怒族人民喜洋洋》555
(九)哄娃娃调《阿妈背你乖乖睡》556
(十)达比亚乐曲《友情调》556
十一、独龙族音乐556
(一)叙事歌《苦难的独龙人》557
(二)叙事歌《土司头人把我撵》557
(三)山歌《我的家乡独龙江》558
(四)山歌《独龙姑娘最美》559
(五)情歌《姑娘的情思》559
(六)习俗歌《出嫁歌》560
(七)习俗歌《回娘家》560
(八)舞蹈歌《欢庆丰收过新年》561
十二、佤族音乐562
(一)玩耍歌《芭豆开花》、《光得里》562
(二)唱调《棠梨树叶莫落》564
(三)情歌《还得风力来相助》564
(四)山歌《大风吹得榕树摇》565
(五)贺新房歌《我们来贺新房》566
(六)舞蹈歌《加林赛》566
(七)叙事歌《司岗里的歌》567
(八)哄娃娃调《小宝贝,乖乖睡》567
十三、德昂族音乐567
(一)山歌《鲜花,你长在哪里》568
(二)山歌《深深地思念着你》568
(三)隔山调《对面山上小妹妹》569
(四)阿喷《永远不分离》569
(五)情歌《阿哥是树妹是叶》570
(六)情歌《格拉嘎喷》571
(七)婚嫁调《要白包头》571
(八)舞蹈歌《嘎格楞当》572
(九)葫芦箫独奏《悲调》573
十四、布朗族音乐573
(一)索《寻找心上人》574
(二)索《友情》574
(三)索《花》575
(四)情歌《我们从小就相爱》575
(五)索曼《我有情来我有意》576
(六)宰《赕佛》577
(七)宰《今晚我们来相会》578
(八)宰蹦《一个小伙》579
十五、阿昌族音乐579
(一)山歌《听得小妹说》579
(二)山歌《妹家哪天才忘这个恩》580
(三)山歌《正月间的好日子》581
(四)山歌《远方的客人》581
(五)叙事歌《造天造地》582
(六)舞蹈歌《卡乃贝乃格》582
(七)葫芦箫独奏《串姑娘调》583
第四节 汉族音乐584
一、民歌584
(一)《小河淌水》584
(二)《赶马调》584
(三)《放马山歌》585
(四)《弥渡山歌》586
(五)《大河涨水沙浪沙》586
(六)《耍山调》587
(七)《唱歌要数刘三姐》588
(八)《柳州有个鲤鱼岩》588
(九)《太阳出来照白岩》589
(十)《毛风细雨顺山来》589
(十一)《昨夜等郎郎不来》590
二、广西文场591
(一)《月夜秋声》591
(二)《贵妃醉酒》592
三、贵州洋琴596
(一)《青山绿水几千秋》596
(二)《贾宝玉吊潇湘》598
(三)《揩干了腮旁泪把酒敬》599
四、滇剧600
(一)《全凭金针救世人》600
(二)《白漫天无片云冰轮乍涌》602
(三)《秦香莲莫跪且立站》604
五、云南花灯606
(一)《绣荷包》607
(二)《采茶》607
(三)《一个蛤蟆一张嘴》608
(四)《十大姐》609
(五)《桑叶团团柳叶尖》610
(六)《陈大良出了门观山望景》611
六、黔剧613
(一)《鸟语花香艳阳天》613
(二)《甩开虎步把山下》614
(三)《请你不要再盘问》615
(四)《为报仇恨活人间》616
七、桂剧617
(一)《八月十五是中秋》618
(二)《小小衙门冷冰冰》620
(三)《才离了渭水秦川》621
第五节 滇桂黔支脉音乐特点622
一、音阶、调式622
二、旋律音调623
三、节拍、节奏623
四、曲式结构623
五、织体623
复习题623
第十二章 闽台支脉624
第一节 概况624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624
一、福建南音624
(一)《因送哥嫂》625
(二)《山险峻》629
(三)《心肝?悴》634
(四)《梅花操》634
(五)《走马》634
二、潮州音乐634
(一)《昭君怨》635
(二)《大八板》636
(三)《福德词》636
三、台湾歌仔戏(芗剧)637
(一)《八月十五是中秋》639
(二)《记得你我三年前》640
(三)《看见姑母金丝在手》642
四、闽剧642
(一)《倚娘肩》643
(二)《我何忍看无辜死于非命》644
(三)《自从端午后》645
五、莆仙戏646
(一)《三朝遵礼出兰房》646
(二)《一家团圆在阴间》648
(三)《翻山涉水过石墩》648
六、梨园戏650
(一)《强企行上几里》651
(二)《睇灯》653
七、高甲戏654
(一)《谯楼鼓打二更传》654
(二)《风吹啊》655
八、福州十番655
(一)《北云璈》656
(二)《雁来红》657
九、闽台民歌659
(一)《灯红歌》659
(二)《王大姐》660
(三)《大溪出有溪边沙》661
(四)《送哥调》662
(五)《一根根竹担两头尖》662
(六)《莲藕同心结新花》663
(七)《长工歌》664
(八)《思想起》665
(九)《牛犁歌》665
(十)《一只鸟仔》666
(十一)《真鸟仔啄波波》666
第三节 闽台支脉音乐特征667
一、多层面的历史、地域积淀667
二、块状分割的区域划分668
复习题669
第十三章 岭南支脉670
第一节 概况670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670
一、咸水歌670
(一)《对花》671
(二)《海底珍珠容易揾》671
(三)《真心阿妹唔论家穷》672
二、调声673
(一)《单槌打鼓声不响》673
(二)《青山见鸟不近鸟》673
(三)《莫非天意随人愿》674
三、山歌674
(一)《乜字大过一丘田》674
(二)《识字歌》675
(三)《咁耐未闻妹声音》675
(四)《牛歌》676
(五)《妹是芙蓉花一枝》676
(六)《隔江烧瓦窑相望》677
(七)《与对面山隔条溪》678
(八)《蓝衫姐》678
(九)《雀对歌》678
(十)《风吹山上木叶转》679
(十一)《我歌多如天上星》680
四、木鱼歌680
(一)《水仙花》680
(二)《情歌对唱》681
(三)《步出天门》682
(四)《十相送》682
(五)《姻缘恨》683
(六)《风入罗帷空怅望》684
五、粤剧684
(一)《步月抒怀》684
(二)《柴房自叹》686
(三)《牢房相会》687
(四)《昭君出塞》689
六、琼剧692
(一)《大官持势压小官》692
(二)《忆昔日盟山誓海》694
(三)《一轮明月照海南》698
七、广东音乐699
(一)《雨打芭蕉》700
(二)《双声恨》701
(三)《赛龙夺锦》702
(四)《鸟投林》703
(五)《柳浪闻莺》705
(六)《旱天雷》706
(七)《步步高》707
八、黎族民歌708
(一)《黎族祖先歌》708
(二)《想唱山歌就无歌》709
(三)《我爬上了树杈》709
(四)《我们在山寮里同住》710
(五)《昨夜姐不来》710
(六)《篱笆桩儿围拢来》711
(七)《阿妹坐下话不讲》712
(八)《哥吃槟榔妹送灰》712
(九)《初恋》713
(十)《教侬唱歌侬就唱》713
(十一)《一时不见千时闷》714
(十二)《毛主席来过五指山》714
(十三)《五指山之歌》715
(十四)《敬酒歌》715
(十五)《从那篱笆过》716
(十六)《阿侬喂》716
第三节 岭南支脉音乐特点717
一、岭南汉族音乐特点717
二、黎族民歌音乐特点718
复习题718
第十四章 客家支脉719
第一节 概况719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720
一、客家山歌720
(一)闽西客家山歌720
1.《新打梭标》720
2.《风吹竹叶》、《韭菜开花》720
3.《山歌紧唱紧有情》721
4.《唱到老妹对情郎》721
(二)兴国山歌722
1.《打支山歌过横排》722
2.《好花一朵满园香》723
3.《水深自有撑船人》723
(三)粤东北客家山歌724
1.《八月十五光华华》724
2.《嫁郎爱嫁劳动郎》724
3.《长潭行出公王陂》725
(四)台湾客家山歌726
1.《老山歌》726
2.《山歌仔》726
3.《平板调》727
二、客家小调728
(一)《送郎当兵》728
(二)《斑鸠调》728
(三)《十二月跌苦》729
三、竹板歌730
(一)《八月十五看月光》730
(二)《劝世歌》730
四、客家汉剧731
(一)《想当初》731
(二)《杏花楼上晚妆罢》732
(三)《有本督在马上》734
(四)《继子心中费猜疑》735
五、赣南采茶戏737
(一)《花开牡丹叶又细》737
(二)《春景天》738
(三)《三脚走来》739
(四)《收拾里检正里》739
六、客家器乐740
(一)《一点金》740
(二)《出水莲》741
(三)《公嬷吹》742
(四)《杜宇魂》742
第三节 客家音乐旋律音调特征743
复习题744
第十五章 台湾山地支脉745
第一节 概况745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745
一、民歌745
(一)《赏月祭之歌》745
(二)饮酒时的歌唱747
(三)《凯旋歌》748
(四)《猴祭祭歌》749
(五)《祈祷小米丰收歌》749
(六)《杵歌》750
(七)《婚礼歌舞》750
(八)《玛雅士比祭之歌》751
(九)《婚礼歌》751
(十)《矮灵祭之歌》751
(十一)《摇篮曲》752
二、器乐752
(一)四簧口弦琴曲752
(二)弓琴曲753
(三)双管鼻笛曲753
第三节 台湾山地支脉音乐特点753
复习题753
第二部分 欧洲音乐体系756
第十六章 东部支脉756
第一节 概况756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756
一、安756
(一)《我的姑娘》756
(二)《阿勒泰》757
(三)《阿勒空额尔》757
(四)《褐色的鹅》758
二、艾伦《猎人的心愿》759
三、“额尔”与“库修克”760
(一)《柯尔克孜人住在大草原》760
(二)《春天》761
(三)《婚礼之歌》762
四、克萨《巴扎尔》762
五、达斯坦《玛纳斯·始序诗》、《玛纳斯征战空托依》763
六、奎764
(一)《孔鄂尔奎》765
(二)《白天鹅》766
七、考姆兹乐曲《牧羊人的渴望》767
第三节 东部支脉音乐的旋律音调特点768
复习题769
第十七章 西部支脉770
第一节 概况770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770
一、歌舞音乐770
(一)《吉卜赛人》770
(二)《巴拉米斯肯》771
二、抒情歌曲771
(一)《宽阔的伏尔加河》771
(二)《萨吉达》772
三、叙事歌曲《灯光》773
四、仪式歌曲《婚礼之歌》774
五、民间器乐曲774
(一)《阿金奴什卡》774
(二)《婚礼舞曲》775
第三节 西部支脉音乐形态特点776
复习题776
第三部分 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778
第十八章 塔里木支脉778
第一节 概况778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778
一、民间歌曲778
(一)《赶车人之歌》778
(二)《亚鲁》779
(三)《米拉吉汗》780
(四)《达坂城》781
(五)《阿拉木汗》781
(六)《收割歌》781
(七)《牡丹汗》782
(八)《小汗莱龙》783
(九)《我叹息》784
二、歌舞音乐《库尔勒赛乃姆》785
三、民间说唱音乐787
(一)达斯坦《艾里甫,我把你托付给了唯一的真主》787
(二)库夏克789
1.《看着我呀,朋友》789
2.《我的雀鹰飞走了》790
3.《唱吧,我的热瓦甫》791
四、民间乐器与器乐792
(一)萨它尔独奏《艾尔阿芒》792
(二)艾捷克独奏《且比亚特木卡姆太孜迈尔乎里》793
(三)弹布尔独奏《维里亚拉》795
(四)热瓦甫、低音热瓦甫、达普小合奏《亚鲁》795
(五)苏乃依独奏《库尔勒赛乃姆》796
五、十二木卡姆797
(一)乌夏克木卡姆“琼乃额曼”选段799
总结 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点820
第一节 中国音乐体系的音乐形态特点820
一、三律并用的律制820
二、五声性旋法和三种音阶并存821
(二)乌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第一达斯坦迈尔乎里》(间奏曲)801
(三)乌夏克木卡姆《第一麦西热甫》802
第三节 塔里木支脉音乐的旋律音调特点803
复习题805
第十九章 帕米尔支脉806
第一节 概况806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806
一、拜依特《古丽碧泰》、《情歌》、《红玫瑰》806
二、麦依丽斯《白鹰》、《雄鹰》808
三、恰普索孜《友好的聚会》809
第三节 帕米尔支脉音乐形态特征810
复习题810
第二十章 河中地支脉811
第一节 概况811
第二节 代表性乐种及其音乐811
一、埃希来811
(一)《我是多么忧伤》811
(二)《眷恋》814
二、叶来、来派尔和埃提西希815
(一)《黑眉毛的姑娘》815
(二)《我的花儿,你别走》816
(三)《唱吧,百灵鸟》817
三、乌孜别克族《木卡姆》818
第三节 河中地支脉音乐形态特征818
一、乐律多样,调式丰富818
二、结构严谨、方整,偏于长大818
三、节奏繁复,常用基本节奏型贯穿手法818
四、旋律婉转、深情,风格古朴、典雅818
复习题819
三、节奏、节拍的散整结合和慢、中、快的发展规律823
四、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823
(一)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823
(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824
五、音高的定量和时值的定性相结合的多种记谱法825
六、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826
第二节 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形态特点827
第三节 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音乐形态特点828
复习题828
参考文献829
后记831
热门推荐
- 1454372.html
- 970030.html
- 958495.html
- 3732929.html
- 2279116.html
- 1011759.html
- 1222326.html
- 62658.html
- 2646846.html
- 1717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6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