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学锋编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381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通信网-技术培训-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通信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历史的回顾与网络系统论的形成1
1.1 历史的回顾1
1.1.1 为什么要回顾历史1
1.1.2 网络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1
1.2 网络技术的主要里程碑2
1.2.1 电信网络3
1.2.2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5
1.2.3 计算机网络6
1.2.4 电视网络8
1.2.5 走向融合8
1.3 经验与教训9
1.3.1 一般性观察9
1.3.2 B-ISDN的失败和因特网出乎意料的成功10
1.3.3 如何对待国际标准11
1.4 网络系统论的形成——将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11
1.4.1 网络的技术规划11
1.4.2 将网络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与开发12
1.5 网络系统的方法论13
1.6 网络系统论仍有待发展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 信息交换、传送和接入的方式17
2.1 基本概念17
2.2 信息交换与传送的方式18
2.2.1 交换方式18
2.2.2 传输复用方式19
2.2.3 传送方式及其分类20
2.2.4 连接与无连接通信21
2.2.5 动态同步传送方式22
2.2.6 信息存储与转发23
2.3 网络接入方式24
2.3.1 点到点接入方式25
2.3.2 多点到点接入方式(多址接入)25
2.3.3 使用共享媒体的媒体多址接入方式29
2.4 连接方式与无连接方式33
2.3.4 接入方式的分类小结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 开放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型36
3.1 开放系统互连协议36
3.2 经典的协议参考模型36
3.2.1 分层的概念36
3.2.2 数据单元37
3.2.3 层间关系的描述38
3.2.4 层内的一些基本操作39
3.2.5 经典的协议参考模型40
3.3 实际的协议参考模型42
3.3.1 七号信令网的协议模型42
3.3.2 异步传送方式和帧中继的协议模型42
3.3.3 以太网的协议模型44
3.3.4 因特网的协议模型45
3.4 基于平面的协议描述46
3.5 协议栈图及其使用47
3.6 对协议参考模型的重新思考49
3.7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三层资源模型50
3.8 新一代网络发展中的协议参考模型50
参考文献51
第4章 信息通信网络功能性结构的描述53
4.1 引言53
4.2 基本定义53
4.3 对网络功能性结构的陈述性描述54
4.4.1 相关定义56
4.4 传送网络功能结构的标准化描述56
4.4.2 描述方法的基本原理59
4.4.3 基本结构件的图示形态60
4.4.4 用基本结构件来描述网络63
参考文献72
第5章 网络功能的水平分割73
5.1 网络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73
5.1.1 电话网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73
5.1.2 因特网水平功能结构的演化74
5.2.1 用户住地网75
5.2 现有网络功能的水平分割75
5.2.2 接入网络76
5.2.3 城域网络79
5.2.4 核心网络82
5.3 自动交换传送网的出现及其影响83
5.4 如何合理水平配置网络功能85
5.4.1 影响网络功能水平配置的因素85
5.4.2 网络功能与智能的合理水平分配85
参考文献86
5.4.3 研究水平配置的方法86
第6章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描述87
6.1 引言87
6.2 GII的框架结构88
6.2.1 GII及其用户的概念性总体描述88
6.2.2 GII的企业模型88
6.2.3 GII的结构模型90
6.2.4 GII的功能模型92
6.2.5 GII的实现模型96
6.3 信息通信体系结构99
6.3.1 信息通信体系结构99
6.3.2 ICA的框架结构100
6.4 GII的情景描述方法102
6.4.1 目的、意义与要求102
6.4.2 术语的定义与缩写103
6.4.3 情景描述法原理104
6.4.4 情景图举例106
参考文献108
第7章 协议、规范和信令及其描述与制定过程109
7.1 协议、规范和信令109
7.1.1 一般性定义109
7.1.2 协议、规范和信令概述109
7.1.3 网络的信令110
7.2 协议、规范和信令三阶段的开发过程120
7.2.1 相关的定义120
7.2.2 开发过程概述122
7.2.4 第二阶段:网络能力与网络功能结构的定义123
7.2.3 第一阶段:服务描述123
7.2.5 第三阶段:信令与设备规范的制定136
7.2.6 开发过程小结136
7.3 协议、规范和信令的描述方法137
7.3.1 陈述性描述法137
7.3.2 形式化描述方法137
参考文献137
第8章 系统与规范描述方法之一:统一建模语言139
8.1 引言139
8.2 统一建模语言的语义规则140
8.2.1 模型化中结构件之间关系的表达141
8.2.2 统一建模语言结构性描述的主要概念和表达规则144
8.2.3 统一建模语言行为性描述的主要概念151
8.2.4 实例化与实例156
8.3 统一建模语言的图形表达法156
8.3.1 使用案例图157
8.3.2 序列图157
8.3.3 协作图158
8.3.4 状态图159
8.3.5 活动图160
8.3.6 类图161
8.3.7 对象图162
8.3.8 部件图162
8.3.9 实施图163
8.4 实例164
8.4.1 用UML进行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面功能结构的描述164
8.4.2 宽带无源光网络的管理系统164
参考文献170
第9章 系统与规范描述方法之二:规范描述语言SDL-2000171
9.1 引言171
9.1.1 规范描述语言的变迁171
9.1.2 规范描述语言的语法及其等效性171
9.2 预备知识172
9.2.1 与结构性概念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定义172
9.2.2 与动态行为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定义173
9.2.3 与对象、类型和实例等有关的重要概念173
9.2.4 基础语言和SDL具体语法的一般规则175
9.2.5 规范描述语言中的数据178
9.3 规范描述语言的结构性描述180
9.3.1 整个规范的框架结构180
9.3.2 执行者184
9.3.3 通信190
9.4 动态行为的描述195
9.4.1 状态机所用符号196
9.4.2 合成状态和状态聚合197
9.4.3 激励的处理199
9.4.4 状态转换过程中的动作与终了201
9.4.5 异常情况的处理205
9.4.6 语句和语句列表206
参考文献207
第10章 网络地址标识208
10.1 相关定义208
10.2 国际公众通信的编号计划209
10.2.4 移动终端和移动用户的识别计划210
10.2.3 用于网络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210
10.2.1 用于地理区域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210
10.2.2 用于全球服务的国际公众电信号码210
10.2.5 固网和移动网融合对编号与寻址的设想212
10.3 因特网的地址和域名213
10.3.1 IPv4地址213
10.3.2 因特网协议IPv6的地址214
10.3.3 全球因特网地址的分配216
10.3.4 域名服务器217
10.3.5 统一资源识别码218
10.4 局域网地址220
10.5 编号与域名互通的数字域名技术221
10.5.1 数字域名引入的意义221
10.5.2 重要概念与定义223
10.5.3 从E.164号码到数字域名的转换方法及其使用223
10.5.4 命名当局指针资源记录的组成和使用规范224
参考文献226
11.1 交换与选路的有关概念227
第11章 路由的选择227
11.2 电话网与综合服务数字网中的选路228
11.2.1 电话网的传统结构228
11.2.2 自动迂回的路由选择方式228
11.2.3 其他选路方式229
11.2.4 综合服务数字网的选路特点230
11.3 因特网中的选路231
11.3.1 若干基本概念231
11.3.2 基本的选路算法232
11.3.3 主要的选路协议236
11.3.4 多播选路245
11.4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路250
11.4.1 预备性概念250
11.4.2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路251
11.4.3 生成树算法与协议251
11.5 对电信网和因特网选路方式的比较与评述254
参考文献255
12.1.1 电话网中的服务质量保证256
12.1 综述256
第12章 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256
12.1.2 因特网带来的挑战257
12.1.3 出路何在257
12.1.4 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的定义及相互关系258
12.2 服务对质量的要求260
12.2.1 多媒体服务面向用户的性能要求260
12.2.2 多媒体服务质量要求的分类262
12.3.1 3×3矩阵的服务质量与网络性能的描述方法263
12.3 网络性能263
12.3.2 因特网的网络性能265
12.3.3 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的信息传送性能269
12.4 网络性能的规划273
12.4.1 因特网IP包传送性能核算273
12.4.2 基于用户观点的模拟信号传输损伤及其控制276
12.5 因特网和局域网中的QoS机制280
12.5.1 基于相对优先级的机制280
12.5.2 终端到终端的保证机制282
参考文献283
12.5.3 逻辑子网机制283
第13章 网络安全和保护285
13.1 引言285
13.2 信息通信的安全285
13.2.1 密码系统的基本知识285
13.2.2 安全威胁的种类与来源292
13.2.3 可用的安全防范机制294
13.2.4 安全防范的一般性考虑296
13.2.5 因特网的安全协议297
13.2.6 基于网络的安全性对策302
13.2.7 小结304
13.3 网络的保护与恢复304
13.3.1 基本概念与定义305
13.3.2 保护与恢复的原理305
13.3.3 线性保护方法306
13.3.4 基于环状拓扑的保护方法308
13.3.5 网络重新选路的保护方法309
参考文献310
14.1 引言311
第14章 服务与应用311
14.2 服务、应用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312
14.2.1 服务与应用的含义312
14.2.2 与服务、应用相关的其他概念与定义314
14.3 现行网络服务的分类方法315
14.3.1 综合服务数字网对服务的分类315
14.3.2 3GPP对网络服务的分类319
14.3.3 全球基础信息设施对服务的分类321
14.4 服务与应用分类的研究322
14.4.1 信息承载服务的分类322
14.4.2 面向终端的网络服务与应用的分类323
14.5 服务与应用的描述方法326
14.6 服务与应用的发展趋势326
14.7 新服务与新应用的开发328
14.7.1 重视服务与应用的研究与开发328
14.7.2 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328
参考文献329
14.7.3 研究用户心理制定新服务新应用的推广策略329
14.7.4 重视内容和信息产业链的组建329
第15章 移动通信网络331
15.1 引言331
15.2 重要的概念与定义331
15.3 支持移动性的网络能力335
15.3.1 无线技术作为移动通信的接入手段335
15.3.2 无线接入的特点与所需网络功能335
15.3.3 基于网络拓扑的移动性分类337
15.3.4 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例338
15.4 固定网络的移动服务340
15.4.1 什么是固定网络的移动性340
15.4.2 ISDN的移动性340
15.4.3 固定网络移动性的意义341
15.4.4 固定网络移动性的实现方法341
15.5.1 核心网融合的历史机遇342
15.5.2 建议书Q.1761已经为这一融合描绘了蓝图342
15.5 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的融合342
15.6 未来基于因特网协议的移动性管理344
15.6.1 后3G系统关注因特网的移动性管理技术344
15.6.2 后3G系统的网络环境345
15.6.3 现有因特网支持移动性的协议机理345
15.6.4 探索加快切换的扩展MIP协议347
15.6.5 探索其他移动性管理协议349
参考文献350
15.7 小结350
第16章 网络结构学的基本原则351
16.1 引言351
16.2 电信网络的结构性理念351
16.3 因特网的结构理念352
16.3.1 因特网的主要结构理念352
16.3.2 对端到端论的置疑354
16.3.3 对因特网架构的反思357
16.4 新一代网络的结构原则358
参考文献362
热门推荐
- 1168212.html
- 2094079.html
- 2474596.html
- 2192458.html
- 2441233.html
- 553515.html
- 567200.html
- 1192633.html
- 1073962.html
- 35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2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5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4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