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
  • 赵文智,张光亚,王兆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353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海、陆相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因素2

一、中国大陆海水退出较早,造成陆相盆地比世界上其他大陆更为发育3

二、中国海相盆地时代古老,油气散失量相对较大4

三、古生界勘探难度较大,认识程度较低,可能低估了油气资源潜力5

第二节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7

一、油气勘探认识与实践过程推动了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发展7

二、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在与海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比较中产生和日臻完善15

三、当代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主要进展19

第三节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主要挑战21

一、海相烃源岩生烃条件评价研究23

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有效储层的预测28

三、海相油气藏分布规律38

四、盆地叠加改造增加了海相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难度41

第四节 叠合含油气盆地与油气勘探意义45

一、叠合盆地的概念45

二、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类型46

三、叠合盆地的油气分布53

四、叠合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59

第二章 海相石油地质基本特征62

第一节 海相烃源岩类型和特征62

一、海相烃源岩沉积环境64

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73

三、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78

四、海相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78

第二节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83

一、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84

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92

三、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99

四、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102

第三节 海相油气运聚成藏的基本特征116

一、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是海相地层中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116

二、海相富油气盆地具有典型的“三元结构”式的有利生储盖组合117

三、广泛分布的区域和局部优质盖层是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118

四、发育大型圈闭是海相盆地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120

五、海相盆地演化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决定其具有多期成藏特点121

六、海相油气的运移聚集方式和途径与陆相的有明显差异122

第三章 世界典型海相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125

第一节 世界海相含油气盆地的基本类型与演化特征125

一、海相沉积盆地基本类型125

二、主要海相含油气盆地演化特征130

第二节 世界海相克拉通盆地石油地质特征134

一、克拉通盆地的含义与类型134

二、克拉通盆地基本地质特征135

三、克拉通盆地石油地质特征143

四、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规律157

第三节 海相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158

一、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159

二、前陆盆地的烃源岩163

三、前陆盆地的储集岩167

四、前陆盆地的构造与圈闭168

五、油气聚集与保存170

六、前陆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及与中国前陆盆地的对比172

第四节 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173

一、油气赋存的主要层系173

二、大油气田的区域性分布及其与盆地类型的关系175

三、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层系175

四、储层的主要类型178

五、圈闭条件180

六、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以阿拉伯-波斯湾盆地油气富集条件剖析为例181

第四章 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与石油地质特征182

第一节 中国板块构造格局与盆地演化182

一、中国板块构造格局182

二、中国板块构造演化185

第二节 中国海相沉积盆地原型188

一、早古生代(包括震旦纪)海相原型盆地188

二、晚古生代(含早、中三叠世)海相原型盆地194

第三节 中国海相盆地的叠加和改造196

一、塔里木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叠加与改造197

二、华北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叠加与改造199

三、扬子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叠加与改造201

第四节 中国海相含油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204

一、海相烃源岩的形成环境204

二、海相烃源岩的基本特征与演化207

三、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209

四、盖层条件211

五、古隆起区与油气聚集212

六、地层、岩性及复合型圈闭是主要圈闭类型213

七、油气多期成藏特征214

第五章 叠合盆地深层超压形成机制与油气成藏220

第一节 异常压力的形成与分布220

一、全球异常压力的分布及压力带的划分220

二、异常压力的形成机制和特点230

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240

第二节 超压条件下烃源岩演化和油气生成242

一、超压对烃源岩热演化的抑制作用242

二、热压模拟实验反映的压力对油气生成的影响244

三、压力对烃源岩作用的机制探讨及超压条件下油气生成演化模式246

第三节 超压环境油气的运聚与成藏特征250

一、超压区油气运移的动力和机制250

二、超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254

三、超压环境油气有利聚集区域258

四、与异常压力有关的油气成藏模式259

第四节 国内外叠合盆地超压特征及油气藏形成与分布263

一、北海北部盆地263

二、墨西哥湾盆地264

三、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266

四、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273

第六章 中国叠合盆地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277

第一节 中国叠合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277

一、叠合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279

二、叠合盆地的烃源岩发育特征281

三、多套储盖组合和多类勘探目的层系287

四、叠合盆地的温压场特征288

五、叠合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290

第二节 中国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与评价方法302

一、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复杂性303

二、叠合盆地复合与复杂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318

三、复合与复杂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323

第三节 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技术333

一、针对不同勘探阶段的任务需要,选择相应的勘探技术333

二、针对不同的勘探对象,选择有效的勘探技术334

三、针对复合与复杂含油气系统描述的技术334

四、含油气系统综合模拟技术336

第四节 中国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研究实践337

一、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复合含油气系统——继承型实例337

二、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生代复合含油气系统——延变型实例341

三、华北地区古生代—新生代复合含油气系统——改造型实例349

参考文献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