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超声心脏电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超声心脏电生理学
  • 尹立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120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58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心脏病-超声波诊断;心脏-电生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超声心脏电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第1章 心脏电生理学简史 3

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历史 3

第二节 心脏电生理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

第三节 心脏电生理学的主要任务与未来发展方向 18

第2章 超声医学与心脏电生理学 20

第一节 超声医学与心脏电生理学的关系简史 20

第二节 与心脏电生理学相关的超声医学技术 26

第三节 超声医学在心脏电生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与未来作用 32

第二篇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理论基础第3章 心脏的胚胎发育与房室解剖构造 37

第一节 心脏的胚胎发育 37

第二节 心房解剖结构发育 39

第三节 心室解剖结构发育 40

第4章 心脏传导系统的胚胎学、解剖学和功能特征 42

第一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胚胎发生 42

第二节 心脏传导系统重要结构的局部解剖与组织学特征 44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织学特征 51

第四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54

第5章 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与电兴奋 57

第一节 与心肌电兴奋相关的细胞膜离子通道 57

第二节 心肌细胞膜与肌质网膜离子通道的调控 61

第三节 心肌细胞结构与电兴奋传导 62

第6章 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偶联 68

第一节 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偶联的实验研究进展 68

第二节 心肌纤维构造与机械收缩功能 70

第三节 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脱偶联的病理生理基础 75

第四节 心肌电兴奋机械收缩偶联的医学影像观察方法 76

第7章 正常心脏电和机械兴奋顺序 84

第一节 心脏心肌电兴奋传导顺序 84

第二节 心脏心肌机械兴奋传导顺序 88

第三节 心脏电-机械兴奋延迟的时序及其空间分布 94

第四节 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类型 98

第五节 心脏收缩的中心点与向量参数分析 103

第六节 心脏电-机械兴奋传导顺序与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106

第8章 心肌病理改变与心脏电-机械兴奋异常 111

第一节 心肌缺血与电-机械兴奋及其顺序异常 111

第二节 心肌病变电-机械兴奋及其顺序异常 114

第三节 心肌梗死与电-机械兴奋异常 119

第四节 心肌病变电-机械兴奋与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124

第三篇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技术第9章 M型灰阶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评价技术 133

第一节 M型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133

第二节 M型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135

第三节 M型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 137

第四节 M型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144

第10章 二维灰阶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评价技术 146

第一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146

第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147

第三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 150

第四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164

第11章 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评价技术 167

第一节 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167

第二节 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168

第三节 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 172

第四节 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178

第12章 超声心动图标测心脏电-机械兴奋顺序技术与方法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第二节 窦房结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方法 182

第三节 心房壁内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方法 184

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内电-机械兴奋的超声标测方法 188

第五节 心室壁内电-机械兴奋的超声标测方法 189

第六节 心室壁间电-机械兴奋的超声标测方法 196

第13章 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原理与方法 202

第一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原理 202

第二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方法 204

第三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 209

第四节 心脏三维超声成像与电生理 213

第14章 动态三维灰阶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15

第一节 动态三维灰阶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215

第二节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应用 217

第三节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220

第15章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21

第一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221

第二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应用 222

第三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225

第16章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第二节 原理与方法 228

第三节 心肌电兴奋和机械收缩 233

第四节 心肌血流灌注与心室壁心肌运动 236

第五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的实验研究 236

第六节 组织结构的辨认和三维重建 239

第七节 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242

第八节 心脏整体运动的评价 242

第九节 心室壁运动能量与后散射 243

第十节 心室心肌收缩功能评价 243

第十一节 心室心肌舒张功能评价 244

第17章 二维灰阶斑点追踪功能成像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47

第一节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原理 247

第二节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可靠性研究及局限性 250

第三节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临床应用 251

第18章 心腔内超声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55

第一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技术 255

第二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258

第三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基础 290

第四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292

第19章 多维多参数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评价技术 294

第一节 多维多参数超声心动图的技术原理 294

第二节 多维多参数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323

第三节 多维多参数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 329

第四节 多维多参数超声心动图的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331

第四篇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第20章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测量值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44

第三节 心房传导异常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52

第四节 房室传导异常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54

第五节 束支和室内传导异常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59

第六节 房性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64

第七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373

第21章 超声心动图在常见心律失常基础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78

第一节 冠心病与心律失常 378

第二节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 380

第三节 瓣膜病变与心律失常 381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与心律失常 383

第五节 心肌病与心律失常 384

第六节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 386

第七节 胎儿心律失常 388

第八节 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 391

第九节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与超声心动图 392

第22章 动态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起搏电极导航技术临床应用 394

第一节 起搏电极的精确立体导航及定位释放监控 394

第二节 起搏导管电极并发症的评价 398

第23章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在心脏电-机械兴奋评价中的应用 400

第一节 概述 400

第二节 正常心室壁心肌收缩顺序的检测 400

第三节 室性心律失常异位起搏点的检测 404

第四节 预激综合征旁道的检测 406

第五节 束支传导阻滞的评价 407

第六节 起博电极起博效果的评价 408

第七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410

第八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心肌疾病中的应用 413

第九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在限制性心包疾病中的应用 415

第十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416

第十一节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的发展前景 416

第24章 二维灰阶斑点跟踪功能成像技术在心脏电-机械兴奋评价中的应用 418

第一节 心肌应变与应变率成像及其量化评价 418

第二节 心肌旋转角度与旋转率成像及其量化评价 423

第三节 二维灰阶斑点跟踪功能成像的心脏电生理学观测内容 426

第四节 二维灰阶斑点跟踪功能成像的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应用 429

第五节 二维灰阶斑点跟踪功能成像心脏电生理学检测的局限性 431

第25章 心腔内超声技术在心脏电生理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433

第一节 概述 433

第二节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结构定位 434

第三节 心脏电-机械兴奋标测 442

第四节 介入治疗导航 446

第五节 高度选择性心脏起搏 447

第六节 心脏精确射频消融治疗 447

第26章 超声心动图心脏电-机械兴奋顺序标测技术方法临床应用 451

第一节 概述 451

第二节 窦房结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 452

第三节 心房壁内和心房间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 462

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内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 466

第五节 房室间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和传导优化 469

第六节 心室壁内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 472

第七节 室间电-机械兴奋超声标测 479

第27章 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评价方法 484

第一节 概述 484

第二节 左心室功能测定 484

第三节 右心室功能测定 496

第四节 左心房功能的评价 498

第五节 心室心肌功能的综合评价——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 501

第六节 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 504

附件: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评价手册 515

第28章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526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的基本概念 526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541

第29章 超声心动图在心室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563

第一节 概述 563

第二节 心脏衰竭与收缩不同步 564

第三节 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的超声评价 565

第四节 CRT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意义 570

第五节 总结 574

第30章 超声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77

第一节 概述 577

第二节 常规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CRT 577

第三节 超声新技术评价CRT 580

第四节 超声技术评价CRT的未来发展方向 597

第五节 超声技术评价心肌同步化运动的局限性 598

第31章 超声心动图引导高度选择性和生理性心脏起搏 600

第一节 概述 600

第二节 心房单点或多点高度选择性起搏 603

第三节 心室单点或多点高度选择性起搏 605

第四节 房室顺序高度选择性起搏 611

第五节 心脏传导系统重要结构高度选择性起搏 612

第六节 特定目的高度选择性起搏 620

第32章 超声心动图与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625

第一节 概述 625

第二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与心房重要结构观察 625

第三节 ICE在房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627

第四节 超声引导消融治疗的局限性 631

第33章 超声心动图技术与心脏精确消融治疗 633

第一节 不恰当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消融改良 633

第二节 预激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 636

第三节 非特异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644

第四节 其他快速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 650

第五节 化学消融治疗 650

第五篇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第34章 概论 657

第35章 经食管超声与经食管电击心房纤颤除颤治疗 662

第一节 概论 662

第二节 与经食管超声探头相结合经食管除颤临床应用 663

第36章 超声波临时心脏起搏 666

第一节 概论 666

第二节 超声波心脏起搏实验研究 667

第37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体外心脏消融治疗 671

第一节 HIFU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671

第二节 HIFU体外消融心脏的研究进展 672

第38章 超声导管显像与高强度超声聚焦复合技术治疗心律失常疾病 677

第一节 概述 677

第二节 导管消融 677

第三节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678

第四节 结束语 684

第39章 超声导管消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685

第一节 超声消融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685

第二节 超声消融装置 688

第三节 心脏超声导管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 691

第四节 前景与展望 694

第40章 超声心动图心肌力学研究 696

第一节 超声斑点跟踪显像技术与左心室收缩期旋转角度 696

第二节 超声斑点成像技术与左心室心肌长轴节段应变和位移 701

第三节 宽QRS波左心室节段应变与容积 707

第41章 超声心脏数字模型与虚拟现实显像技术在介入或非介入性心脏病症治疗中的应用 715

第一节 超声心脏疾病解剖功能数字模型和干预数字推衍系统 715

第二节 超声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717

第三节 超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展望与其局限性 721

第42章 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 723

第一节 概述 723

第二节 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疾病临床表型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724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表型评价 726

第四节 基因治疗 727

第五节 组织工程治疗 729

第43章 心脏传导阻滞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基础与心功能研究进展 731

第一节 心脏传导阻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731

第二节 心脏传导阻滞相关基因与病理表型研究进展 735

第三节 心脏传导阻滞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736

第四节 影像学研究进展 738

第44章 心肌病变的发生机制及影像学评价 743

第一节 理化因素与心肌病变 743

第二节 心肌病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744

第三节 心肌病变的基本病理表型 746

第四节 影像学技术对心肌病变的功能评价 747

第45章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752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室内传导延迟 752

第二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752

第三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与死亡率 753

第四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与ICD后备支持 755

第五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国内应用情况 756

第六节 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适应证 7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