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孟凡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21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符号及缩写1
第1章 绪论1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1
1.2 分析化学的学科基础1
1.3 分析化学的内容及其分类3
1.4 分析化学的地位及重要性4
1.5 分析化学面临的问题5
1.6 分析化学的教育6
1.7 思考题6
第2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7
2.1 取样7
2.2 试样的分解8
2.2.1 无机试样的分解8
2.2.2 有机试样的分解11
2.3 掩蔽分离与测定12
2.4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达13
2.5 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14
2.5.1 标准物质14
2.5.2 标准物质的产生与发展14
2.5.3 标准物质的分类、分级与编号14
2.5.4 标准物质的特征15
2.5.5 标准物质的作用15
2.5.6 标准溶液16
2.6 分析化学中的计量单位及符号17
2.7 习题17
2.7.1 思考题17
2.7.2 选择题18
2.7.3 填空题19
2.7.4 计算题19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理统计和误差控制20
3.1 有关误差理论和数理统计的一些名词术语20
3.1.1 真值μ20
3.1.2 平均值x20
3.1.3 误差ε与准确度20
3.1.4 偏差d与精密度21
3.1.5 系统误差23
3.1.6 随机误差24
3.1.7 举例24
3.2 正态分布与随机误差25
3.2.1 正态分布的统计解释—高尔顿钉板25
3.2.2 正态分布26
3.2.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28
3.3 测量值的统计处理29
3.3.1 t分布29
3.3.2 置信区间30
3.4 显著性检验和可疑值的取舍31
3.4.1 显著性检验31
3.4.2 可疑值的取舍35
3.5 误差的累积37
3.6 提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几种方法38
3.6.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38
3.6.2 确保有足够的取样量39
3.6.3 消除系统误差39
3.6.4 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40
3.7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40
3.7.1 有效数字40
3.7.2 数据运算规则41
3.8 习题42
3.8.1 思考题42
3.8.2 选择题42
3.8.3 填空题43
3.8.4 计算题44
第4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46
4.1 概述46
4.1.1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的内容46
4.1.2 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46
4.1.3 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47
4.1.4 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49
4.1.5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解离常数51
4.2 分布系数δ的计算52
4.2.1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52
4.2.2 多元弱酸及其共轭碱53
4.3 质子条件与pH计算55
4.3.1 质子条件55
4.3.2 pH的计算55
4.4 对数图解法58
4.4.1 H2O及强酸强碱的浓度对数图58
4.4.2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的浓度对数图59
4.4.3 多元酸及其共轭碱的浓度对数图59
4.4.4 对数图解法的应用61
4.5 酸碱缓冲溶液63
4.5.1 缓冲溶液pH的计算63
4.5.2 缓冲指数β64
4.5.3 缓冲容量α66
4.5.4 缓冲溶液的稀释67
4.5.5 重要缓冲溶液68
4.6 酸碱滴定曲线69
4.6.1 用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69
4.6.2 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曲线72
4.6.3 用强碱滴定多元酸或混合酸的滴定曲线72
4.7 酸碱指示剂74
4.7.1 酸碱指示剂原理74
4.7.2 指示剂的用量76
4.7.3 混合指示剂77
4.8 终点误差78
4.8.1 强碱滴定强酸78
4.8.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78
4.8.3 强碱滴定多元弱酸79
4.9 酸碱滴定的应用80
4.9.1 混合碱的测定80
4.9.2 极弱酸(碱)的测定81
4.9.3 铵盐中氮的测定82
4.9.4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磷82
4.9.5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83
4.9.6 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测定—克氏定氮法83
4.10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84
4.10.1 非水溶剂85
4.10.2 非水滴定的条件选择87
4.10.3 非水滴定应用示例88
4.11 习题88
4.11.1 思考题88
4.11.2 选择题90
4.11.3 填空题91
4.11.4 计算题91
第5章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93
5.1 概述93
5.1.1 无机络合剂93
5.1.2 有机络合剂93
5.2 络合平衡96
5.2.1 络合物和稳定常数96
5.2.2 络合物的逐级分布97
5.3 副反应系数α与条件常数K′99
5.3.1 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αM(L)(络合效应)100
5.3.2 EDTA的副反应系数αY(H)(酸效应)101
5.3.3 EDTA的酸效应曲线102
5.3.4 解析法简介103
5.3.5 EDTA的条件稳定常数K′MY104
5.4 络合平衡的浓度对数图105
5.5 pL及PM缓冲溶液106
5.6 滴定曲线107
5.7 金属指示剂108
5.7.1 金属指示剂原理108
5.7.2 金属指示剂颜色转变点PMt的计算109
5.7.3 常用金属指示剂110
5.7.4 使用金属指示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0
5.8 络合滴定终点误差111
5.8.1 络合滴定终点过程模型112
5.8.2 无指示剂参与终点的误差公式—Ringbom公式的推导113
5.8.3 目测法的终点误差公式116
5.8.4 校正终点的误差公式118
5.9 络合滴定中的酸度问题118
5.9.1 滴定单一离子时的最高酸度118
5.9.2 滴定单一离子时的最低酸度119
5.9.3 金属指示剂适宜的酸度范围120
5.9.4 目测法的最佳酸度120
5.9.5 用解析法求算最高酸度122
5.9.6 络合滴定中的酸碱缓冲溶液122
5.10 络合滴定中的干扰问题123
5.10.1 判断N系列是否会干扰滴定124
5.10.2 共存离子与指示剂的反应124
5.11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125
5.11.1 络合掩蔽125
5.11.2 用解析法求算掩蔽剂的浓度[L]125
5.11.3 氧化还原掩蔽127
5.11.4 沉淀掩蔽128
5.11.5 用其他氨羧络合剂作为滴定剂128
5.12 络合滴定的方式130
5.12.1 直接滴定130
5.12.2 返滴定130
5.12.3 置换滴定131
5.12.4 间接滴定132
5.13 目测法终点误差公式的推导132
5.14 习题134
5.14.1 思考题134
5.14.2 选择题135
5.14.3 填空题136
5.14.4 计算题137
第6章 沉淀滴定139
6.1 滴定曲线139
6.2 终点误差139
6.3 指示剂140
6.3.1 莫尔法140
6.3.2 福尔哈德法141
6.3.3 法扬司法142
6.4 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144
6.5 习题144
6.5.1 思考题144
6.5.2 选择题144
6.5.3 填空题145
6.5.4 计算题146
第7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147
7.1 氧化还原平衡147
7.1.1 概述147
7.1.2 条件电势148
7.1.3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150
7.1.4 化学计量点时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152
7.1.5 浓度对数图153
7.1.6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55
7.2 滴定曲线156
7.2.1 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滴定曲线157
7.2.2 氧化还原(全反应)的滴定曲线157
7.3 指示剂159
7.4 终点误差160
7.4.1 无指示剂参与的终点误差160
7.4.2 有指示剂参与的终点误差161
7.5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162
7.5.1 氧化剂163
7.5.2 还原剂164
7.6 氧化还原滴定的应用165
7.6.1 KMnO4法165
7.6.2 K2Cr2O7法168
7.6.3 碘量法169
7.6.4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72
7.7 习题173
7.7.1 思考题173
7.7.2 选择题174
7.7.3 填空题175
7.7.4 计算题175
第8章 滴定分析小结177
8.1 用林邦的副反应思想讨论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177
8.1.1 四大滴定的共同之处177
8.1.2 四大滴定的不同之处178
8.1.3 终点误差179
8.1.4 副反应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的应用180
8.2 有指示剂参与的酸碱滴定终点误差180
8.3 有指示剂存在时的滴定曲线181
8.4 对Ringbom公式的深入讨论184
第9章 沉淀平衡和重量分析187
9.1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87
9.1.1 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187
9.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88
9.2 浓度对数图189
9.2.1 1∶1型沉淀的浓度对数图189
9.2.2 沉淀-络合平衡的浓度对数图192
9.3 有关沉淀平衡的几个算例193
9.4 沉淀重量法195
9.4.1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196
9.4.2 沉淀的形成机理及条件196
9.4.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98
9.5 沉淀条件的控制200
9.5.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200
9.5.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200
9.5.3 均匀沉淀法201
9.6 沉淀剂的选择和有机沉淀剂201
9.6.1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202
9.6.2 有机沉淀剂的类型与应用202
9.7 沉淀重量法的应用203
9.8 沉淀重量法测量结果的计算205
9.9 习题206
9.9.1 思考题206
9.9.2 选择题206
9.9.3 填空题207
9.9.4 计算题208
第10章 分析化学常用的分离方法209
10.1 概述209
10.2 沉淀分离法210
10.2.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210
10.2.2 共沉淀分离与痕量组分富集214
10.3 萃取分离法216
10.3.1 萃取的基本原理216
10.3.2 萃取类型及萃取条件219
10.4 层析分离法221
10.4.1 纸上层析分离法221
10.4.2 薄层层析法223
10.5 离子交换分离法223
10.5.1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224
10.5.2 离子交换的亲和力226
10.5.3 交换和洗脱227
10.5.4 离子交换法应用示例228
10.6 习题229
10.6.1 思考题229
10.6.2 选择题229
10.6.3 填空题230
10.6.4 计算题230
第11章 仪器分析概述232
11.1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232
11.2 仪器分析的分类233
11.3 仪器分析发展概况233
第12章 吸光光度分析236
12.1 概述236
12.2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237
12.3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37
12.4 溶液对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238
12.5 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及工作曲线239
12.6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241
12.6.1 摩尔吸收系数ε241
12.6.2 桑德尔灵敏度242
12.7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设备242
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242
12.8 吸光光度法的条件试验243
12.8.1 显色反应243
12.8.2 显色条件的选择245
12.8.3 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选择249
12.8.4 参比溶液的选择249
12.9 光度分析的误差250
12.9.1 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250
12.9.2 由测量吸光度产生的误差251
12.10 吸光光度法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改进253
12.10.1 示差吸光光度法253
12.10.2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254
12.10.3 导数分光光度法256
12.10.4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256
12.10.5 光学多通道分光光度计257
12.10.6 光导纤维探头式分光光度计259
12.11 吸光光度法的其他应用259
12.11.1 弱酸或弱碱解离常数的测定259
12.11.2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260
12.12 习题261
12.12.1 思考题261
12.12.2 选择题261
12.12.3 填空题262
12.12.4 计算题263
第13章 原子光谱分析266
13.1 原子发射光谱266
13.1.1 概述266
13.1.2 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267
13.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68
13.2.1 概述268
13.2.2 基本原理269
13.2.3 仪器的构成269
13.3 习题271
第14章 分析化学中的色谱技术272
14.1 气相色谱272
14.1.1 概述272
14.1.2 气相色谱仪273
14.1.3 气相色谱的固定相274
14.1.4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275
14.1.5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276
14.2 高效液相色谱277
14.2.1 概述277
14.2.2 液相色谱的几种类型278
14.2.3 高效液相色谱仪279
14.3 毛细管电泳281
14.4 习题283
第15章 电化学分析285
15.1 电位分析285
15.1.1 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机理286
15.1.2 电位法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活度289
15.1.3 电位滴定290
15.2 极谱法292
15.2.1 极谱法的基本原理292
15.2.2 极谱定量分析293
15.2.3 单扫描极谱296
15.2.4 极谱络合物吸附波299
15.3 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301
15.3.1 电解的基本原理301
15.3.2 库仑分析308
15.4 习题311
附录31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57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
- 3362313.html
- 3377710.html
- 2117717.html
- 1741840.html
- 3903784.html
- 244960.html
- 1676815.html
- 3026696.html
- 3562564.html
- 3109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6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4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2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5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3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7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4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