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学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生态学进展
  • 孙儒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335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学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系统管理1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1

二、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因2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3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持续力3

五、生态系统管理与人类地位的双重性4

六、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5

七、生态系统管理的步骤6

八、可适应的生态系统管理9

九、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和技术9

十、生态系统管理个案研究10

十一、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12

十二、生态系统管理的未来及展望14

第二章 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现状与趋势17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内容与起因17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与内容17

(二)全球变化的起因17

(三)研究全球变化的意义18

二、全球变化的现象19

(一)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19

(二)全球气候变化20

(三)生物多样性的减少22

(四)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23

三、全球变化的后果25

(一)冰川融化与海平面的升高25

(二)全球变暖的影响26

(三)生物受害与生态系统损害27

四、全球变化研究与对策27

(一)全世界关注全球变化27

(二)全球变化的国内外研究28

(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29

(四)全球变化的对策思路34

第三章 恢复生态学:现状与趋势39

一、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回顾39

二、主要理论与方法综述40

(一)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含义40

(二)生态恢复的原则、方向与技术体系41

(三)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43

三、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45

(一)恢复生态学强调生态恢复的实践性45

(二)恢复生态学强调跨越边界的生态恢复45

(三)恢复生态学研究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表达46

(四)恢复生态学研究强调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47

(五)恢复生态学研究强调边缘的生态恢复47

(六)恢复生态学研究强调全球尺度的生态恢复48

(七)推动我国恢复生态学发展的若干建议48

第四章 人工湿地研究与应用51

一、湿地和人工湿地51

(一)湿地的定义51

(二)湿地的类型52

(三)人工湿地的定义与类型53

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型54

(一)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定义及组成54

(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56

(三)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型58

三、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60

(一)生物的作用60

(二)物理与化学作用65

(三)不同污染物的主要去除机理66

四、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设计70

(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优点与缺点70

(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设计72

(三)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运行与管理75

第五章 水生动物生理生态研究82

一、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摄食的影响82

(一)光照对水生动物摄食的影响82

(二)水温对水生动物摄食行为的影响82

(三)盐度对水生动物摄食率的影响83

(四)pH对水生动物摄食率的影响83

二、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84

(一)光照强度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84

(二)光周期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84

(三)水温对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84

(四)盐度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85

(五)pH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85

三、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呼吸和排泄的影响85

(一)温度对水生动物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86

(二)盐度对水生动物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86

(三)氨氮对水生动物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87

(四)pH对水生动物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88

四、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能量的影响89

(一)磷酸精氨酸的功能89

(二)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体磷酸精氨酸和腺苷酸的影响90

五、环境因素对水生动物渗透调节的影响92

(一)水生动物的渗透调节92

(二)Na+-K+ATP酶的研究状况93

(三)Na+-K+ATP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93

(四)环境因素对Na+-K+ATP酶活力的影响94

第六章 水产健康安全养殖生态学102

一、健康安全养殖的概念103

二、营养素对水产动物的抗逆抗病作用103

(一)维生素104

(二)多糖106

(三)无机盐110

(四)不饱和脂肪酸114

(五)蛋白质及氨基酸118

(六)核苷酸121

三、水产动物高健康苗种的培育122

四、摄食行为生态与环保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究及应用123

(一)鱼虾的摄食行为生态124

(二)环保高效全价水产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应用126

五、有益微型生物对养殖水体环境的调控126

(一)有益微生物对水体环境的影响127

(二)有益单胞藻对水体环境的影响129

六、水产养殖病害的生态防治130

七、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131

第七章 赤潮生态学147

一、赤潮概述147

(一)赤潮的分型及过程特征149

(二)赤潮的海洋学分型150

(三)赤潮的其他分型151

(四)赤潮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153

二、赤潮藻原因种的生物多样性156

三、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机制158

(一)种的特征及入侵种传播159

(二)赤潮生物的生长特性160

(三)赤潮生物的营养需求与亲和力系数Ks161

(四)赤潮生物的垂直迁移164

(五)混合营养167

(六)异种化感169

(七)赤潮生物的孢囊172

四、赤潮的生态与社会影响175

(一)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175

(二)赤潮毒素及其对生物机体的影响177

第八章 分子生态学的应用与进展194

一、概述194

(一)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简史194

(二)分子生态学的基础与概念196

(三)分子生态学近期进展与展望197

二、分子生态学常用的分子标记197

(一)分子生态学中的分子标记197

(二)蛋白质类197

(三)核酸类198

三、物种、个体与性别鉴别中的应用201

(一)杂种和隐存种的鉴定201

(二)动物食谱与古植被复原及古DNA鉴别202

(三)法医学鉴定——亲子鉴定202

(四)性别鉴定203

四、在种群生态学与亲缘地理学中的应用204

(一)种群大小与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Ne)204

(二)种群结构204

(三)基因流与迁移206

(四)种群的瓶颈效应206

(五)亲缘地理学——种群空间和时间的变化206

(六)mtDNA在亲缘地理学中的特殊地位208

(七)溯祖理论的应用209

五、保护生态学中的应用209

(一)近交与遗传负荷209

(二)远交衰退209

(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中的遗传质量鉴定210

(四)野生生物法医学鉴定210

六、在动物行为学与适应进化中的应用210

七、在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211

(一)生物的鉴定211

(二)生物群落与宏基因组213

八、GMO的监测与评价214

(一)GMO释放的环境风险214

(二)GMO的转移214

(三)GMO的监测215

第九章 生态安全含义及其研究进展220

一、生态安全的含义220

(一)环境资源安全220

(二)生物与生态系统安全222

(三)自然与社会生态安全223

二、生态安全的尺度223

(一)生态安全的空间尺度224

(二)生态安全的时间尺度224

(三)生态安全的生物尺度224

(四)生态安全的尺度特征225

三、生态安全的特点225

(一)综合性225

(二)整体性和全球性226

(三)不可逆性226

(四)长期性226

四、生态安全评价226

(一)指标体系227

(二)评价标准227

(三)评价方法228

(四)区域生态安全评估228

五、生态安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230

(一)生态安全的理论230

(二)生态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231

第十章 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234

一、生态经济学234

(一)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34

(二)生态经济结构与功能235

(三)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37

(四)生态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237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问题的兴起238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238

(二)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238

(三)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比较239

(四)生态系统服务值得强调的几个方面241

(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重要意义242

三、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争论244

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最近进展245

五、千年生态系统评估249

(一)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焦点: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249

(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主要结果及对策249

(三)中国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