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浙东文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31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90页
- 文件大小:308MB
- 文件页数:708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文学流派-研究-浙东-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代浙东文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从浙东学派到浙东文派1
一 浙东地域文化与浙东学派1
(一)浙东沿革与宋代浙东文化1
(二)宋代浙东文化与浙东学术5
(三)宋代浙东学术与浙东学派11
二 从浙东学派转为浙东文派18
(一)浙东学派从传学到传文18
(二)学派到文派的动因分析26
上编 浙东文派与中国散文史37
第一章 浙东文派的萌芽:学胜于文37
绪言 北宋中叶至南宋前期的文派脉络37
第一节 学派之源:永嘉学派先驱王开祖42
一 儒志先生及其《儒志编》43
二 倡鸣理学于濂洛未作之先44
第二节 文派之始:浙东文派前茅周行己46
一 明白淳实的儒者之言48
二 娴雅有法的艺术特质49
第三节 传承之功:许景衡复振永嘉之学51
一 一出于正的道德之言53
二 剀切详明的艺术风格56
第四节 统纪之续:郑伯熊接续永嘉学统58
一 平和纯正的儒者气象60
二 议论宏博的文章风格62
第二章 浙东文派的形成:学文兼擅(上)64
绪言 南宋中叶的文派盛况64
第一节 卓然成家:薛季宣的辞赋、论议与记文85
一 虎啸生风的辞赋88
(一)宏阔雄肆的仿汉大赋88
(二)精悍可喜的咏物小赋89
(三)情真意切的抒情小赋92
二 精确趣实的论议93
(一)实学实理,考古详核93
(二)立说精确,卓然成家95
三 踔厉纵横的记文96
(一)议论风生,立意高远97
(二)写景精妙,高情远韵99
第二节 文擅当世:陈傅良科举时文与实用之文101
一 醇恪之儒与经制之学102
(一)简册充栋立言者102
(二)其长不独在文字105
二 止斋文法与科举时文108
(一)乾淳科场与永嘉文体108
(二)止斋文法与科场论祖115
三 有本之言与实用之文123
(一)密栗坚峭的论体文123
(二)平淡优游的记体文128
第三节 衔华佩实:吕祖谦融会理文的古文造诣130
一 文集版本源流考述135
二“时用大哉”的文用138
(一)经世的治学倾向139
(二)致用的文学主张140
(三)尚用的文章写作141
三“衣被来学”的文法150
(一)揭橥关键的文法探讨150
(二)意胜法妙的散文写作——以《左氏博议》为例151
四“衔华佩实”的文质167
(一)重道而不轻文的文论167
(二)情理并茂的文学主张169
(三)文质彬彬的散文写作171
五“匣剑帷灯”的文味180
(一)中正平和的学人气度181
(二)辞气平和的文论主张184
(三)匣剑帷灯的散文风味185
六“早葩晚实”的文风192
(一)早葩晚实的嬗变193
(二)融会理文的成就196
(三)不绝如缕的影响198
第三章 浙东文派的形成:学文兼擅(下)201
第一节 人龙文虎:陈亮龙腾虎跃的散文风格201
一 人中之龙:陈亮的思想主张203
(一)思想渊源203
(二)事功思想205
二 文中之虎:陈亮的文章理论208
(一)文与道:文以载道208
(二)意与理:意与理胜210
(三)理与辞:理得辞顺211
三 龙腾虎跃:陈亮的散文风格213
(一)气势磅礴的奏疏政论213
(二)气象雄奇的传序史论220
(三)气韵生动的赠序题跋228
(四)气局壮阔的表启书札231
(五)气度不凡的墓志祭文235
(六)龙腾虎跃的散文艺术239
第二节 词臣俊彦:楼钥为嘉定初年之文宗245
一 浑厚正大与赅博淹雅245
(一)浑厚正大之气245
(二)赅博淹雅之学247
二 文备众体与一代文宗248
(一)崇平黜奇之文论250
(二)该洽畅达之散文252
(三)雄浑雅健之四六255
第三节 卓然大宗:叶适集南宋散文之大成259
一 文集版本源流考260
二 尚实的文道理念271
(一)实事实功的思想主张271
(二)实理实用的文章观念274
(三)实切实信的散文写作277
三 宏肆的美学风格283
(一)浓烈深厚的情感内蕴283
(二)宏阔谨严的谋篇布局285
(三)言之有象的语言表达288
四 会通的艺术境界290
(一)博采众长与兼融会通290
(二)文备众体而风格多样292
五 出新的旨趣追求295
(一)批判精神与自家物色295
(二)文必己出而独运杼轴299
六 大成的散文造诣306
(一)记文优缓而理趣高306
(二)集乾淳散文之大成310
第四章 浙东文派的嬗变:文胜于学314
绪言 南宋后期的文派传承314
第一节 陈耆卿:步武水心为世宗323
一 盖其统绪正而气脉厚323
二 儒者典刑与文人华藻325
(一)儒者典刑325
(二)文人华藻329
三 归于法度与行乎灏气331
(一)归于法度331
(二)行乎灏气333
(三)悠哉文味334
第二节 吴子良:水心文法之嫡传339
一 先书气节后词华339
二 意新语工,文墨颖异340
(一)意特新,语特工341
(二)主以理,张以气,束以法343
三 淡净有味,韵趣高远346
第三节 车若水:水心文统之裂变347
一 反思水心辞章之学347
(一)痛说水心之文347
(二)疏远辞章之学350
二 为文究心义理之学351
(一)降志静思,鞭辟向内351
(二)明而新,清而健353
第五章 浙东文派的流衍:但以文著355
绪言 宋元之际的文派流衍355
第一节 舒岳祥:宋代浙东文派殿军357
一 遗民情结与身世之感358
(一)身世沧桑之感358
(二)遗民心态之变361
二 气豪骨老与不事雕缋361
(一)早年:异禀灵识与气豪骨老361
(二)后期:称臆而谈与不事雕缋362
第二节 戴表元:宋代浙东文派遗响365
一 清深雅洁的散文创作365
(一)清:语言之清丽367
(二)深:情感之深醇370
(三)雅:风味之雅正372
(四)洁:格制之简洁373
二 宋元之际的文章大家375
(一)祛除宋季辞章陋习375
(二)文居宋元之交斗杓378
第六章 浙东文派的散文史价值381
第一节 南宋散文视界:南宋最为重要的散文派381
第二节 宋代散文视域:宋文优良传统的持守者388
第三节 中国散文视野:最具事功特色的议论派391
下编 浙东文派与中国文章学397
绪言 文章批评话语与文章学嬗变轨辙397
第七章 浙东文派文话著述考论(上)406
第一节 现存文话第一书——陈骙《文则》406
一 古人之文,其则著矣406
(一)陈骙生平著述考辨406
(二)《文则》产生背景与版本流传408
二 文体:体裁类别与各体起源410
(一)各体起源410
(二)体裁类别410
三 文风:作品风格与文体风格411
(一)作品风格411
(二)文体风格413
四 文意:以意为主与蓄意为工414
(一)以意为主414
(二)蓄意为工414
五 文法:句法章法与辞格解析415
(一)修辞原则415
(二)语法修辞419
(三)篇章修辞423
(四)辞格解析425
六 文章大要,备于斯矣430
第二节 议论英伟的杂记类文话——叶适《习学记言·皇朝文鉴》431
一 文之德:必约而归于正道432
(一)由文合道432
(二)以道评文433
二 文之用:勿以空言误后人435
(一)文与事称435
(二)文关教事436
三 文之美质:中正与丽巧438
(一)中正:性情之正与哀乐之中438
(二)丽巧:古人文字极天下之丽巧439
四 文之变迁:尊古不陋今441
(一)以古观今,古今贯通441
(二)谈古论今,时有苛评443
第三节 自具别裁的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445
一 四六话兴起与《四六谈麈》445
(一)宋四六的兴盛与四六话的兴起445
(二)谢伋生平行事与《四六谈麈》448
二《四六谈麈》的“自具别裁”450
(一)《四六谈麈》的独到之处450
(二)《四六谈麈》的重要价值454
第八章 浙东文派文话著述考论(下)457
第一节 识见精确的诗文评类著述——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457
一 此书皆其论诗评文之语457
二《林下偶谈》妙解文章肯綮460
(一)文之质:“信”、“实”与“素质”460
(二)文之气:奇不可损正气462
(三)文之法:六经文章皆有法度463
(四)文之意:语简而意含蓄465
第二节 词科学与文体论名著——王应麟《辞学指南》468
一 王应麟与《辞学指南》468
二《辞学指南》与宋代词科学475
三《辞学指南》与中国文体论479
(一)《辞学指南》文体解析体例480
(二)《辞学指南》文体辨析话语487
(三)《辞学指南》的文体论价值490
附论 折衷诸儒的杂记类文话——黄震《黄氏日抄·读文集》491
一“折衷诸儒”与《黄氏日抄》491
二 评文特点:理必伊洛,文必欧苏494
(一)以理衡文:求义理者,必于伊洛495
(二)关注文法:言文章者,必于欧苏497
(三)知人论世:折衷诸儒,断以己意501
第九章 浙东文派文章选本考论(上)508
第一节 现存评点第一书——吕祖谦《古文关键》508
一《古文关键》的版本及体例508
(一)版本源流考述508
(二)编选特色及评点体例509
二 文体:文字体式与诸家文风511
(一)文字体式511
(二)诸家文风512
三 文意:题常意新与意常语新513
(一)题常则意新513
(二)意深而不晦514
(三)意常则语新515
四 文法:纲目关键与警策句法516
(一)篇法:纲目关键与起首结尾516
(二)句法:句型穿插与句子承应521
(三)字法:造语健壮与下字不苟524
(四)活法:常中有变与正中有奇526
五《古文关键》的价值及影响527
(一)创建选本评点的完备体例527
(二)营构围绕文法的批评体系529
(三)唐宋古文大家的经典选本531
第二节 宋人选宋文之典范——吕祖谦《宋文鉴》531
一 编纂过程与版本源流532
(一)编纂过程532
(二)版本源流533
二 文学眼光与文体学价值535
(一)去取有意与有补治道535
(二)采掇英华与文学眼光538
(三)总集编纂视域下的文体学价值540
三“自古类书未有善于此”542
第三节 三苏文章较早选本——吕祖谦《东莱标注三苏文集》546
一《三苏文集》编选及标注547
二《三苏文集》的选本价值549
第十章 浙东文派文章选本考论(下)553
第一节 去取谨严的苏门文章选本——陈亮《苏门六君子文粹》553
一“苏门六君子”定型与《文粹》问世553
二“去取谨严,犹工文之士所辑”556
第二节 欧公文章最早选本——陈亮《欧阳文粹》558
一“欧文盛行”与《欧阳文粹》的编选559
二“持择精审”与《欧阳文粹》的价值562
第三节 从文章点评到文学批评——楼昉《崇古文诀》565
一《崇古文诀》的版本源流566
二《崇古文诀》的选文倾向569
(一)注重文法的示范性570
(二)注意文本的文学性573
三《崇古文诀》的文章评点576
(一)文章评点体例576
(二)文章评点特色577
四《崇古文诀》的文学批评581
(一)用文学方法评:知人论世与因文及人582
(二)用文学话语批:轻松灵动与性情风味582
(三)批文学之情味:深挚情感与深长意味583
五《崇古文诀》的价值及影响585
(一)古文选本之价值585
(二)文学批评之价值586
第十一章 浙东文派文章批评话语与范畴体系(上)588
第一节“合道”、“扶道”与文道论588
第二节“时用”、“实切”与文用论593
第三节“大概”、“体式”与文体论597
第四节“平和”、“文欲肆”与文风论601
第十二章 浙东文派文章批评话语与范畴体系(下)605
第一节“蓄意”、“意外生意”与文意论605
第二节“曲折”、“雄健”与文势论609
第三节“纲目”、“关键”与文法论613
第十三章 浙东文派的文章学贡献617
第一节 具备文章批评理论体系,推动文章学走向成熟617
第二节 开创评点式选本批评法,丰富文章学批评体式619
第三节 编出文章经典选本,沾溉后世文选活动621
结论 浙东文派的历史功绩623
附录一 宋代浙东作家现存集部著述叙录630
附录二 宋代浙东文派主要作家一览表661
参考文献672
后记689
热门推荐
- 191806.html
- 2875797.html
- 196267.html
- 406521.html
- 358356.html
- 11582.html
- 1848615.html
- 2264347.html
- 738160.html
- 3440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9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7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