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本人权与儿少保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育典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 ISBN:97898625537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本人权与儿少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儿少保护的宪法建构:以网路管制为例9
壹、前言9
贰、德国基本法中的「儿童及少年保护」13
一、基本法的明文规定13
(一)「儿童及少年保护」作为个别基本权的限制事由13
(二)「儿童及少年保护」在联邦与各邦权限划分中的归属14
二、联邦宪法法院的诠释16
(一)BVerfGE 7,32016
1.本案争点16
2.裁判理由17
3.评释18
(二)BVerfGE 24,11919
1.本案争点19
2.裁判理由19
3.评释21
(三)BVerfGE 30,336(Sonnenfreunde案)22
1.本案争点22
2.裁判理由23
3.评释25
(四)BVerfGE 77,34627
1.本案争点27
2.裁判理由28
3.评释30
(五)BVerfGE 83,130(Josefine Mutzenbacher案)31
1.本案争点31
2.裁判理由32
3.评释35
(六)BVerfGE 90,139
1.本案争点39
2.裁判理由39
3.评释41
三、宪法释义学上的发展42
(一)「儿童及少年保护」消极定位的缺陷42
(二)「儿童及少年保护」的积极定位43
1.规范基础43
2.「儿童及少年保护」作为国家任务47
3.「儿童及少年保护」与其他宪法规范的关系54
四、小结57
參、我国宪法中的「儿童及少年保护」59
一、宪法相关规定概观59
二、司法院大法官的相关解释61
(一)释字第514号解释61
(二)释字第590号解释62
(三)释字第617号解释65
(四)释字第623号解释67
三、我国文献见解概观71
四、本章看法72
(一)人格发展过程作为人格权的保护法益72
(二)儿少保护作为儿少人格权保护义务功能的实践74
(三)儿少保护的宪法界限78
肆、我国「网路内容管制」法规中的「儿童与少年保护」:合宪性的分析80
一、规范基础概观80
二、相关规范对宪法权利的限制83
三、相关规范的形式合宪性85
四、相关规范的实质合宪性91
伍、代结论:修法建议99
第三章 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后的冲突关系:以儿少保护为核心103
壹、前言103
贰、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的前提104
一、家庭作为儿少人格养成的场所104
(一)家庭的意义与功能104
(二)儿少成长过程中对家庭的依赖106
1.儿少时期作为自我追寻的初始106
2.家庭作为满足儿少发展的场域108
二、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领域的前提109
(一)家庭失灵作为国家介入家庭的前提109
(二)国家作为家庭的辅助者112
參、儿少保护作为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的宪法正当性115
一、儿少保护下其主体性的形成115
二、儿少保护作为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的理由119
三、儿少保护在我国的宪法基础121
(一)以身体不受伤害权为基础的儿少保护121
1.身体不受伤害权的意义121
2.身体不受伤害权的基础123
(二)儿少保护作为身体不受伤害权国家保护义务的体现125
四、儿少保护作为我国法制建构的基础126
肆、国家公权力与儿少、父母权利的冲突关系129
一、国家公权力与儿少自我决定权的扞格129
(一)国家公权力可能侵害儿少自我决定权129
(二)以自我实现作为儿少保护的核心价值130
二、父母亲权与国家公权力的扞格132
(一)以保护儿少为本质的亲权132
(二)保护儿少作为国家与父母的共同目的134
三、父母亲权与儿少自我决定权的扞格135
伍、结论138
第四章 论国家限制亲权的宪法正当性:从虐童谈起139
壹、前言139
贰、儿童于家中受虐的现况分析140
一、虐童的界定140
(一)虐童的定义140
(二)虐童的类型141
二、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概况与问题141
參、从宪法探寻国家限制亲权的基础142
一、父母对子女惩戒涉及宪法上基本权的冲突144
(一)父母对子女惩戒所涉及的基本权144
1.儿童的身体不受伤害权144
2.父母的亲权147
(二)基本权冲突的解决模式149
1.基本权的位阶秩序149
2.具体规定优先适用于概括规定150
3.具体个案中的利益衡量150
(三)受虐儿的身体不受伤害权优先151
二、由身体不受伤害权而生的国家保护义务153
(一)国家保护义务作为实现基本权的方式153
(二)我国的相关规定评析154
肆、限制亲权作为解决虐童问题的保护手段155
一、限制亲权的类型化思考156
(一)国家作为健全家庭功能的辅助者156
(二)虐童造成家庭支持性功能的崩溃158
(三)与比例原则相结合的限制亲权模式159
二、限制亲权所生对儿童家庭成长权的侵害161
(一)家庭成长权的内涵161
(二)家庭成长权作为人格权的保障范围162
(三)以限制儿童的基本权作为保护手段163
三、儿童最佳利益作为侵害家庭成长权的宪法正当性164
(一)儿童最佳利益的内涵164
(二)最佳利益作为限制儿童基本权的宪法正当性166
伍、结论168
第五章 迟缓儿早期疗育请求权的宪法基础及现况检讨171
壹、前言171
贰、迟缓儿的早期疗育请求权属于宪法基本权172
一、早期疗育作为迟缓儿的开展契机172
(一)儿童发展迟缓的界定172
(二)早期疗育对于迟缓儿的重要性174
1.早期疗育的定义与理念174
2.早期疗育的功能176
二、迟缓儿的早期疗育请求权具有宪法位阶176
參、迟缓儿早期疗育请求权在我国的宪法基础178
一、生存权无法作为早期疗育请求权的宪法基础179
二、身体不受伤害权作为早期疗育请求权的宪法基础181
(一)身体不受伤害权在我国的宪法基础181
1.身体不受伤害权的意义181
2.身体不受伤害权作为概括基本权的一环182
(二)由身体不受伤害权而生的早期疗育给付请求权182
1.迟缓儿身心健全作为早期疗育与身体不受伤害权的共同目的182
2.以合乎人性尊严为标准的给付请求权182
3.早期疗育作为迟缓儿未来人性尊严生活的手段184
肆、迟缓儿早期疗育在我国的落实检讨185
一、定位紊乱的早期疗育186
(一)早期疗育是教育还是社会福利的争议186
(二)在我国可能的解释方向187
二、因地而异的早期疗育188
(一)早期疗育补助在我国的法规依据188
(二)地方财政不应成为早期疗育的实践界限189
三、以融合教育为必要的早期疗育189
(一)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89
(二)在早期疗育实施完全融合教育的可能性探讨190
四、教师具有关键性角色的早期疗育192
(一)特殊教育教师对于发展迟缓儿的重要性192
(二)一般教师对特殊教育知识缺乏的困境192
五、不需强制通报的早期疗育194
(一)早期疗育在我国的通报系统194
(二)课予父母强制通报的必要性195
六、缺少父母亲职教育的早期疗育196
(一)家庭作为帮助迟缓儿成长的关键196
(二)父母亲职教育的提供作为实践早期疗育目的197
伍、结论199
第六章 以青少年保护为核心的媒体素养教育:从管制「性」资讯谈起201
壹、前言201
贰、以青少年身心健全为由的「性」资讯管制203
一、管制「性」资讯所侵害的基本权203
(一)发表「性」资讯者的言论自由203
(二)接收「性」资讯者知的权利204
二、青少年身心健全作为管制「性」资讯的公益理由207
(一)管制「性」资讯的法律手段207
(二)管制「性」资讯的目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全208
(三)管制「性」资讯不等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全210
三、开放「性」资讯作为保护青少年的教育手段211
(一)保护青少年不等于管制青少年211
(二)开放「性」资讯作为保护的预防针213
參、媒体素养教育作为开放「性」资讯的基础214
一、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214
(一)媒体作为青少年主要的休闲活动214
(二)媒体潜移默化的力量215
二、媒体素养教育的起源、意义与内涵217
(一)媒体素养教育的起源217
(二)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与内涵218
三、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接触多元资讯的前提219
(一)透过媒体的人为型塑世界219
(二)媒体素养教育作为开放资讯的防护衣221
肆、媒体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落实的可能222
一、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教育基本权的落实222
(一)由教育基本权而生的客观价值秩序222
(二)媒体素养教育作为落实自我决定的途径223
二、媒体素养教育作为九年一贯课程的内涵224
(一)九年一贯课程的内涵224
(二)媒体素养教育与学习领域的整合可能225
1.社会学习领域的整合:以多元文化课程为例226
2.健康与身体学习领域的整合:以健康教育课程为例228
3.艺术与文化学习领域的整合:以音乐课程为例229
伍、结论230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与青少年次文化:以火星文为例233
壹、前言233
贰、多元文化国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建构234
一、多元文化国作为国家目标234
(一)多元文化国的内涵234
1.国家中立原则235
2.国家宽容原则237
(二)多元文化国的规范依据与效力239
二、多元文化保障下的教育政策建制241
(一)国家行政中立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242
(二)国家行政宽容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243
參、青少年次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环:以火星文为例245
一、青少年次文化的定义与呈现方式245
二、青少年次文化与人格开展246
(一)青少年时期作为自我认同的初始246
(二)同侪团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249
(三)青少年次文化作为人格开展的基石251
1.由自我认同而生的青少年次文化251
2.由青少年次文化而生的人格自由开展252
三、火星文作为青少年次文化的展现252
(一)火星文作为区别异己的语言252
(二)火星文作为青少年次文化对主流的挑战254
肆、从火星文检讨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255
一、尊重火星文次文化作为落实多元文化的起始点255
(一)次文化非堕落的象征255
(二)国家对火星文次文化的中立态度256
(三)国家对火星文次文化的宽容态度256
二、从火星文考题检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下的中立原则257
三、从教育部态度检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下的宽容原则261
伍、结论262
第八章 从宪法观点检讨幼儿教育政策的法律问题265
壹、前言265
贰、幼儿教育政策形成的宪法基础269
一、宪法第162条作为国家监督幼儿教育政策的开端269
二、宪法社会国原则作为幼儿的教育机会均等实践271
(一)社会国原则的概念及主要内涵271
(二)社会国原则与幼儿教育机会均等274
三、宪法第21条作为幼儿教育政策的依据277
(一)宪法第21条作为国家形成幼儿教育政策的内容277
(二)以幼儿的自我实现作为国家监督幼儿教育政策的界限281
參、教育基本权作为幼儿教育政策形成的法律基础282
一、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防御权面向283
(一)幼儿的自我实现权284
(二)父母的教育权286
(三)教师的教学自由287
二、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共享权面向288
三、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客观价值秩序面向290
四、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制度性保障面向291
五、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组织及程序保障面向294
(一)幼儿教育资讯提供机制296
(二)符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形成参与机制297
(三)家长和教保机构纷争处理机制298
六、教育基本权在幼儿教育的国家保护义务299
(一)国家对于教保机构的直接监督300
(二)国家对于教保机构和家长间的契约监督301
肆、宪法观点下幼儿教育政策的法律监督及其检讨302
一、国家政策的法律监督必要性303
二、宪法最高性原则作为政策监督的基础305
(一)法律受宪法拘束原则305
(二)司法受宪法拘束原则305
(三)行政受宪法拘束原则306
1.法律优越原则306
2.法律保留原则307
3.以依法行政原则分析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监督309
三、由宪法最高性原则检讨现行幼儿教育政策311
(一)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教育311
1.以幼儿为中心的国家立法行为312
2.以幼儿为中心的国家行政行为314
3.以幼儿为中心的国家司法行为314
(二)中央和地方对于幼儿教育的权限争议315
(三)对于幼儿法的建议317
伍、结论319
第九章 基本权功能建构作为大法官解释的类型化:以教育相关基本权为例321
壹、前言321
贰、基本权功能建构作为保护法益的划定323
一、基本权功能建构的必要性323
二、基本权功能建构的保护法益327
(一)基本权主观权利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27
1.作为基本权固有功能的防御权327
2.以国家给付为核心的社会基本权328
(二)基本权客观法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29
1.妾身不明的客观价值秩序329
2.程序主体性的组织与程序保障330
3.拥有新生命的制度性保障331
4.以利益衡量为核心的国家保护义务333
參、教育相关基本权的功能建构作为大法官解释的类型化基准334
一、大法官解释的类型化必要334
二、教育基本权作为学校法制类型的建构335
(一)教育基本权主观权利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36
1.教育基本权作为防御权的保护法益336
2.教育基本权作为社会基本权的保护法益338
(二)教育基本权客观法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39
1.教育基本权作为客观价值秩序的保护法益339
2.教育基本权作为组织与程序保障的保护法益343
3.教育基本权作为制度性保障的保护法益345
4.教育基本权作为国家保护义务的保护法益347
三、学术自由作为大学法制类型的建构348
(一)学术自由主观权利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48
1.学术自由作为防御权的保护法益348
2.学术自由作为社会基本权的保护法益353
(二)学术自由客观法功能建构下的保护法益353
1.学术自由作为客观价值秩序的保护法益353
2.学术自由作为制度性保障的保护法益354
3.学术自由作为国家保护义务的保护法益356
肆、检视大法官有关教育相关基本权的解释357
一、主客观功能建构的厘清357
(一)争议缘起:释字第380号357
(二)混淆主客观功能建构的释字第380号358
二、教育基本权概念的辨异358
(一)争议缘起:释字第382号358
(二)费疑猜的受教育权359
三、以国民教育为楚河汉界的妥当性疑义363
(一)争议缘起:释字第626号363
(二)忽略大学法制的释字第626号363
四、相互冲突的学习自由定位365
(一)争议缘起:释字第380号和第626号365
(二)以学术自由为依归的学习自由365
伍、结论366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369
参考书目383
索引425
热门推荐
- 3738985.html
- 3399758.html
- 3510698.html
- 2742579.html
- 106944.html
- 2932765.html
- 2907282.html
- 3625400.html
- 3529422.html
- 3767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2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