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光磊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2630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政府过程: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问题1
第一节“政府过程”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
一、政府过程思想和方法的萌芽阶段3
二、“政府过程”概念的提出和政府过程学说的形成及发展阶段9
三、政府过程理论的稳定发展和普及阶段9
第二节“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12
一、“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13
二、“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15
三、“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17
四、“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18
五、小结20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殊性与研究中国政府过程的意义21
一、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殊性21
二、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中的学习与发展24
三、研究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意义25
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28
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状况29
第一节“党”的方面29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29
二、中共中央委员会30
三、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33
四、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34
第二节“政”的方面35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41
三、国务院42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44
第三节“军”的方面——中央军委46
一、中央军委的性质和组成46
二、中央军委的地位47
第四节“法”的方面48
一、最高人民法院48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50
三、广义司法机关与党的政法委员会51
第五节 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地方组织状况53
一、中央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一体性53
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54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5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55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55
二、党的领导地位在其与国家政权关系中的体现57
第二节“党政关系”——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60
一、“党政关系”的概念及其在中国诸种政治关系中的特殊地位62
二、“党政不分”:正在改革中的模式62
三、目标: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党政关系”64
第二编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69
第三章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71
第一节基本社会利益群体72
一、工人群体72
二、知识分子群体76
三、官员群体78
四、农业劳动者群体79
五、军人群体81
第二节新兴的社会利益群体82
一、个体劳动者群体82
二、私营企业主群体83
三、农民工群体84
四、企业家群体85
五、大学生群体86
六、矛盾的意见表达者:“两栖人”87
第四章意见表达的主体和方式89
第一节意见表达个体89
一、当代中国意见表达个体的总体特点89
二、普遍性意见表达个体91
三、专业性意见表达个体95
第二节意见表达团体98
一、当代中国意见表达团体的总体特点98
二、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99
三、结构性意见表达主体107
四、功能性意见表达主体111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113
第一节关于“意见综合”的几个理论问题113
一、“意见综合”与“决策”的区别113
第二节当代中国意见综合的主体115
三、意见综合对于决策过程的意义115
二、“意见表达主体”与“意见综合主体”同一的可能性115
一、中国意见综合的层次性116
二、中国的意见综合主体体系116
第三节 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117
一、党内民主118
二、权威影响119
三、政治协商120
四、会议完成122
五、政治动员123
第三编决策和决策的施行125
第六章决策过程126
第一节立法过程126
一、修改宪法和法律案的提出126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案的审议128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法律案的审议130
四、简短的分析131
第二节“施政纲领”——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过程133
一、确定报告的主题和基调,完成报告的初稿134
二、国务院常务会议初步审议与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137
三、大范围和多方面征求意见137
四、总理定稿137
五、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和通过138
第三节 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139
一、国家政治中枢组织进行的决策酝酿过程140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程序143
三、简短的分析144
第四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议程序146
一、国家预算的基本制度147
二、分税制149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形式和收支范围151
四、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153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预算草案的审议和批准157
第五节人事决策过程157
一、“党管干部”:人事安排的基本管理机制157
二、国家机关领导人人事安排的酝酿决策过程158
三、全国人大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决定程序162
第一节党内的执行系统165
第七章政府决策的施行过程165
一、党内执行系统的基本构成形式166
二、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职能部门167
三、各人民团体系统169
第二节 国务院实施党和国家决策的活动171
一、指导172
二、服务175
三、提取175
四、分配177
五、协调179
六、管制179
七、象征180
第三节 中国党政系统实施重大决策的基本方式和步骤180
一、传达181
二、试点182
三、计划183
四、组织184
六、协调185
五、指挥185
七、总结186
第四节“两院”的执法工作186
一、中国司法体系建设概略186
二、公检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执法工作过程187
三、中央司法机关与地方各级执法机关的关系189
四、执法机关工作运行的主要特点和问题191
第五节国家预算的执行195
一、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195
二、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196
三、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197
四、国家预算在执行中的调整198
第四编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201
第八章信息传输过程202
第一节80年代中期之前: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202
一、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点202
二、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04
三、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主要弊端206
第二节80年代以来:“五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209
一、信息传输体制的转轨209
二、党政信息系统的主导地位210
三、思想一信息库初具规模211
四、新闻媒介信息系统高速发展214
五、电子网络信息系统异军突起217
六、非党政系统的信息机构开始出现219
七、“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的总体特征分析221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工作224
一、政务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和政务信息工作机构224
二、政务信息的构成和来源226
三、当代中国政务信息工作的发展趋势227
第九章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231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231
一、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231
二、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233
第二节法律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234
一、宪法监督234
二、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236
四、检察监督240
三、预算监督240
第三节政治与政府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242
一、党的监督242
二、政治协商监督245
三、行政监督246
四、政府审计监督249
五、关于政治与政府监督中几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249
一、公民的社会监督251
第四节社会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251
二、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253
三、新闻舆论监督254
第五编政府过程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256
第十章企业、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过程257
第一节政企关系257
一、政企关系的历史演变257
二、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260
三、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关系262
四、政府和外资企业的关系263
一、现行政府规制概述265
第二节政府规制265
二、政府对企业的规制267
三、混合型政府规制与对规制的改革271
第三节社会中介组织277
一、社会中介组织在中国的发展277
二、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过程中的作用278
三、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主要特点284
第十一章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287
第一节“第二财政”及其相关政府行为287
一、问题的提出:“第二财政”的缘起和扩展288
二、“第二财政”的主要来源290
三、“第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293
四、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办法294
第二节“第二财政”及其相应政府行为的规范问题296
一、控制收入来源,规划收入总量297
二、严格管理好预算外支出298
三、克服失控状态,杜绝相关不规范政府行为300
四、加强人大监督,提倡司法监督301
一、根本原因的再分析,传统体制的自我探索303
第三节 对治理不规范财政及相关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303
二、预算外政府行为的利弊分析304
第十二章“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306
第一节单位的概念和单位所分担的政府职能306
一、研究单位问题的政治学意义306
二、单位的基本概念307
三、单位分担的政府职能308
第二节历史根源和现实局限性312
一、单位分担政府职能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312
二、单位分担政府职能的现实局限性313
第三节单位的政府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分解315
一、单位的政府职能将复归于政府315
二、单位的社会一政府职能将复归于社会316
三、单位的政治—政府职能要加以调整317
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320
第十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322
第一节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322
一、历史沿革322
二、维护中央权威325
三、尊重地方利益327
四、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思路问题328
第二节实现“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机制331
一、法制统一与“二级立法”体制332
二、“全党服从中央”与“下级服从上级”333
三、“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334
四、“党管干部”与“下管一级”335
五、中央计划管理与地方经济自主性337
六、统一财税管理与分税制338
七、民族团结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339
八、“一个国家”与“两种制度”340
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41
第十四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343
第一节 中央—省政府过程344
一、省制沿革344
二、省政治权力结构346
三、中央和省的政治关系349
四、中国省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350
五、省际关系352
第二节 中央—自治地方政府过程354
一、中央与自治区的关系和自治区政府工作的主要特点356
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356
第十五章中国农村政府过程359
第一节县制沿革与县政特点359
一、县制沿革359
二、县的政治权力结构361
三、中国县政的主要特点365
一、地区行政公署的政治地位和中间作用366
第二节省—(地、市)—县政府过程366
二、“市管县”体制370
第三节县—乡(镇)政府过程373
一、乡和镇的建制与机构374
二、县对乡(镇)的领导机制378
三、县人民政府部门与乡(镇)的“七所八站”379
四、区公所的设置380
五、“镇管乡”和“镇管村”模式381
第四节村民委员会381
一、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任务和性质381
二、村民委员会与政府的关系382
三、关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探讨384
第十六章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387
第一节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387
一、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387
二、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390
三、城市的政治权力结构391
四、城市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393
一、市辖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394
第二节市—区政府过程394
二、区政的主要特点与“市—区”关系396
三、区际关系400
第三节“市辖区—街”政府过程401
一、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地位和组成401
二、区人民政府对街道办事处的领导403
三、街道经济工作405
四、区街财政的有关问题407
五、城市政府结构的改革问题409
一、居民委员会和“居民自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412
第四节居民委员会412
二、街道办事处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414
三、居民委员会的新任务和新问题415
第十七章关于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分析419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特点419
一、由革命斗争所造成的三个特点420
二、由传统和国情所造成的三个特点424
三、由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三个特点427
一、适时规范“党政关系”431
第二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考431
二、完善人大“双重结构”的运行模式432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433
四、强化税制改革434
五、拓宽、规范意见表达和信息传输的渠道435
六、减少“条条”数量,缩小“条条”权限437
七、发展社会中介组织438
八、规范行政区划439
九、简短的小结440
主要参考书目录441
热门推荐
- 2961535.html
- 2424805.html
- 1425564.html
- 3227684.html
- 2988575.html
- 2704083.html
- 157258.html
- 2775070.html
- 2767792.html
- 2326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3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3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3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3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