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硬件/固件接口设计 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的最佳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斯特林汉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6701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微处理器-系统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硬件/固件接口设计 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的最佳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硬件/固件接口2
1.1.1硬件、芯片及组件2
1.1.2固件和设备驱动程序5
1.2最佳实践6
1.2.1原则7
1.2.2原则和实践带来的好处8
1.3.一次成功”还意味着8
1.3.1更易于编程9
1.3.2更易于调试9
1.3.3更易于变通地解决缺陷9
1.4目标读者10
1.4.1硬件工程师10
1.4.2固件工程师10
1.4.3本书在大学环境中的应用11
1.5项目的生命周期11
1.6案例研究12
1.6.1 Unity ASIC中的单色视频组件12
1.6.2优秀示例的案例研究13
1.7小结14
1.8参考文献14
第2章 原则15
2.1硬件/固件接口设计的七项原则15
2.1.1协同设计15
2.1.2确定并遵循标准17
2.1.3均衡负载18
2.1.4设计要考虑兼容性20
2.1.5预测影响20
2.1.6设计要考虑意外21
2.1.7事先计划23
2.2小结23
第3章 合作25
3.1第一步25
3.1.1角色25
3.1.2启动会议27
3.2正式合作28
3.2.1例会28
3.2.2初期的固件支持29
3.2.3联合开发技巧30
3.2.4后期的硬件支持32
3.2.5文档33
3.3非正式合作34
3.3.1正式的组织结构35
3.3.2硬件工程师的主动性35
3.3.3固件工程师的主动性36
3.3.4合作解决问题37
3.4小结38
3.5参考文献38
第4章 计划39
4.1行业标准39
4.1.1既有标准39
4.1.2实现标准40
4.1.3标准的扩展与创建42
4.2通用版本43
4.3兼容性44
4.3.1向后及向前兼容的范围44
4.3.2新旧版本的组合45
4.4缺陷46
4.4.1归档缺陷46
4.4.2修复缺陷47
4.4.3查找缺陷的测试计划49
4.5分析49
4.5.1共用引脚49
4.5.2缓冲区管理50
4.5.3硬件/固件交互51
4.5.4分析第三方的IP52
4.6事后检查53
4.7小结53
第5章 文档55
5.1类型55
5.1.1文档的级别和类型56
5.1.2芯片级文档与组件级文档56
5.1.3支持与不支持文档58
5.2文档管理60
5.2.1文档标准60
5.2.2何时编写文档60
5.2.3准确性61
5.3审阅62
5.3.1何时审阅62
5.3.2跟踪文档变化63
5.3.3固件工程师应承担的审阅责任64
5.4内容65
5.4.1大体内容65
5.4.2模板文档示例66
5.4.3历史66
5.4.4功能与假设68
5.4.5参考和教程69
5.4.6术语表和勘误表70
5.5寄存器71
5.5.1寄存器文档71
5.5.2寄存器设计工具72
5.5.3寄存器表75
5.5.4寄存器的细节和描述75
5.6数据位77
5.6.1寄存器映射格式77
5.6.2数据位的位置、类型及默认值78
5.6.3数据位的描述80
5.6.4中止的影响80
5.6.5测试及调试数据位81
5.7中断81
5.7.1边沿触发型中断和电平触发型中断81
5.7.2中断的使能与应答82
5.7.3中断尚未完全完成83
5.7.4无介入的重复中断83
5.8时间84
5.8.1时间范围84
5.8.2时间单位85
5.9错误86
5.9.1两种类型的错误87
5.9.2有关错误的丰富信息87
5.9.3发生错误后组件的状态88
5.9.4固件恢复的步骤89
5.10信息89
5.10.1非法配置89
5.10.2状态机90
5.10.3如何中止90
5.11小结91
第6章 超级组件93
6.1超级组件的优点93
6.1.1组件的附属资源94
6.1.2包含未使用逻辑的理由94
6.1.3反对包含未使用逻辑的理由97
6.2联合99
6.2.1设计超级组件99
6.2.2制作超级模块100
6.2.3改进设计101
6.2.4添加未来的功能102
6.2.5超级组件的版本号103
6.3 I/O信号103
6.4参数化105
6.4.1减少硅片空间105
6.4.2参数化风险的最小化106
6.4.3固件的参数化信息107
6.4.4可选的与固定的寄存器及数据位109
6.5小结110
6.6参考文献111
第7章 设计113
7.1事件通知113
7.1.1无指示114
7.1.2延时114
7.1.3状态位116
7.1.4中断118
7.2性能120
7.2.1增大缓冲区120
7.2.2提前工作121
7.2.3调整122
7.2.4裕度122
7.3上电122
7.3.1 上电时的交互122
7.3.2 I/O线路的上电状态123
7.3.3组件级的电源控制124
7.4通信与控制124
7.4.1错误信息124
7.4.2 DMA功能125
7.4.3 I/O引脚共享126
7.4.4隐藏实现细节127
7.5小结128
第8章 寄存器131
8.1寻址132
8.1.1处理器访问132
8.1.2芯片的基址134
8.1.3组件的偏移量和基址135
8.1.4寄存器的偏移量137
8.1.5了组件137
8.1.6迸发138
8.1.7未使用的地址单元138
8.1.8下一代芯片的变化139
8.2位分配141
8.2.1分配数据位的位置141
8.2.2多位字段142
8.2.3多寄存器字段144
8.2.4未使用的数据位单元145
8.2.5下一版本的变化146
8.2.6数据位类型148
8.2.7寄存器中的数据位类型151
8.2.8根据操作模式编组152
8.2.9组件的多次例化153
8.3数据类型154
8.3.1整数154
8.3.2实数156
8.3.3指针159
8.3.4常数160
8.4硬件标识161
8.4.1芯片ID和版本161
8.4.2组件ID和版本162
8.5通信与控制163
8.5.1必要的信息163
8.5.2组件中的排队任务164
8.5.3一致的寄存器内容167
8.5.4访问原子寄存器168
8.6小结172
第9章 中断173
9.1设计173
9.1.1中断超级模块174
9.1.2分级的中断结构176
9.1.3中断共享177
9.1.4中断源信号的完整性178
9.1.5中断触发的类型179
9.2待决寄存器183
9.2.1应答中断183
9.2.2中断位置的次序185
9.3使能寄存器186
9.3.1 1使能中断187
9.3.2使能控制中断187
9.3.3使能的默认设置188
9.4可选的寄存器188
9.4.1中断源状态寄存器189
9.4.2抢占寄存器190
9.4.3原子使能寄存器/原子关闭寄存器190
9.4.4屏蔽寄存器190
9.4.5例化寄存器191
9.4.6可选寄存器的地址191
9.5中断模块回顾192
9.5.1中断通道193
9.5.2中断模块195
9.5.3外部连接196
9.6双边沿触发196
9.6.1利用两个中断通道197
9.6.2头边沿和尾边沿中断的通道位置198
9.7使用中断模块200
9.7.1何时分配中断通道200
9.7.2重复中断201
9.7.3地址映射201
9.8小结202
第10章 中止等205
10.1定义205
10.2停止206
10.3复位207
10.4中止208
10.4.1中止的必要性208
10.4.2固件与中止的交互210
10.4.3中止的行为212
10.4.4中止组件间的交互213
10.5小结214
第11章 钩子217
11.1针对钩子的设计218
11.1.1增加哪些钩子218
11.1.2增加寄存器219
11.1.3查找潜在问题区域219
11.1.4删除变通措施220
11.2查看220
11.2.1内部寄存器220
11.2.2信号221
11.2.3存储器222
11.2.4状态机223
11.3打探225
11.3.1破坏性的读写225
11.3.2输入和输出信号226
11.3.3重写寄存器226
11.4监视227
11.4.1事件跟踪227
11.4.2定时器228
11.4.3数据观察229
11.5其他钩子229
11.5.1旁路230
11.5.2测试和调试所需的附加资源231
11.5.3专用处理器233
11.6小结233
第12章 结束语235
12.1要点235
12.2受益235
12.3硬件/固件接口设计的七项原则236
12.4产品终于可以运转了!开始发货吧!236
附录A最佳实践239
附录B电动车控制器的规范251
附录C将本书作为大学教材265
附录D术语表271
热门推荐
- 1717999.html
- 396138.html
- 1891855.html
- 918223.html
- 1408963.html
- 3433155.html
- 1894019.html
- 423615.html
- 3451693.html
- 698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2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3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