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中国艺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中国艺术学
  • 张晓刚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90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艺术理论-理论研究-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中国艺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课题阐释1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三、研究目标、写作思路及学术创新点10

四、研究方法和意义13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23

第一节 艺术学跨学科理论的历史与现状23

一、国外艺术学跨学科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23

二、国内艺术学跨学科理论的历史演化和主要观点36

第二节 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一般机制48

一、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认识论基础48

二、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谱系分析57

三、从学科发展和学科标准看我国当前艺术学跨学科分支学科的成熟度66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总体格局74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诞生的文化语境74

一、“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74

二、现代性的追求与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生77

三、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82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分期84

一、孕育期(20世纪的最初20年)85

二、全面引进和深化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87

三、学术政治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90

四、复苏和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92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96

一、社会文化思潮的强烈牵引96

二、追新逐后的被动式发展98

三、此起彼伏的交替性推进100

四、多元共生、交汇合流的演化趋势102

第三章 艺术心理学107

第一节 我国现代艺术心理学的奠基107

一、艺术的审美自律性——现代艺术心理学的第一块基石107

二、西方现代艺术心理学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和影响110

三、艺术创作心理学的萌动113

四、艺术接受中的趣味和心理功能研究118

五、“意境”心理蕴涵的阐发122

第二节 两种艺术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形成124

一、在“形象的直觉”中体味艺术的真谛——朱光潜的艺术心理学理论124

二、探寻生命节奏的律动——宗白华的作品心理学研究130

第三节 在多元拓展中寻求理论的突破136

一、审美心理奥秘的深入探究136

二、“向内转”中的创作心理学研究热潮138

三、我国艺术心理学的多向度拓展140

四、我国艺术心理学的综合化研究趋势141

第四章 艺术社会学154

第一节 从学理输入到范式形成155

一、艺术社会学研究的破题155

二、两种艺术社会学理论的学理输入159

三、艺术社会学理论的深化16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的中国化及庸俗化167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中国化的标志——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67

二、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的定格和庸俗化171

第三节 艺术社会学的学科重建和重要进展174

一、艺术社会学的学科重建175

二、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进展182

第五章 艺术符号学199

第一节 先驱者们的理论探索200

一、宗白华的艺术符号语义学研究200

二、朱光潜《诗论》中的艺术符号204

三、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艺术语言论210

第二节 我国艺术符号学的理论建构215

一、艺术符号的历史生成216

二、艺术符号的特性和分类219

三、艺术符号语义学及其他分支研究223

第三节 符号学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论228

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学阐释228

二、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艺术符号论232

第六章 艺术文化学244

第一节 艺术文化理论的稳步推进244

一、世纪初的艺术文化新声245

二、艺术文化理论的重要拓展247

三、走向自觉的理论探讨250

第二节 别样的风景——现代新儒家的艺术文化学思想253

一、人生境界与艺术文化253

二、关于艺术文化类型学的思考256

三、探索中国艺术的文化内蕴259

第三节 艺术文化学的再度繁荣264

一、文化、审美文化和艺术文化265

二、艺术文化学的学科定位268

三、艺术文化学研究的新视野272

第七章 艺术人类学283

第一节 前半世纪: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滥觞和田野实践284

一、艺术起源研究——人类学与艺术学的最初相遇285

二、求索文化记忆的神话学研究290

三、人类学艺术研究的田野实践292

第二节 后半世纪:从“宏大话语”的建构到强调田野亲历296

一、艺术发生学:作为艺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范式296

二、突破美学困境的新思维——从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到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301

三、从文本到田野:艺术人类学的应用性研究306

结语: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316

一、20世纪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走向316

二、制约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内在矛盾320

三、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4

四、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前景330

参考文献334

后记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