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 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世锦著 著
-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883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 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21
1 行为假设、环境因素特性假设与经济体制功能23
1.1 经济理论对行为假设的依赖23
1.2 行为假设之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6
2.3 经济体制效率30
1.3 行为假设之二:需求偏好的多样性30
1.4 行为假设之三:有限理性33
1.5 行为假设之四:机会主义倾向37
1.6 环境因素特性假设40
1.7 经济体制功能分类44
1.8 经济体制功能分析纲要图50
2 经济体制效率:概念与度量56
2.1 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交易概念56
2.2 交易费用58
2.4 对其他经济体制效率表达和计价方法上的评论64
2.5 经济体制效率的度量68
3 等级组织与市场组织81
3.1 经济体制组织形态的抽象81
3.2 等级组织83
3.3 市场组织96
3.4 等级组织与市场组织的效率比较113
4 若干类型的中间性体制组织116
4.1 从完全竞争到垄断;组织构造与效率的变化116
4.2 纵向中间性体制组织:与资产专用性强的交易相联系123
4.3 纵向中间性体制组织:与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相联系126
4.4 补充性说明:中间性体制组织的多样性和广泛性130
5 不同体制组织的结合:模式与逻辑134
5.1 交易技术结构与体制组织的“相容”与“不相容”134
5.2 H■+M■模式136
5.3 H■+I■模式与H■+I■模式149
5.4 H■+H■模式151
5.5 交易技术结构多样化条件下的体制组合155
5.6 补充性说明158
6 产权与经济体制效率161
6.1 产权:概念、特征和地位161
6.2 产权的起源与重要性167
6.3 对科斯定理的评论175
6.4 产权的排他成本181
6.5 产权的内部管理成本186
6.6 小结191
7.1 经济体制的均衡与非均衡196
7 动态分析:经济体制的创新与演进196
7.2 体制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00
7.3 体制创新的主体和类型201
7.4 体制创新的过程模型204
7.5 创新成本的结构、最小化与合理分布209
7.6 小结:耗散结构理论与体制变迁的长期趋势213
下篇218
8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特征、非均衡与改革220
8.1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基本特征220
8.2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非均衡及其认识时延223
8.3 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229
8.4 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承包制的补充说明236
9 政府与企业:财产关系与分配关系238
9.1 全民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与代理机构238
9.2 政府与企业的收入目标及其对目标的“关心度”240
9.3 政企收入分配的类型与若干倾向245
9.4 一个贿赂模型及其应用254
9.5 招标承包:一个有长期意义的进展257
9.6 小结258
10 不同产品交易体制下的企业行为264
10.1 企业投入产出的产品价格组合类型264
10.2 双轨制条件下的企业行为265
10.3 价格放开与比价复归270
10.4 资产专用性强的产品交易体制转换的特殊性274
10.5 小结276
11 就业与保险职能的分解及实物福利性收入的货币化280
11.1 传统劳动体制:职工对企业的全面依赖280
11.2 个人货币化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284
11.3 企业内的革命:劳动优化组合290
11.4 小结292
12.1 经营者产生的两种方式296
12 承包经营者:个人行为与制度约束296
12.2 承包经营者的双重“身份”297
12.3 承包期限与经营者预期303
12.4 对经营者的监督305
12.5 小结310
13 承包制的体制和效率特征以及向股份制的过渡314
13.1 过渡性体制形态的表达和度量314
13.2 承包企业的体制特征估价316
13.3 承包企业的体制效率估价319
13.4 转向股份制:必要性和条件325
13.5 改革的两种类型与改革战略的转换331
热门推荐
- 1889844.html
- 1664112.html
- 2525786.html
- 749858.html
- 1497092.html
- 3673926.html
- 1321559.html
- 3614988.html
- 2801238.html
- 2774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5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6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7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