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山东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山东》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山东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自然与社会概况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划3
第一节 雄伟壮丽的山河3
一、地貌3
二、河湖5
三、海岸7
第二节 自然资源8
一、矿产资源8
二、生物资源10
第三节 人口与行政区划12
一、人口12
二、行政区划的沿革12
第二章 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15
第一节 东夷人文化15
一、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15
二、北辛文化阶段16
三、大汶口文化阶段16
四、龙山文化阶段18
第二节 齐鲁古国19
一、夷夏两族关系19
二、商汤灭夏统治中国20
三、齐鲁立国八百年20
四、秦汉以来的历史沿革22
第三节 山东自古出英杰23
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23
二、优秀的军事家25
三、著名的文学家26
四、伟大的科学家27
五、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领袖29
第三章 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32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山东及山东人民的革命斗争32
一、近代山东殖民地化过程及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3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的斗争3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根据地39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创建39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42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局部反攻和最后胜利4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区50
一、山东解放区军事斗争的胜利50
二、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56
三、山东人民对全国解放战争的重大贡献59
第二编 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第四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65
第一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65
一、新中国建立时山东的政治经济形势65
二、没收官僚资本,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7
三、平抑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工作71
四、调整工商业,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74
第二节 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运动77
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和农业合作的初步开展77
二、抗美援朝运动82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84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87
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87
二、“三反”运动89
三、“五反”运动91
四、“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92
第四节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93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93
二、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恢复和发展95
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97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99
第一节 山东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99
第二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山东农村的经济形势101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普遍发展102
三、农业合作化高潮105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9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109
二、资本主义工业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发展111
三、资本主义商业逐行业改造的发展114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117
五、实行经济改组,发展全行业公私合营成果119
第四节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2
一、个体手工业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122
二、合作组织由典型试办到普遍发展124
三、手工业合作化高潮125
第五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127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28
二、工业生产的发展130
三、基本建设取得的成就132
四、交通邮电事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133
五、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134
六、“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135
第六章 “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39
第一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39
一、整风反右运动及其扩大化139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和“大跃进”的发动140
三、全民大办钢铁运动142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45
第二节 农业的严重形势和工业的继续冒进148
一、农村的严重形势和对人民公社的整顿148
二、工业和城市经济问题的初步暴露及纠正149
三、“反右倾”运动与“大跃进”的高潮153
四、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15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157
一、“左”倾政治错误的初步纠正与生产救灾运动157
二、国民经济初步的全面调整160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评价168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与恢复发展169
一、初步调整中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发展方案的提出169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71
三、工业的继续全面调整175
四、财贸工作形势的好转178
五、经济调整的评价179
第五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81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第一阶段182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第二阶段184
第七章 十年动乱时期的山东186
第一节 全省大动乱186
一、“文化大革命”灾难的降临186
二、夺权之风刮遍全省188
三、国民经济的大破坏189
第二节 局势出现起伏191
一、政局的暂时转机191
二、经济上的“大会战”193
三、混乱的社会状况196
第三节 大反复大倒退197
一、“批林批孔”导致大倒退197
二、进行全面整顿199
三、“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恶果202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八章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207
第一节 徘徊前进中的山东207
一、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党羽在山东的罪行207
二、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上的拨乱反正呈现徘徊状态208
三、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经济建设中新冒进的错误20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工作的转折211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211
二、贯彻“八字方针”,实行国民经济的调整214
第三节 全面开创山东工作的新局面221
一、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21
二、山东省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提出226
第九章 农村的改革229
第一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发展229
一、改革前山东农村的经济概况229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232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兴起和发展234
四、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和发展特点241
第二节 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45
一、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246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47
第三节 以改革供销社体制为中心的农村流通领域的改革251
一、改革的发展过程252
二、供销社体制改革的初步成绩257
第四节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改革259
一、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259
二、以乡、村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形式的形成260
第五节 农村经济关系的新变化262
第十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67
第一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267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267
二、推行经济责任制269
三、改革流通体制271
四、促进企业改组和横向经济联合274
五、改革基本建设体制277
六、改革计划体制,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279
七、改革财政体制282
八、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体制284
第二节 全面改革的新阶段287
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87
二、简政放权,搞活企业288
三、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建立开放型经济结构291
四、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全省的改革292
第十一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296
第一节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96
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297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98
三、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99
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成倍增长300
五、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300
六、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好转301
第二节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02
一、科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302
二、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303
第四编 经济建设307
第十二章 农业经济307
第一节 农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307
一、农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07
二、农业经济的发展308
第二节 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312
一、农田水利建设有了一定基础312
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317
三、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319
四、农业区划基本完成323
五、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326
六、创汇农业初具规模328
七、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330
第三节 农林牧渔及乡镇企业332
一、种植业332
二、林业、果品及蚕茧336
三、畜牧业340
四、渔业343
五、乡镇企业347
第四节 地区农村经济350
一、鲁西北四区的巨大变化350
二、胶东半岛农村新貌355
三、沂蒙山区在前进360
四、鲁西南湖区今昔对比363
第十三章 工业经济367
第一节 工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367
一、工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67
二、工业经济的发展369
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371
第二节 能源工业378
一、能源工业概貌378
二、煤炭工业380
三、石油工业384
四、电力工业388
五、能源节约392
第三节 原材料工业393
一、冶金工业394
二、化学工业399
三、建筑材料工业407
第四节 机械电子工业412
一、机械工业412
二、电子工业417
第五节 轻纺工业422
一、轻纺工业的发展422
二、轻纺工业的主要成就425
第十四章 运输邮电432
第一节 铁路运输432
一、铁路的发展432
二、路网建设436
三、设备建设439
四、运输效率441
五、路风建设443
第二节 公路运输444
一、公路建设445
二、公路养护447
三、汽车、机械修制448
四、客货运输449
第三节 海河运输452
一、整治内河航道452
二、建设海、河港口454
三、兴建船舶工业456
四、组织海、河运输458
第四节 邮电事业460
一、发展概况460
二、邮政通信463
三、电信通信465
第五节 民航、管道运输468
一、民用航空468
二、管道运输469
第十五章 基本建设471
第一节 山东基本建设的发展471
一、第一阶段(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471
二、第二阶段(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472
三、第三阶段(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473
四、第四阶段(一九七七——一九八五年)474
第二节 前进中的探索476
一、坚持量力而行,控制投资规模476
二、实行统筹兼顾,调整比例关系478
三、善于发挥优势,注重扬长避短479
四、尊重客观规律,严格基建程序481
五、树立全局观念,支援重点建设482
六、提高建筑行业素质,争创第一流工程483
第三节 基本建设与环境保护484
一、环保事业逐步发展485
二、全面防治初见成效485
三、强化环境管理,搞好环境保护488
热门推荐
- 3395714.html
- 2627821.html
- 2560812.html
- 1906610.html
- 2837850.html
- 1036781.html
- 3296100.html
- 1779815.html
- 2249248.html
- 1905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9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7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2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3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0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6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