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音转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泽顺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8066570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汉语-语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音转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音转的性质1
一、音转与音变1
二、音转与转语2
三、音转的定义3
第二节 音转研究的意义5
一、音转与音韵学5
二、音转与语源学12
三、音转与方言学14
四、音转与地名学18
第三节 音转研究的方法20
1.平面研究与纵向考察结合20
2.个案研究与系统归纳结合20
3.音转研究与跨学科比较研究结合21
第二章 音转术语23
第一节 音转术语的历史概貌23
第二节 音转术语的类别26
一、泛指音转26
二、特指双声相转29
三、特指叠韵相转31
四、特指声母相转32
五、特指韵部相转33
六、特指开口度大小34
七、特指清浊、等呼、声调36
八、特指合音现象37
第三节 音转术语的时代层次38
一、汉魏时期39
二、唐宋元明时期39
三、清代41
四、晚近42
五、现当代45
第四节 音转条例47
一、分析音转的手段与方法47
1.上古音韵地位描写47
2.上古音拟音描写48
3.描写方法的局限性50
二、音转条例51
第三章 音转原理53
第一节 总则:音转的“四有”模式53
一、“四有”模式的内部关系53
1.“四有”模式不是平列关系53
2.“时”、“地”呈交叉关系54
3.“字”具有超时空性质55
二、“四有”模式的理论价值56
1.“四有”模式所彰显的语言历史观,推动了古音的研究57
2.“四有”模式所揭橥的音转原理,推动了古义的探求57
第二节 原理一:同源分化导致音转59
一、同源分化的必然性59
1.社会发展,人事日繁,事物日多,导致词语日益分化59
2.人类认识上的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此及彼,导致词语日益分化60
1.变易与孳乳62
二、同源分化的类型62
2.广义与引义65
三、同源音转的类型69
第三节 原理二:方言变异导致音转71
一、方言音转的必然性71
二、方言音转的类型74
1.同形异音75
2.方言造字75
3.方言借字77
第四节 原理三:文字假借导致音转79
一、文字假借的必然性79
二、假借音转的必然性82
三、假借音转的特点83
1.从语音上分析83
2.从字形上分析92
3.从字义上分析97
四、假借音转的类型100
第五节 原理四:联绵词一词多形导致音转103
一、联绵词的构词特点103
1.非汉语音译词104
2.“急言”、“缓言”104
4.单音词孳生105
3.复辅音声母的遗存105
二、联绵词音转的必然性109
三、联绵词音转的类型110
1.从词形归纳111
2.从音转归纳111
第六节 原理五:音讹导致音转115
一、音讹的性质116
1.音讹与形讹116
2.音讹与通假116
二、音讹的类型118
1.姓氏、人名音讹118
2.地名音讹123
3.国名、族名音讹130
4.称谓音讹136
三、音讹的原因138
1.政治的影响138
2.不明原名含义而俗化140
3.不满原名含义而雅化141
4.音无定字,字无定音145
第四章 音转语料考察149
一、同系相转151
1.帮系相转151
第一节 从声母方面考察151
2.端系相转154
3.章系相转158
4.精系相转160
5.庄系相转163
6.见系相转163
7.影系相转166
二、同类相转166
1.端章同类166
2.精庄同类171
1.见影异类173
三、异类相转173
2.端精异类177
3.精章异类181
4.见端异类183
5.影端异类186
6.见章异类188
7.影章异类189
8.帮见异类190
9.帮影异类190
12.见庄异类192
11.影精异类192
10.见精异类192
13.帮端异类193
14.帮精异类193
15.庄章异类194
16.庄影异类194
17.端庄异类194
第二节 从韵部方面考察195
一、旁转195
1.阴声韵旁转195
2.阳声韵旁转201
3.入声韵旁转206
1.阴阳对转213
二、对转213
2.阴入对转215
3.阳入对转219
三、旁对转222
1.阴阳旁对转222
2.阴入旁对转228
3.阳入旁对转234
第五章 音转规律239
第一节 前人对音转规律的探讨239
一、音转规律的三个层次251
第二节 王氏四种中的音转规律251
二、王氏四种中的音转规律252
1.祖规律:声韵互动规律252
2.父规律:声转规律和韵转规律255
3.子规律:个体声转规律和个体韵转规律277
第三节 王氏四种与《说文》声训的比较互证295
第四节 王氏四种与《释名》声训的比较互证301
第五节 音转规律的例外性307
1.音近义同315
一、音转与音义关系类型315
第一节 音义关系的制约315
第六章 音转的制约机制315
2.音随义转316
3.声义同源316
4.异读别义317
二、音义关系对音转的制约318
1.音义关系中“义”的制约318
2.音义关系的结构性制约320
第二节 语言系统的制约性322
一、语音对应原则322
二、语义对应原则324
三、语音对应+语义对应原则326
第三节 声韵统一的制约333
一、声韵互动333
二、声韵同训334
第七章 余论:关于音转研究的几个问题337
一、关于音转的复杂性问题337
二、关于音转现象与上古音系的矛盾问题339
三、关于音转研究课题的独立性问题344
参考文献346
回到拉萨(代后记)351
热门推荐
- 21222.html
- 3168117.html
- 2015114.html
- 2208369.html
- 1242711.html
- 736378.html
- 3326942.html
- 810523.html
- 3553091.html
- 3496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9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2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