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颈椎病康复与预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颈椎病康复与预防
  • 王俊华,李来有主编;李海峰,张吉忠,王刚,许大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48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颈椎-脊椎病-康复;颈椎-脊椎病-预防(卫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颈椎病康复与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解剖学1

第一节 颈椎骨性解剖1

一、普通颈椎1

目录1

二、特殊颈椎2

三、颈椎的畸形变异4

第二节 颈椎的连结6

一、寰枕关节6

三、颈椎椎间关节7

二、寰枢关节7

四、钩椎关节8

五、颈椎间盘8

六、颈椎的韧带10

第三节 颈部脊髓和神经11

一、颈髓11

二、颈脊神经15

四、颈椎的神经支配20

三、颈部交感神经20

第四节 颈部的血管结构21

一、椎动脉21

二、颈髓的血液循环24

第五节 颈部的肌肉和筋膜26

一、颈部的筋膜26

二、颈部肌肉27

第二章 颈椎的生物力学31

第一节 颈椎椎节的力学性能31

一、椎体31

二、椎间盘32

三、小关节33

四、韧带33

五、肌肉34

第二节 颈椎运动学34

一、颈椎运动的特点37

二、颈椎的运动范围37

一、脊髓本身的延伸性38

第三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特点38

二、颈椎的运动与脊髓形态的关系39

三、脊髓周围软组织的保护作用39

第四节 颈椎损伤及颈椎病有关的生物力学40

一、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生物力学40

二、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生物力学基础41

第一节 颈椎病的病因学43

一、退变43

第三章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43

二、慢性劳损44

三、创伤45

四、咽喉部炎症46

五、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46

六、颈椎的先天性畸形46

第二节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47

一、颈椎退变的病理过程47

二、颈椎退变的继发性改变49

二、临床上常见的五种疼痛方式50

第三节 颈椎病的疼痛特点及机制50

一、概述50

第四章 流行病学52

第一节 发病率52

第二节 危险因素52

第五章 临床表现54

第一节 概述54

第二节 颈椎病的简易分型55

一、颈型颈椎病55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56

三、脊髓型颈椎病61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64

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9

六、混合型颈椎病71

七、其他型颈椎病72

(一)食道压迫型颈椎病72

(二)创伤后颈脑综合征(外伤性钩椎关节病)73

二、间盘膨出期74

第三节 颈椎病的专科分型74

一、椎间盘退变初期74

三、间盘突出期75

四、骨赘形成期76

五、脊髓变性期76

第四节 颈椎病的鉴别诊断77

一、头痛77

(一)偏头痛77

(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78

(三)脑动脉硬化78

二、眩晕78

(一)美尼尔病78

(二)组织胺性头痛78

(四)神经衰弱综合征79

三、颈肩痛79

(一)颈部扭伤79

(二)斜方肌损伤79

(五)夹肌损伤80

(三)提肩胛肌损伤80

(四)前斜角肌损伤80

(六)风湿性肌纤维织炎81

(七)寰枢关节半脱位81

(八)强直性脊椎炎81

(九)颈椎结核81

(十)肩周炎或凝结肩81

(十一)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82

(十二)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82

四、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83

(一)脊髓空洞症83

(二)进行性脊肌萎缩症83

(三)多发性神经炎83

(四)臂丛神经炎84

(五)胸廓出口综合征84

(六)腋神经麻痹84

(十一)腕管综合征85

(十)尺神经麻痹85

(十二)泮可斯脱(Pancoas)综合征85

(八)桡神经麻痹85

(七)肌皮神经麻痹85

(九)正中神经麻痹85

五、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86

(一)运动神经元疾病86

(二)横贯性颈髓炎86

(三)慢性退行性共济失调86

(四)亚急性联合变性87

(五)椎管内肿瘤87

(六)脊髓痨87

(七)多发性硬化88

(八)基底凹陷症88

(九)颈椎隐裂88

六、胸痛、心前区疼痛88

(一)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88

七、植物神经功能障碍89

(一)肩手综合征89

(三)肋间神经痛89

(二)冠心病89

(二)雷诺综合征90

(三)伯尔格(Buerger)病90

八、颈部鞭打损伤综合征90

九、颈椎椎管狭窄症92

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94

第五节 颈椎病引起的综合征96

一、颈性头痛综合征96

二、肩臂疼痛综合征97

三、颈髓压迫综合征98

四、脊前动脉综合征100

五、脊后动脉综合征101

六、椎动脉缺血综合征102

七、颈交感神经综合征103

九、前斜角肌综合征104

八、膈神经综合征104

十、举手无脉征105

第六节 颈椎病的相关疾病105

第六章 康复评定109

一、康复评定的内容109

二、康复评定的时间109

三、康复评定的方法109

四、疼痛的评定109

五、肌力的评定111

六、痉挛的评定111

七、各型颈椎病的评定方法111

第七章 康复治疗118

第一节 概述118

第二节 固定与制动119

一、颈部固定与制动的基本原理119

二、临床上常用的固定与制动方式119

三、颈部支架及颈围119

四、颈部石膏122

五、颈椎矫形器123

第三节 牵引疗法125

一、治疗原理125

二、牵引分类126

三、牵引生理效应的影响因素127

四、各型颈椎病的牵引技术举例128

五、牵引要点129

一、光疗法130

第四节 物理疗法130

六、禁忌证130

(一)超激光疗法131

(二)红外线疗法131

(三)红外偏振光132

二、电疗法133

(一)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33

(二)低频脉冲电疗法133

(三)中频电疗法135

(四)高频电疗法136

(五)超声波疗法138

(六)磁疗法140

三、温热疗法140

第五节 推拿疗法141

一、常用的推拿手法142

二、常用颈椎整复手法143

(一)施氏三步九法143

(二)孙树椿手法144

(三)龙氏正骨推拿144

附:颈椎正骨十法145

(四)潘之清手法147

(五)冯天有手法147

(六)澳式手法(关节松动术)148

第六节 麦肯基力学疗法150

一、诊断方法150

(一)病史采集150

(二)体格检查151

(三)三大综合征152

二、治疗原则153

三、治疗技术154

四、姿势综合征的治疗方法159

五、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方法160

六、颈椎移位综合征的治疗方法161

第七节 针灸疗法163

一、体针疗法163

三、梅花针疗法164

二、微针疗法164

四、皮内针疗法165

五、浮针疗法165

六、耳穴疗法165

七、灸法166

八、拔罐167

九、水针疗法168

十二、穴位埋线疗法169

十一、挑治疗法169

十、刮痧疗法169

十三、小针刀疗法170

第八节 封闭疗法171

一、激痛点封闭172

二、臂丛束支封闭172

三、颈神经根封闭172

四、星状神经节封闭173

五、枕大、枕小神经阻滞173

六、颈浅丛神经阻滞174

七、副神经阻滞174

八、椎体前外侧、椎间盘内封闭174

九、硬脊膜外腔封闭175

十、PCA自控镇痛175

第九节 运动疗法176

一、哑铃操177

二、颈椎徒手操178

四、卧位强颈操179

三、颈肌放松强化操179

五、坐式颈肩操180

六、自我按摩180

七、其他181

第十节 心理疗法181

一、支持性心理治疗182

二、认知疗法182

三、行为治疗182

四、药物治疗183

五、支持疗法184

第十一节 药物疗法184

一、常用西药184

(一)脱水药184

(二)激素类药184

(三)止痛药185

(四)神经营养药186

(五)扩张血管药186

二、中医中药187

(六)改善脑组织代谢药187

(一)中药内服法188

(二)中药外用法190

(三)药酒192

(四)验方193

(五)常用中成药194

第十二节 药枕疗法195

一、药枕疗法的作用195

二、常用的药枕配方制作196

第十三节 颈椎病术后康复201

一、术后常见并发症202

(一)周围神经损伤202

(二)颈脊神经根损伤203

(三)颈部血管损伤204

(四)颈深部血肿204

(五)喉头痉挛204

(九)切口裂开205

(八)脊髓损伤205

(七)感染205

(六)植骨块滑脱205

(十)颈椎不稳206

(十一)颈椎成角畸形206

(十二)术后颈、肩、背痛206

二、术后并发症的康复206

第八章 预防215

一、纠正不良姿势 预防慢性劳损215

二、避免不良睡眠体位219

三、防止外伤221

四、避免潮湿与寒冷221

五、积极治疗咽喉及颈部炎症222

六、戒烟限酒222

七、保持乐观态度,避免精神紧张222

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23

九、其他方面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