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学思想史 第4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学思想史 第4卷 下
  • 姜广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846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0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经学-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学思想史 第4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清代经学3

第八十一章 解构与重构:走向近代的经典诠释——清代经学思想演变历程的三个阶段3

一 清代初期对理学的总结与批判思潮7

二 清代中期的经典考据学思潮19

三 清代后期的春秋公羊学思潮35

第八十二章 士风流变与经典尊黜——陈确对《大学》一书的批判48

一 《大学》经学地位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49

二 《大学》文本及其诠释取向54

三 陈确对《大学》的批判60

第八十三章 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经学思想66

一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提出67

二 《周易外传》的道器观70

三 《尚书引义》的能所观和知行观76

四 《读四书大全说》的理气、理欲观83

五 《春秋家说》的民族观87

第八十四章 清初学者对宋儒图书易学的批判92

一 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93

二 黄宗炎的《图学辨惑》104

三 毛奇龄对宋儒图书之学的考辨111

四 胡渭的《易图明辨》117

第八十五章 李光地与《周易折中》124

一 折中于朱熹127

二 准天之道,推生民之用130

三 穷理尽性至命138

四 君臣交以实心142

五 养贤以及万民147

第八十六章 顾炎武:清代经典考据学的先行者150

一 顾炎武的生平与学行151

二 “经学即理学”学术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155

三 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159

四 顾炎武的古音韵研究165

第八十七章 阎若璩与《古文尚书》公案173

一 阎若璩曾大量抄袭梅鷟《尚书考异》吗?174

二 《尚书古文疏证》找到了《古文尚书》辨伪的关键点181

三 阎氏定的“铁案”还能再翻过来吗?195

第八十八章 姚际恒《诗经通论》的疑古精神209

一 生平与学术209

二 对前人解《诗》的疑古态度211

三 对《诗经》的诠释原则228

四 对近代疑古派的影响246

第八十九章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历史原因250

一 关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251

二 关于乾嘉时期的“学派”问题263

三 明清考据学的四个发展阶段265

第九十章 惠栋:标帜“汉学”的吴派宗师271

一 重新强调汉儒家法,亦重视贯通诸家家法273

二 勤于考证,信而好古——以《古文尚书考》为主要评析对象284

三 批判宋明理学295

四 汲取西学300

第九十一章 戴震:学主“求是”的皖派领袖304

一 戴震的生活环境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305

二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治经方法312

三 见“道”之作:《孟子字义疏证》317

四 戴震的治经成绩323

五 从戴学的接受史看戴震经学思想的意义333

第九十二章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思想344

一 “六经皆史”:“经”的“还原”347

二 从“史”到“经”:“经”的演生353

三 实践意识:“经”与“经世”357

四 “六经皆史”与“六史为经”362

第九十三章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评述372

一 洪亮吉入朱筠幕府之后的学术转向373

二 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376

第九十四章 倡复古典礼学的凌廷堪398

一 凌廷堪礼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399

二 凌廷堪礼学研究的方法与观点404

第九十五章 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416

一 考据不是经学417

二 “实测”与贯通——以易学的“旁通说”为主要评析对象425

三 “惟经学可以言性灵”431

第九十六章 乾嘉汉学的殿军——阮元439

一 阮元的经典诠释思想440

二 阮元的经典版本校勘学思想454

第九十七章 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发轫者——兼论孔广森的《公羊通义》463

一 从《春秋属辞》到《春秋正辞》464

二 上接董、何,阐明《春秋》大义468

三 “章疑别微,《春秋》之大教也”477

四 善说《春秋》者,贵“知权”,戒“执一”483

五 孔广森自立“三科九旨”的失误488

六 孔广森《公羊通义》的评价问题496

第九十八章 刘逢禄与清代公羊学的发皇壮大——附论凌曙和陈立503

一 公羊家法与今文学复兴之统绪503

二 内部开掘和外部廓清之功506

三 阐发“张三世”,传达时代变动的信息508

四 阐发“通三统”,论治国“穷则必变”之道515

五 阐发“王鲁”、“黜周”,论“大一统”思想的意义519

六 继往开来,壮大公羊学派的力量525

七 从凌曙和陈立反观清代公羊学复兴之艰辛历程532

第九十九章 龚自珍与晚清经学的嬗变543

一 “衰世”之音与嘉道时期学术风气的转变545

二 青年龚自珍对晚清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批判550

三 探讨上古文明起源之阶段演进558

四 《春秋决事比答问》对《春秋》大义的阐发563

五 有关古文经学的看法571

第一○○章 魏源的今文经学与晚清思想解放577

一 《诗古微》推进学术风气革新的价值578

二 《书古微》以新的视角论述学术史变迁588

三 追求社会改革的思想594

四 倡导向西方寻找真理599

五 龚自珍、魏源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604

第一○一章 马瑞辰治《诗经》之立意与方法613

一 马瑞辰诗经学的基本理路614

二 复圣人之志的治经立意617

三 译圣人之意的治经方法623

四 对《毛诗传笺通释》的总体评价630

第一○二章 “调和汉宋”的经学思想家:陈澧636

一 陈澧经学观的演变637

二 义理与考据并重642

三 解经之法与读经之法651

四 会通汉宋回归孔孟664

第一○三章 清后期的春秋谷梁学679

一 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经学思想680

二 廖平《谷梁古义疏》的思想693

三 江慎中会通中学西学的《春秋谷梁传条指》705

第一○四章 廖平的“经学六变”及意义729

一 早年的两次思想转变730

二 “经学六变”的时间与变因734

三 廖平在经学史研究上的成就741

四 廖平的尊孔尊经理论755

五 对廖平“经学六变”的评价763

第一○五章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变法思想769

一 今文经学思想的确立770

二 “托古改制”之“通三统”781

三 “与时进化”之“张三世”789

四 “大同世界”之“大一统”802

五 儒学向近代转化的尝试812

第一○六章 皮锡瑞的今文经学思想826

一 生平与著述大要827

二 “通经所以致用”835

三 “尊孔必先明经”839

四 “治经必宗汉学”844

五 “义理必兼考证”847

六 “学求心得,勿争门户”851

结语 儒家经学中的十二大价值观念——中国经典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解读862

一 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864

二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868

三 从家庭、社会观念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873

四 从国家、邦族、天下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878

后记8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