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经学与诗学 上 魏晋经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运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12826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魏晋经学与诗学 上 魏晋经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弁言1
上编 魏晋经学论31
概论 魏晋经学的整体考索31
一、引言:魏晋经学并未“中衰”31
二、复兴·繁荣:魏晋经学之发展36
三、多元·多样:魏晋经学之特点42
四、官学·私学:魏晋经学之传授51
五、古文·今文:魏晋经学之渊源59
六、国家政治:魏晋经学发展之内在动因66
七、社会传播:魏晋经学发展之外在动因71
八、结语:魏晋经学“中衰”说的终结75
第一章 延续崛起:三国经学考论77
一、崛起·新变:曹魏经学考论78
二、南风初开:东吴经学考论110
三、汉学遗响:蜀汉经学考论129
四、开宗立派:王肃经学考论145
第二章 拓展鼎盛:两晋经学考论164
一、深化·拓展:西晋经学考论166
二、繁荣·鼎盛:东晋经学考论192
三、南学·北学:两晋北方经学论222
第三章 专题研究(上):魏晋经学著作论243
一、扬弃与超越:论王弼《周易》学244
二、博取与抉择:论何晏《论语集解》——兼论王弼《论语释疑》267
三、通与变:论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289
四、征圣经而诘众传:论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312
第四章 专题研究(下):魏晋《诗经》学论337
一、依郑驳王:王基《毛诗驳》考论338
二、评骘异同:孙毓《毛诗异同评》考论358
三、训释名物:陆机《毛诗疏》考论374
附录394
魏晋经学著作一览表394
中编 魏晋诗学论431
概论 魏晋诗学理论体系及其嬗变431
一、引言:“一体两翼”的理论建构431
二、魏晋诗学的理论体系435
三、建安:儒家诗学的回音439
四、正始:玄学诗学的勃兴444
五、西晋:儒玄并存的格局448
六、东晋:玄释圆融的蕲向453
第一章 哲理诗性:经学诗学思想论461
一、哲理与诗性:论王弼《周易注》的诗学意义462
二、有限与无限:论王弼“得意忘象”的玄学转换484
三、文本与接受:论杜预《左传》学的诗学意义500
第二章 本同末异:儒家诗学思想论523
一、儒家诗学之回音:曹丕“本同”论524
二、由儒入玄之过渡:阮籍《乐论》论543
三、佛教语境之渗透:“缘情绮靡”论——陆机诗学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561
四、“英异宏逸”:《抱朴子》文学功能论584
五、“英异宏逸”:《抱朴子》文章美学论603
第三章 越名任心:玄学诗学思想论626
一、“声无哀乐”:嵇康音乐思想论627
二、本体“自然”:陆云诗学思想论648
三、“迹”与“所以迹”:郭象本体哲学论673
四、“迹”与“所以迹”:郭象本体诗学论698
五、“至虚为宗”:《列子注》美学意义论723
第四章 象外之趣:佛教诗学思想论749
一、论支遁“理中之谈”及其诗学意义751
二、论慧远之“神趣”说773
三、论僧肇“象外之谈”及其美学意义794
四、论“文外之旨”从佛学到诗学的意义转换817
第五章 史籍钩沉:《华阳国志》诗学意义论839
一、歌谣诗歌的地域性特征840
二、以史证诗的阐释学范式845
三、四言史述的咏史诗类型850
四、五言诗歌的文体学意义857
下编 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论865
概论 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之复杂性865
一、引言:“经学化诗学”的民族特点865
二、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生成论868
三、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本原论874
四、经学与魏晋诗学关系嬗变论880
第一章 理论过渡:经学影响诗学之途径885
一、论魏晋经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化887
二、论魏晋经学之学、术变迁912
三、意识形态、学术变迁与士风之嬗变936
第二章 生生互证:经学与玄释关系论958
一、共生·同源:经学与玄学的关系959
二、碰撞·融合:经学与佛学的关系983
三、依附·圆融:玄学与佛学的关系1010
第三章 生生之思:经学与诗学思想论1037
一、六经皆文:经学与诗学的关系1038
二、性情自然:玄学与诗学的关系1058
三、言意之辨:玄学与诗学的关系1083
四、般若性空:佛学与诗学的关系1101
第四章 生生之源:经学与诗学实践论1125
一、论经学与魏晋文学复古之风1126
二、论玄学与魏晋诗风之嬗变1149
三、论佛教与东晋诗风之新变1172
第五章 生生成艺:经学与诗性智慧论1197
一、论经学与诗性思维的关系1198
二、论经学与诗学审美范式的关系1224
三、论经学与诗学话语方式的关系1247
结语 亟待深入的研究视阈1271
主要引用书目1278
后记1290
热门推荐
- 3149323.html
- 1714398.html
- 1394786.html
- 1171067.html
- 1859666.html
- 23900.html
- 943246.html
- 2692466.html
- 2126984.html
- 2725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2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7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9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5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6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