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文学术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0971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00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817页
- 主题词:金文-研究-历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文学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铭文背景研究3
第一章 金文学名称考3
引论3
第一节 金文学术研究诸多相关概念解题4
第二节 金文学术研究学科释名6
第二章 青铜器的起源及其年代13
引论13
第一节 青铜器和青铜时代释名13
第二节 夏代青铜器的起源及其铜料来源19
第三节 从夏代的花纹到殷代的铭文25
第三章 夏代青铜文化传说的研究32
引论32
第一节 夏代青铜鼎和三足方鼎说释疑32
第二节 夏代青铜铸币的有无问题41
第四章 铭文产生的背景研究44
引论44
第一节 先秦时代诸说的考察48
第二节 从铭文内容看青铜器种类的划分53
第三节 古代金文学家的观点55
第四节 现代金文学家的观点56
第五节 张敞和金文学的成立59
第五章 铭文的分期和断代64
引论64
第一节 郭沫若、容庚三期说65
第二节 陈梦家五期说69
第三节 历法断代说70
第四节 铭文断代说70
第六章 铭文的铸刻和传拓75
引论75
第一节 铭文的铸字时期75
第二节 铭文的刻字时期76
第三节 铭文的传拓技术78
第四节 伪造铭文的现象83
第五节 铸刻铭文的位置86
第二编 铭文结构研究95
第一章 时间用语95
引论95
第一节 商代的历法和纪年96
第二节 周代的历法和纪年97
第三节 诸侯国的历法和纪年104
第二章 方国名和地名用语106
引论106
第一节 方国名106
第二节 方国泛指名116
第三节 方国国都名120
第四节 方国内普通地名120
第五节 方国内山水地名127
第三章 氏族名和人名用语129
引论129
第一节 王名130
第二节 血缘关系名137
第三节 商周古姓141
第四节 商周氏族148
第五节 私名155
第四章 器名用语158
引论158
第一节 宋代定名158
第二节 清代定名162
第三节 铭文与器名的关系164
第五章 词类用语166
引论166
第一节 连词166
第二节 副词167
第三节 感叹词170
第四节 语气词170
第五节 形容词171
第六节 介词175
第七节 代词175
第六章 嘏辞用语177
引论177
第一节 健康嘏辞178
第二节 吉利嘏辞178
第三节 忠孝嘏辞179
第七章 徽记用语181
引论181
第一节 族徽181
第二节 人名184
第三节 信仰191
第四节 原始神话198
第三编 铭文研究的种类和进展205
第一章 历史研究205
引论205
第一节 商代史205
第二节 西周史208
第三节 诸侯国史及家族史214
第二章 礼制研究221
引论221
第一节 燕飨221
第二节 习射222
第三节 册命225
第四节 嗣子227
第三章 宫制研究231
引论231
第一节 金文中所见宫考231
第二节 金文中所见周王室诸宫考232
第三节 金文中所见康氏诸宫240
第四节 金文中所见方位诸宫245
第五节 金文中所见诸师宫248
第六节 金文中所见其他诸宫251
第四章 庙制研究255
引论255
第一节 庙制溯源255
第二节 金文庙制研究的问题点258
第三节 金文中所见周王室诸庙考266
第四节 女子庙制275
第五节 金文中所见太室、大室考277
第六节 告庙制度研究280
第七节 毁庙制度研究285
第八节 迁庙制度研究287
第五章 祭祀制度295
引论295
第一节 用牲问题295
第二节 用舞人数问题297
第三节 盟约和宗庙用器298
第四节 宗庙祭品问题299
第五节 姓氏异同问题301
第六节 四时祭祀问题302
第七节 遘祭问题306
第六章 官制研究311
引论311
第一节 辅保类311
第二节 师官类312
第三节 ?徒类313
第四节 ?马类315
第五节 ?空类317
第六节 史官类318
第七节 宫廷官类320
第七章 军制研究325
引论325
第一节 西六师325
第二节 殷八师成周八师327
第三节 虎贲 虎臣328
第四节 乡遂和夷兵330
第八章 法制研究333
引论333
第一节 商周法制333
第二节 民法335
第三节 刑法336
第四节 军法337
第九章 兵器题铭339
引论339
第一节 “蚩尤以金作兵器”说的考察339
第二节 青铜兵器种类的发展和兵器铭文的特点340
第三节 青铜兵器上铸刻铭文的意义346
第四节 国内外青铜兵器及其铭文研究的历史回顾347
第四编 铭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353
第一章 两汉时期的金文学353
引论353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的出土和收藏357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362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365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文学368
引论368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的出土和收藏368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379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382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金文学386
引论386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的出土和收藏386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390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391
第四章 两宋时期的金文学392
引论392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的出土和收藏392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400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414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金文学444
引论444
第一节 殷周铜器的出土和收藏444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446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452
第六章 清代的金文学:殷周铜器的出土和收藏456
引论456
第一节 民间收藏456
第二节 传拓技术459
第七章 清代的金文学:金文研究著作概况466
引论466
第八章 清代的金文学:金文研究述评511
引论511
第一节 清代初期的金文研究511
第二节 清代中期的金文研究515
第三节 清代晚期的金文研究541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金文学560
引论560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的出土与收藏560
第二节 金文研究著作概况561
第三节 金文研究述评565
第十章 新中国的金文学:殷周青铜器的出土与收藏613
引论613
第一节 大陆殷周青铜器出土表613
第二节 大陆殷周青铜器的收藏616
第三节 台湾殷周青铜器的收藏622
第十一章 新中国的金文学:金文研究著作概况623
引论623
第一节 大陆金文研究著作表623
第二节 港台金文研究著作表633
第十二章 新中国的金文学:金文研究述评637
引论637
第一节 铭文著录类637
第二节 断代研究类641
第三节 铭文注释类654
第四节 文献研究类658
第五节 文字研究类669
第六节 港台学术著作类678
第十三章 欧美汉学界的金文研究686
引论686
第一节 传教士的金文研究687
第二节 金文传播研究689
第三节 殷周青铜器在欧美的流传和收藏692
第四节 欧美金文研究著作733
第五节 欧美汉学家的金文研究述评739
第十四章 日本汉学家的金文研究752
引论752
第一节 殷周青铜器在日本的流传和收藏752
第二节 日本金文研究著作758
第三节 日本汉学家的金文研究述评764
附编:金文关系大事年表784
跋799
热门推荐
- 1153696.html
- 1623235.html
- 196092.html
- 2235098.html
- 1141347.html
- 1521299.html
- 1257435.html
- 2719823.html
- 2201350.html
- 3548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0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6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6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