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畜繁殖原理及其应用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成侠,刘铁铮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1689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家畜育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家畜繁殖原理及其应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生殖器官及其机能4
第一节 生殖器官的发生4
一、性别未分期4
二、性腺的发生4
1.睾丸的形成;2.卵巢的形成;3.性腺的移位。10
三、生殖道的发生10
1.中肾管的变化;2.中肾旁管的变化;3副性腺的发生.12
四、外生殖器官的发生12
第二节 雄性生殖器官及其机能13
一、睾丸13
二、附睾17
1.精细管;2.间质细胞;3.脱离精细管后精子的环境。17
1.附睾管及其分泌物;2.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19
三、阴囊19
四、输精管20
1.精索;2.壶腹腺。21
五、副性腺21
1.精囊腺;2.前列腺;3.尿道球腺。22
六、尿生殖道22
七、阴茎22
1.勃起机制;2.龟头;3.包皮;4.神经分布。24
第三节 雌性生殖器官及其机能24
一、卵巢24
1.卵巢组织;2.卵泡发育;3.排卵机制;4.黄体形成。27
二、输卵管27
三、子宫29
四、子宫颈34
1.子宫颈内壁;2.子宫颈粘液。34
五、阴道和外阴部34
1.子宫内膜;2.切除子宫的影响;3.子宫血管系统;4.子宫的收缩力。34
第二章 有关繁殖的激素36
第一节 神经中枢和内分泌腺36
一、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36
二、边缘系统的作用38
三、神经分泌物39
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40
五、激素之间以及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42
第二节 促性腺激素43
一、垂体促性腺激素44
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0
1.垂体前叶的细胞类型;2.化学特性;3.生物学特性;4.对靶组织的作用机制;50
5.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比率;6.垂体促性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50
1.化学特性;2.生物学特性;3.在孕马血清中的浓度变化;52
4.孕驴血清和杂交对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变。52
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2
第三节 雌激素53
一、性腺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53
二、雌激素的来源和种类54
三、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途径55
四、在血和尿中的雌激素含量56
五、雌激素的生理效应56
1.阉割后对雌激素的反应;2.对催情的效应;3.对雄性动物的影响。59
六、对靶组织的作用机制59
七、植物中存在的雌激素60
第四节 孕激素62
1.对牧群的严重影响;2.从植物中提出的有效成分;3.雌激素对土壤的污染。62
一、孕酮及其同类物63
二、孕酮在腺体和血液中的水平63
1.在腺体内的含量;2.血液中的孕酮水平。65
三、孕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65
四、孕酮的生理效应66
第五节 雄激素67
一、雄激素的来源和种类67
二、雄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68
三、睾丸生产雄激素的能力70
四、雄激素的生理效应71
一、前列腺素的化学结构和种类73
1.去势的影响;2对雄性动物的作用;3.对雌性动物的影响。73
第六节 前列腺素73
二、血液中前列腺素的浓度75
三、前列腺素的生理效应75
1.对黄体溶解的作用;2.引起发情的效应;3.对雄性动物的作用。78
第七节 其他激素78
一、甲状腺素78
1.甲状腺素分泌的变化;2.甲状腺机能异常;3.对雌性动物的影响;4.对雄性动物的影响。二、肾上腺皮质激素80
三、松弛素81
四、催产素81
1.催产素的化学性质;2.血液中催产素的浓度1 3.对发情周期的影响;83
4.加速精子在生殖道内运行。83
五、松果腺激素83
六、抑制素84
1.松果腺激素的种类;2.松果腺激素与日照的关系。84
1.生化学性质;2.生理效应;3.对提高母绵羊繁殖力的前景。86
第八节 激素测定和国际标准86
一、激素的生物测定87
1.子宫增重反应;2.阴道涂片检查;3.蜕膜细胞反应;4.子宫碳酸酐酶的检查;88
5.副性腺和鸡冠发育的反应;6.排卵试验;7.抗坏血酸排空试验;8.卵巢组织氧化还原反应;9.卵巢增重反应。二、激素的免疫学测定88
1.放射免疫学测定;2.酶免疫学测定;3.免疫组织化学测定;4.其他免疫反应的测定;5.抗激素血清。三、激素的标准化和国际单位92
第三章 精液的生理和生化学94
第一节 精子的发生94
一、种细胞的分裂94
二、精子形成的形态变化95
三、精子发生周期和精细管上皮周期97
1.精细管上皮周期的阶段划分;2.牛和绵羊的精细管上皮周期;3.马和猪的精细管上皮周期;4.牦牛精细管上皮的超微结构及其周期。四、精细管上皮波104
五、精子发生的定量问题105
1.精子相对生产率的测定;2.精子绝对生产率的测定。106
六、精子发生需要的时间106
第二节 精子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107
一、精子的整体概观107
二、精子各部的超微构造108
1.头;2.颈;3.尾。112
三、精子的化学组成112
1.核酸;2.蛋白质和氨基酸;3.脂类;4.糖类;5.无机成分;6.酶。118
第三节 精液成分和理化学特性118
一、精清的功用118
二、精液的化学特性119
1.无机成分;2.果糖和糖醇;3.柠檬酸和其他有机酸;4.蛋白质成分;5.酶;6.脂类;7.维生素。三、同一次射精的成分差异126
四、精液的生物物理学特性127
一、糖酵解129
1.渗透压;2.导电性;3.酸碱度;4.比重;5.光学特性;6.色泽;7.粘度。129
第四节 精子的代谢活动129
1.精子分解糖类的能力; 2.糖酵解过程;3.果糖利用率。133
二、精子的呼吸133
1.精子呼吸的机制;2.精子的耗氧能力;3.呼吸商。135
三、脂类的代谢135
四、蛋白质的代谢136
第五节 精子的活动力136
一、精子的代谢机能与活动力的关系136
二、精子运动的力学分析137
三、精子的电阻抗特性137
四、精子的运动速率138
第六节 理化学因素对精子的影响139
一、温度的影响139
二、光照和辐射的影响142
1.高温的影响;2.冷休克的影响;3.超低温的影响;4.解冻的温度影响。142
三、氢离子浓度的影响144
四、电解质的影响145
五、渗透压的影响145
六、不同气相的影响147
七、稀释和浓缩程度的影响148
八、一些常用药品的影响149
1.磺胺类;2.抗生素;3.防冻剂;4.有害精子的药品。151
九、综合因素的影响151
第七节 精子的凝集作用152
一、精液的抗原性152
二、精子的凝集反应153
一、性成熟的标志154
第四章 性活动的规律154
第一节 初情期和性成熟154
二、影响性成熟的诸因素156
1.品种的差异;2.自然环境的影响;3.饲养管理条件;4.个体的关系。157
三、初配适龄157
第二节 性行为158
一、性行为的表现型式158
1.求偶;2.交配;3.射精;4.交配结束。159
二、交配的次数159
三、引起性行为的机制159
1.激素的机制;2.神经的机制;3.感官刺激;4.外激素及其对性行为的机制。163
四、影响性行为的诸因素163
一、性周期的阶段划分165
第三节 性周期概述165
1.遗传因素;2.生态环境;3.性经验;4.性抑制; 5.异性刺激。165
1.前情期;2.发情期;3.后情期;4.间情期;5.无情期。166
二、生活环境对性周期的影响166
1.繁殖的季节性;2.纬度的影响;3.光照作用;4.营养状况。170
三、发情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170
四、雄性动物性活动的周期性171
第四节 各种家畜发情周期的特征173
一、牛和水牛的发情周期173
1.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2.产后第1次发情;3.排卵时间;4.卵巢组织的变化;5.生殖道的组织变化;6.分泌物的变化;7.水牛的发情周期。二、马和驴的发情周期180
1.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2.产后第1次发情;3.排卵时间;183
4.卵巢的周期变化;5.生殖道的变化;6.阴道及其粘液涂片.183
三、猪的发情周期183
1.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2.产后和断乳后发情;3.排卵时间;4.内部生殖器官的变化;5.阴道及其粘液变化。四、绵羊和山羊的发情周期187
1.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时间;2.排卵时间;3.卵巢的变化;4.生殖道的变化;5.阴道粘液涂片;6.山羊的发情周期。五、家兔的发情周期191
第五章 卵子和受精生理193
第一节 卵子的形成193
一、卵子的发生193
二、卵子成熟的时期195
三、卵子的形态构造196
1.卵子的大小;2.卵子的细胞质;3.透明带。198
第二节 卵子的生活力198
一、卵子的新陈代谢198
1.卵子的生化学;2.卵子的呼吸;3.无氧条件下的卵子物质代谢;201
4.卵子的物质摄取能力。201
二、卵子在输卵管内的运行201
三、卵子的受精能力202
五、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203
四、未受精卵的结局203
第三节 在雌性生殖道内精子的生活205
一、精子的运行及其机制205
1.精子进入输卵管所需的时间;2.有助于精子运行的因素;3.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分布。二、在雌性生殖道内精子的存活力208
三、精子的获能209
1.获能前精子的状态;2.获能与失能;3.精子的再获能。211
四、顶体反应211
1.顶体结构的变化;2.顶体反应中的生化变化;3.顶体反应与精液保存。212
五、配子相逢212
第四节 受精过程213
一、精子侵入放射冠213
二、精子钻入透明带214
三、精子进入卵膜215
五、受精选择性216
四、原核形成及其配合216
六、远缘配子的受精218
七、体外受精218
1.体外受精的必要条件;2.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3.其他家畜的体外受精。221
第五节 异常受精221
一、多精子受精222
二、父本生殖和母本生殖223
三、孤雌生殖223
1.自然孤雌生殖;2.人工孤雌生殖。225
第六章 胚胎的发育和生长225
第一节 胚胎的早期发育225
一、卵裂225
二、囊胚和胚囊的形成227
1.卵裂的速率;2.卵裂期间的变化。227
1.猪的囊胚;2.反刍类的囊胚;3.马的囊胚;4.原肠胚。231
三、早期胚胎的迁移231
四、胚胎的体外培养232
五、胚胎的附植233
第二节 胎膜的形成和功用235
一、卵黄囊235
二、羊膜236
1.羊膜的形成;2.和其他胎膜的融合。237
三、绒毛膜237
四、尿膜238
1.尿膜和尿囊绒毛膜的形成;2.尿囊血管的分布。240
五、胎液240
一、胎盘的类型243
第三节 胎盘及其生理243
1.羊水;2.尿水;3.胎液的化学成分。243
二、上皮绒毛膜胎盘244
1.猪的胎盘;2.马的胎盘。246
三、结缔织绒毛膜胎盘246
1.胎盘突;2.牛的胎盘;3.绵羊的胎盘。249
四、内皮绒毛膜胎盘249
1.胎盘迷路;2.连接区;3.疏松区;4.血盘突。251
五、血性内皮型胎盘251
第四节 胚胎的营养251
一、营养的来源252
二、胎盘隔障252
三、胎盘的透过性253
四、氧的输入和消耗254
六、无机成分的透过257
1.胎盘的吸氧能力;2.胎儿血的含氧量;3.氧的饱和及消耗。257
五、水分的需要257
1.钠和钾;2.铁;3.镁;3.钙和磷;5.碘。262
七、含氮物质262
八、脂类263
九、碳水化合物264
第五节 发育规律265
一、胚胎发育的阶段265
二、胚胎发育的临界期266
三、胚胎死亡及其原因267
四、胚胎的生长率268
五、器官发育的变化270
一、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改变274
第六节 胎儿血液循环274
二、胎儿的血细胞275
三、血压和心率275
第七章 妊娠和分娩生理277
第一节 妊娠期的长短277
一、各种家畜的妊娠期限277
二、影响妊娠期长短的诸因素278
1.遗传因素;2.外界环境的影响;3.营养条件的影响;4.胎儿数目和性别。281
第二节 妊娠期间的内分泌变化281
一、雌激素281
1.排泄在尿中的雌激素;2.血液中含有的雌激素。284
二、孕激素284
三、促性腺激素286
1.尿中出现的孕激素;2.血液中的浓度变化;3.腺体内含有的孕酮量。286
四、胎儿分泌的激素287
1.下丘脑-垂体系统的建立与成熟;2.其他胎儿激素与生长的关系;3.胎儿的性腺激素。第三节 孕畜的生理变化289
一、母畜体的生长289
二、血液循环系统290
三、卵巢的变化291
1.母马的卵巢;2.反刍类的妊娠黄体;3.妊娠黄体的稳定性。294
四、子宫的变化294
五、子宫颈和阴道粘膜分泌物的变化295
第四节 发动分娩的诸因素296
一、分娩的神经机制296
二、内分泌的影响297
4.前列腺素与分娩;5.松弛素的出现;6.甲状腺素所起的效应。302
三、物理学内因302
1.催产素的急剧增加;2.孕酮和雌激素的关系;3.肾上腺皮质素对分娩的作用;302
四、胎儿和母体对发动分娩的机制303
第五节 分娩前胎儿和母体的生理状态303
一、胎儿在子宫内的状态304
1.关于胎位及胎向;2.胎势。305
二、胎儿血液循环的改变305
三、开始肺呼吸305
四、母体的生理变化306
1.临产时的征兆;2.血液学的变化;3.子宫的血流量;4.娩出的动力。310
五、关于诱导分娩310
第六节 分娩和产后期的过程310
一、子宫颈开口期311
二、胎儿产出期311
三、胞衣排出期313
四、产后子宫的复原和防卫机制314
1.子宫复原的形态学变化;2.子宫复原所需的时间;3.子宫的防卫机制。318
第八章 泌乳和哺乳318
第一节 乳腺及其发育318
一、乳腺的发生318
二、乳腺实质组织的微细结构319
1.腺泡;2.腺小叶和管道系统。321
三、乳头321
四、乳腺的血管神经系统321
五、乳腺的生长发育322
1.出生后到妊娠前的乳腺;2.妊娠期的乳腺。323
第二节 激素对乳腺生长和泌乳的作用323
一、卵巢激素的作用323
二、生乳素324
1.生乳素的来源;2.生物学特性;3.生乳素的生物测定;4.血和乳中生乳素的浓度。三、促肾上腺皮质素325
1.与其他激素对泌乳的协同作用;2.肾上腺皮质素对乳腺的作用。326
四、生长激素326
五、甲状腺素327
第三节 泌乳328
一、泌乳的生化学基础329
二、泌乳的发动329
1.发动泌乳的激素;2.发动泌乳的内分泌机制。331
三、泌乳的维持331
1.垂体激素对维持泌乳的作用;2.雌激素对维持泌乳的作用。332
第四节 排乳332
一、排乳的反射机制332
1.排乳的反射弧;2.吮乳的反射性刺激;3.挤乳间隔时间的影响;4.物理刺激对排乳的意义。二、催产素和前列腺素对排乳的作用336
1.排乳所需的催产素水平;2.对排乳的反应;3.排乳中前列腺素对催产素的影响。三、排乳时乳腺的内压变化337
四、排乳不完全对泌乳的影响339
第五节 乳成分的合成和来源339
一、乳脂341
1.乳脂成分的来源;2.腺泡内乳脂的分泌。343
二、乳糖343
三、乳蛋白344
1.乳蛋白的组成;2.乳蛋白的合成。345
四、矿物质345
五、维生素347
第六节 乳的成分及其变化348
一、乳的一般成分348
二、乳的异常成分349
1.抗生素;2.放射性微粒。351
三、乳成分变化的影响因素351
1.挤乳过程和残留乳的影响;2.挤乳间隔时间;3.不同的泌乳阶段;4.外界环境的影响。四、初乳的成分354
1.免疫球蛋白;2.矿物质和维生素。356
第七节 母性行为与哺乳356
一、临产前的母性行为356
二、产后的母性表现357
三、哺乳358
1.母性的哺乳行为;2.为异母仔畜哺乳;3.断乳。359
四、幼畜的吮乳359
1.固定乳头;2吮乳次数;3.吮乳和挤乳活动的比较。361
第九章 繁殖力和不孕性361
第一节 有关繁殖力的诸因素361
一、年龄与繁殖力361
二、遗传与繁殖力363
三、环境与繁殖力364
1.环境温度;2.光照;3.人工辐射;4.纬度影响。367
四、饲养管理与繁殖力367
第二节 营养对繁殖力的影响368
一、营养水平368
二、蛋白质370
三、脂肪371
四、维生素371
1.维生素A;2.维生素B属;3.维生素E。373
五、矿物质373
1.磷和钙;2.微量元素。374
六、营养与内分泌的关系374
一、孪生的类型376
二、母牛的孪生376
第三节多产性376
三、马驴的双胎378
四、绵羊的多产性378
五、猪的多产性379
第四节 配种能力380
一、精液生产能力的测验380
1.采取连续采精的方法;2.精液排空试验。382
二、交配前刺激的效应382
三、最大交配能力383
第五节 性别及其控制385
一、性比率385
二、性别控制386
三、胚胎性别鉴定388
1.利用饲养类型及其营养水平;2.配偶年龄的影响。3.精液处理;4.控制交配。388
1.利用H—Y抗体的免疫学诊断;2.检查羊膜细胞;3.检查性染色质。389
第六节 性别异常389
一、细胞遗传学的解释389
1.核型分析;2.染色体变型;3.镶嵌体和嵌合体;4.性染色质异常。393
二、半雌雄体393
三、异性孪生不孕症393
四、远缘杂交的结果394
1.骡的不孕性;2.绵羊和山羊杂交的可能性;3.克服牦牛和牛杂交的不孕性。397
第七节 不孕性397
一、不孕与空怀的区别397
二、不孕的病因学分析398
三、母畜的繁殖障碍398
1.卵巢机能障碍;2.受精障碍;3.子宫疾患;4.死胎;5.流产;6.难产;7.产后并发症。四、公畜的繁殖障碍402
一、通过抑制发情的同期发情404
第一节 发情同期化404
第十章 现代的应用繁殖技术404
二、通过溶解黄体的同期发情405
三、利用促性腺激素的同期发情407
第二节 人工授精407
一、人工授精的优点和概况407
二、采精408
1.假阴道采精法;2.电刺激采精法;3.按摩采精法。409
三、精液检查409
1.精子活力;2.精子浓度;3.异常精子;4.精子抗力;5.精子存活力;6.美蓝褪色反应。四、稀释液及其成分412
1.稀释液具备的条件;2.卵黄;3.牛乳;4.糖类;5.甘油;6.抗生素;7.缓冲剂;8.特殊作用的添加剂。五、精液的室温保存415
1.牛和水牛精液的室温保存;2.猪精液的室温保存;3.鲜精和冻精在猪的效果比较。六、精液的低温保存419
第三节 冷冻精液420
一、牛和水牛的冷冻精液420
1.冷冻前的精液处理;2.安瓿精液;3.颗粒精液;4.细管精液;5.冷冻精液的贮存;6.解冻方法;7.水牛的冷冻精液。二、绵羊的冷冻精液425
三、马的冷冻精液426
1.颗粒精液;2.细管精液;3.塑料薄膜和铝袋冷冻精液;4.安瓿冷冻精液。428
四、猪的冷冻精液428
五、家兔的冷冻精液430
六、家禽的人工授精与冷冻精液430
七、授精(输精)方法432
八、冻干精液432
第四节 胚胎移植433
一、牛的胚移434
1.超数排卵;2.采卵;3.保存和培养方法;4.胚胎冷冻保存;5.移植技术。440
二、绵羊和山羊的胚移440
三、马的胚移441
四、猪的胚移442
第五节 胚胎分割技术444
五、家兔的胚移444
二、分割胚的保存445
一、微外科操作法445
三、牛分割胚的冷冻及移植446
四、羊和猪的分割胚移植450
五、马的分割胚移植451
六、家兔胚胎的分割451
第六节 早期妊娠诊断452
一、超声波诊断法452
二、从体液测出激素和其他物质的诊断法453
1.乳中孕酮的诊断; 2.血浆孕酮的诊断;3.血小板计数的妊娠诊断;455
4.体液中测出溶酶体酶的早期妊娠诊断。455
三、免疫学的妊娠诊断455
四、阴道和子宫颈粘液的检查457
1.血凝抑制反应;2.酶免疫测定法;3.从粪中测出雌激素。457
1.传统的临床阴道检查; 2.子宫颈粘液的涂片检查。458
五、阴道粘膜活组织的检查458
六、眼球巩膜血管的检查458
七、腹腔镜(内窥镜)的检查458
第七节 免疫学在提高繁殖力上的应用459
一、酶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范围459
二、抗激素免疫与多胎素460
三、单克隆抗体的试验与运用461
四、免疫学在繁殖上的应用和展望461
第八节 略论生物技术或生物工程463
结语465
附:英文目录468
热门推荐
- 2728817.html
- 2068005.html
- 228043.html
- 1421028.html
- 1542184.html
- 2571364.html
- 3672167.html
- 2816307.html
- 274621.html
- 2681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1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9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6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6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2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