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
  • 戴伏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820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常用分立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1

1.1 阻容元器件1

1.1.1 电阻器1

第一部分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应用电路1

1.1.2 电容器8

1.2 电感器与变压器14

1.2.1 电感器14

1.2.2 变压器17

1.3.1 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法20

1.3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与场效应管20

1.3.2 二极管22

1.3.3 三极管24

1.3.4 场效应管26

1.4 继电器27

1.4.1 超小型电磁继电器27

1.4.2 固态继电器29

2.1.2 集成电路的型号命名法34

2.1.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34

2.1 数字集成电路34

第二章 常用中小规模集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34

2.1.3 数字集成电路简介和使用注意事项35

2.2 模拟集成电路38

2.2.1 模拟集成电路的类型、特点和结构38

2.2.2 常用模拟集成电路38

第三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应用电路48

3.1 半导体管基本应用电路48

3.1.1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48

3.1.2 三极管的基本应用举例52

3.1.3 场效应管的基本应用举例54

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55

3.2.1 反相放大器55

3.2.2 同相放大器55

3.2.3 差动放大器56

3.2.4 加(减)法器56

3.2.5 微分器57

3.2.7 窗比较器58

3.2.6 积分器58

3.2.8 正弦波振荡器59

3.2.9 方波发生器60

3.2.10 阶梯波发生器60

3.2.11 交流电压放大器61

3.2.12 单电源供电的交流电压放大器62

3.3 集成逻辑门及其基本应用63

3.3.1 TTL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及使用规则63

3.3.2 CMOS电路的主要参数及使用规则64

3.3.3 集成逻辑门的基本应用65

3.4 集成触发器及其基本应用69

3.4.1 集成触发器的触发方式与选用规则69

3.4.2 D触发器的基本应用70

3.4.3 J-K触发器的基本应用71

3.4.4 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应用73

3.5 集成电路定时器555及其基本应用76

3.5.1 555的内部结构及性能特点76

3.5.2 555组成的基本电路及应用77

4.1.2 设计单元电路83

4.1.1 选择总体方案83

4.1.3 参数计算83

第二部分 基础电子电路设计83

4.1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概论83

第四章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83

4.1.4 选择元器件84

4.1.5 绘总体电路图86

4.1.6 电路的组装与调试86

4.1.7 设计报告的撰写88

4.2 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89

4.2.1 双极型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89

4.2.2 场效应管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98

4.2.3 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101

4.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104

4.3.1 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时要考虎的问题105

4.3.2 设计方法及举例106

4.4.2 功放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分析与设计示例113

4.4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113

4.4.1 由功放管构成的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考虑113

4.4.3 集成功率放大器115

4.5 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117

4.5.1 有源滤波器设计的一般考虑117

4.5.2 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与性能参数119

4.5.3 滤波器的快速设计方法119

4.5.4 设计举例127

4.6.1 正弦波振荡电路129

4.6 波形产生电路129

4.6.2 LC振荡电路的设计考虑与调试问题132

4.6.3 函数发生器的设计135

4.7 集成稳压电源设计141

4.7.1 集成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141

4.7.2 固定式集成稳压电源的设计142

4.7.3 固定式集成稳压电源的扩展应用144

4.7.4 可调式集成稳压电源设计146

5.1.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49

5.1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49

第五章 数字电路的设计149

5.1.2 利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151

5.1.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的扇入限制159

5.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160

5.2.1 触发器激励信号和转移特性之间的关系160

5.2.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161

5.2.3 利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169

5.3.1 数字系统设计步骤176

5.3 数字系统设计简介176

5.3.2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181

5.3.3 TTL和CMOS电路的接口189

5.3.4 数字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术190

第三部分 电子测量知识与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技术简介193

第六章 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与电子元器件的测量193

6.1 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193

6.1.1 电子测量的方法193

6.1.2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96

6.1.3 测量数据的处理197

6.2.1 电阻的测量199

6.2 电路基本元器件参数的测量199

6.2.2 电容的测量202

6.2.3 电感的测量203

6.2.4 二极管的测量205

6.2.5 三极管的测量207

6.2.6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的测量208

6.2.7 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量209

7.1.1 直流电压的测量213

第七章 常用电信号的测量213

7.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213

7.1.2 交流电压的测量215

7.1.3 分贝测量法219

7.1.4 直流电流的测量220

7.1.5 交流电流的测量221

7.2 信号波形参数的测量222

7.2.1 时间的测量222

7.2.2 频率的测量224

7.2.3 相位的测量225

第八章 电路基本性能指标的测量227

8.1 放大器静态的测量227

8.1.1 双极型半导体管单级放大电路227

8.1.2 场效应管单级放大电路228

8.1.3 晶体管多级放大电路228

8.1.4 差分放大电路229

8.1.5 集成运算放大器230

8.2.2 差分放大器放大倍数的测量231

8.2 放大器放大倍数的测量231

8.2.1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231

8.2.3 功率放大倍数的测量233

8.3 放大器输入阻抗的测量233

8.3.1 输入电阻Ri的测量233

8.3.2 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Zi的测试235

8.4 放大器输出阻抗的测量236

8.5 失真度的测量237

8.4.1 伏—安法测试输出电阻值Ro237

8.4.2 半电压法测试输出电阻值Ro237

8.5.1 非线性失真度的定义238

8.5.2 抑制载波法测量非线性失真度238

8.6 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239

8.6.1 点频法测试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239

8.6.2 扫频测试法测试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240

8.6.3 大信号带宽的测试240

8.8 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量241

8.7 放大器相—频特性的测量241

8.9 电路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242

8.9.1 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测试242

8.9.2 电压比较器传输特性曲线的测试243

8.10 振荡电路的测量244

8.10.1 振荡幅度的测量244

8.10.2 振荡频率的测量244

8.10.3 频率稳定度的测量244

8.10.4 静态工作点电流ICQ的测量244

9.1 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45

第九章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术简介245

9.2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整机装配247

9.2.1 机心部件装配工序247

9.2.2 咏梅83-833A型袖珍收音机的整机装配工序247

9.3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整机调试248

9.3.1 外观检查248

9.3.2 调试工作点电流和开机试听248

9.3.3 调试低频放大部分的最大功率输出和总增益及额定输出时的失真度249

9.3.4 调整中频250

9.3.5 统调外差跟踪(校准频率刻度和调整补偿)251

9.3.6 全部性能测试253

9.4 收音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254

9.4.1 完全无声故障检修254

9.4.2 电台声音时响时不响故障检修255

9.4.3 本机振荡电路故障检修255

10.2 FPGA、CPLD和ASIC比较257

10.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257

第十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257

第四部分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257

10.3 Altera公司MAX7000系列产品简介258

10.3.1 概述259

10.3.2 功能描述260

10.3.3 器件描述260

第十一章 MAX+PLUSII入门和AHDL简介262

11.1 MAX+PLUSII入门262

11.1.1 MAX+PLUSII学习版的安装262

11.1.2 菜单界面简介264

11.1.3 逻辑设计的原理图输入和文本输入266

11.2 项目的编译、仿真和器件编程273

11.2.1 设计项目的编译273

11.2.2 波形文件的建立和模拟仿真278

11.2.3 定时分析280

11.2.4 器件编程281

11.3 AHDL基础283

11.3.1 AHDL的基本元素284

11.3.2 AHDL设计的基本结构290

11.3.3 AHDL设计实例与练习304

第十二章 Protel99原理图设计307

12.1 Protel软件的发展演变307

12.2 Protel99的组成特点307

12.2.1 原理图设计系统Schematic的特点308

12.2.2 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PCB的特点309

12.3 Protel99初步310

12.3.2 Protel99的启动和退出311

12.3.1 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311

12.3.3 Protel99菜单栏312

12.3.4 工具栏313

12.3.5 进入各种编辑器313

12.4 原理图的设计316

12.4.1 原理图的设计步骤316

12.4.2 原理图文件的管理316

12.4.3 原理图文件的绘制318

12.4.4 原理图文件的输出326

12.5 生成网络表文件328

12.5.1 网络表的作用与格式329

12.5.2 由原理图生成网络表329

第十三章 Protel99印制电路板设计331

13.1 印制电路板的布线流程331

13.2 进入PCB编辑器332

13.3 PCB画面管理332

13.3.1 画面的放大333

13.3.2 自定义放大区域333

13.3.3 显示以光标为中心的屏幕333

13.3.4 画面的缩小333

13.3.5 将屏幕缩放到可显示整个电路板333

13.3.6 采用上次显示比例显示334

13.3.7 更新画面334

13.3.8 窗口管理334

13.4 设计电路板工作层面335

13.4.1 工作层面的类型说明335

13.3.9 PCB编辑器各工具栏、状态栏、管理器的打开与关闭335

13.4.2 Protel99工作层面的设计步骤337

13.4.3 Protel99工作层面显示颜色的设定338

13.4.4 设置各项特殊功能339

13.5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340

13.5.1 手动制版340

13.5.2 自动制板342

13.6 双面板设计365

14.1.1 EDA技术与Pspice的起源368

第十四章 OrCAD Pspice简介与电路图绘制368

14.1 OrCAD Pspice概述368

14.1.2 OrCAD Pspice的特点369

14.1.3 OrCAD Pspice中的常用术语371

14.2 OrCAD Capture与电路图绘制373

14.2.1 启动OrCAD Capture环境373

14.2.2 新建项目及载入元件库375

14.2.3 绘图页环境设置377

14.2.4 绘制电路原理图380

第十五章 OrCAD Pspice仿真分析393

15.1 Pspice基本仿真分析394

15.1.1 直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Detail)394

15.1.2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396

15.1.3 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401

15.1.4 瞬态特性分析(Transient Analysis)408

15.1.5 Pspice仿真分析的应用实例410

15.2 Pspice数/模混合电路仿真分析412

15.2.1 组合逻辑电路仿真412

15.2.2 时序逻辑电路仿真415

15.2.3 数字模拟混合电路仿真416

附录1 部分常用半导体管主要参数419

附1.1:半导体二极管类419

附1.1.1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419

附1.1.2 发光二极管420

附1.1.3 双基极二极管(单结晶体管)420

附1.2.1 半导体三极管421

附1.2 半导体二极管及场效应管421

附1.1.5 整流桥421

附1.1.4 晶闸管421

附1.2.2 场效应半导体管422

附录2 部分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集成定时器简介424

附2.1 部分集成运算放大器极限参数及引脚排列424

附2.2 集成运算放大器一些补偿及调整引脚举例说明428

附2.2.1 失调调整引脚(OA)举例说明428

附2.2.3 偏置/程控电流引脚(BI)举例说明429

附2.2.2 增益频率补偿引脚(COMP)举例说明429

附2.3 集成定时器555及556引脚排列及功能表430

附录3 常用TTL数字集成电路431

附3.1 TTL数字集成电路索引431

附3.2 常用TTL数字集成电路引脚及功能434

附录4 常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452

附4.1 CMOS数字集成电路索引452

附4.2 常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引脚及功能454

附5 部分常用元器件符号对照表458

参考文献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