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与移动网络结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线与移动网络结构
  • Yi-Bing Lin,(美)Imrich Chlamtac著;方旭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0220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线与移动网络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目录1

1.1 PCS结构2

1.2 蜂窝电话技术4

1.2.1 先进移动电话业务(AMPS)4

1.2.2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5

1.2.3 EIA/TIA IS-136数字蜂窝系统5

1.3 无绳电话和低层PCS技术6

1.3.1 第二代无绳电话(CT2)6

1.2.4 EIA/TIA IS-95数字蜂窝系统6

1.3.2 欧洲数字无绳电话(DECT)7

1.3.3 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7

1.3.4 个人接入通信系统(PACS)7

1.3.5 开放的系统8

1.4 第三代无线系统8

1.5 总结9

1.6 复习问题9

第2章 移动性管理11

2.1 切换12

2.1.1 基站间切换12

2.1.2 系统间切换13

2.2 漫游管理15

2.3 7号信令下的漫游管理16

2.3.1 注册17

2.3.2 呼叫发送19

2.4 CT2的漫游管理21

2.4.1 基本公共CT2系统(单向呼叫)21

2.4.2 “结合处相遇”CT2系统(双向呼叫)22

2.5 总结23

2.6 复习问题24

3.1 切换检测26

第3章 切换管理:检测与分配26

3.2 切换检测策略30

3.2.1 移动台控制的切换(MCHO)30

3.2.2 网络控制的切换(NCHO)31

3.2.3 移动台辅助的切换(MAHO)31

3.2.4 切换失败32

3.3 信道分配32

3.3.1 非优先方案和预留信道方案33

3.3.2 排队优先方案33

3.3.3 半速率方案35

3.3.4 实现问题36

3.4 总结37

3.5 复习问题37

第4章 切换管理:无线链路转换38

4.1 链路转换类型38

4.2 硬切换39

4.2.1 MCHO链路转换39

4.2.2 MAHO/NCHO链路转换41

4.2.3 半速率MCHO链路转换43

4.3 软切换44

4.3.1 加入一个新基站45

4.3.2 去除一个基站46

4.4 总结47

4.5 复习问题47

第5章 IS-41网络信令49

5.1 7号信令系统49

5.2 互联和消息路由51

5.3 采用TCAP进行移动性管理52

5.4 采用ISUP进行PCN/PSTN呼叫控制56

5.5 总结59

5.6 复习问题60

6.1.1 切换测量61

第6章 IS-41系统间切换和认证61

6.1 IS-41系统间切换61

6.1.2 切换转送62

6.1.3 切换回送63

6.1.4 切换到第三方及路径最小化65

6.1.5 对IS-41系统间切换的评价67

6.2 IS-41认证67

6.2.1 TSB-51的私密性和认证68

6.2.2 无共享方案(WS)68

6.2.3 共享方案(S)71

6.2.4 自适应算法:AA173

6.2.5 自适应算法:AA274

6.3 总结76

6.4 复习问题76

第7章 PACS网络信令77

7.1 PACS网络组成79

7.1.1 AIN/ISDN交换机79

7.1.2 AIN SCP79

7.1.3 智能外设80

7.2 PACS网络接口80

7.2.2 ISDN接口81

7.2.1 AIN接口81

7.3 AIN/ISDN联网82

7.3.1 由PRCU发起的NCA信令83

7.3.2 由VLR发起的NCA信令83

7.4 注册85

7.5 呼叫发起86

7.6 呼叫终结87

7.7 系统间切换89

7.8 特点交互92

7.9 总结93

7.10 复习问题93

8.1.1 移动终端系统(M-ES)94

第8章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94

8.1 CDPD结构94

8.1.2 移动数据库站(MDBS)95

8.1.3 移动数据中间系统(MD-IS)96

8.2 CDPD空中接口96

8.3 无线资源分配97

8.4 漫游管理99

8.5 总结100

8.6 复习问题101

9.1.1 移动台102

第9章 GSM系统概述102

9.1 GSM体系结构102

9.1.2 基站系统105

9.1.3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106

9.1.4 无线接口106

9.2 位置跟踪和呼叫建立109

9.3 安全性111

9.4 数据业务112

9.4.1 HSCSD113

9.4.2 GPRS114

9.5 非结构性附加业务数据115

9.6 总结116

9.7 复习问题117

第10章 GSM网络信令118

10.1 GSM MAP业务框架120

10.2 MAP协议机122

10.3 MAP对话122

10.4 MAP业务原示例125

10.5 总结128

10.6 复习问题129

第11章 GSM移动性管理130

11.1 GSM位置更新131

11.1.1 基本位置更新过程131

11.1.2 基本呼叫发生和终结规程135

11.2 移动性数据库136

11.3 故障恢复137

11.3.1 VLR故障恢复137

11.3.2 HLR故障恢复139

11.4 VLR辨识算法140

11.5.1 算法O-Ⅰ:注册143

11.5 VLR溢出控制143

11.5.2 算法O-Ⅱ:删除144

11.5.3 算法O-Ⅲ:呼叫发起144

11.5.4 算法O-Ⅳ:呼叫终结145

11.6 总结147

11.7 复习问题147

第12章 GSM短消息业务149

12.1 SMS体系结构149

12.2 SMS协议分层151

12.2.1 短消息转换层151

12.2.2 短消息中继层152

12.2.3 连接管理子层153

12.3 移动台发起的消息传递154

12.4 移动台终结的消息传递157

12.5 DTE-DCE接口160

12.6 总结161

12.7 复习问题162

第13章 GSM国际漫游163

13.1 GSM呼叫建立164

13.2 降低国际呼叫发送成本165

13.2.1 解决方案1165

13.2.2 解决方案2167

13.2.3 解决方案3168

13.2.4 解决方案4169

13.3 总结170

13.4 复习问题171

第14章 GSM操作、管理和维护172

14.1 呼叫记录功能175

14.1.1 资费管理176

14.1.2 数据收集177

14.2 性能检测和管理177

14.3 用户和业务数据管理179

14.4 总结180

14.5 复习问题181

第15章 移动号码便携性182

15.1 固定网络的号码便携性183

15.1.1 呼叫建立额外成本185

15.1.2 系统初始化建立成本186

15.1.3 用户转移成本186

15.1.4 成本恢复187

15.2 移动网络的号码便携性188

15.3 移动号码便携性机制189

15.3.1 信令中继方案1(SRA1)190

15.3.2 信令中继方案2(SRA2)191

15.3.3 全呼叫询问方案1(ACQ1)193

15.3.4 全呼叫询问方案2(ACQ2)193

15.4 移动号码便携性实现的成本194

15.5 总结195

15.6 复习问题196

第16章 移动网络的VoIP业务197

16.1 网络上的GSM197

16.2.1 H.323网络199

16.2 iGSM无线VoIP解决方案199

16.2.2 iGSM结构200

16.3 iGSM规程和消息流程201

16.3.1 注册201

16.3.2 撤消注册203

16.3.3 向IP网络发送呼叫204

16.4 实现问题206

16.4.1 降低GSM拉长号效应206

16.4.2 由于用户移动性导致的错误路由207

16.6 复习问题211

16.5 总结211

第17章 移动预付业务213

17.1 移动预付业务214

17.2 无线智能网络方案215

17.2.1 WIN呼叫的发起215

17.2.2 WIN呼叫的终结216

17.2.3 WIN预付充值217

17.3 业务节点方案217

17.4 热计费方案218

17.4.1 热计费预付业务初始化和呼叫发起219

17.4.2 热计费客户查询和充值220

17.5 基于手机的方案221

17.5.1 SIM卡问题222

17.5.2 基于手机的预付呼叫发起222

17.5.3 基于手机的预付充值224

17.6 预付解决方案的比较225

17.6.1 漫游至其他网络225

17.6.2 可扩展性226

17.6.3 欺骗风险226

17.6.4 初始系统建立226

17.6.5 业务特点227

17.8 复习问题228

17.7 总结228

17.6.6 实时费率228

第18章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230

18.1 GPRS功能组230

18.2 GPRS结构231

18.3 GPRS网络节点234

18.3.1 移动台235

18.3.2 基站系统236

18.3.3 GPRS支持节点236

18.3.4 HLR和VLR238

18.4.1 Um接口239

18.4 GPRS接口239

18.4.2 Gb接口243

18.4.3 Gn和Gp接口245

18.4.4 Gs接口246

18.4.5 Gi接口247

18.5 GPRS规程248

18.5.1 GPRS附着与分离规程248

18.5.2 PDP语境规程250

18.5.3 组合RA/LA更新规程252

18.6 GPRS计费253

18.7 从GSM到GPRS的演进255

18.8 总结257

18.9 复习问题257

第19章 无线应用协议(WAP)259

19.1 WAP模型259

19.2 WAP网关261

19.3 WAP协议262

19.3.1 无线数据报协议(WDP)262

19.3.2 无线传输层安全(WTLS)262

19.3.4 无线会话协议(WSP)263

19.3.5 无线应用环境(WAE)263

19.3.3 无线事务协议(WTP)263

19.3.6 WAP协议层要点264

19.4 WAP用户代理信息表和缓存264

19.4.1 用户代理信息表264

19.4.2 缓存模型264

19.5 WAP的无线承载者265

19.6 WAP开发工具267

19.7 “移动台应用执行环境”268

19.9 复习问题269

19.8 总结269

第20章 异构型PCS271

20.1 PCS系统集成的类型271

20.1.1 相似无线技术、相同网络技术(SRSN)272

20.1.2 不同无线技术、相同网络技术(DRSN)272

20.1.3 不同无线技术、不同网络技术(DRDN)272

20.2 层切换272

20.3 SRSN/DRSN的注册273

20.4 DRDN注册274

20.4.1 单方注册275

20.5 呼叫发送276

20.4.2 多方注册276

20.6 用户识别符和HPCS移动台279

20.7 总结281

20.8 复习问题281

第21章 第三代移动业务283

21.1 第三代系统(3G)的范式迁移283

21.2 W-CDMA和cdma2000284

21.3 核心网络的改进286

21.4 3G的服务质量(QoS)289

21.5 3G手机的无线操作系统290

21.5.2 EPOC291

21.5.1 无线操作系统实例291

21.6 3G系统和场强试验292

21.6.1 DoCoMo的W-CDMA场强试验292

21.6.2 朗讯cdma2000系统295

21.7 其他试验系统296

21.8 对制造和运营商技术的影响299

21.8.1 对基础设施技术的影响299

21.8.2 对移动运营商的影响300

21.9 总结301

21.10 复习问题301

22.1 寻呼网络结构302

第22章 寻呼系统302

22.2 用户接入接口304

22.2.1 Telocator字母数字输入协议(TAP)305

22.2.2 Telocator消息入口协议(TME)306

22.3 系统之间接口307

22.4 空中接口308

22.4.1 POCSAG308

22.4.2 ERMES309

22.5 总结310

22.6 复习问题310

23.1 无线本地环路结构312

第23章 无线本地环路(WLL)312

23.2 使用问题315

23.3 TR-45业务描述315

23.4 无线本地环路技术316

23.4.1 基于卫星的系统316

23.4.2 基于蜂窝的系统317

23.4.3 低层PCS或基于微蜂窝的系统317

23.4.4 固定无线接入(FWA)系统318

23.5 WLL产品实例318

23.5.1 HNS终端地球站Quantum系统318

23.5.3 HNS E-TDMA320

23.5.2 朗讯无线用户系统320

25.5.4 PACS WLL系统321

23.5.5 高通QCTel322

23.6 WLL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323

23.7 总结326

23.8 复习问题327

第24章 无线企业网328

24.1 企业电话328

24.2 企业定位系统330

24.3 蓝牙332

24.3.2 其他蓝牙协议333

24.3.1 蓝牙核心协议333

24.3.3 蓝牙使用模型334

24.4 企业PCS:办公室级334

24.4.1 局域无线:一个WPBX实例335

24.4.2 WPBX的容量规划335

24.5 企业PCS:企业级337

24.6 总结339

24.7 复习问题339

索引341

参考文献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