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利的回归 高等教育凭单制理念、模式、运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权利的回归 高等教育凭单制理念、模式、运作
  • 刘优良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422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权利的回归 高等教育凭单制理念、模式、运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文献综述6

(一)国外研究综述7

(二)国内研究综述13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22

(一)基本概念22

(二)理论假设25

四、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28

(一)创新点28

(二)研究方法34

(三)结构安排35

五、小结37

第二章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概念基础39

一、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内涵与特征39

(一)教育凭单制的历史渊源39

(二)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内涵41

(三)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特征45

二、高等教育凭单制的模型范式48

(一)教育凭单制度模型的发展轨线49

(二)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基本范式53

三、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动力因素54

(一)财政危机动力54

(二)经济发展动力55

(三)行政转型动力55

(四)商业利益动力56

(五)平民主义动力56

(六)信息技术动力57

四、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理论依据58

(一)政府失败理论58

(二)市场失灵理论59

(三)公共产品理论60

(四)服务的安排和生产理论60

五、小结61

第三章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机理62

一、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作流程62

(一)设计与动员63

(二)执行与实施65

(三)监测与评估68

二、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优势70

(一)竞争理念71

(二)伙伴理念72

(三)多元理念72

(四)灵活理念73

(五)人本理念75

三、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风险78

(一)公益性风险79

(二)技术风险82

(三)管理风险84

四、小结86

第四章 中外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应用实践88

一、国外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实践88

(一)美国88

(二)荷兰105

(三)澳大利亚110

(四)俄罗斯113

二、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实践119

(一)背景119

(二)内容120

(三)评价123

三、中外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差异比较126

(一)传统文化差异126

(二)决策程序差异128

(三)政策合法性差异128

(四)适用范围差异130

四、小结133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可行性135

一、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必要性135

(一)改善拨款模式135

(二)转型教育行政137

(三)整合教育资源138

二、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条件140

(一)思想基础140

(二)市场保障140

(三)法治保障141

(四)实践空间141

三、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阻力142

(一)路径依赖过强143

(二)操作难度较大143

(三)利益集团反对144

(四)理论研究滞后145

四、小结146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制度设计147

一、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方案设计147

(一)方案目标与依据147

(二)学生资格与高校认证148

(三)资助标准和发放与兑换方式150

(四)经费来源与预期收益153

(五)考核与监督154

二、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行政伦理156

(一)强化责任意识156

(二)完善法制体系159

(三)健全信用保障161

三、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大学抉择164

(一)公立高校改制164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167

四、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公民参与171

(一)彰显公民权利171

(二)拓宽参与途径175

(三)发展中介组织178

五、小结182

结语183

参考文献189

后记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