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每天学点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珂苇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每天学点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美学入门篇:开启美学之门2
第一章 美形美态学问多——每天学点美学基本原理2
别跟我说你懂美——美之众说纷纭2
西方视野中的美2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美3
阿喀琉斯的脚踵3
你能从美学中学到什么5
不懂美学,你就不能解释这一切5
学习美学能帮助你成为审美的人6
学习美学能够让人获得自我的提升7
为什么红色有这么多象征含义——形式美8
红色会被赋予含义是因为它是太阳和血的外在形式8
红色被赋予多种不同的含义是因为形式美具有复杂性8
人们对红色的应用反映了形式美的多样性9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然美10
青山的妩媚就是自然美10
自然美的魅力来源于自然物的形式美和人文性格12
自然美是人类美感最好的源泉12
从“将相和”你看到了什么——社会美13
将相和体现了一种社会美13
人是社会美的中心,是美的最高形态15
人类生产劳动的美是最重要的社会美15
《第九交响曲》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狂热的骚动——艺术美15
《第九交响曲》带给了人们强烈的艺术美感16
艺术美对于大众往往具有勾魂摄魄的作用16
《第九交响曲》虽美但不能复制人们的真正情感16
“掷果盈车”与“洛阳纸贵”孰美——人的美18
人的美不仅是形体美还有心灵美18
以貌取人依然是人们的习惯19
“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人格美21
人格是社会的核心21
积极地与命运抗争还是微笑着接受苦难21
抨击黑暗不如去创造光明23
美+美=美?——整体美24
一个整体是否单纯决定着它的美感24
一个整体是否和谐决定着它的美感25
为什么有些人五官分开很漂亮,但组合在一起却不美呢——美的秩序26
整齐一律与错杂变化26
匀称与均衡26
节奏与韵律28
调和与对比28
第二章 你今天审美了吗——每天学点审美基本原理29
植物学家和诗人谁在审美——审美活动29
审美是一种不带实用功利目的的情感活动29
与外物构成审美关系的活动就是审美31
没有审美态度的审美就不是审美31
人们为什么要审美——审美需要31
看山看水实畅神3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33
审美需要是社会文明的标志33
俞伯牙为什么摔琴不奏——审美主客体的互动34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34
美是审美主客体互动的产物36
王维为什么要画“雪中芭蕉”——审美的主体性36
审美活动是一种最具主体性特征的活动38
审美主体可以自由地选择对象38
审美主体可以自由地“建造”审美对象38
为什么文人偏爱竹——审美价值39
竹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39
重视审美价值,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特点41
为什么距离能够产生美——审美距离41
审美距离是一种审美的力度41
正确把握审美距离才能获得美感43
充分利用距离去发现和捕捉美44
为何“人间万象模糊好”——朦胧美44
朦胧往往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44
朦胧美来自于人的审美错觉46
人类情感的逻辑、心理的法则原本就是朦胧的47
“不著一字”如何“尽得风流”——含蓄美47
含蓄往往能给人带来意味深长的美49
崇尚含蓄和含蓄美,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魅力49
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被认为是美的——缺陷美50
残缺美只是人们心里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50
缺陷、残缺给人真实感、亲切感50
缺陷美的存在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见证52
第三章 揭秘美感的庐山真面目——每天学点审美感觉原理53
为什么有人无法感受蒙娜丽莎的美53
向美心理始于物竞天择53
人与人之间有着美感力差异54
美感认知是可以遗传的54
审美倾向离不开后天培养56
“柳暗花明又一村”缘何成为千古佳句——审美心理和美感56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审美心理的表达56
美感是由美的事物引发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58
孔子缘何三月不知肉味——美感愉悦性59
美感能使身心愉悦59
美感的愉悦性可以冲淡愁情、减轻病痛61
如何区分“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优美感和崇高感61
优美感是一种温柔的喜悦62
崇高是一种艰难的美62
为什么人们既喜欢看喜剧又喜欢看悲剧——悲剧感和喜剧感64
悲剧能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65
喜剧是以令人发笑的形式给人以美感65
悲剧比喜剧更深刻67
金黄锃亮的宝剑与铜锈斑斑的宝剑到底谁美——美感与快感67
快感始终仅仅满足人们感官上的愉悦需要68
美感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净化68
美感VS快感70
为何“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美感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70
真正的美感无具功利70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72
美感一方面排斥功利,另一方面又联系着功利72
焦大会爱上林妹妹吗——美感的其同性与差异性73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73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75
第四章 人的美感从何而来——每天学点审美感知原理76
白居易为何“渐恐耳聋兼眼暗”——审美感官76
没有审美感官,再美的东西也无法进入人的大脑76
人类85%以上的审美感觉是依靠视听感官得到的77
人们还有一双感受美的“内在眼睛”77
其他的审美感官是否可有可无呢79
为什么创作需要一百只眼和一百只手——审美观察79
眼睛是审美心灵的窗口81
创作需要一百只眼睛和一百只手81
为何“蛙声十里出山泉”——审美直觉82
人能感受事物的美首先来源于直觉82
审美直觉是非理性的,也是一见钟情的82
为何情人眼中出西施——审美错觉84
言有尽而意无穷84
没有审美错觉,审美就会失去一道优美的风景线8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审美知觉86
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是一种审美知觉88
审美知觉让人进一步加深对美的印象88
四面楚歌为何能乱军心——审美表象89
四面楚歌引起了士兵对亲人的联想89
审美表象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之一89
“风摇翠竹”缘何“疑是故人来”——审美幻觉91
炽热专注的情感状态容易产生审美幻觉91
审美幻觉是一种不真实的审美知觉93
审美幻觉往往能引发人们的审美统觉93
为何罗丹要砍去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审美注意93
巴尔扎克雕像的手分散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注意94
审美注意常常在于反常、新奇、对比性的事物94
绘画如何能表现“香”——审美通感95
青年画匠运用了通感的手法96
审美通感使人产生更加丰富和强烈的美感97
第五章 为什么人会以貌取人——每天学点审美想象原理98
司汤达如何创作出了《红与黑》——审美想象98
审美想象是表现主体个性和趣味的想象98
审美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100
审美想象是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100
为什么艺术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创造性想象101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对美的享受过程101
创造性想象是人对审美记忆的整合103
创造性想象是点化丑的魔棒103
王羲之为何博众家之所长后能自成一体——再造性想象104
再造性想象是原有表象的整合过程104
鉴赏艺术作品需要双重的再造性想象104
再造性想象需要灵感思维的参与106
为什么很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梦境——无意想象107
梦是一种无意识想象的极端表现107
无意想象的对立面是有意想象107
无意想象可以激发艺术创作灵感109
人们为什么会创造出各种幻境——审美幻想109
审美幻想能将一切真实生活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110
积极的审美幻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110
消极的审美幻想是一种空想112
第六章 什么干扰了你的美感——每天学点审美情感原理113
为什么人们会被一些艺术品感动——审美情感113
审美情感可以与生命体情感连接113
审美情感是意象新综合的原动力115
审美情感与理智是相通的115
为什么狂草会让人感觉很有气魄——审美情绪116
审美情绪是向审美情感的自然流动116
艺术创作时需要审美情绪118
审美情绪的终极表现是审美疲劳118
为什么颜真卿在创作《祭侄稿》时宛若天成——审美心境119
审美心境具有情绪色彩120
审美心境不同则审美感知也不同120
审美心境反映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120
米芾的书法作品为何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觉——审美激情122
审美激情产生时是创作的最佳时刻122
艺术创作需要审美激情123
审美激情需要有审美对象的强烈刺激123
郑板桥“我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的感慨——审美移情125
审美移情是一种审美享受125
审美移情是人以情观物、以人度物的产物126
审美移情与美感经验是相关联的128
白居易为什么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审美共鸣128
审美共鸣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129
审美共鸣具有鲜明的情感性129
审美共鸣具有形象的直觉性131
第七章 当审美感性遇见理性——每天学点审美理解原理132
汉书缘何能下酒——审美理解132
审美理解第一步是外观认知132
审美理解是重在底蕴的认知134
审美理解的最高境界是情感理解134
为何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审美渐悟135
审美渐悟是审美的一种形式135
渐悟过程充满审美情趣137
缘何由“百思不解”到“豁然开朗”——审美顿悟137
顿悟是重要的审美方式138
审美顿悟的前提是思索138
人们为什么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理解——审美理解的多义性140
事物的底蕴和内涵决定审美理解的多义性140
感性认知促使审美理解多义性的产生141
谁能演奏出《波兰舞曲》的本韵——审美理解的层次性142
表层理解是审美理解的第一步142
深层理解是审美理解的最高要求144
为何东施效颦被人厌恶——审美判断145
审美判断来自于主观态度和情感145
审美判断力来自于人们的判断经验147
为什么鲁迅会否定萧红的打扮——审美评价147
形式美的评价是审美评价的初级阶段148
内容美的评价是一种审美的升华148
第二篇 美学基础篇:走进美学世界152
第一章 完美世界最简单的叙述方式——每天学点点线知识152
点线是人类最简单的叙述方式吗152
点线是形式美最基本的要素152
点线是艺术美的主要构成基础154
为什么“嫩绿枝头红一点”能给人美感155
点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征155
点具有装饰美的作用155
拍照时摄影师为什么总要人们尽量靠近157
点在不同范围内的距离感不同157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159
线条为什么可以用来表达情绪160
线条本身也有情绪160
人们往往会对流畅有规律的线条产生好感160
人们往往凭借经验对线条作出情绪反应162
人们为何更喜欢有曲线感的女性162
曲线具有变化和运动之美163
曲线具有阴柔之美163
圆形为何备受人们欢迎165
圆形的物体可以运动165
圆象征着平等167
圆是简单而又坚固的形状167
倾斜的物体为什么不能给人安全感167
人类的视知觉是判断事物倾斜与否的主要依据168
倾斜能够通过形成破坏重力平衡的张力制造动感168
现代技术可以让倾斜的建筑具有稳定的平衡感170
宽屏电视为什么更受欢迎170
数学家们发现了最美的黄金比例170
宽屏的比例更接近黄金分割,也更适合人的眼睛172
第二章 造就缤纷世界——每天学点色彩知识173
没有色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173
色彩给世界带来生机173
色彩通过心理暗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174
色彩仅仅是太阳的彩衣那么简单吗176
色彩的真实来源176
色彩的分类177
色彩的冷暖感177
色彩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179
为什么人们冬天爱穿深色的衣服179
浅色的物体不容易吸收热能179
反射率高的颜色具有安全性181
深颜色比浅颜色更重吗181
深色会更重源于它的色彩量182
最重的颜色是黑色182
颜色重量的实际运用182
色彩可以用来减肥吗184
单一的颜色能破坏食欲184
餐具的色彩也很重要185
紫色能控制食量185
衣着的色彩可用来进行视觉减肥185
为什么商店里的衣服色彩要比拿回家的衣服鲜艳187
颜色的变化受光线的影响187
颜色的变化也会受环境的影响189
做完的窗帘颜色为什么总比选定的花色布样深190
色彩视觉容易受到干扰而进入误区190
颜色的面积越大,看起来颜色越深190
语言和眼光都不如色卡编号准确190
为什么红蓝色成为企业标志的首选色192
红蓝色具有较高的醒目度192
色彩在商标设计中能传达主题的信息194
色彩在商标设计中能激发人们的感情194
生活中怎样搭配色彩才好看194
最为简单的明度搭配法195
两种颜色的搭配法195
三种颜色搭配法195
多种颜色的搭配法197
颜色也有个性吗197
色彩和个性相关198
不同颜色和性格198
第三章 人类不断追求世界本真的动因——每天学点空间知识201
为什么人和很多动物都长两只眼睛201
双眼能带来立体感201
双眼让我们更好感知维度空间203
如何让二维的画表现出三维的效果203
空气透视使得画面立体204
光影让画面立体204
透视也是一种方法206
为什么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立体派画家206
追求世界本真的立体主义画派208
孩子的画与立体画派的画异曲同工208
孩子的画法是最为真实的空间表现法208
为什么城市建设需要雕塑209
雕塑最富空间感209
雕像富于变化的美感211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名片”211
现代建筑为什么被称为城市的雕塑211
现代建筑的变革使其更具形式美213
现代建筑材料为建筑的形式美提供支持213
现代建筑奇迹成为城市炫耀的资本214
为什么《天鹅湖》的舞蹈演员要在独特的灯光下表演214
光能制造空间感并美化空间214
光能制造出时空感216
光能细化事物的空间感并美化事物的形象216
为什么陌生人太过接近会令人产生不安217
人类是一种非接触性动物217
人类也有动物一样的领地性217
有趣的空间选择规律219
第四章 人类不能没有的“乐”——每天学点声音知识220
为什么说声音是女人的第二张脸220
声音里的情感能动人220
声音中的技巧能吸引人222
音乐是声音美的典范222
声音可以用来表达情绪吗223
每个人都会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去感染他人223
学会通过声音表现你的正面225
声音可以画出美丽的画吗225
声音的直接模仿225
声音具有暗示和象征的作用226
声音有颜色226
为什么人们都不喜欢乌鸦的叫声228
人们对声音的审美具有主观性228
尖锐声音让人难受是声波作怪229
让人崩溃的声音231
为什么有人能听懂音乐有人却不能231
有人具备非音乐的耳朵232
有人具备音乐的耳朵232
为什么一听声音就能知道电话那头的人是谁234
声音具有辨识度234
辨识度和好听与否236
为什么有的音乐让人喜悦有的音乐让人感伤236
音乐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237
爱听音乐的人往往容易受音乐影响237
为什么有人能够拥有甜美的嗓音,而有人则五音不全239
原来五音不全是种病239
好的嗓音一靠天生二靠培养239
热门推荐
- 3720352.html
- 3545334.html
- 3464883.html
- 1302742.html
- 3619828.html
- 2253612.html
- 217939.html
- 2132063.html
- 2063594.html
- 2230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4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3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0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