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地经济学
  • 董藩,徐青,刘德英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74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土地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土地经济学导论1

【内容提要】1

1.1土地的含义与特点1

1.1.1土地的含义1

1.1.2土地的特点3

1.2土地的功能与分类5

1.2.1土地的功能5

1.2.2土地分类6

【背景知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8

1.3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14

1.3.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4

1.3.2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7

【基本概念】18

【思考与练习】18

【背景知识】理查德·T·伊利与土地经济学之发轫18

第2章 土地供求关系与价格决定28

【内容提要】28

2.1土地的供给28

2.1.1土地的自然供给28

【背景知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30

2.1.2土地的经济供给32

2.2土地的需求36

2.2.1引致需求与土地需求36

2.2.2农业用地需求37

2.2.3非农业用地需求41

2.2.4农业用地需求与非农业用地需求的关系42

2.2.5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42

2.3土地的供求平衡与价格决定43

2.3.1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44

2.3.2土地的供求平衡与价格决定45

【案例分析】“明星”地块流拍的反思48

【基本概念】49

【思考与练习】49

第3章 土地市场50

【内容提要】50

3.1土地市场的基本理论50

3.1.1土地市场的含义50

3.1.2土地市场的运行特征51

【背景知识】不动产市场的特点52

3.1.3土地市场的主体和客体53

3.1.4土地市场的功能55

3.1.5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56

3.1.6土地市场运行模式60

3.1.7中国土地市场体系62

3.2城镇土地市场64

3.2.1城镇土地一级市场64

3.2.2城镇土地二级市场71

3.3农村土地市场74

3.3.1农村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74

3.3.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79

3.4土地市场管理80

3.4.1土地市场管理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80

3.4.2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则81

3.4.3土地市场管理的手段82

【案例分析】政府调控手段对土地价格的影响85

【基本概念】86

【思考与练习】87

第4章 土地的集约利用88

【内容提要】88

4.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88

4.1.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末)89

4.1.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绝对化与广泛传播阶段(19世纪前叶)91

4.1.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修正、反驳与批判阶段(19世纪中叶)93

4.1.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向现代过渡阶段(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叶)96

4.1.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现代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98

4.1.6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独立存在价值100

4.2土地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100

4.2.1土地报酬、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100

4.2.2土地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102

4.2.3结论105

4.3土地集约度的确定106

4.3.1合比例性概念的引入106

4.3.2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集约度107

4.3.3土地集约度的确定108

4.3.4影响土地集约度的因素110

4.4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111

4.4.1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112

4.4.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114

【案例分析】无锡新加坡工业园个案探讨117

【基本概念】119

【思考与练习】119

第5章 土地的规模利用120

【内容提要】120

5.1土地规模利用的原理120

5.1.1土地规模报酬原理120

5.1.2土地规模经济原理122

5.1.3集聚经济原理126

5.2农业用地的规模利用128

5.2.1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现状129

【背景知识】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主要矛盾130

5.2.2推进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133

5.2.3农业用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134

5.2.4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135

5.2.5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137

【案例分析】一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形式——海南省白茅洋农业开发区的调查与思考140

5.3城市用地的规模利用142

5.3.1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142

5.3.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模利用145

5.3.3住宅开发用地规模利用146

【基本概念】149

【思考与练习】149

第6章 土地的空间利用150

【内容提要】150

6.1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150

6.1.1区位影响因素150

6.1.2区位理论157

【案例分析】北京、上海周围农业生产的布局160

【案例分析】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163

【阅读材料】区位理论的发展阶段164

6.1.3竞租理论与区位形成166

6.1.4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167

【案例分析】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170

6.2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172

6.2.1住宅用地的区位选择172

6.2.2企业用地的区位选择174

6.2.3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区位选择176

6.3土地区位选择的时机178

6.3.1土地价值构成与城市增长179

6.3.2增量土地区位选择的时机180

6.3.3存量土地区位选择的时机181

【基本概念】182

【思考与练习】182

第7章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183

【内容提要】183

7.1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183

7.1.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183

7.1.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含义185

7.2人口增长、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186

7.2.1人口增长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186

7.2.2城市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188

7.3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与对策192

7.3.1中国土地利用现状192

7.3.2实现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94

【基本概念】197

【思考与练习】197

第8章 土地的计划利用198

【内容提要】198

8.1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98

8.1.1土地计划利用的含义198

8.1.2对土地实施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99

8.2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及特点201

8.2.1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构成201

8.2.2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特点202

【背景知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阶段203

8.3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205

8.3.1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内容206

【法条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节选)210

8.3.2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211

8.3.3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工作的措施213

【基本概念】213

【思考与练习】214

第9章 土地制度215

【内容提要】215

9.1土地所有权215

9.1.1土地所有权的含义与特征215

9.1.2土地所有权的类型217

【法条摘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节选)218

【法条摘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节选)220

9.1.3土地所有权的行使223

9.2土地使用权223

9.2.1土地使用权概述224

9.2.2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27

【案例分析】某市国土资源局不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登记案229

9.2.3宅基地使用权231

【法条摘录】《土地管理法》第44条233

9.2.4土地承包经营权234

【法条摘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节选)235

9.3土地他项权利239

9.3.1土地他项权利的含义和特征239

9.3.2土地他项权利的种类240

9.4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及其形成244

9.4.1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形式244

【背景知识】征收与征用的区别245

9.4.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47

9.4.3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成249

9.4.4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成253

9.5中国土地制度改革254

9.5.1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探讨254

9.5.2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完善对策257

【基本概念】260

【思考与练习】261

第10章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262

【内容提要】262

10.1马克思地租理论概述262

10.1.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与基本特征262

10.1.2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264

10.1.3资本主义地租的源泉265

10.1.4研究地租时应当避免的三个主要错误266

10.1.5资本主义地租的形态268

【背景知识】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三大理论根基268

10.2级差地租理论272

10.2.1级差地租概论272

10.2.2级差地租的形式275

10.3绝对地租理论281

10.3.1绝对地租的含义282

10.3.2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282

10.3.3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283

10.3.4绝对地租的本质285

10.4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与土地价格286

10.4.1建筑地段的地租286

10.4.2矿山地租287

10.4.3土地价格288

10.5马克思地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290

10.5.1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存在的必然性290

10.5.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292

10.5.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绝对地租294

【基本概念】297

【思考与练习】297

参考文献298

教师用免费教材样本申请表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