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范宝舟著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571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人间交往-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1.交往是当代社会人类突出的生存境界1
2.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现状的描述5
3.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是实践和理论发展的迫切需要10
4.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的路径安排13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特征16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最广泛的意义”16
1.交往范畴的界定16
2.交往与生产关系23
3.对交往相关性范畴的理解28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32
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创立33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验证36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47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51
1.实践原则与社会性原则的统一52
2.物质原则与历史性原则的统一56
3.价值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的统一62
第二章 交往与生产67
第一节 交往与物质生产67
1.交往与物质生产关系问题的凸现68
2.交往是物质生产的前提72
3.物质生产决定交往形式78
第二节 交往与精神生产87
1.精神生产是对人们交往关系的反映88
2.精神生产始终与交往活动相交织92
3.交往与意识的发展96
第三章 交往与人类历史演进104
第一节 交往是社会历史演进的内在机制104
1.社会历史演进是交往形式的更替106
2.交往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机制119
3.交往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运行机制125
第二节 交往与世界历史129
1.世界历史的标志是“交往具有世界性质”130
2.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134
3.世界历史时代的交往结构140
第三节 交往对各民族国家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144
1.交往与社会发展的自然形态146
2.交往与社会发展的派生形态148
3.交往与社会发展的超越形态151
第四章 交往与人的发展156
第一节 交往与人的本质156
1.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特殊视角:劳动和社会性156
2.交往与人的个体本质162
3.交往与人的类本质的形成164
1.个人的活动与交往形式的矛盾167
第二节 个人的活动与交往形式167
2.人的个性在交往中的发展171
3.被迫交往及其克服175
第三节 交往与人的个体和社会发展的统一180
1.交往关系矛盾是个体和社会间的矛盾180
2.交往对人的个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整合185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192
第一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渊源193
1.对“生活世界”理论的继承和批判194
2.对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判198
3.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继承和批判202
1.交往行动概念205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基本框架205
2.生活世界与系统过程209
3.重建历史唯物主义214
4.几点评价218
第三节 两种交往理论的比较221
1.两种交往理论立论基础的比较221
2.关于交往动力的比较226
3.关于交往的历史发展的比较229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把握当代全球化的哲学理念233
第一节 当代全球化是交往发展的最新阶段234
1.全球化的概念234
2.全球化的历史进程237
3.当代全球化的特征242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的形成247
1.物质利益的扩张是当代全球化的根本动因247
2.科技发展革新了当代全球化的物质手段249
3.民族国家的内外交往是当代全球化的现实动因252
第三节 当代两种不同制度间的交往254
1.当代两种制度间交往的必然性254
2.当代资本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258
3.当代社会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263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267
第七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方法论267
1.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世界性269
2.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273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和发展277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方法论279
1.马克思交往理论于中国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意义279
2.马克思交往理论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方法论意义287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塑造中国现代化主体个性的哲学方法论298
1.现代化主体个性形成的社会机理298
2.当代全球化对现代化主体个性的影响302
3.中国现代化主体个性的塑造308
主要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
- 3426337.html
- 3302581.html
- 3622511.html
- 1167043.html
- 614245.html
- 749691.html
- 2938493.html
- 740727.html
- 733243.html
- 2435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1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8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