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断裂与损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沈新普,鲍文博,沈国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668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21页
- 主题词:混凝土-断裂力学;混凝土-损伤(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断裂与损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塑性梯度依赖模型研究文献综述1
参考文献5
2 剪切梁模型的数学描述及基本特性8
2.1 引言8
2.2 问题的描述及剪切梁模型8
2.3 刚塑性损伤界面层模型下界面裂纹的解析解13
2.3.1 刚塑性损伤界面层模型13
2.3.2 裂纹稳定扩展时界面层上剪应力及位移的解析解14
参考文献18
2.4 结束语18
3 剪切梁模型的失稳行为研究20
3.1 引言20
3.2 刚塑性本构模型下层间裂纹萌生阶段的解20
3.3 尾区的解21
3.3.1 刚塑性本构模型结构失稳模式分析21
3.3.2 失稳过程中平衡路径上的解22
3.3.3 失稳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讨论28
3.4 结束语29
参考文献30
4.2 问题的描述及剪切梁模型31
4.1 引言31
4 用剪切梁模型求解循环载荷下层间界面反平面剪切破坏的解析解31
4.3 卸载过程的剪应力及位移解35
4.3.1 反向摩擦滑动区[0,s31]内的剪力及位移解37
4.3.2 卸载二次损伤区[s31,s32]内的剪应力及位移解37
4.3.3 卸载二次损伤区边界点s31的确定方法39
4.3.4 卸载过程中加载端x=0处的位移载荷关系39
4.4 再加载过程分析40
4.4.1 再加载摩擦滑动区的解:[0,s51]41
4.4.2 再加载三次损伤区剪应力及位移解:[s51,s52]41
4.4.3 卸载二次损伤区边界s31的确定方法43
4.4.4 加载端处的载荷位移关系曲线44
4.5 关于综合响应的分析45
4.6 结束语47
参考文献48
5 混凝土准脆性断裂的节理界面力学模型49
5.1 引言49
5.2 模型的数学描述49
5.2.1 节理变量的分段线性弹性软化塑性本构模型50
5.2.2 节理材料分段线性塑性模型的增量形式56
5.3 模型的数值实验56
5.4 结束语58
参考文献59
6.1 引言60
6 混凝土的损伤塑性理论:标量损伤与塑性耦合60
6.2 模型的理论描述61
6.2.1 基于塑性的Saanouni损伤塑性耦合本构模型基本关系61
6.2.2 损伤塑性耦合的损伤演化及塑性增量应力应变关系61
6.2.3 有限增量△ε?对应的应力增量计算63
6.3 局部水平上的本构特性数值验证65
6.3.1 外部平衡迭代65
6.3.2 数值算例67
6.4 结束语69
参考文献69
7.1 引言71
7 岩土材料弹塑性正交异性损伤耦合本构理论71
7.2 模型的一般热力学描述72
7.2.1 连续介质的热力学72
7.2.2 塑性流动准则及损伤准则74
7.2.3 关于损伤应变与扩容计算的讨论75
7.3 塑性损伤耦合描述75
7.3.1 正交异性张量损伤模型75
7.3.2 Mohr-Coulomb准则的均匀化76
7.4 结束语78
参考文献79
8.2.1 面积加权平均的非局部模型81
8.2 已有相关模型简要介绍81
8.1 引言81
8 梯度增强的弹塑性损伤非局部本构模型理论研究81
8.2.2 梯度增强的非局部本构模型83
8.2.3 讨论88
8.3 梯度增强的损伤塑性耦合本构关系88
8.3.1 梯度增强损伤塑性的连续介质热力学88
8.3.2 梯度增强的损伤模型89
8.4 弹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的具体形式92
8.4.1 损伤材料有效应力/应变关系92
8.4.2 内变量演化律及加载条件93
参考文献94
8.5 结束语94
9 梯度增强的弹塑性损伤非局部本构模型数值计算研究97
9.1 引言97
9.2 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近似求解Laplacian值的原理与格式97
9.2.1 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原理97
9.2.2 矢量a的计算99
9.2.3 二维问题的基矢量p100
9.2.4 三维问题的多项式基矢量p101
9.3 数值应用102
9.3.1 双面预制缺口平面应变试件的拉伸试验102
9.3.2 金属板条的塑性损伤数值模拟107
9.4 结束语110
参考文献111
热门推荐
- 1065583.html
- 1200474.html
- 2020946.html
- 2892804.html
- 1165855.html
- 2606862.html
- 627435.html
- 303988.html
- 3361010.html
- 746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