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构成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犯罪构成原理
  • 童伟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532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犯罪构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构成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构成理论概览1

第一节 外国犯罪构成理论及其共性1

一、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简说1

二、外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共性9

第二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由来及其特点12

一、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12

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14

一、犯罪构成要件组合的不同观点17

第一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确立17

第二章 犯罪构成要件及其要素17

二、确立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立场19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21

一、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含义21

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22

第三章 犯罪构成要件的序位26

第一节 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简说26

一、各种不同观点简说26

二、犯罪构成要件序位与刑法的基本立场33

一、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确立之基本理念38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序位之确立38

二、定罪与犯罪构成要件序位的确立41

三、本书的犯罪构成要件序位43

第三节 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构的意义47

一、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47

二、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构与犯罪论体系的更新49

第四章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56

第一节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概述56

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特性56

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要素57

第二节 实行行为58

一、刑法中的行为简说58

二、实行行为含义解析62

三、实行行为的类型63

第三节 行为对象74

一、行为对象的含义74

二、行为对象与法益的关系76

三、行为对象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归属79

第四节 构成要件结果80

一、构成要件结果的含义80

二、构成要件结果的特征81

三、构成要件结果的种类83

四、构成要件结果的作用84

第五节 因果关系85

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85

二、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意义87

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88

四、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105

第六节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其他要素108

一、作为客观要件要素的行为时间109

二、作为客观要件要素的行为地点110

第五章 犯罪构成客体要件111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含义111

一、犯罪客体含义之演进111

二、犯罪客体含义之确定114

三、犯罪客体的本质117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机能118

一、犯罪客体具有规范评价功能118

二、犯罪客体具有出罪或人权保障机能123

一、本书分类的标准125

第三节 犯罪客体的类型125

二、犯罪客体的类型之一:权利侵害127

三、犯罪客体类型之二:权力侵害128

四、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客体类型132

第四节 排除犯罪客体事由139

一、正当防卫139

二、紧急避险157

三、其他排除犯罪客体事由164

第一节 犯罪构成主体要件概说176

一、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概念176

第六章 犯罪构成主体要件176

二、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意义177

三、犯罪构成主体要件要素177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178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78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179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180

四、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关系182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构成要素182

一、刑事责任年龄183

二、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186

三、生理缺陷与刑事责任能力190

四、醉酒与刑事责任能力191

第四节 犯罪构成要件身份195

一、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概述195

二、构成要件身份的类型198

第五节 单位犯罪主体要件200

一、单位犯罪概述200

二、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02

三、一般单位犯罪主体要件要素205

四、特殊单位犯罪主体要件要素207

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208

第七章 犯罪构成主观要件209

第一节 犯罪构成主观要件概述209

一、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概念和特征209

二、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意义210

三、犯罪构成主观要件要素211

第二节 犯罪故意212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212

二、犯罪故意的成立要素212

三、犯罪故意的种类219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224

第三节 犯罪过失224

二、犯罪过失的成立要素225

三、犯罪过失的其他种类232

第四节 超过客观要件的主观要素235

一、犯罪目的235

二、倾向犯的内心倾向239

三、表现犯的内心状态240

第五节 认识错误241

一、认识错误概述241

二、事实的错误241

三、法律的错误248

第六节 期待可能性249

一、期待可能性概述249

二、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251

三、期待可能性在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中的地位252

四、期待可能性的认定254

第七节 排除犯罪性的主观事由255

一、不能抗拒的事件255

二、意外事件256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阶段258

第八章 修正的犯罪构成之一:未完成犯罪形态258

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258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具体罪过形式259

三、未完成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260

第二节 预备犯262

一、预备犯的概念262

二、预备犯的成立条件264

三、预备犯的处罚265

第三节 未遂犯266

一、未遂犯的概念266

二、未遂犯的成立条件267

三、未遂犯的种类272

四、可罚的不能犯与不可罚的不能犯274

五、未遂犯的处罚280

第四节 中止犯281

一、中止犯的概念281

二、中止犯的成立条件281

三、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侵害行为的定性287

四、中止犯的处罚291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种类292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292

第九章 修正的犯罪构成之二:共同犯罪292

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294

三、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298

四、共同犯罪人之间关系属性301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303

一、简单共同犯罪303

二、复杂共同犯罪308

三、一般共同犯罪309

四、特殊共同犯罪309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述312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312

二、以分工为标准进行的分类313

三、以作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333

第四节 共犯中的其他问题339

一、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339

二、共犯与身份340

三、共犯中的未遂与中止问题347

参考文献351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