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选举法实用问答 含新旧对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选举法实用问答 含新旧对照
  •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181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选举法-中国-问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选举法实用问答 含新旧对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选举法律知识问答1

1.问:现行宪法有关人大代表选举的规定有哪些?1

2.问:选举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是什么?1

3.问:选举法的适用对象有哪些?2

4.问:选民与公民的关系是什么?3

5.问:什么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

6.问:选举的法定年龄如何计算?4

7.问:精神病人有选举权吗?4

8.问:服刑人员、被羁押人员、受劳动教养人员、受拘留处罚的人员有选举权吗?5

9.问:如何理解选民享有平等的投票权?6

10.问:哪些人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6

11.问:人民解放军的选举是否适用选举法?7

12.问:参加军队选举的人员包括哪些?8

13.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8

14.问: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参加选举的条件有哪些?9

15.问:选举经费如何保障?9

16.问: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哪些?9

17.问: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哪些?9

18.问: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由哪个机构主持选举?9

19.问: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主持机构是哪个?11

20.问: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是如何产生的?11

21.问:候选人可以担任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吗?11

22.问: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有哪些?11

23.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如何确定?12

24.问:选举法及历次修正案关于地方代表名额的确定有哪些变化?13

25.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的具体名额是如何确定的?14

26.问: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确定后,可以进行调整吗?15

27.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原乡镇人大代表是否需要重新选举?16

28.问:在军队驻地的某市增加副军级和师级单位,是否属于本条规定的重新确定名额的情形?16

29.问:关于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选举法及历次修正案的规定有哪些变化?16

30.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18

31.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如何确定?18

32.问:台湾省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如何产生的?19

33.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何产生?20

34.问: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是如何构成的?21

35.问:选举法及历次修正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代表名额分配的规定有哪些变化?22

36.问:少数民族采用单独选举或者联合选举的两种情况分别是什么?23

37.问: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制定或者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代表当选证书和选举委员会的印章等,都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以上表述是否正确?23

38.问:什么是选区?24

39.问:我国选举法是如何修订选区划分方法的?24

40.问:选区与选举单位的区别是什么?24

41.问:划分选区的原则是什么?25

42.问:采用以上两个原则划分选区的意义是什么?25

43.问:如何进行选民登记?26

44.问:选民登记的意义是什么?26

45.问:如何做好选民登记工作?26

46.问:如何简化选民登记手续,提高选民登记工作的效率?27

47.问:是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不能列入选民名单?27

48.问:选民名单应在什么时候公布?27

49.问:没有选民证就不能参加投票选举。这一表述是否正确?27

50.问:如果选民对选民资格有异议,可以采用哪些救济方法?28

51.问:选举进行前,选民名单出现纠纷时,此类案件由哪个法院审理?28

52.问: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28

53.问:代表候选人如何产生?29

54.问: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具体是指哪一级?29

55.问:如何处理政党和人民团体联合提名与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合提名之间的关系?30

56.问:两个以上的选区或选举单位同时提名某人为代表候选人时,该怎么处理?30

57.问: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时。是按应选名额提名,还是按差额数提名呢?30

58.问: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有什么义务?31

59.问:什么是差额选举?31

60.问:差额选举原则是如何确立的?31

61.问: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分别是多少?32

62.问:直接选举中,当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法定的最高差额比例时,该如何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32

63.问: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如何产生?33

64.问: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如何产生?33

65.问:间接选举中,当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法定的最高差额比例时,该如何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33

66.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是否仅限于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呢?34

67.问:介绍候选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34

68.问:选举法对介绍代表候选人作了哪些规定?35

69.问:选民或代表行使选举权时不受公检法的干预,这种表述正确吗?35

70.问:设置流动票箱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5

71.问:选举法对设立投票站作了哪些规定?36

72.问:选举时必须设有秘密写票处吗?36

73.问:什么情况下选民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选票?36

74.问:投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7

75.问:委托投票合法有效的要件包括哪些?37

76.问:计算选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7

77.问:选举有效的条件是什么?38

78.问:选票有效的条件是什么?38

79.问:哪些情况下代表候选人当选?38

80.问:某县一个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登记选民有40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有20000人,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最后获得选票分别为19500、17000、16555,依照我国选举法,谁应当选?39

81.问:再次选举与另行选举的区剐是什么?39

82.问:某村有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1000人,在一次乡人大选举中作为一个选区,应选人大代表3人。第一次投票后5名代表候选人中,只有2人得票超过参加投票选民的过半数,此时,应该怎么办?39

83.问:由谁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40

84.问:公民可以同时担任两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吗?40

85.问:谁有权监督和罢免人大代表?40

86.问:如何罢免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40

87.问:选民提出罢免案,虽提出罢免理由,但没有提供或者拒不提供材料的,能否启动罢免程序?41

88.问:如何印发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书面申辩意见?41

89.问:在间接选举中,有权提出罢免案的主体有哪些?41

90.问:间接选举的代表的罢免程序是如何规定的?41

91.问:罢免县、乡级人大代表,选民数的统计是以选举时的选民数为准,还是以罢免时的选民数为准?42

92.问:罢免人大代表,选民可以委托投票吗?42

93.问:哪些代表被罢免后其职务相应的被撤销?43

94.问:关于人大代表的辞职,选举法是如何规定的?43

95.问: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的。如何处理?44

96.问:人大代表在任职期间,在哪些情形下,其代表资格终止?44

97.问:调到香港任职的省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能否自行终止?45

98.问:什么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45

99.问:哪些情形应暂停执行代表职务?45

100.问:对破坏选举的行为如何制裁?46

第二部分 选举法条文新旧对照47

第三部分 选举法相关法律文件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10年3月14日)7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09年8月27日)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1996年10月29日)13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983年3月5日)13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2008年3月11日)139

台湾省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协商选举方案(2007年4月27日)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2007年3月16日)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2007年3月16日)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年10月27日)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年8月27日)1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89年4月4日)1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09年4月24日)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2009年8月27日)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节录)(2005年8月28日)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