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政治建设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光林总主编;张志慧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782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政治建设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政治建设论述的主要内涵1
1.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和基本内容2
2.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3
3.关于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4
4.关于完善民主监督制度5
5.关于保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5
6.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6
7.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7
8.关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
(二)对邓小平政治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9
1.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形成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政治纲领9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11
3.从解决现实的政治热点问题切入,着眼于发展实际民主生活12
4.构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13
5.阐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15
6.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16
7.指明保持社会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17
8.提出新时期建设人民军队的20字总要求19
9.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2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3
1.建设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24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6
(二)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7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27
2.更好地贯彻人民民主专政原则29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1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31
2.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4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37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7
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0
(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3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43
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4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8
(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48
1.加强法治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49
2.新时期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50
(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54
1.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进步54
2.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的重要保证57
3.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60
(三)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64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64
2.强化人大监督67
3.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69
4.提高全民族法治素质72
(四)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74
1.法治和德治是治理国家的两种基本手段75
2.“以德治国”是治国思想的重大发展76
3.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79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82
三、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82
1.政治体制改革是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83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备了良好基础86
(二)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87
1.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88
2.这是由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所决定的89
3.这是由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所决定的90
4.这是由国际大气候所决定的90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91
1.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91
2.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94
(四)政治体制改革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突破口95
1.以往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96
2.给新一轮机构改革以准确定位97
3.新一轮机构改革要突出创新特色99
四、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103
(一)加强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104
1.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104
2.有利于提高干部的领导、决策水平105
3.有利于防止权力腐败,规范用权行为106
(二)领导干部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107
2.委任授权成为选举授权的重要补充形式108
1.选举授权日益规范化、正常化108
3.考试授权日益成为重要的授权形式109
4.聘任授权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授权方式109
(三)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111
1.重视抓好内部监督111
2.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112
3.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制度114
(四)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115
1.教育是基础116
2.法制是保证117
3.监督是关键118
(五)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119
1.认清反腐倡廉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20
2.实行简政、合理配置权力,依靠体制创新抑制权力腐败124
3.公开办事制度,增加政务透明度125
4.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把监督的重点放在领导层126
5.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威力128
五、保持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130
(一)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131
1.保持中国社会稳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131
2.中国需要稳定是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135
3.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中国社会稳定137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40
1.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统一141
2.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145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147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147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49
3.积极探索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152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156
1.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57
2.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160
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162
4.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165
(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67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168
2.正确有效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69
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174
(一)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174
1.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动荡多变的世界形势的必然要求176
2.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在世界安全格局中站稳脚跟的基石177
3.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79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81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182
2.大力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184
3.注重制度建设,靠严格的制度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85
(三)按照新时期20字总要求建设军队187
1.政治合格是军队建设总要求的根本188
2.军事过硬是军队建设总要求的核心190
3.作风优良是军队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192
4.纪律严明是军队建设总要求的显著标志193
5.保障有力是我军后勤建设的总要求和总目标194
(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95
1.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由当今国内外实际决定的195
2.要通过提高质量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197
3.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军队体制改革200
4.要把军队办成一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大熔炉201
(五)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203
1.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03
2.坚持国防发展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206
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08
(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8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209
2.“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长期方针和基本国策210
1.高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旗帜,保持了“一国两制”思想的连续性211
(二)“一国两制”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完善211
2.提出分阶段、分步骤实现祖国统一的思想,增强了“一国两制”思想的可操作性214
3.不断完善对台工作的主张、方法,增强了“一国两制”思想的针对性21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221
1.香港回归,祖国和平统一迈出第一步221
2.澳门回归,祖国和平统一又迈出重要一步227
八、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32
(一)认清“两大主题”,把握“两大趋势”233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33
2.世界格局正在日益走向多极化235
3.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236
4.国际竞争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长237
1.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39
(二)提出我国对外工作的十条方针239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40
3.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41
4.尊重世界的多样性241
5.坚持睦邻友好242
6.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43
7.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244
8.广泛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和科学文化交流245
9.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245
(三)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46
10.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246
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47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9
(四)大力发展与周边和世界主要大国的双边关系251
1.关于中美关系252
2.关于中俄关系253
3.关于中国与欧盟的关系254
4.关于中日关系255
5.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55
后记257
热门推荐
- 1579715.html
- 2419950.html
- 3845877.html
- 2155366.html
- 1336378.html
- 2475619.html
- 1685384.html
- 241206.html
- 3043641.html
- 749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5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3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0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