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文学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比较文学理论
  • 方汉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文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源流1

第一节 文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意识1

第二节 文学比较研究的高潮8

第三节 从“世界主义”到世界文学13

第四节 比较主义思潮与比较文学学科26

第五节 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分期29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36

第一节 定义方式的思维转换36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42

第三节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44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50

第五节 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56

第三章 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与中国化阐释66

第一节 关于理论体系的概念66

第二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观念69

第三节 中国化体系的价值与意义71

第四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特征72

第四章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81

第一节 跨文化的文学认识论:“诗可以观”与“镜子说”81

第二节 比较文学认识论的建立86

第三节 中国的易辩逻辑88

第四节 西方后现代差异逻辑93

第五节 新辩证论的文学认识论96

第五章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本体论102

第一节 本体论观念的来源与构成102

第二节 本体论的三个层次104

第三节 道与存在:比较文学的观念融合及会通111

第四节 比较文学本体论与语言文化诗学117

第六章 世界文化体系与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122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主体的文化关系123

第二节 独立主体性与他人主体性130

第三节 文明与野蛮:主体间性132

第七章 多元化的客体世界与文本境界140

第一节 客体世界的分裂140

第二节 文本境界的多元化146

第三节 语境的转换与文本境界:移境、合境与造境149

第四节 文本境界中的异域风物154

第八章 文学关系的历史实证方法与“影响研究”160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中的影响与接受161

第二节 历史实证方法的名与实164

第三节 传统与创造:世界文学史的新辩证观168

第九章 义理与审美评价及“平行研究”方法176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整体性观念176

第二节 中国的“义理”与西方的“理念”180

第三节 义理与审美比较的真谛183

第十章 文本辞章的比较研究190

第一节 文本中心论的极限190

第二节 东西方的辞章研究192

第三节 中西辞章分析对话195

第四节 辞章研究的理论模式200

第十一章 世界文学经典的阐释与评价211

第一节 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与中国文学211

第二节 “重构”的经典观与中国传统文学214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评价220

第四节 世界文学“安理会”与文学想象222

第十二章 比较形态学:思潮、主题与意象227

第一节 比较形态学的基本构成227

第二节 象—言形态:世界神话比较研究232

第三节 意—言形态:现实主义叙事比较235

第四节 意—象形态:世界浪漫主义思潮239

第五节 言—意形态: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传播241

第六节 言—象形态:西方与东方的现代主义文学250

第十三章 世界文学的历史观256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中的世界文学史256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与文学史评价260

第三节 比较文学史的模式与历史分期261

第四节 文学“进化论”的“再现”266

第五节 如何评价“进化论”的世界文学史观268

第六节 文学史论中的“情节”与“风格”272

第七节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史278

第十四章 世界文学新建构中的跨文化翻译281

第一节 跨文化的语境转换281

第二节 异类文化的名物阐释283

第三节 文本观念、形象与意象的翻译287

第四节 翻译语境与叙事话语290

第五节 世界文学的跨文化翻译活动294

第十五章 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体系301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主要观念与世界诗学体系划分301

第二节 中国诗学的历史与东西方诗学比较303

第三节 世界诗学中的印度体系308

第四节 波斯—阿拉伯诗学体系与西方诗学的比较312

参考文献326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