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志学与地方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天蔚著 著
- 出版社: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57638288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方志学与地方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壹篇 方志的源流与发展3
第一章 方志的功用3
第一节 可补正史之不足3
第二节 可考订正史之错误4
第三节 科技资料之增添5
第四节 地方人物、史事、与艺文之蒐集6
第五节 有关宗教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料的钩寻8
王尔敏序11
第一节 方志两元论13
一、史之源:《周礼》13
第二章 方志的起源与发展13
二、地之源:《禹贡》14
三、史源之发展15
1.国别史:《越绝书》《吴越春秋》《华阳国志》15
王德毅序15
2.耆旧传与人物志16
四、地源之发展17
1.图经《山海经》《水经注》17
2.地志(记)18
宋晞序19
3.风俗志19
4.「地理志」的出现19
第二节 综合「史」、「地」而成历史地理的阶段20
一、唐代官修地理书之背景与措施20
1.边防图、州郡图之撰写20
沙其敏序21
2.职方郎中搜集地理资料21
2.驾部郎中与驿运制度21
二、官修地理书之开始:《括地志》21
1.总结前代地理书之精华23
四、官修地理书之新内容:融合成历史地理23
自序23
三、官修第二套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23
2.历史地理之内容24
(1)地理中的人文资料24
五、私人修撰之地理书、亦增加历史地理的内容25
③增载艺文25
1.《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25
①项目多25
②八到25
(2)新的体例25
2.《蛮书》26
3.其他重要的私撰地理书27
六、从历史地理到方志的关键27
第三节 从历史地理到方志的阶段27
一、体例之完备27
1.四项并重27
2.纵横叙述28
3.碑刻艺文显示地方的特色29
二、政治上的提倡29
1.官修图经30
2.私人撰书之风气30
3.四大地理书出现:<一统志>的刍型30
(1)太平寰宇记30
(2)元丰九域记30
(3)舆地广记31
(4)舆地纪胜32
附:方舆胜览33
三、宋代出现的方志33
1.宋代「图经」少而「志」多34
2.方志乃表现「一方的全貌」34
3.南方志书大量出现34
第三章 方志的成熟阶段(元、明、清三代的方志)57
第一节 量的发展57
第二节 「一统志」的修纂58
一、《元一统志》59
二、《明一统志》59
三、《清嘉庆一统志》60
第三节 方志学理论的建立61
一、方志的三派61
1.体例派61
2.考证派(地理派)61
第四节 乾嘉时代方志著作大增62
3.史法派(历史派)62
一、乾嘉学派的影响63
二、地方政府以修志为业绩65
三、地理辑佚与杂志的蓬勃65
第贰篇 方志理论与方志理论家71
第一章 章学诚及其方志理论71
第一节 坎坷的经历影响其治学的重点71
一、家学的渊源71
二、屡困场屋71
三、流浪中的讲学与著述生涯72
1.《文史通义》共内外二篇73
2.《校?通义》共三卷73
3.《方志略》与《史籍考》74
四、实齐之学,重义理!轻考据乎?75
五、孤立於学术界中的人75
第二节 建立了方志学的理论,未留下完整的著作77
一、年轻时提出的方志学理论77
1.述志之例(方志十议、见於《章氏遗书》卷14方志略例)77
2.撰志之要(二便三长五难八忌)78
3.论志之体(三书四体)79
4.论文与史之关系(六经皆史、文人不可修志)80
5.论「史」与「志」之不同83
6.其他(志科志书传、史德与史识)84
二、章实齐所纂修之方志著作87
第二章 两顾、戴震及洪亮吉93
第一节 江苏两顾93
一、顾炎武93
二、顾祖禹95
第二节 戴震101
第三节 洪亮吉105
第三章 新方志学与方志新体例115
第一节 新的内容116
一、李泰棻的「三增」116
二、黎锦熙的「广四用」116
三、唐祖培的「方志三学」117
四、现代大陆学者意见117
一、李泰棻119
第二节 新的体例119
二、黎锦熙122
三、张其盷125
附录:清代方志学家与方志学著作年表125
第三节 新的方法与新的机构128
一、唐祖培:(二祖、三纲、三学、四体、五编、十经、十纬)128
二、现代大陆学者意见129
三、海峡两岸的修志机构129
第四节 新方志省志拟目刍议133
第一节 戴璟之《广东通志初稿》143
第叁篇 广东方志研究143
第一章 《广东通志》评介143
第二节 黄佐之《广东通志》149
第三节 郭棐之《广东通志》152
第四节 金光祖之《广东通志》155
第五节 郝玉麟之《广东通志》159
第六节 阮元之《广东通志》及其续修者162
1.隋礁国夫人事迹质疑及其汉化之研究175
第一节 人物研究175
第二节 广东地方史研究专题175
2.领南状元莫宣卿考189
3.范仲淹与余靖200
4.郭棐考213
(1)事迹考213
(2)著作考221
第二节 史事研究241
1.宋代广州为对外贸易的转运港241
2.葡萄牙人在香港的事迹考259
3.实安县宋帝陵质疑285
第三节 民族史研究289
1.唐宋时代广东少数民族的分类及分家289
2.明代广东之徭区与徭乱303
3.香港大屿山为徭区之试证335
4.香港之輋村与輋民354
第四节 方志族谱联合研究一例:《新会潮连乡卢鞭里卢氏族谱》评介370
微引书目389
热门推荐
- 1977361.html
- 224303.html
- 1219051.html
- 2041975.html
- 406888.html
- 2427187.html
- 3067051.html
- 502176.html
- 1538577.html
- 2069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7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9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6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9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