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27-2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37108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1927~200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27-2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1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问题的探索1
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新制度的军队2
广泛动员民众,建立工农自卫军5
在实践中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6
二、武装起义,人民军队的诞生8
南昌起义9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1
广州起义13
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15
三、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根据地18
坚持井冈山的斗争18
各地红军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根据地的创建20
游击战作战原则的形成24
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7
四、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确立29
中共中央对建军的初步设想30
“三湾改编”和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32
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34
“古田会议”和建军原则的确立36
五、红军三次反“围剿”和作战原则的形成39
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40
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43
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47
六、进行初步的正规建设51
指挥机关的建设和指挥的逐步统一53
开始以条例、条令治军55
后勤机关和后勤体系的建立57
特种分队的建立59
军政学校和训练制度的建立62
七、政治工作的加强与发展65
政治工作条例和规章的建设65
政治机关的建设和基层政治工作建设的加强67
战时政治工作的建立70
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推广73
八、在“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进攻作战和反“围剿”斗争75
1932年的进攻作战75
第四次反“围剿”78
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和其他地区红军的反“围剿”81
九、进行万里长征,准备对日作战85
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86
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90
将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93
南方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95
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全军准备对日作战97
第二章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05
一、全国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0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05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08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110
二、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114
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方针与军事战略转变114
开辟敌后战场117
巩固华北,发展华中123
开辟华南和东北敌后战场128
百团大战131
三、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加强军队建设133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33
利用作战间隙整训部队138
加强军队院校建设141
四、粉碎日伪军疯狂进攻,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143
粉碎日伪军对华北的大“扫荡”144
反“蚕食”斗争147
反对日伪军对华中的“清乡”和“扫荡”149
坚持华南、东北敌后抗战152
五、坚持自卫立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155
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156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159
挫败第三次反共高潮163
六、实行精兵政策和开展整风、生产、拥政爱民运动165
实行精兵政策165
全军整风运动168
大生产运动172
拥政爱民运动174
七、开展反攻作战,夺取抗战胜利176
发动局部反攻176
在反攻中整训军队180
举行全面反攻184
第三章 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190
一、争取和平民主,准备应付全面内战190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0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挫败国民党军的局部进攻194
实行战略转变,编组野战兵团198
加紧战备,应付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200
二、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202
打败国民党军进攻的战略思想与战略方针202
打破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204
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与展开局部战略反攻209
三、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折212
战略进攻方针的确定和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212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214
部分主力继续内线歼敌216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发展218
四、加强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221
团结互助运动和立功运动222
新式整军运动224
恢复与健全党委制,加强连队党支部的建设229
瓦解敌军,改造起义部队231
五、伟大的战略决战234
战略决战方针的确立235
辽沈战役236
淮海战役238
平津战役241
六、开展政治军事整训,准备向全国进军244
开展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的教育245
全军统一整编和加强炮兵、工兵建设248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251
加强后勤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254
七、实行战略追击,消灭残余国民党军255
百万雄师渡长江255
追歼逃敌257
第四章 保卫新生政权和合成军队建设起步26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人民解放军的任务264
二、剿匪作战和粉碎国民党军的窜犯袭扰266
大规模剿匪266
粉碎国民党军的窜犯袭扰270
三、参加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275
对新解放城市实施军事管制275
参加土地改革276
参加镇压反革命278
参加国家经济建设279
四、由单一军种向合成军队转变280
确立国家军事领导体制281
建设新的军兵种283
改建和新建军事院校288
精简整编289
制定和颁发条令条例290
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291
向和平时期转变的政治思想工作293
建立统一的后勤体系294
五、援越抗法296
第五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99
一、中共中央被迫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99
组成东北边防军防范美国侵略299
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01
争取战争胜利的部署和准备303
志愿军的作战条件和作战方针304
二、配合朝鲜人民军实行战略反攻306
第一次战役306
第二次战役308
第三次战役310
第四次战役311
第五次战役313
三、以打促谈,迫使美国签字停战314
边打边谈方针的确定315
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和作战316
粉碎美军的“绞杀战”和细菌战319
巩固战线,掌握战场主动权321
胜利实现停战325
第六章 向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迈进330
一、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的确立330
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330
明确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332
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334
调整体制编制,加强质量建设334
颁布“政治工作条例”,实行三大制度339
建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改善发展武器装备341
进行正规统一的军事训练344
三、反“教条主义”斗争和“以我为主”方针的提出346
四、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及平息西藏武装叛乱351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351
炮击金门355
平息西藏叛乱359
五、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363
参加和支援农业生产363
支援工业交通建设364
帮助地方发展文教卫生等公益事业365
抢险救灾366
第七章 军队建设在曲折中发展368
一、党内反“右倾”对军队建设的影响368
错误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军事路线”368
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和《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369
二、加强政治工作和大抓基层建设372
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372
开展“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运动373
开展学习雷锋、好八连活动374
深入基层,改进工作作风376
三、备战整军,加强国防工程建设377
调整编制体制378
加强国防工程建设379
大办民兵师,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380
四、群众性练兵活动的开展382
群众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382
“突出政治”的提出及其危害385
五、国防尖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武器装备实现国产化387
自力更生,突破“两弹”技术388
加快常规武器国产化步伐391
六、粉碎国民党军窜扰行动和保卫边防作战393
粉碎台湾国民党军窜扰行动393
打击入侵的美军飞机399
中缅勘界警卫作战400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402
七、勤俭建军,支援国家经济建设407
第八章在“文化大革命”中艰难前进411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对军队建设的影响411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对军队的冲击411
稳定军队的努力和“二月抗争”413
军队建设受到严重破坏415
二、执行“三支两军”任务416
三、军队的整顿和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419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419
军队的初步整顿420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422
四、战备工作与军队建设425
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思想的提出425
战备工程建设427
第二炮兵和基建工程兵的组建428
五、国防科技的艰难发展429
六、珍宝岛与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432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432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433
七、对外军事援助436
援越抗美436
援老抗美439
外训和对外武器装备援助440
八、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抢险救灾442
部队农副业生产443
支援国家经济建设443
参加抢险救灾445
第九章 开创军队建设新局面449
一、拨乱反正,恢复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449
思想政治上的拨乱反正449
组织上的清理整顿452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453
恢复和发扬优良传统454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455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新发展455
军队建设总目标的提出457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458
军队建设总要求的提出460
三、百万大裁军和调整改革体制编制460
军委、总部、兵种和大军区体制的调整改革461
陆军合成集团军的组成463
预备役部队的建立及人民武装部隶属关系的调整464
武装警察部队的组建465
四、教育训练和军事科研的新局面466
部队训练的加强和改革467
院校教育的发展469
军事科学研究的新局面470
五、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472
理论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473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474
加强基层建设476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476
六、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尖端科技的新成就479
七、启动依法治军进程,军队法制建设初见成效481
军事立法的恢复与加强482
军事司法工作全面起步483
军事法制建设协调发展483
八、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社会稳定484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484
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489
拉萨戒严和平息北京政治风波490
九、服从大局,支援国家经济建设492
军工企业转民用生产和开放部分军用设施493
参加国家大型工程建设494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495
参加地方抢险救灾496
第十章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498
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决策和部署498
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498
“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双重历史任务50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502
二、调整体制编制,加强质量建设503
“八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精简503
“九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505
“十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507
三、与时俱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508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509
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510
四、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512
加大训练改革力度,加强战法训法研究512
全军科技大练兵514
深化联合作战训练515
五、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516
六、深化后勤改革,全面提高后勤保障能力519
建立三军联勤体制519
整顿军队生产经营,停止经商活动519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520
七、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新发展521
改革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管理体制521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国防科技成就显著523
新型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战斗力提高524
八、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澳门525
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525
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527
九、加强新时期军事科学研究529
十、中国特色军事法体系初步形成531
十一、积极开展对外军事交往,推动国际裁军与军控532
积极开展对外军事交往532
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534
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535
十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抢险救灾536
结束语540
后记557
热门推荐
- 940406.html
- 3160648.html
- 2626421.html
- 987000.html
- 2779181.html
- 3068961.html
- 2349462.html
- 491409.html
- 2500241.html
- 1827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3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8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