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佐杰,胡晓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06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创造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教育卷3
第一章 解读教育创新3
第一节 教育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3
一 创新教育,一种超越式教育3
二 创新教育,一种主体性教育3
三 创新教育,一种健全人格教育3
四 创新教育,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4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意义4
一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4
二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4
第三节 教育创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5
一 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5
二 开展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5
第二章 创新能力的培养6
第一节 引领学校关注教改,培养创新能力6
一 考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矛盾分析6
二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加速考试改革的进程7
第二节 引领教师提高科研能力9
一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研究意识与自觉性9
二 教师要掌握教科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10
三 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11
第三节 引领学生提高思维能力11
一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11
二 优化教学过程,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12
第三章 “创新”观念的实际运用13
第一节 创新意识在创造教育中的运用13
一 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13
二 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14
三 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14
第二节 创新手段在课堂管理中的运用15
一 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15
二 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15
三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15
第三节 创新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中的运用16
一 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16
二 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16
三 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6
四 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导演”17
第四章 教育创新与实践17
第一节 中学数学教学实验17
一 数学合作的意义17
二 数学合作学习的特征和表现形式18
三 数学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19
四 数学全作学习的效果20
五 数学合作学习的总结20
第二节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实验21
一 必须重视构建一套科学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21
二 必须重视丰富学生的积累21
三 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追求创新思维21
四 必须重视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给老师“减负”,为作文教学“增效”21
五 必须重视把作文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22
第三节 中学英语教学实验22
一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22
二 转变观点23
第四节 中学物理教学实验27
一 重学生的能力培养27
二 培养实验教学中的合作精神27
三 实验教学的方法改进27
四 实验测试中的实验教学28
第五节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28
一 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课中尤为重要29
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29
第六节 中学音乐教学实验31
附录36
法律法规3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3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37
理论交流与探讨38
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堂的关键&北京市电业中学 王宝丽38
运用自主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北京市电业中学 崔宏静43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科技导学&北京市电业中学 胡建军46
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发展途径的实践与思考——呼家楼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工作经验&北京市呼家楼中学 李献国49
“二胡集体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宋哲军52
以德治校 校长要读懂教师&北京市樱花园中学 孙宝贵54
由一则寓言引发的&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王丽娟57
熔铸中外精华 坚持综合创新——在“中英名校论坛”上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刘彭芝63
课程改革初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王珉珠66
道德教育:在心灵的天地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翟小宁74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本 不断开拓德育新领域&北京市八一中学 张小梅 王世东78
活动教学在英语写作课的应用&北京市八一中学 李海英81
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北京市八一中学 王建稳88
优化问题情境设计,推动学生学科思维形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北京市八一中学 陈咏梅93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情调研与分析及其相关思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郝日达9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及组织实施——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思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郝日达103
创建学习型组织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郝日达 胡晓梅109
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邢筱萍114
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高俊英117
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王爱平120
倡导“尊重”教育理念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朝阳区中学德育工作交流会&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彦弟122
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 给学生写作插上飞翔的翅膀——试论创造教育与写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张金成126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思考录&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张金成129
创新教育理论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丁素琴132
走进生活 走近数学——新课改下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的实践与认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王文雅136
初中物理复习策略小议&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 田可升139
抓住解决问题的时机——班主任教育案例&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 高伟刚144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北京市三帆中学 阮国杰146
关于北京市三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北京市三帆中学 阮国杰148
学习新课程 品味新理念 体验新课程 实践新课改&北京市三帆中学 耿旭龙 阮国杰150
加强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支点&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学区 王秀平154
橄榄球给我坚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三 白宇鑫158
让德育成为教学的助动力&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学 江卫红159
感恩与责任的教育——123中学2006届高三成人仪式的实践&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学 凌蕙162
培根固本万树合 特色办学一枝开&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学 齐英春167
中、美、英三国高中生物/科学教材STS比较分析&北京市第十中学 李媛173
“我在故我思”——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北京市第十中学 杨百灵 林晓红177
物理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初探&北京市第十中学 张康180
“主体探究,综合渗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北京市第十中学 唐汝育182
我与学校同成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宋之琼186
学校管理如何保证新课改的实施&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杨宝祥187
教师期望简论&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杨宝祥190
浅谈思想政治课如何应对新课改&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郝德礼194
走出“转变”的误区&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郭永强197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增强校本教研质效&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伟群198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视野下 赞科夫教学原则体系之研究&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韩宝祥200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构想,走内涵发展之路&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赵麟祥202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对建立新的教育理念的再认识&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庞威208
“分组分层,实践感悟,写作交流”高中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市第二十一中 王威214
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初探&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邵凤鸣220
分层教学是实现学生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途径&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姜若223
高中新课程实验总结&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李维钧225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型的尝试&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王迎227
学校应承担起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王祖键229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研究&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魏薇231
以“双语”教学为切入点的初中小班化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探索&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朱路明234
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胡悦237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素质的要求&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刁雅俊241
正确处理当前教育的十二大关系&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张奎文244
当今中国重点中学校长素质论&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张奎文247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有感于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天津市复兴中学 刘浩250
对学校教育理念问题的哲学思考——有关学校办学的理念问题&天津市复兴中学 杨卫国255
学校的灵魂——精神——对学校文化的再思考&天津复兴中学 杨卫国260
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以高中生物《细胞增殖》为例&天津市复兴中学 张玲264
浅谈物理学史在实现教学三维课程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天津市复兴中学 张茂谊267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三英语阅读教学&天津市复兴中学 赵彤269
落霞与孤骛齐飞——语文新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生成&天津市复兴中学 吴志军273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素质职前培养之教育系列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天津市复兴中学 蔡利云276
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探索与思考&天津市复兴中学 蔡玲286
信息技术实行分层次教学初探&天津市复兴中学 程洁288
历史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天津市复兴中学 李彤290
英语老师PAC(父母、成人和儿童)心理结构分析&天津市复兴中学 李彩利292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天津市复兴中学 李桂敏294
高中哲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初探&天津市复兴中学 柳宜凡297
重视情感教育 发掘创新潜能&天津市复兴中学 穆晖299
地理高考复习的关键——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天津市复兴中学 孙莹303
没有爱就没教育 差异学生需要知心班主任&天津市复兴中学 王辉307
如何实现愉快教学——谈新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天津市复兴中学 王增素310
浅谈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Windows)》课程中的应用&天津静海成人与职业教育中心 王建军311
校本研修——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冯震 樊文军317
教育创新 开启未来&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冯震321
以改善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全面推进二期课改&上海市奉贤中学325
以学案导学研究为抓手 持续推进二期课改&上海市奉贤中学 季洪旭328
在融合中完善学校教师评价制度&上海市奉贤中学 季洪旭332
创建自主评价体系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上海市黄浦学校 周志鸿341
探究型课程的管理制度建设&上海市黄浦学校 朱菁34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夯实学生基础道德——上海市敬业中学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几点思考&上海市敬业中学 郑大中350
中学党组织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初探&上海市敬业中学 郑大中353
对学校体育人文因素的再认识&上海市蒙山中学 周纪平355
以人为本 建和谐校园&上海市蒙山中学 周纪平358
实践 体验 成长&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360
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 朱文斌363
优化组合,构建和谐高效的中学领导班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俞敏德367
创新与反思——文化传承中的人格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俞敏德372
社会转型期农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上海市培成学校 黄飞 吴鹤年375
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一些举措&上海市培成学校 张汉菊379
“师爱”——工读教师素质谈之一&上海市培成学校 颜华民 张汉菊 袁蓉 张琼花381
抓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翁洁384
浅析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翁洁386
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上海商业学校 居加妹 赵红江 郑慧媛388
对农村特殊家庭开展家庭教育的若干思考&上海市崇明县裕安中学 彭建兴39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上海市崇明县裕安中学 王锻395
探究型学习教学案例——“鸟文化”活动中的童话创作&上海市崇明县裕安中学 沈兵397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沈幼生 毛康庄399
坚持改革和创新 推进学校新发展&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毛康庄40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上海市商业学校 高国兴405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上海市商业学校 张大成 高国兴 杨凤珍 董晓峰409
走出“八化”误区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丁如全414
树立“三大”理念 掌握“五大”策略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丁如全417
利用多种煤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丁如全420
现代学校制度的创新问题探究&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丁如全422
浅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和谐校园建设&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魏大银426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应加强全球意识教育&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向明军429
多校合并的中小学应首先构建鲜明的办学理念&重庆市字水中学 李伟431
学校管理要大力重视年级组建设——大型高完中年级组建设浅见&重庆市字水中学 李伟435
股份制学校的有效管理模式——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办学体制探究&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卓重池437
浅议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转变——重庆二外班主任工作探微&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林正洪439
股份制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袁仕荣440
中职学校经营策略&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吴现才442
高等教育卷449
第一章 教育创新的动力与条件449
第一节 教育创新的社会推动力449
一 创新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新的教育观念449
二 教育创新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451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内部推动力453
一 现代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453
二 现代高校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456
第三节 教育创新的实施条件:环境与运作方式457
第二章 高校党建与学生党员培养459
第一节 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的建设459
第二节 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实践与创新461
第三章 高校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第一节 实施高校实践教育活动系统创新463
第二节 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教育的实践464
第三节 高校新闻教育类创新教育与实践466
第四章 关于高校学生的素质与政治教育第一节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468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471
附录473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73
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474
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475
陈至立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节选)478
陈至立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摘要)479
周济在十七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481
理论交流与探讨482
特级教师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 宫辉力 李小娟 赵文吉482
多伦多大学教学促进办公室的职能分析与启示&首都师范大学 宫辉力 李小娟 赵文吉484
地理信息系统探究式实习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李小娟 王瑶 孙永华 王荣华488
地理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李小娟 宫辉力 赵文吉 王艳慧 朱琳494
实践中国医学教育标准 深入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首都医科大学 线福华 吕兆丰498
从教学管理环节入手,抓教学质量保证&首都医科大学 付丽 吴云501
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医科大学 黄艳 吕树范 李骥503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首都医科大学 吴云 路学一 线福华505
初探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彭宏伟508
北京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王雅岚512
浅谈师资队伍建设中科学发展观的运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李文辉517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实践性教学&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魏莉霞519
构建北京大学生村官培养长效机制的对策&北京农学院 何忠伟 韩宝平 刘芳 刘柳522
都市农业与大学生村官成才之路&北京农学院 李奕松 师光禄 王有年524
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农学院 王有年 史亚军 师光禄526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北京工业大学 吴宣洁531
“名校办民校”应该叫停&北京黄埔大学 郝国印533
避实就虚,拾遗补缺——北京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北京黄埔大学 郝国印535
关注竞争战略,增强核心能力&北京黄埔大学 王世红537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厉育纲541
当代青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邓雪凯544
论教育理念与考试制度改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姜闽虹548
关于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思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李兰巧55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梁绿琦 邓雪凯553
高等职业教育与内涵式发展道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浦卫忠557
环境监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首钢工学院建筑与环保工程系 王卫红560
关于《营销与策划》专业建设品牌化的思考&首钢工学院经济管理系 于莉 李艳敏563
首钢E-Learning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首钢工学院 齐怡萍 安晏辉567
高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首钢工学院 魏嵬572
论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吴绪红 郑宇涛575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特点&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吴绪红 郑宇涛578
高校教师的师德修炼与激励&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郑宇涛 吴绪红 李琳 粟晓瑜582
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孙莱祥 周洪林584
英才教育探析&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郑礼588
语言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高职外语实训方式探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外语情景实训中心建设&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周春林591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民办进修学院&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 姜保年596
参与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 颜惠君599
开放教育条件下电大教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践和认识&上海电视大学浦东新区分校 蔡瑾601
无形中的有形&天津美术学院 于世宏606
高等艺术院校本科生招生考试管理手段的创新&天津美术学院 刘培杰 朱丽琴609
艺术类高校学分制改革实践——天津美术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现状及发展研究&天津美术学院 哈伊莎613
建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对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立体思维&天津美术学院 庞黎明 高山619
注重人才创造力的培养——有关学分制改革中的专业课程体系&天津美术学院 陈九如622
改革 联合 协调 发展&天津美术学院 郭津生626
谈谈学分制改革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天津美术学院 蒋志华628
转化观念,推进设计教学教法的改革与实践&天津美术学院 李炳训631
严格考试考务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天津美术学院 李欣635
加强与世界接轨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天津美术学院 李维立638
浅论21世纪创新教育&天津美术学院 张世斌640
要着力养成师生的安全习惯&天津农学院 王刚清642
学会本领 学会做人 不出闪失 多出亮点&天津农学院 王刚清644
教师寄语&天津农学院 王刚清648
大学应出品牌校长&天狮职业技术学院 孙明649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各级职业教育衔接研究&天狮职业技术学院 李杨威652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彻底改革&天狮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丁嫣655
研究教学型学院两段渗透式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王贵学 张鹤 王建华 蒋稼欢658
中美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比较&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王贵学 张鹤 贾东煜663
高校英语专业(师范方向)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研究&重庆三峡学院 方灿 王扬668
高等院校专业英语写作教学探微——“写长法”在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重庆三峡学院 刘晶晶67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手段浅谈&重庆三峡学院 强生淑674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重庆三峡学院 殷蜀红676
试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视听课教学&重庆三峡学院 戴倩倩678
方寸藏教育大千世界 毫厘铸教师血脉精魂——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开拓创新之路&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明祖秀 冉泊涯681
区域性中小学教师研修文化漫谈&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明祖秀684
构筑陌生与亲近之间的教学殿堂——关于陌生化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冉泊涯688
构建“311”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北农业大学 王志刚691
坚持“太行山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农业大学695
传统农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河北农业大学 马峙英 李存东 李雁鸣 陶佩君 陈景堂698
对农林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翟玉建 申书兴704
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尝试&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707
论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曾昭春 梁永国 韩青动 张浩杰 张国霞709
论高校招生与教育公平&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梁永国 曾昭春 张浩杰 韩青动 曹惟71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张浩杰 曾昭春 韩青动 梁永国 曹惟714
新型能源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保材料研究所 丁燕 梁金生 梁广川 欧秀琴 汤庆国717
本三《无机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河北科技大学 杨敏利720
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及其预警机制研究&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梁瑞英722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梁瑞英725
坚持不断创新 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米衣军 张利染728
崇术重用,服务地方,地方工科院校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北理工大学 朱立光 吴印林 谭靖729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河北理工大学 谭靖 韩利华 朱立光733
从战术选择走向战略选择——关于河北理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若干思考&河北理工大学 张锦瑞 赵树果 朱立光735
构建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本科教育体系&河北理工大学 赵树果 张锦瑞 朱立光742
坚持创新原则 深化职业院校政治课改革&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邢胜忠 李伟华 高玉清744
知行并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的关键&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邢胜忠 李伟华 高玉清747
坚持创新思想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李伟华 邢胜忠 高玉清750
实践教育的创新驱动作用与实现途径&河北北方学院 高宝嘉753
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河北北方学院 吕国兴 韩福生756
适应创新教育要求,营造创新教育模式&河北北方学院 张力 刘丕峰759
创新教育思想是学校职业指导的基础&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韩胜难761
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侯宪民766
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想教育体系&石家庄铁道学院 高晓峰 罗建林 郭斌770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等教育创新&石家庄铁道学院 葛玉刚 王建华 刘金方 李艳丽773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障碍与对策&石家庄铁道学院 李惠军 沈英明 常明 郭枫776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石家庄铁道学院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石家庄铁道学院研究生分院780
内涵发展与教师教育体制创新&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中永 韩彦斌782
学习胡锦涛讲话精神 促进教师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中永 杨一江786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理论的发展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郭奇斌 樊文斌 郭海清 王耀 皇甫瑞灵787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冯贵宗 付和平 刘金泉789
内蒙古发展肉牛业的SWOT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申秀清 李彪793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分岗位实训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王耀 郭奇斌 郭海清 艾云辉796
论会计呈报的质量标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皇甫瑞灵 赵瑾802
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创新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王耀 郭奇斌 姜海涛 郭海清 李彪804
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创新&内蒙古财经学院 荣板晓806
谈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学习&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李铁军808
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及其当代启示&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李铁军811
高校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李铁军814
以“质量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辽宁医学院 刘学政816
适应社会需求 加强专业建设 培养合格人才&辽宁医学院 刘学政 崔洪雨821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辽宁医学院 刘学政 高书杰824
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大连大学医学院 韩美君 杜彩素 苑迅827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 in MedicalEducation&大连大学医学院 李雅杰 韩美君830
医学免疫学双语网络课程的构建&大连大学医学院 曾常茜 谌启鹏 北华大学医学院 王刚832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葛琳834
论大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沈阳农业大学 李天来 张茂仁 袁玲837
浅谈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吉林大学 赵伟840
试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吉林农业大学 温成涛 丁庆东 董雅致843
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吉林农业大学 董雅致 任来成845
关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方法与途径的几点思考&延边大学 周进 王立波848
浅析“爱与奉献”教育理念的德育效能&延边大学 任燕851
高校德育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金香兰855
热门推荐
- 3091857.html
- 791563.html
- 2004212.html
- 126166.html
- 1124590.html
- 1841131.html
- 1094412.html
- 134187.html
- 637522.html
- 3844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9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0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4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