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县水利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和县水利志
  • 荆称孝主编;《和县水利县》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0094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水利史-和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县水利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表(综)1:1949年~2009年和县建设水利资金投入情况一览表5

表(综)2:1949年~2009年和县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情况一览表7

表(综)3:1991年~2009年和县重点水利工程投入资金情况一览表8

大事记9

第一章 和县史话39

第一节 建置沿革39

表1-1:历阳和州建置沿革一览表41

第二节 历史掌故49

第三节 十镇概要56

第二章 地理环境65

第一节 地质 地貌65

一、地质65

二、地貌66

第二节 山脉 水系67

一、山脉67

二、水系68

表2-1:和县境内主要河流情况一览表71

第三节 土壤 植被73

一、土壤73

二、植被74

第四节 气象74

第五节 水文78

第2-11:芜湖水文站水位表79

第六节 自然资源82

一、土地资源82

表2-13:1949年~2009年和县耕地变动情况一览表83

二、矿产资源84

三、水资源84

四、长江岸线资源85

五、湿地资源85

六、生物资源86

第七节 水旱灾害87

一、水灾87

表2-15:和县历代水灾纪实统计表87

二、旱灾93

第2-17:和县历代旱灾纪实统计表93

三、亦涝亦旱灾害98

第三章 长江大堤建设99

第一节 大堤沿革99

第二节 无为大堤裕黄段建设101

一、筑堤培修加固101

二、充填固基104

三、崩岸治理及防渗工程106

四、钻探灌浆107

五、穿堤建筑物108

六、护堤芦林112

七、违章房屋拆迁115

八、施工征地116

九、经费投入116

表3-1:1949年~2003年无为大堤裕黄段建设资金投入情况一览表117

第三节 和县江堤建设118

第一阶段(1949年~1997年)119

一、加高培厚119

二、崩岸治理121

三、钻探灌浆125

四、穿堤建筑物129

五、清障拆迁132

六、营造防浪林132

表3-11:1949年~1997年和县江堤建设资金投入情况一览表133

第二阶段(1998年~2003年)134

一、堤身加固134

二、堤身护坡135

三、填塘固基136

四、乌江段加固137

五、崩岸治理137

六、防渗工程138

七、穿堤建筑物加固工程138

八、防汛道路建设141

九、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141

表3-14:1998年~2003年和县江堤加固工程投资批复及完成情况对比表143

第四节 沿江节制闸142

一、裕溪闸144

二、新桥闸145

三、姥下河闸146

四、太阳河闸147

五、金河口闸148

六、石跋河闸149

七、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乌江枢纽节制闸150

第五节 沿江重点排灌站150

一、藏墩电力排灌二站150

二、裕溪街电力排灌站151

三、黄山寺电力排灌站152

四、姥下河电力排灌站153

五、金河口电力排灌站154

表3-15:1971年~2009年金河口电力排灌站历年开机情况一览表156

六、石跋河电力排灌站155

表3-16:2000年~2009年和县石跋河闸站效益情况一览表159

七、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158

第四章 河流治理163

第一节 裕溪河163

第二节 牛屯河165

第三节 姥下河169

第四节 太阳河171

第五节 得胜河171

第六节 石跋河174

第七节 驷马新河175

第八节 滁河176

第五章 圩区水利建设179

第一节 建圩179

第二节 联圩180

表5-1:和县圩口基本情况一览表182

第三节 堤防建设185

第四节 排灌站建设186

表5-2:和县万亩以上大圩排灌站基本情况一览表187

第五节 涵闸斗门建设195

表5-3:和县圩区堤防水闸基本情况一览表196

表5-4:和县圩区堤防涵闸斗门基本情况一览表198

第六节 排灌区配套工程建设207

第七节 沿江重点大圩211

一、十四连圩211

二、练纲圩220

三、老西圩222

四、郑蒲圩228

第六章 山丘区水利建设231

第一节 简述231

表6-1:2009年和县山丘区基本情况一览表232

表6-2:2005年和县山丘区水库、塘坝、灌溉站情况一览表233

第二节 水库234

一、水库建设234

表6-3:2009年和县水库基本情况一览表237

表6-4:2007年~2009年和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情况一览表241

二、重点水库简介236

表6-5:1986年~2009年和县戎桥水库运用情况一览表246

第三节 塘坝247

表6-6:2000年~2003年和县山丘区新建(扩建)塘坝情况一览表248

第四节 灌溉站249

表6-7:2009年和县山丘区灌溉站情况一览表251

第五节 人饮工程266

表6-8:1992年和县山丘区人饮井数情况一览表267

表6-9:2001年~2003年和县山丘区饮水解困工程一览表268

表6-10:2005年~2009年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实施情况一览表269

附:和县实施饮水工程经验介绍270

第七章 防汛 抗旱273

第一节 水旱灾害(见第二章第七节)273

第二节 灾害防御273

一、组织机构273

表7-1:1949年~2009年和县防汛抗旱领导组织一览表274

二、汛前准备283

三、抗灾行动286

附: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县长江大堤防汛责任制的通知289

第三节 抗灾纪实290

一、典型大水年防汛(抗洪)纪实290

附:和县人民武装部1998防汛抗洪纪实307

附: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和县长江大堤郑蒲段抢险情况的调查报告310

附:记和县功桥乡汤城打桩队313

二、典型大旱年抗旱纪实314

附:和县2001年抗大旱夺丰收纪实318

第八章 工程管理3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1

附:中国历史上的水利职官322

第二节 长江管理323

第三节 内河管理325

第四节 水库管理326

第五节 塘坝管理327

第六节 泵站管理328

第七节 水务行政管理329

第九章 人物333

第一节 历代部分治水名人名录33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级历届分管水利领导人名录33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水利部门领导人名录335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治水劳动模范名录337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十六项水利工程负责人名录338

附:治水英模事迹341

第十章 诗文 农谚351

第一节 诗文351

一、古代诗文(选录)351

二、现代诗文(选录)358

第二节 农谚(选录)363

一、二十四节季谚语363

二、气象谚语365

三、农事谚语368

附录377

一、古代水利法规377

二、民国时期水利法规38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水利法规393

四、中国历史上的岁修制度408

五、防灾抗灾资料409

(一)灾害辞典(选录)409

(二)中国历史上的汛情和灾情奏报制度416

(三)中国历史上的防洪经费418

附:重其事 敬其业 迎难而上 兢兢业业419

编后话&荆诚孝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