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家哲学略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达文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55310496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道家-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家哲学略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上篇19
第一章 老庄道家19
第一节 老子的批判精神与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19
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19
二、从反省批判切入21
三、老与孔的分立27
四、形上之“道”的两个向度31
五、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40
第二节 庄子的认知检讨与荒诞意识艺术人生44
一、庄子其人与《庄子》三篇44
二、大动荡时代的大悲情意识46
三、“齐物”之论与齐其“物论”51
四、“小大之辩”与“逍遥”之境58
五、荒诞意识与艺术人生62
第二章 黄老思潮66
第一节 从道家向法家的转出67
一、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之说67
二、韩非:“人情有好恶而赏罚可用”之论71
第二节 稷下学的宇宙论建构78
一、《黄帝四经》的“道法”说79
二、《管子》诸篇的“道气”观86
第三节 《吕氏春秋》“十二纪”之“贵因”说96
一、三代所宝莫如因96
二、“十二纪”展现的天地宇宙图式97
三、从四时变迁论道儒法墨兼容100
四、回落自然世界的认知路向111
第四节 《淮南子》的“内圣外王”论113
一、《淮南子》之成书113
二、“道体”与“道境”的再上提116
三、从“类各自类”建立的“事用”观119
四、道家式的“内圣外王”论126
第五节 《论六家要旨》:“黄老学”的圆成132
第三章 魏晋玄学134
第一节 玄学的形成与演变134
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137
一、“贵无”的本体论向度137
二、“言意之辨”的知识论检视142
三、“圣人体无”的境界论重构148
第三节 嵇阮的“任自然”说151
一、张狂的个性:“每非汤武而薄周孔”153
二、本根之追寻:“万物一体”再确认156
三、终极的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159
附:关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162
第三节 郭象之“玄冥独化”论164
一、“无一物可系而在”的生命感受165
二、从“无”到“有”的逻辑理路167
三、以“玄冥独化”确认的绝对自我171
四、“自然性分”与“自得”之境175
五、“名分之教”非出“自然”之辨178
附论:关于欧阳建的《言尽意论》182
第四节 从魏晋玄学到魏晋风度184
一、魏晋风度开显的生命情调184
“礼岂为我设”185
“不如即时一杯酒”187
“宁作我”189
“终当为情死”189
二、《杨朱》“在我”说向“情欲”的下滑192
三、魏晋风度之评价与影响193
下篇203
第四章 道家与道教203
第一节 道教的创立与早期道教的外丹学205
一、初创道教所传的《太平经》与《想尔注》206
二、河上公《老子章句》的宇宙论新解211
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三道由一”说216
四、葛洪《抱朴子·内篇》的外丹道理论220
第二节 道教的发展与重玄学的心性论228
一、成玄英之“重玄学”229
二、李荣的“玄道”观236
三、道释之争与道教向“性命双修”说的转易241
第三节 内丹道的兴盛与全真道的“三教合一”论250
一、苏元朗的《周易参同契》新解250
二、张伯端《悟真篇》的“先命后性”说252
三、全真道教的“三教合一”论260
王重阳的“三教合一”主张261
长春子的“摄生”学与“大丹”论266
第四节 道教的知识论辨正:“类归”方式及其意义269
第五章 道家与儒学278
第一节 早期儒学的“宇宙”观278
一、《中庸》“天命之谓性”说280
二、《易传》“生生之谓易”论284
第二节 董仲舒:儒学价值信念的宇宙论证成295
一、宇宙论儒学的系统化295
二、儒学价值信念的证成299
三、价值存在化之得失论306
第三节 周张:借“气”学开显的“一体之仁”境界312
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315
二、张载的“一体之仁”论318
第四节 程朱:取老学架构的“性理”学说328
一、二程的“天理”体贴328
二、朱熹的“性理”学333
三、老学的架构及其意义340
第五节 陆王:换入庄禅的心性追求344
一、陆九渊的“减担”功夫345
二、王阳明的“四句宗旨”350
三、阳明后学:走向“事本论”和“情本论”356
第六章 道家与佛学365
第一节 佛学的初传及其与道家的交涉366
一、佛教初传与《理惑论》的“佛道”观366
二、“格义”之方与“六家七宗”之学367
三、僧肇“非有非无”之“解空”论373
第二节 禅宗顿教:以“真空妙有”证得的生命旨归388
一、禅宗顿教的“本无”说390
二、禅宗顿教的“自然观”397
三、禅宗顿教回落“见闻觉知”的“心”论404
四、走向禅道汇通的生命旨归409
附讲演录 黄老思潮新探412
热门推荐
- 3625380.html
- 3280429.html
- 3888106.html
- 1563214.html
- 220084.html
- 2840043.html
- 987623.html
- 2900340.html
- 1213831.html
- 3601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9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3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2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