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开发方法与管理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软件开发方法与管理教程
  • 阮俊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50275874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软件开发-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软件开发方法与管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环境与工具3

第1章 硬件环境3

1.1 服务器3

1.1.1 服务器的类型与特点3

1.1.2 PC服务器12

1.1.3 UNIX服务器15

1.1.4 AS/400服务器18

1.1.5 ES/9000服务器18

1.2 个人电脑19

1.2.1 个人电脑的发展19

1.2.2 种类与品牌20

1.2.3 应用20

1.3 移动计算设备21

1.4 自助服务设备25

1.4.1 自助银行设备25

1.4.2 自动售货机27

1.4.3 自动售票机28

1.4.4 其它自助服务设备28

1.5 终端设备28

1.5.1 哑终端28

1.5.2 仿真终端29

1.5.3 浏览器终端29

1.5.4 移动终端29

1.6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设备29

1.6.1 条码设备29

1.6.2 磁条设备31

1.6.3 无线射频识别设备32

1.6.4 磁性墨水技术33

1.6.5 生物识别技术34

1.7 网络存储设备34

1.7.1 存储技术的发展34

1.7.2 磁盘阵列37

1.7.3 磁带库38

1.7.4 光盘柜38

1.8 高速输入输出设备39

1.8.1 高速扫描仪39

1.8.2 网络打印机39

第2章 网络41

2.1 局域网41

2.1.1 以太网41

2.1.2 令牌环网47

2.1.3 令牌总线47

2.1.4 FDDI47

2.2 城域网48

2.2.1 城域网的特点48

2.2.2 自组城域网49

2.2.3 租用骨干网49

2.2.4 租用城域网50

2.2.5 分布式网点的接入50

2.2.6 综合布线工程51

2.3 广域网51

2.3.1 骨干网51

2.3.2 路由策略52

2.3.3 IP地址分配53

2.3.4 虚拟专用网53

2.4 因特网54

2.4.1 Internet骨干网54

2.4.2 Internet接入55

2.4.3 Internet管理56

2.4.4 Internet服务57

2.5 接入网及公共数据网57

2.5.1 电话网PSTN57

2.5.2 数字数据网DDN58

2.5.3 ISDN59

2.5.4 X.25网60

2.5.5 帧中继网61

2.5.6 无线网62

2.5.7 无线个人网63

2.5.8 卫星网63

2.5.9 移动通信网64

2.6 标准应用协议65

2.6.1 DoD与OSI/RM比较65

2.6.2 文件传送协议66

2.6.3 终端仿真协议66

2.6.4 简单邮件协议66

2.6.5 域名系统66

2.6.6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66

2.6.7 HTTP协议67

2.7 网络服务质量67

2.7.1 QoS的基本要求67

2.7.2 应用识别与分类68

2.7.3 服务模型68

2.7.4 QoS的实现技术69

2.8 网络管理70

2.8.1 网络管理功能70

2.8.2 网络管理协议70

2.8.3 网络管理工具71

2.8.4 网络管理新技术71

第3章 系统软件73

3.1 操作系统73

3.1.1 Windows操作系统73

3.1.2 UNIX操作系统77

3.1.3 Linux操作系统80

3.1.4 OS 400操作系统81

3.2 数据库84

3.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综述84

3.2.2 Oracle数据库87

3.2.3 Sybase数据库88

3.2.4 Informix数据库89

3.2.5 DB2数据库91

3.2.6 SQL Server数据库92

3.2.7 IMS数据库93

3.3 中间件95

3.4 集成开发环境112

3.4.1 一般功能112

3.4.2 执行代码的基本类型113

第2篇 软件开发方法论129

第4章 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129

4.1 基本类型129

4.1.1 个人单机软件129

4.1.2 服务器批处理软件129

4.1.3 联机事务处理130

4.1.4 异步事务处理131

4.1.5 非可靠事务处理132

4.2 基本结构类型132

4.2.1 终端服务器模式132

4.2.2 瘦客户端的C/S结构132

4.2.3 胖客户端的C/S结构133

4.2.4 三层C/S结构133

4.2.5 B/S体系结构133

4.2.6 体系结构的设计要点134

4.3 分布式计算标准136

4.3.1 DCE136

4.3.2 CORBA138

4.3.3 DTP140

4.4 产品解决方案142

4.4.1 Windows 2000 DNA142

4.4.2 Windows.NET145

4.4.3 J2EE146

4.4.4 Web Service151

4.4.5 Enterprise Portal153

4.4.6 Grid Computing155

4.5 基于应用的消息结构156

4.5.1 消息的基本报文结构156

4.5.2 消息通信的基本流程157

4.5.3 消息通信的支撑环境158

4.6 应用系统功能组成159

4.6.1 业务功能159

4.6.2 非业务功能160

第5章 安全体系结构162

5.1 安全综述162

5.1.1 安全威胁162

5.1.2 安全策略163

5.1.3 安全等级163

5.1.4 安全标准164

5.2 信息加密165

5.2.1 密码算法165

5.2.2 加密方式166

5.2.3 数字签名及应用167

5.3 PKI认证体系168

5.3.1 PKI基本组成及功能168

5.3.2 连线证书状态查询协议OCSP169

5.3.3 时间戳服务协议TSP170

5.3.4 委托证书PC170

5.3.5 简单证书认证协议SCVP170

5.4 访问控制171

5.4.1 X.500目录服务标准171

5.4.2 LDAP与资源访问控制172

5.4.3 单点登录SSO172

5.5 分布式审计模型173

5.6 其它安全技术175

5.6.1 网络安全175

5.6.2 安全支付协议175

5.6.3 安全管理176

第6章 软件工程的实施177

6.1 面向过程的分析设计177

6.1.1 需求分析177

6.1.2 概要设计182

6.1.3 详细设计186

6.2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191

6.2.1 面向对象技术191

6.2.2 统一建模语言UML192

6.2.3 统一开发过程RUP194

6.2.4 设计模式196

6.2.5 Struts Framework198

6.3 工程实施200

6.3.1 设备选型200

6.3.2 环境准备201

6.3.3 编码201

6.3.4 测试203

6.3.5 说明书209

6.3.6 培训210

6.3.7 数据准备210

6.3.8 试运行211

6.3.9 并行运行212

6.3.10 系统维护212

6.3.11 版本升级212

6.4 辅助开发工具213

6.4.1 CASE工具213

6.4.2 测试工具217

6.4.3 安装工具221

6.4.4 联机帮助系统制作工具223

第3篇 软件工程管理体系227

第7章 项目管理227

7.1 项目组管理227

7.1.1 项目过程227

7.1.2 项目组230

7.1.3 项目组管理233

7.1.4 项目组管理的一些技巧236

7.2 风险管理237

7.2.1 风险管理的方法237

7.2.2 风险要素238

7.2.3 风险管理的内容239

7.2.4 风险共担240

7.3 计划管理240

7.3.1 任务划分241

7.3.2 工作量估算241

7.3.3 人员与工作量的关系241

7.3.4 进度规划242

7.3.5 资源规划及计划评审242

7.3.6 计划的管理243

7.4 成本管理243

7.4.1 成本构成与估算243

7.4.2 成本控制与管理244

7.5 产品化管理244

7.5.1 项目及产品244

7.5.2 产品的种类245

7.5.3 面向应用的产品化管理245

第8章 质量管理247

8.1 产品质量概论247

8.1.1 产品质量、标准及认证247

8.1.2 质量保证体系及认证247

8.1.3 质量义务、责任与监督251

8.2 软件质量251

8.2.1 软件质量简述251

8.2.2 软件质量危机252

8.2.3 危机因素分析252

8.2.4 软件企业质量体系和软件过程的认证254

8.3 CMM255

8.3.1 CMM概述255

8.3.2 CMM建议的项目组织258

8.3.3 关键过程域KPA259

8.3.4 过程改进SPI262

8.3.5 软件过程评估264

8.3.6 CMMI265

第4篇 开发实践方案269

第9章 商业银行应用系统269

9.1 商业银行业务综述269

9.1.1 商业银行综述269

9.1.2 负债业务270

9.1.3 资产业务271

9.1.4 中介业务272

9.1.5 国际业务274

9.1.6 银行卡业务276

9.1.7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277

9.2 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历程279

9.2.1 计算机部分应用阶段279

9.2.2 分散式的普及应用阶段279

9.2.3 区域性数据集中阶段279

9.2.4 全国数据大集中阶段279

9.3 金融电子化的目标与结构279

9.4 网络基础设施280

9.4.1 网络综合服务平台280

9.4.2 网络体系结构281

9.4.3 网络管理283

9.5 银行应用核心子系统285

9.5.1 客户信息子系统286

9.5.2 会计子系统286

9.5.3 清算子系统288

9.5.4 系统支撑环境289

9.6 业务处理子系统291

9.6.1 连线交易处理291

9.6.2 离线交易处理294

9.6.3 连线批处理294

9.6.4 批处理295

9.6.5 IC卡应用子系统296

9.7 数据发布子系统297

9.8 管理信息子系统298

9.8.1 信贷管理系统298

9.8.2 资金计划系统302

9.8.3 其它管理信息系统304

9.9 商业智能应用系统304

第10章 社会医疗保险系统307

10.1 社会保险体系307

10.2 医疗保险体系307

10.3 系统体系架构309

10.3.1 系统基本功能结构309

10.3.2 系统的网络结构311

10.4 技术特点312

10.4.1 高度开放的环境312

10.4.2 异步应用模式313

10.4.3 高度分布存储方式313

10.4.4 复杂的财务会计功能314

10.4.5 高难度的项目管理314

10.4.6 变化的政策环境314

第11章 证券应用系统315

11.1 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315

11.1.1 证券及衍生金融产品市场315

11.1.2 证券市场315

11.1.3 期货市场316

11.1.4 外汇市场316

11.2 系统网络架构317

11.3 相关系统构成318

11.3.1 证交所核心系统318

11.3.2 证券公司服务系统319

11.3.3 第三方技术分析软件321

第12章 电子政务系统323

12.1 系统综述323

12.2 网络基础设施323

12.3 安全服务系统324

12.4 政务综合管理系统324

12.5 政府门户网站325

12.6 城市运转监控系统326

12.7 紧急救助系统326

12.8 指挥决策系统326

12.9 部门应用系统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