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旭,张胜邦,张更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4822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考察报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一、自然地理1
二、植物资源7
三、脊椎动物11
四、湿地资源12
五、旅游资源13
六、环境现状及评价16
七、社区及社区经济文化18
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18
九、自然保护区评价20
第二章 自然地理23
第一节 地形地貌23
一、祁连山中段山地与谷地23
二、祁连山东段平行岭谷25
第二节 地质25
一、地层25
二、断裂构造31
第三节 气候32
一、采用的气候资料及处理方法32
二、气候的基本特征33
三、气温33
四、降水36
五、日照38
六、风40
七、气象灾害41
八、气候资源的评价与利用43
第四节 水文46
一、地表水资源46
二、流域地下水资源48
三、河川径流特征分析48
四、地表水资源动态趋势分析52
五、水资源总量53
六、冰川53
七、河流55
第五节 区域水文地质56
一、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56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57
三、各流域地下水资源概况57
第六节 土壤61
一、土壤分布61
二、土壤分类61
三、主要土壤类型特征64
第三章 植物资源78
第一节 植物区系78
一、植物区系历史78
二、植物区系的特征79
第二节 植被80
一、主要植被类型80
二、植被的生态学特征83
三、植被分布规律84
四、影响植被分布的自然因素85
五、植被分区86
第三节 植物种类86
一、蕨类植物87
二、裸子植物87
三、被子植物88
第四节 森林资源105
一、森林类型、分布及规律105
二、森林资源及评价119
三、森林病虫害122
第五节 草地资源125
一、草地分布规律及类型125
二、草地资源评价127
三、草地虫害和鼠害128
四、毒杂草型退化草地130
五、“黑土滩”型退化草地132
第四章 脊椎动物133
第一节 研究历史133
第二节 脊椎动物区系特征133
一、水生动物133
二、陆生动物134
第三节 种类及分布135
一、鱼纲135
二、两栖纲135
三、爬行纲135
四、鸟纲136
五、哺乳纲140
第四节 动物类群及其生态特征142
一、高山裸岩动物群142
二、荒漠、半荒漠动物群142
三、草原动物群142
四、湿地动物群143
五、森林(灌丛)动物群143
六、农田区动物群143
第五节 动物数量143
一、兽类种群数量143
二、鸟类种群数量144
第六节 动物资源及评价144
一、保护动物144
二、经济动物145
三、动物资源保护145
第五章 湿地资源146
第一节 湿地类型及特征146
一、湿地类型146
二、湿地类型特征146
第二节 湿地的基本特征147
一、季节性变化147
二、水质147
三、土壤理化性质147
第三节 湿地生物148
一、湿地植物148
二、湿地鸟类149
三、湿地鱼类149
四、两栖类149
五、兽类150
第四节 重点湿地150
一、重点湿地的确定原则150
二、重点湿地简介151
第五节 湿地资源现状分析评价153
一、湖泊资源及评价153
二、河流资源综述及其评价154
三、沼泽湿地资源及评价154
第六章 旅游资源155
第一节 人文景观155
一、遗址155
二、古城155
三、寺院156
第二节 自然景观159
一、岗则吾结(团结峰)159
二、冷龙岭160
三、黑河大峡谷160
四、狮子崖160
五、花海鸳鸯161
六、照壁凝翠161
七、雾山虎豹161
八、牛心山161
九、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场162
第三节 景观资源评价162
一、地文景观独特奇异163
二、植物景观丰富多采163
三、水域风光丰富164
四、气象天象景观惟妙164
五、高原气候凉爽宜人164
六、宗教文化高深莫测165
七、民族风情纯朴诱人165
八、生态教育和教学实习科研的“国家公园”165
第七章 环境现状及评价166
第一节 主要环境要素166
一、水166
二、土地167
三、动植物167
第二节 保护区主要环境问题167
一、草地退化167
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168
三、雪线上移、冰川退缩168
四、野生动物数量减少168
第三节 影响保护区环境的主要因素168
一、自然因素168
二、人为因素169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170
一、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类型的划分170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171
三、环境影响评价173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73
一、保护原则173
二、保护对策173
第八章 社区及社区经济文化175
第一节 社区175
第二节 经济、文化175
一、经济175
二、土地利用现状175
三、交通175
四、通讯176
五、文教卫生176
六、主要工矿企业176
七、国有林区176
第九章 保护区建设和管理181
第一节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181
一、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181
二、实现大区域生态平衡的需要181
三、保护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182
四、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82
第二节 保护对象和功能区划及总体布局183
一、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183
二、规划目标183
三、保护区功能区划184
四、总体布局187
第三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92
一、组织机构192
二、人员编制192
第四节 主要建设内容194
一、保护工程194
二、科研监测195
三、宣传教育195
四、多种经营195
五、生态旅游195
六、社区发展195
七、基础设施建设196
第五节 投资估算196
第十章 自然保护区评价197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状197
一、原始古老的自然性197
二、高原生态的边缘性197
三、高寒植被的特殊性197
四、生态系统的典型性198
五、高原物种的稀有性198
六、生态环境的脆弱性198
七、保护面积的有效性198
八、管理目标的明确性199
九、管理体系的完整性199
十、社区共管的重要性199
第二节 保护区效益评价199
一、直接效益评价200
二、间接效益评价201
三、社会效益评价202
四、总体评价202
参考文献203
热门推荐
- 924563.html
- 1227083.html
- 2579734.html
- 3180682.html
- 1442508.html
- 3267501.html
- 1756014.html
- 1780587.html
- 3455721.html
- 444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9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5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9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6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