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有机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有机化学
  • 魏荣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1197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有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有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共价键1

1.1 价键理论1

1.2 共振论2

1.2.1 关于共振论的描述2

1.2.2 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4

1.3 分子轨道理论6

1.3.1 分子轨道理论的描述6

1.3.2 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6

1.3.3 苯的分子轨道9

1.4 杂化轨道10

1.4.1 sp3杂化与四面体构型10

1.4.2 sp2杂化与平面构型12

1.4.3 sp杂化与线状构型12

1.4.4 杂化轨道和分子构型14

1.5 氢键15

1.5.1 氢键的形成15

1.5.2 分子内氢键16

1.5.3 氢键对物理性质的影响16

1.5.4 氢键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7

习题22

第2章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24

2.1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24

2.1.1 诱导效应24

2.1.2 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27

2.1.3 场效应30

2.1.4 烷基的电子效应33

2.2 有机化合物的空间效应35

2.2.1 空间效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35

2.2.2 空间效应对酸碱性的影响37

2.2.3 利用堵位基团的空间效应进行选择性反应38

习题39

第3章 反应机理及研究方法45

3.1 简介45

3.2 有机反应的类型46

3.2.1 取代反应46

3.2.2 加成反应47

3.2.3 消除反应49

3.2.4 重排反应50

3.2.5 氧化还原反应51

3.3 反应机理的研究52

3.3.1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52

3.3.2 确定反应机理的基本原则53

3.3.3 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53

3.4 取代基效应60

3.4.1 Hammett方程60

3.4.2 Hammett方程的应用65

习题66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69

4.1 几种典型的反应历程69

4.1.1 氢负离子转移历程69

4.1.2 氢原子转移历程69

4.1.3 电子直接转移历程70

4.1.4 形成酯的中间体历程70

4.1.5 加成-消除反应历程70

4.2 几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71

4.2.1 涉及立体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71

4.2.2 涉及重排的氧化还原反应72

4.2.3 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73

习题82

第5章 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NMR谱85

5.1 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85

5.1.1 IUPAC命名和系统命名85

5.1.2 多环烃的命名85

5.1.3 其他类化合物的命名89

5.2 复杂有机化合物的NMR谱93

5.2.1 取代苯的裂分模型93

5.2.2 手性因素的影响100

5.2.3 顺反异构的影响103

5.2.4 二维核磁共振谱104

习题107

第6章 酸碱理论110

6.1 无机化学的酸碱概念110

6.2 酸碱质子理论110

6.3 酸碱的Lewis理论111

6.4 软硬酸碱的概念112

6.5 超强酸和超强碱113

6.5.1 常见的超强酸113

6.5.2 常见的超强碱113

6.6 酸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15

6.6.1 有机反应的催化剂115

6.6.2 亲核加成反应中的酸碱反应115

6.6.3 亲电加成反应中的酸碱反应116

6.6.4 亲核取代反应中的酸碱反应116

6.6.5 亲电取代反应中的酸碱反应117

6.6.6 重排反应中的酸碱反应117

习题118

第7章 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120

7.1 芳香性、非芳香性、反芳香性、同芳香性及反同芳香性的判断120

7.1.1 芳香性的判断120

7.1.2 反芳香性的判断123

7.1.3 非芳香性的判断123

7.1.4 同芳香性的判断124

7.1.5 反同芳香性的判断125

7.2 Y芳香性125

7.3 方克酸类126

7.4 二茂铁类物质126

7.5 关于芳香性的新概念126

7.6 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27

7.6.1 亲核取代反应127

7.6.2 偶极矩128

7.6.3 酸碱性128

习题129

第8章 立体化学132

8.1 有机分子的异构体132

8.1.1 异构体的种类132

8.1.2 构型表示法132

8.1.3 空间张力和分子力学134

8.2 有机分子的构象134

8.2.1 绕单键旋转的构象134

8.2.2 绕双键旋转的构象138

8.2.3 绕三键旋转的构象139

8.2.4 绕共轭双键中的特殊单键旋转的构象139

8.2.5 环己烷衍生物的构象139

8.2.6 螺环化合物的构象145

8.2.7 环己酮衍生物的构象145

8.2.8 环己烯的构象146

8.2.9 除六元环以外的碳环的构象146

8.2.10 杂环的构象149

8.3 手性与手性合成151

8.3.1 手性的意义151

8.3.2 分子的对称性与手性152

8.3.3 一些基本概念157

8.3.4 产生旋光性的原因160

8.3.5 构型标记的特殊规定161

8.3.6 用氧化数法弥补Cahn-Ingold-Prelog次序规则的缺欠的建议165

8.3.7 含有手性原子的化合物167

8.3.8 含有手性轴的化合物168

8.3.9 含有手性面的化合物175

8.3.10 d2sp3杂化类型化合物177

8.3.11 环型立体异构体178

8.3.12 构象异构体180

8.3.13 有机化合物构型的确定181

8.3.14 旋光与构型的关联186

8.3.15 手性化合物获得方法187

习题195

第9章 有机活性中间体197

9.1 碳负离子中间体197

9.1.1 碳负离子的构型197

9.1.2 碳负离子的产生197

9.1.3 碳负离子的稳定性198

9.2 碳正离子中间体199

9.2.1 引言199

9.2.2 碳正离子的形成200

9.2.3 碳正离子的反应203

9.2.4 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204

9.3 自由基中间体210

9.3.1 自由基的电子构型210

9.3.2 自由基的产生211

9.3.3 自由基的检测212

9.4 双自由基212

9.4.1 卡宾212

9.4.2 乃春215

9.4.3 氧宾216

9.5 苯炔216

9.5.1 苯炔的结构216

9.5.2 苯炔的生成218

习题221

第10章 亲电加成反应224

10.1 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224

10.1.1 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224

10.1.2 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228

10.1.3 亲电加成反应的活性238

10.1.4 亲电加成反应的定向规律240

10.2 炔烃和丙二烯类的亲电加成反应243

10.2.1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243

10.2.2 丙二烯类的亲电加成反应244

10.3 共轭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245

10.4 亲电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50

习题252

第11章 亲电取代反应255

11.1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255

11.1.1 亲电取代反应历程255

11.1.2 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因素256

11.1.3 反应实例256

11.2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258

11.2.1 亲电取代反应历程258

11.2.2 亲电取代反应的特性和相对活性261

11.2.3 取代基效应的定量关系270

11.3 稠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274

11.3.1 萘的亲电取代反应274

11.3.2 其他稠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278

11.4 其他芳香烃上的亲电取代反应279

11.4.1 金属茂类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279

11.4.2 轮烯类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279

11.5 反应实例280

11.5.1 氘和氚作为亲电试剂280

11.5.2 氮作为亲电试剂280

11.5.3 硫作为亲电试剂283

11.5.4 卤素作为亲电试剂285

11.5.5 碳作为亲电试剂286

11.5.6 氧作为亲电试剂293

11.5.7 氢作为亲电试剂294

11.5.8 Stiles-Sisti反应295

11.5.9 无溶剂的反应296

习题298

第12章 亲核加成反应301

12.1 碳-碳双键的亲核加成反应301

12.1.1 氰乙基化反应303

12.1.2 Michael反应304

12.2 碳-碳三键的亲核加成反应306

12.3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308

12.3.1 影响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309

12.3.2 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313

12.3.3 反应举例315

12.4 羧酸衍生物与亲核试剂的反应331

12.4.1 反应历程331

12.4.2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331

12.4.3 反应举例333

12.4.4 Claisen酯缩合及其有关反应338

12.5 金属氢化物与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341

12.5.1 反应历程341

12.5.2 反应的立体化学344

12.6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346

12.6.1 反应历程346

12.6.2 影响亲核加成方式的因素347

12.6.3 应用举例349

12.7 碳-氮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350

12.7.1 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350

12.7.2 腈的亲核加成反应351

12.8 分子内的自催化亲核加成反应353

习题356

第13章 亲核取代反应361

13.1 脂肪族的亲核取代反应361

13.1.1 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分类361

13.1.2 SN1机理进行的亲核取代反应361

13.1.3 SN2机理进行的亲核取代反应363

13.1.4 离子对机理364

13.1.5 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SNi)历程365

13.1.6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的因素372

13.1.7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379

13.2 芳香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385

13.2.1 反应历程386

13.2.2 影响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389

习题397

第14章 自由基的反应402

14.1 概述402

14.1.1 自由基引发剂402

14.1.2 稳定的自由基403

14.1.3 自由基的检测405

14.2 几种重要的自由基反应405

14.2.1 芳香胺与亚硝酸酯的反应405

14.2.2 Meerwein烯烃的芳基化反应406

14.2.3 与溴化氢的加成反应407

14.2.4 与卤甲烷的加成反应407

14.2.5 过氧化物引发的芳香烃的取代反应408

14.2.6 芳香自由基的[1,5]和[1,6]迁移反应408

14.2.7 硝基与α,β-不饱和酸、酯、酮中的双键的自由基加成反应409

14.2.8 分子内加成反应409

14.2.9 Hunsdiecker反应410

14.2.10 重氮盐放氮的反应410

14.3 卡宾和乃春的反应411

14.3.1 卡宾的反应411

14.3.2 乃春的反应414

14.4 Metathesis反应415

习题416

第15章 消除反应421

15.1 消除反应的分类421

15.2 消除反应的历程422

15.2.1 E1历程422

15.2.2 E1cb历程422

15.2.3 E2历程424

15.3 消除反应的取向426

15.3.1 Saytzeff规则426

15.3.2 Hofmann规则426

15.3.3 反Saytzeff规则和Hofmann规则426

15.4 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及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427

15.4.1 反应物结构的影响427

15.4.2 碱的影响428

15.4.3 离去基团的影响428

15.4.4 溶剂的影响429

15.4.5 温度的影响429

15.5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429

15.5.1 E2反应的立体化学430

15.5.2 E1反应的立体化学432

15.6 热消除反应433

15.6.1 热消除反应历程433

15.6.2 热消除反应举例434

15.7 各种消除反应436

15.7.1 简单的消除反应436

15.7.2 特殊的消除反应439

习题445

第16章 有机光化学448

16.1 引言448

16.2 烯烃的光化学450

16.2.1 顺反异构化反应450

16.2.2 加成反应450

16.2.3 双-π-甲烷重排反应451

16.2.4 三-π-甲烷重排反应452

16.3 苯类化合物的光化学452

16.3.1 苯环的光化学452

16.3.2 芳环光取代反应453

16.3.3 芳环的光激发侧链重排反应454

16.3.4 富勒烯与甲基蒽的光加成反应454

16.4 酮的光化学454

16.4.1 Norrish型反应455

16.4.2 Norrish-Ⅱ型反应456

16.4.3 鲁米酮重排457

16.4.4 与烯烃的加成反应457

16.4.5 无溶剂反应458

习题461

第17章 周环反应463

17.1 引言463

17.1.1 周环反应的特点463

17.1.2 前线轨道理论463

17.2 电环化反应466

17.3 环加成反应470

17.3.1 [4+2]环加成反应470

17.3.2 烯炔的环加成反应475

17.3.3 Diels-Alder烯加成反应476

17.3.4 [2+2]环加成反应477

17.3.5 其他环加成反应478

17.4 σ键迁移480

17.4.1 [1,3]σ-H迁移480

17.4.2 [1,5]σ-H迁移482

17.4.3 σ-碳迁移483

17.4.4 [3,3]σ-烷基迁移485

17.4.5 [5,5]σ-烷基迁移485

习题489

第18章 分子重排反应498

18.1 重排反应的分类498

18.1.1 分子内重排及分子间重排498

18.1.2 按反应历程分类499

18.1.3 按不同元素之间的迁移分类500

18.1.4 按迁移的相对位置分类500

18.1.5 按化合物和官能团分类500

18.2 亲核重排501

18.2.1 [1,2]迁移重排501

18.2.2 碳-碳的重排502

18.2.3 碳-氮的重排511

18.2.4 碳-氧的重排514

18.3 亲电重排515

18.3.1 Favorskii重排515

18.3.2 Stevens重排517

18.3.3 Wittig重排518

18.3.4 Meisenheimer重排519

18.3.5 Neber重排520

18.3.6 Lossen重排520

18.4 芳环上的重排520

18.4.1 联苯胺重排520

18.4.2 Fires重排521

18.4.3 苯醚重排522

18.4.4 Fischer-Hepp重排523

18.4.5 N-重氮基的重排523

18.4.6 Orton重排523

18.5 自由基的重排523

18.5.1 换位重排反应524

18.5.2 Claisen重排反应524

18.5.3 Cope重排反应528

习题531

第19章 超分子化学简介534

19.1 大环冠醚534

19.1.1 命名534

19.1.2 合成方法535

19.1.3 冠醚的性能537

19.1.4 冠醚的应用538

19.2 环糊精539

19.3 杯芳烃541

19.3.1 简介541

19.3.2 合成542

19.3.3 结构特征543

19.3.4 杯芳烃的应用543

19.3.5 展望545

19.4 树形化合物545

19.4.1 简介545

19.4.2 树形大分子的结构特点550

19.4.3 催化活性中心在核心位置的树形大分子550

19.4.4 催化活性中心在外围端基的树形大分子551

19.4.5 合成方法553

19.5 分子棒559

19.5.1 几种典型的分子棒559

19.5.2 合成方法举例562

习题563

附录566

1.有机化学绘图工具ChemDraw9.0566

2.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网址569

3.专利网址570

4.国内外有影响的化学类杂志简介571

5.有机化合物中的H和C的化学位移值572

主要参考书573

索引5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