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庆芳,张成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80139598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13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2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政治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做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1
第一卷 选用招考卷5
第一篇 领导干部选拔5
第一章 干部选拔的含义5
第一节 干部的定义与分类5
第二节 干部选拔及其定位8
第二章 党政干部选拔的问题与原因11
第一节 党政干部选拔的现状与问题11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4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对策16
第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选拔面临的考验25
第一节 领导干部选拔面临的新课题25
第二节 原有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存在的弊端28
第三节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领导干部选拔问题的重要性34
第四章 领导干部选拔的体制38
第一节 改革现行的领导干部选拔体制38
第二节 建立领导干部科学选拔体制的原则42
第三节 领导干部科学选拔体制的基本构成47
第五章 领导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56
第一节 党管干部的原则56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58
第三节 公开原则:在广泛参与中选拔人才60
第四节 民主原则:防止少数人拍板的倾向62
第五节 平等原则:在同等机会下选拔人才65
第六节 竞争原则:确立优胜劣汰的选人机制67
第七节 考评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69
第六章 领导干部选拔的标准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领导干部选拔标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领导干部选拔标准以新的内涵76
第三节 辩证地掌握领导干部选拔标准79
第一节 领导干部选拔观念转变的必然性83
第七章 领导干部选拔观念的转变83
第二节 现代领导干部选拔观念的基本内容84
第三节 领导干部选拔观念变革与选拔开拓性人才89
第八章 领导干部选拔的途径94
第一节 选任、委任、聘任、考任:现行选拔途径的构架94
第二节 领导干部选拔途径的完善99
第三节 领导干部选拔的思路102
第九章 领导干部选拔中的考察与使用107
第一节 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的考察107
第二节 领导干部选拔中考察的方法112
第三节 领导干部选拔后的使用114
第十章 领导干部选拔后的培训117
第一节 领导干部培训的现实意义117
第二节 领导干部培训的原则122
第三节 领导干部培训的方法12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领导干部的实绩测评131
第一节 测评的原则131
第二节 测评的意义132
第三节 测评方案选择的原则133
第一节 科学地确定参与面135
第十二章 提高干部选拔透明度的途径135
第二节 引入竞争机制139
第三节 运用系统方法141
第四节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143
第五节 完善人事监督机制146
第十三章 提高干部选拔透明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54
第一节 透明与领导决策154
第二节 透明与法纪159
第三节 透明与保密163
第十四章 提高选任制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透明度167
第一节 候选人的提名168
第二节 候选人的介绍175
第三节 公开民主选举177
第四节 完善选任程序的监督178
第十五章 提高委任制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透明度180
第一节 推荐委任对象181
第二节 组织人事部门考察184
第三节 领导集体讨论191
第四节 公开任命193
第五节 完善委任程序的监督195
第一节 公开条件197
第十六章 提高聘任制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透明度197
第二节 公开招标199
第三节 资格审查201
第四节 评审标书204
第五节 公开答辩206
第六节 择优聘用211
第七节 完善聘任程序的监督218
第十七章 提高考任制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透明度219
第一节 公开报名220
第二节 统一考试222
第三节 全面考核226
第四节 择优任用228
第五节 完善考任程序的监督230
第十八章 干部选拔效益分析232
第一节 效果、效率、效益232
第二节 干部选拔效益的内涵及表现235
第三节 干部选拔效益的特征241
第四节 公平、择优与效益244
第二篇 中青年干部选拔255
第一章 从全局高度认识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要性255
第一节 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255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256
第三节 真正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的需要257
第二章 进一步完善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259
第一节 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259
第二节 逐步建立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262
第三节 认真做好当前和今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各项工作266
第三章 提高年轻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271
第一节 形成正确的政治导向271
第二节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育人机制272
第三节 强化监督管理274
第四节 强化学习培训276
第五节 开展“三观”和用权教育277
第六节 处理好几个关系278
第四章 选拔任用年轻正职领导干部282
第一节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党政正职干部是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关键282
第二节 促使大批优秀年轻党政正职干部脱颖而出283
第三节 培养选拔年轻党政正职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284
第四节 促使年轻正职领导干部尽快进入角色285
第五章 选拔任用年轻副职领导干部287
第一节 在配角岗位上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287
第三节 维护领导班子的集体权威288
第二节 围绕中心任务做好本职工作288
第四节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289
第五节 改变年轻副职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对策290
第六章 破格使用年轻干部291
第一节 破格使用年轻干部的重要性291
第二节 破格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途径292
第三节 切实把握好破格用人的尺度294
第七章 加强年轻干部政治培训工作力度296
第一节 不断增强政治理论培训的紧迫感296
第二节 切实讲求政治理论培训的针对性297
第三节 抓好政治理论培训效果的落实299
第四节 积极探索政治理论培训的新途径300
第八章 改进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工作302
第一节 实践锻炼的意义302
第二节 实践锻炼的途径303
第三节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304
第四节 改进完善干部锻炼工作的方法305
第五节 多岗位锻炼培养年轻干部309
第六节 在关键岗位锻炼培养年轻干部312
第九章 国有企业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314
第一节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问题314
第二节 培养选拔国有企业优秀年轻干部的措施315
第十章 加快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318
第一节 领导班子年轻化必须常抓不懈318
第二节 领导班子年轻化必须循序渐进319
第三节 领导班子年轻化必须着眼于领导班子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319
第三篇 领导班子配备323
第一章 领导班子选拔配备的基本思路及一般原则323
第一节 选拔配备领导班子的基本思路323
第二节 选拔配备领导班子应遵循的一般原则328
第二章 德才兼备的原则在领导班子选拔配备中的应用335
第一节 德与才的具体含义335
第二节 德才兼备原则的实践应用338
第三章 优化领导班子群体结构344
第一节 优化政治结构344
第二节 优化年龄结构347
第三节 优化知识结构349
第四节 优化智能结构350
第五节 优化类型结构353
第四章 正职的选拔配备357
第一节 正职的地位和作用357
第二节 正职的素质要求359
第三节 选拔配备正职的艺术363
第五章 副职的选拔配备369
第一节 副职的地位与作用369
第二节 副职的素质要求371
第三节 副职的配备策略373
第六章 领导班子的适时调整381
第一节 选拔配备领导班子不成功的几种类型381
第二节 领导班子最忌的几种表现385
第三节 调整艺术387
第七章 大胆选拔青年干部进领导班子392
第一节 青年干部的基本特点393
第二节 青年干部成长规律395
第三节 青年干部的配备398
第八章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400
第一节 关系全局 意义重大400
第二节 着眼特殊性 发挥内在潜力401
第三节 采取有效措施 保持合理结构402
第四节 创造优化环境 加速干部成长403
第九章 妇女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406
第一节 重视培养 优化女干部成长的组织环境406
第二节 宣传教育 净化女干部成长的舆论环境408
第三节 树立“四自精神” 强化妇女成才的内在因素409
第十章 非中共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410
第一节 真诚合作 民主推进410
第二节 创造环境 依法任用411
第三节 参政议政 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412
第四篇 公务员考试录用417
第一章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概述417
第一节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含义与意义417
第二节 公务员的录用条件与方式423
第三节 公务员基本素质要求与测评指标体系431
第一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441
第二章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与组织441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机构446
第三章 公务员录用程序与组织管理454
第一节 录用程序454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的组织管理465
第四章 公务员录用考试方法、考试形式及命题设计472
第一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方法472
第二节 笔试及其命题设计484
第三节 面试及其命题设计514
第一节 公务员考试录用中的问题560
第五章 公务员考试录用中的问题与对策560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对策566
第五篇 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接收与聘用573
第一章 事业单位人员吸收录用制度概述573
第二章 事业单位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工作580
第三章 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工作588
第四章 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和聘用制度的推行593
第六篇 企业干部选拔与人员的甄选录用615
第一章 企业干部选拔615
第一节 人才观和企业干部类型615
第二节 选拔企业干部的标准623
第三节 企业干部的选拔方法631
第二章 企业人员招募与甄选录用636
第一节 企业人员甄选录用系统的设计636
第二节 企业人员招募641
第三节 企业人员甄选录用645
第七篇 思想建设篇657
第一章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657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革开放的要求657
第二节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讲政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76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85
第四节 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701
第二章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707
第一节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707
第二节 从严治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713
第三节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718
第四节 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723
第五节 坚持“两手抓”的方针727
第六节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731
第三章 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737
第一节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737
第二节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739
第三节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状况提出的迫切要求741
第四章 跨世纪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规范的建构744
第一节 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744
第二节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752
第三节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758
第四节 弘扬艰苦创业精神763
第五章 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与监督769
第一节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刻不容缓769
第二节 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776
第三节 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87
第四节 形成严格的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792
第五节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与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798
第六节 党员领导干部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与改进804
第六章 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行为的管理810
第一节 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行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810
第二节 努力把好领导干部的“人口关”814
第三节 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行为管理要经常化、制度化820
第七章 加大对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失范监督的力度829
第一节 建立健全党内对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失范的制约机制830
第二节 加强法律监督837
第三节 强化舆论监督842
第四节 实行群众监督846
第五节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853
第二卷 职务任免卷879
第一篇 领导干部任免879
第一章 干部任免制度879
第一节 干部任免的含义879
第二节 干部任免与干部管理的关系883
第三节 干部任免的重要意义与作用886
第四节 干部任免的方式和种类891
第五节 任免的程序893
第六节 我国古代和外国官职任免借鉴894
第七节 努力探索干部任免科学898
第二章 干部管理权限和职务名称表902
第一节 干部管理权限902
第二节 干部职务名称表905
第三节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干部907
第三章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规定程序911
第一节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规定程序的现实意义911
第二节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规定程序915
第三节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按规定程序办事922
第一节 干部的任职926
第四章 干部任免的主要形式926
第二节 干部的去职932
第五章 干部任免的原则938
第一节 坚持党管干部938
第二节 必须任人唯贤940
第三节 注重整体效应946
第四节 实行回避、交流950
第五节 严格依法照章办事955
第六章 干部任免材料958
第一节 干部任免材料的定义、特点和作用958
第二节 干部任免材料的种类、内容和要求960
第三节 干部任免材料的整理归档976
第七章 依法任免行政人员的权限和手续978
第一节 行政任免的含义和意义978
第二节 我国行政任免制度的历史发展980
第三节 任免权限及范围982
第四节 行政任免程序和手续985
第五节 做好行政任免工作的基本要求989
第八章 党内干部任免991
第一节 党代会换届选举991
第二节 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干部任免1023
第三节 党内非选举职务的干部任免1025
第九章 国家机关干部任免1027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系统的干部任免1027
第二节 政府组成人员任免1040
第三节 政府其他职务任免1046
第十章 政协干部任免1050
第一节 政协人事安排原则和组成人员素质要求及党内外人数比例1050
第二节 政协换届时间和组成人员的产生办法、程序1052
第三节 政协换届后的干部调整1057
第四节 政协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设立及负责人的任免1060
第五节 地区政协联络组织的干部任免1061
第十一章 群众团体干部任免1062
第一节 群众团体干部任免概述1062
第二节 各群众团体的领导机构1064
第三节 群众团体的换届选举1065
第四节 群众团体领导人的个别调整1073
第五节 群众团体机关内部的干部任免1074
第十二章 企事业单位干部任免1075
第一节 企事业单位干部任免工作概况1075
第二节 企业单位干部的任免1079
第三节 企业单位厂长(经理)的任免1083
第四节 企业单位副职以下干部的任免1100
第五节 事业单位的干部任免1104
第十三章 干部任免备案1112
第一节 备案的意义1112
第二节 备案的范围1114
第三节 备案的材料1116
第四节 备案材料的利用1118
第十四章 干部任免政策问答1122
第一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1157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含义与意义1157
第二篇 公务员职务任免1157
第二节 公务员任免制度的历史沿革1159
第三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原则1162
第四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的发展趋势1164
第二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管理实务1166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条件1166
第二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形式1168
第三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程序1170
第四节 实施公务员职务任免应注意的问题1174
第五节 公务员任职案例1176
第一章 企业聘用制干部的含义1183
第三篇 企业干部聘用制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1183
第二章 企业聘用制干部的管理1184
第三章 企业聘用制干部的考核1188
第四章 企业聘用制干部的培训1192
第五章 企业落聘干部的安排和管理1195
第六章 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1196
第七章 企业聘用制干部管理的几个政策性问题1200
第四篇 法官、检察官的职务任免1205
第一章 法官的任免1205
第一节 检察官职务任免的含义和意义1207
第二章 检察官职务任免1207
第二节 检察官的任免权限和程序1208
第五篇 典型经验选编1213
一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实行“票决”任免干部1213
二 实行干部试用制的实践与思考1217
三 菏泽地区实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调查1221
四 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提高干部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程度1227
第三卷 职务升降卷1237
第一篇 领导干部职务升降1237
第一章 干部职务晋升的基本原则1237
第二章 干部职务晋升的标准条件1247
第三章 干部职务晋升的程序1261
第四章 干部职务晋升考核1272
第五章 降职1287
第二篇 公务员职务升降1301
第一章 公务员职务升降综述1301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含义、意义和特点1301
第二节 职务升降的历史沿革1304
第三节 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原则1307
第四节 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发展趋势1310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种类1312
第二章 公务员职务晋升1312
第二节 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1313
第三节 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程序与主管机关1315
第四节 实施公务员职务晋升应注意的问题1317
第五节 公务员职务晋升案例1320
第三章 公务员降职1331
第一节 公务员降职的条件1331
第二节 公务员降职的种类1333
第三节 公务员降职管理机构与审批的程序1334
第四节 实施公务员降职应注意的问题1338
第五节 公务员降职案例1339
第三篇 检察官的职务升降1345
第一章 检察官等级的含义和意义1345
第二章 检察官等级的设置与确定1346
第三章 检察官等级的晋升、降低和保留1347
第四篇 典型经验选编1351
一 积极探索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机制1351
二 宣州市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几点做法1357
三 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1362
四 坚持“公开、公正、公认”原则 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1366
五 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 为干部队伍注入生机与活力1370
六 实现“三个突破”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建立1375
七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畅通干部“下”的渠道1379
八 坚持干部能上能下 不断增强班子活力1382
第四卷 竞争上岗卷1393
第一篇 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务1393
第一章 竞争上岗的含义1393
第二章 竞争上岗的特点1395
第三章 竞争上岗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398
第四章 竞争上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400
第五章 竞争上岗的指导原则1403
第六章 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1405
第七章 参加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1406
第八章 竞争上岗的程序与方法1407
第九章 保证竞争上岗的质量1409
第十章 竞争上岗的组织管理1411
第十一章 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1413
第二篇 典型经验选编1417
一 推进中层领导职务竞争上岗 激励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1417
二 改革干部选任机制 积极推行竞争上岗1424
三 公平竞争 择优上岗 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选用机制1427
四 全面推行市直机关干部竞争上岗 探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1432
五 在招聘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1438
六 抓住关键环节 作好竞争上岗工作1444
七 坚持原则 分步实施 认真搞好机关竞争上岗工作1447
八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认真做好竞争上岗工作1452
九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1457
十 认真搞好竞争上岗 积极探索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方法1463
十一 我们是如何做好竞争上岗工作的1468
十二 竞争上岗是选拔使用干部的好方法1472
十三 竞争择优 选贤任能 积极稳妥地推行领导职位竞争上岗1475
十四 规范程序 确保质量 认真做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1482
十五 机关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几点做法1484
十六 积极推行公开竞争上岗 实现人才与职位的最佳结合1487
第三篇 部分竞争上岗试题选编1493
一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493
二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面试试题1501
三 山东省人事厅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02
四 山东省人事厅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面试答辩试题1508
五 山东省财政厅部分副处级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09
六 山东省公安厅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24
七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31
八 山东省外经贸委部分副长处职位竞争上岗试题1535
九 山东省外经贸委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英语笔试试题1545
十 山东省统计局部分副处长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48
十一 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科级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53
十二 聊城地区统计局部分正科级职位竞争上岗试题及答案1560
第五卷 公开选拔卷1567
第一篇 公开选拔实务及经验选编1567
第一章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实务1567
第一节 公开选拔的含义1567
第二节 公开选拔的意义和重要性1568
第四节 公开选拔的程序1570
第三节 公开选拔的适用范围1570
第五节 提高公开选拔的考试水平1571
第六节 公开选拔组织考察1572
第七节 公开选拔主要成效1572
第八节 公开选拔应注意的问题1574
第二章 典型经验选编1576
一 实行“?双考”制度化 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1576
二 拓宽选人视野 广开进贤之路1583
三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实践与思考1588
四 公开招聘领导干部 大力选拔优秀人才1595
五 坚持和完善“一推双考” 创造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人机制1601
六 以大规模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1606
七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开招考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顾与思考1612
第二篇 部分公开选拔试题选编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1619
一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共科目试卷(一)1637
二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共科目试卷(二)1647
三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1A)1649
四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2A)1652
五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3A)1656
六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4A)1659
七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5A)1663
八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6A)1668
九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7A)1671
十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8A)1675
十一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09A)1680
十二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0A)1683
十三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1A)1687
十四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2A)1690
十五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3A)1694
十六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4A)1696
十七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5A)1698
十八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6A)1701
十九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7A)1704
二十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8A)1708
二十一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19A)1711
二十二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20A)1714
二十三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21A)1716
二十四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22A)1721
二十五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23A)1726
二十六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专业科目试卷(英语)1731
二十七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党政机关A)1741
二十八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党政机关B)1743
二十九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科研院校A)1745
三十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科研院校B)1747
三十一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企业公司A)1749
三十二 北京市1997年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面试试题(企业公司B)1752
第六卷 任职培训卷1759
第一篇 领导干部培训教育1759
第一章 我国干部培训制度的发展1759
第一节 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干部培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759
第二节 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我国干部培训制度的发展1761
第一节 加强干部培训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1764
第二章 干部培训教育的新任务1764
第二节 新形势下干部培训教育应转变的观念1766
第三节 干部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768
第四节 干部培训教育应着力提高的能力1770
第二篇 公务员培训1775
第一章 公务员培训概述1775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教育1775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的性质与意义1783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的原则与种类1787
第四节 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发展趋势1793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的行政管理机构1795
第二章 公务员培训的机构与管理1795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的教育机构1797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的管理过程1803
第四节 公务员培训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806
第三章 公务员培训的内容1811
第一节 确定公务员培训内容的原则1811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的基本内容1817
第三节 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1832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方法概述1837
第四章 公务员培训的方法1837
第二节 常用公务员培训方法例举1841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方法的选用与改革1850
第五章 公务员培训的保障1855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保障1855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的资金保障1862
第六章 公务员培训的质量效益评估1864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质量效益评估的意义和作用1864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质量效益评估的原则1868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质量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1873
第四节 公务员培训评估的方法1884
第五节 公务员培训评估的步骤与操作1889
第一章 事业单位人员教育培训概述1899
第三篇 事业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1899
第二章 事业单位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和形式1906
第三章 事业单位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实施与评价1909
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1914
第四篇 企业干部培训1921
第一章 企业干部培训体系的建设1921
第二章 企业干部培训的运作过程1924
第三章 政府在企业干部培训中的职责1926
第一章 法官的培训1931
第五篇 法官、检察官培训1931
第二章 检察官的培训1933
第一节 检察官培训的含义与意义1933
第二节 检察官培训的形式和种类1934
第三节 检察官的培训原则1936
第七卷 调配交流卷1943
第一篇 领导干部调配1943
第一章 干部调配工作综述1943
第二章 干部配备1950
第三章 干部调整1955
第四章 干部回避1959
第五章 干部支边和内调1964
第六章 京外调干1971
第二篇 公务员交流1979
第一章 公务员交流综述1979
第一节 公务员交流含义、特点与意义1979
第二节 公务员交流的形式与原则1981
第二章 公务员调任管理实务1984
第一节 公务员调任的特点1984
第二节 公务员调任的原因与功能1985
第三节 公务员调任的原则与条件1987
第四节 公务员调任的程序与手续1990
第五节 实施公务员调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92
第三章 公务员转任管理实务1996
第一节 适用转任的具体情形1996
第二节 公务员转任的条件与要求1998
第三节 公务员转任的基本方式与程序1999
第四节 公务员转任工作的一些具体政策2000
第四章 公务员轮换管理实务2008
第一节 公务员轮换的范围及对象2008
第二节 公务员轮换的条件与特点2010
第三节 公务员轮换的基本程序2011
第四节 公务员轮换工作中的有关问题2012
第五章 公务员挂职锻炼管理实务2015
第一节 公务员挂职锻炼的特点2015
第二节 公务员挂职锻炼的对象和去向范围2017
第三节 公务员挂职锻炼具体操作中的有关问题2018
第六章 法官、检察官的交流、任职回避2020
第一节 法官、检察官交流的含义、意义与形式、内容2020
第二节 法官、检察官的任职回避2021
第一章 人才流动2025
第三篇 事业单位人员流动2025
第二章 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原则、方法与程序2043
第三章 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问题与对策2049
第四篇 典型经验选编2055
一 抓住热点搞改革 实施轮岗攻突破2055
二 推行轮岗制度 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2058
三 坚持以考核为基础 扎扎实实做好轮岗工作2061
四 实施公务员轮岗改革人事制度2065
五 进一步做好海关干部交流、轮岗工作2068
六 抓好公务员轮岗 加强海关队伍建设2073
七 坚持轮岗制度 加强工商队伍建设2077
八 结合聘任制实行轮岗制度2081
九 搞好轮岗工作 加强机关建设2084
十 灵活运用多种形式 推动公务员轮岗工作2087
十一 开展干部交流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一环2090
十二 加强干部交流 促进领导班子建设2095
第八卷 奖惩激励卷2105
第一篇 干部奖惩2105
第一章 干部奖惩的含义、作为与原则2105
第二章 干部奖励实务2112
第三章 干部惩处实务2118
第一章 公务员奖惩的含义与意义2139
第二篇 公务员奖惩2139
第二章 公务员奖惩的基本原则2144
第三章 公务员奖惩的发展趋势2150
第四章 公务员奖励管理实务2151
第五章 公务员惩处管理实务2158
第三篇 事业单位人员奖惩2171
第一章 事业单位人员奖励实务2171
第二章 事业单位人员纪律与行政处分2182
第四篇 法官、检察官奖惩实务2193
第一章 法官的奖励和惩戒2193
第二章 检察官的奖励与惩戒2196
第九卷 相关法规卷2205
第一篇 综合类法规2205
一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205
二 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213
三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218
四 中共中央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摘要)2230
五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2231
六 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2231
一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2241
第二篇 选用招考类法规2241
二 人事部关于统一确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的通知2245
三 人事部关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经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246
四 人事部关于聘请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巡视员的通知2247
第三篇 职务任免类法规225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25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263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265
四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通过任命的干部发给任命书的通知2277
五 中共中央关于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理的通知2279
六 国务院关于国务院任免行政人员范围的通知2281
七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厂长(经理)实行任期制度的通知2282
八 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2283
九 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的通知2287
十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领导班子年轻化几个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职务几个问题的通知》的通知2288
十一 国务院关于发布《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的通知2295
十二 人事部关于干部任职后应及时执行新任职务工资标准的通知2300
十三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地方党委向地方国家机关推荐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300
十四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企业聘用制干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2303
十五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晋升行政职务管理工作》的通知2307
十六 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暂行规定2309
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职务几个问题的通知》(摘要)2315
第四篇 职务升降类法规2315
二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2318
第五篇 竞争上岗类法规2325
一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制度的若干意见》2325
二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2329
第六篇 公开选拔类法规2335
一 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转发吉林省委组织部〈关于采取‘一推双考’的方式公开选拔副地厅级领导干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摘要)2335
二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2335
第七篇 任职培训类法规2341
一 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2341
三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出关于《集中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的通知(摘要)2343
二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摘要)2343
四 国家公务员出国培训暂行规定2345
五 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2347
六 中共中央印发1996年-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350
第八篇 调配流动类法规2359
一 中央组织部关于严格控制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京外地区调干部的通知2359
二 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局关于重申严格控制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京外地区调干部的通知2360
三 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从京外地区调司局级干部问题的通知2362
四 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2362
五 人事部关于国务院各部门从京外调入干部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364
六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到西藏连续工作满八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内调问题的通知2367
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干部交流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2369
八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香港工委、澳门工委系统内派干部轮换工作的通知2373
九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375
十 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2377
十一 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2379
第九篇 奖励惩戒类法规2383
一 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2383
二 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387
三 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2411
热门推荐
- 2092765.html
- 2051074.html
- 3682141.html
- 641082.html
- 476842.html
- 1277490.html
- 1930245.html
- 2708309.html
- 1205427.html
- 330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6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