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理 路径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理 路径与政策
  • 张建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3989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工业经济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理 路径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原理10

第一节 工业结构演变的经验规律:一般性和差异性11

一、三次产业变动关系:配第-克拉克定理11

二、工业化阶段与结构变动的标准模式:钱纳里经验规律12

三、产业结构变化新趋势: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绿色化与国际化15

四、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17

五、工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22

六、工业结构演变的几点评论24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形成机制27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27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关键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30

三、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微观基础分析32

第三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与途径35

一、新型工业化赋予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内涵35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两种思路37

三、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途径46

第二章 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49

第一节 工业结构变迁与技术进步的关系50

第二节 TFP增长分解和资本存量测算54

一、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54

二、资本存量测算理论模型56

三、数据来源和处理说明57

四、工业两位数行业资本存量的测算62

第三节 行业前沿技术进步及其效应分析71

第四节 小结88

第三章 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91

第一节 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92

一、创新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机制92

二、专有技术自主创新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的机理93

三、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101

第二节 专有技术、共性技术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107

一、专有技术、共性技术与累积创新107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累积创新框架下的分析108

三、我国创新体系的运行障碍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113

第三节 技术创新链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114

一、基于技术创新链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析115

二、基于技术创新链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分析118

第四节 本章结论及对策建议122

一、继续推进和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122

二、提高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共建模式的运作成效123

三、完善对直接资助科研活动的监管125

四、循序渐进地加强专利保护政策126

五、有选择地加大对共性技术或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126

六、基于技术创新链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对策127

第四章 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129

第一节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结构升级机制131

一、资源环境稀缺性与边际成本递增131

二、技术性节能减排的机制分析132

三、结构性节能减排的机制分析134

四、制度性节能减排的机制分析137

第二节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测度138

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38

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度141

三、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的实证分析143

第三节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EKC实证分析148

一、模型设定148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148

三、不同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的EKC检验149

四、结论154

第四节 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的绿色转型155

一、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156

二、增加环境规制强度的主要方法157

三、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的构造159

四、环境规制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160

五、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162

第五节 本章结论169

第五章 就业变动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171

第一节 中国工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动的作用机理172

一、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172

二、技术进步、工业结构与就业的机理分析175

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的机理分析178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和趋势181

一、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及国际比较181

二、工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和趋势189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4

一、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就业效应194

二、中国工业行业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197

三、需求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的就业效应211

第四节 劳动异质情况下的产业结构偏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7

一、相关理论机制与假设218

二、劳动异质情况下的结构偏离度数据分析220

三、劳动异质情况下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因素分析223

四、小结227

第五节 本章结论与对策建议228

第六章 模块化发展、地区产业专业化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33

第一节 模块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235

一、模块化的功用235

二、模块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237

三、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240

第二节 模块化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241

一、模块化方法运用于我国工业的表现形式241

二、模块化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244

三、我国产业模块化发展受阻的成因分析249

第三节 模块化发展如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55

一、模块化技术背景下我国企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255

二、以模块化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258

第四节 地区产业专业化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264

一、分工、专业化与经济发展264

二、地区产业专业化如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66

第五节 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的U形规律268

一、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测度269

二、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趋势的成因分析274

三、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275

四、我国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分析27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279

第七章 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影响281

第一节 国际生产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度283

一、分工程度和分工地位的测度方法284

二、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分析287

三、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变化分析291

第二节 国际生产分工对价值链提升的影响机制295

一、模型设定295

二、传导机制分析与假说298

第三节 国际生产分工对价值链提升的实证分析301

一、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301

二、计量模型分析303

三、实证分析结果306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309

第八章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313

第一节 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作用315

一、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315

二、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317

三、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320

第二节 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经验分析326

一、美国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经验分析326

二、日本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经验分析329

三、欧盟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经验分析331

四、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的启示333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现状分析(去工业化趋势与潜在问题)334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334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问题分析341

第四节 发展第三产业的关键:生产性服务业346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分类346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347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357

第五节 本章小结367

第九章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中的政府作用与政策措施368

第一节 政府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式、作用方向与政策领域370

一、政府弥补市场作用的理论基础370

二、政府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应遵循的原则、方式和作用领域373

三、政府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方向与政策领域379

第二节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工业结构升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85

一、面临的新挑战385

二、面临的新机遇390

第三节 我国未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战略重点392

一、以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392

二、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393

三、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94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395

五、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低碳经济395

六、创立品牌,占领价值链高端397

七、引导投资合理布局,协调东、中、西部发展398

第四节 我国未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399

一、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政策措施399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若干建议404

附录A408

参考文献418

后记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