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湿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彦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655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湿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湿病的概念和特点1
第一节 湿病的概念1
第二节 湿病的特点2
一、起病缓慢隐匿,病情缠绵,病程长,疗程长2
二、病位较广,与脾胃关系密切3
三、易阻气机,久而易伤阳气3
四、与气候、地理、体质和生活习惯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4
五、疾病性质复杂多变6
六、多见重浊的临床表现7
第三节 湿病的分类7
一、根据湿邪来源分为外感湿病和内伤湿病8
二、根据病的性质分为寒湿病和湿热病9
第四节 对湿病认识的发展过程16
一、《内经》对湿病的认识16
二、张仲景对湿病的理法方药的贡献18
三、宋金元医家对湿病辨证施治的发展19
四、明清以后,湿病认识的成熟阶段21
第二章 湿邪的来源26
概述26
一、自然界中的湿气26
二、人体与湿的关系27
三、湿邪的性质和特点29
第一节 外感湿邪31
第二节 饮食失调33
第三节 脏腑功能失调34
第三章 湿病的病机39
第一节 湿邪与其它病邪的关系39
一、湿邪与风邪的关系40
二、湿邪与寒邪的关系40
三、湿邪与热邪的关系41
四、湿邪与暑邪的关系42
一、湿邪与痰饮的关系43
第二节 湿邪与痰饮、瘀血、食滞、结石的关系43
五、湿邪与燥邪的关系43
二、湿邪与瘀血、食滞、结石的关系45
第三节 湿邪与气血津液的关系46
一、湿邪与气的关系46
二、湿邪与血液的关系47
三、湿邪与津液的关系47
第四节 湿邪对脏腑的影响48
一、湿邪对上焦脏腑的影响48
二、湿邪对中焦脏腑的影响50
三、湿邪对下焦脏腑的影响52
第四章 湿病的诊法54
第一节 湿病的望诊54
一、望舌54
二、望全身、二便、痰涎、呕吐物59
第二节 湿病的问诊63
一、问一般项目63
二、问病史64
三、问现在症状66
四、问妇女的带下和月经70
第三节 湿病的脉诊71
一、寒湿病证的脉象71
二、湿热病证的脉象71
第四节 湿病的闻诊73
一、听声音73
二、嗅气味74
第五章 湿病的辨证75
概述75
一、以八纲辨证判别湿病的表里、寒热、虚实75
二、以病因辨证,判断是否兼夹其它病邪和病因77
三、以气血津液辨证,判断是否存在气血津液方面的病变77
四、以卫气营血辨证,判断外感湿热病的病变阶段77
五、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有机结合,是各种湿病辨证的主要方法77
二、寒湿困表78
第一节 上焦病证78
一、湿热困表78
三、风湿袭表79
四、暑湿内蕴,寒邪束表80
五、湿热内蕴,外感燥邪80
六、湿热阻肺81
七、寒湿阻肺81
八、湿瘀痹阻心脉82
九、湿热酿痰,蒙蔽心包82
第二节 中焦病证83
一、湿热郁蒸少阳83
二、邪伏膜原84
三、痞证85
四、寒湿困脾86
五、湿热蕴积中焦86
七、胆郁痰扰87
六、肝胆湿热87
八、湿热黄疸88
九、寒湿黄疸88
十、脾虚湿盛89
第三节 下焦病证90
一、膀胱湿热90
二、湿热夹滞,蕴阻大肠90
三、肾阳虚损,寒湿内盛91
概述92
第六章 湿病的治法92
第一节 祛除病邪的治法93
一、祛除湿邪的治法93
【附】 祛湿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简介103
二、祛除其它兼夹病邪的治法104
第二节 调理气机和脏腑功能112
一、调理上焦气机和脏腑功能的治法113
二、调理中焦气机和脏腑功能的治法115
三、调理下焦气机和脏腑功能的治法120
第七章 常见湿病的治疗124
第一节 湿温124
第二节 暑湿138
第三节 伏暑144
第四节 泄泻151
第五节 痢疾159
第六节 霍乱167
第七节 淋证172
第八节 黄疸177
第九节 痰饮189
第十节 脚气194
第十一节 水肿198
第十二节 鼓胀204
第十三节 痹证214
第十四节 湿阻221
第十五节 带下病224
第十六节 酒病227
第八章 湿病的预防和调理232
第一节 湿病的预防232
一、注意锻炼身体232
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232
三、调摄精神234
四、注意生活起居234
五、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234
第二节 湿病的调理235
一、外感湿热病证调理235
二、内伤湿热病证调理236
三、外感寒湿病证调理237
四、内伤寒湿病证调理237
附录238
方剂汇编238
引用书目248
热门推荐
- 3697710.html
- 894129.html
- 1037941.html
- 485189.html
- 2043973.html
- 3852502.html
- 3079534.html
- 977635.html
- 343357.html
- 1743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6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7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2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4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0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3931.html